《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明月唱片公司有自己的唱片制造厂,灌录唱片后一个星期就能生产出唱片,销往全国各地,从此就不需要通过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来发行唱片了。

    以往。林子轩的唱片只能赚一点词曲的费用,大部分的利润都被百代唱片拿走了。

    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以后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也会把林子轩视为竞争对手。

    公司成立,第一张唱片非常重要,要打响公司的名号,也只有孟晓冬这种红遍全国的歌星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林子轩为孟晓冬准备了两张唱片。

    一张是精选集,也就是把以往的经典歌曲重新演绎一遍。

    第二张是新歌,这一次有五首新歌。都是林子轩从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非常适合孟晓冬抒情的风格。

    包括《在水一方》、《千言万语》、《恰似你的温柔》、《橄榄树》和《掌声响起来》。

    前三首都是典型的民国范,也是孟晓冬一贯的唱腔。

    《橄榄树》是一种新的尝试,这首歌脱离了一般情歌的范畴,表达了一种更为深远的情感。更执着的眷恋。

    这也为孟晓冬的转型做准备,她可以演唱更多类型的歌曲。

    《掌声响起来》则是感谢歌迷的歌曲,可以通过这首歌和歌迷在情感上互动,这要比平常的歌曲更有纪念意义。

    难怪黎锦挥直接说林子轩偏心。

    明月歌舞团其他歌星出唱片,林子轩最多写上一首或者两首歌曲,质量不算差,但绝对没有这五首歌曲那么的经典。

    这种超级待遇也只有孟晓冬才会有。

    于是,在外界对于绯闻和官司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孟晓冬则在唱片公司安静的灌录着唱片,就算是记者也找不到她。

    直到《申报》上打出了大幅广告:阔别一年,天籁之音,再度来袭。

    在万象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中一直播放着孟晓冬演唱过的歌曲。

    忽然有一天,一首没有听过的歌曲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孤单的站在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怀已更改,我还拥有你的爱。”

    “像是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这首歌一下子打动了听众的心,就像是歌星在和歌迷直接交流一样。

    这时候,他们才想到孟晓冬刚刚十六岁,却早早的就在舞台上唱戏了,其中有多少艰辛和苦楚,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这首歌就像是孟晓冬的内心独白,她演唱的非常动情,自然能感染到听众。

    凡是听过这首歌的人,再联想到小报对于孟晓冬的中伤,心中不由得为孟晓冬鸣不平,他们原本对孟晓冬或许带着娱乐的眼光看待,但此刻却感受到了孟晓冬心中的无奈和伤感。

    我们或许应该做点什么。

    当孟晓冬的这张唱片在全国发行之后,《掌声响起来》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曲。

    不少人都开始谴责小报对于孟晓冬的中伤,社会舆论一下子变得非常正能量,都在同情和赞誉孟晓冬。

    据说有一家恶意中伤孟晓冬的小报社被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冲进去打砸了一番。

    领头的人正是法租界刚刚上位的大哥丁力。(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才是真爱粉!

    像一名普通的粉丝一样,当丁力看到林子轩和孟晓冬的绯闻时,心里有什么东西“哗啦”一声的碎掉了,觉得有点痛。

    在闸北区卖水果那会,他就喜欢听孟晓冬的歌曲。

    家里没有留声机,他就到销售唱片的铺子外边听,一边卖梨子,一边听歌,这是他生活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虽然他从许文强那里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他还没什么感觉。

    然而,小报上的照片和报道让他心存的幻想破灭了。

    并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只是有点难过,可想想孟晓冬并不是他什么人,即便和林子轩在一起也轮不到他来管。

    他没有把珍藏的唱片扔掉,仍然继续听着孟晓冬的歌,不过总是有些东西改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感觉。

    这段时间他甚至过的浑浑噩噩,差点没有被对手暗算掉。

    直到他听到那首《掌声响起来》,才恍然发觉,自己的心态不对。

    这不是一位粉丝应该有的态度,作为一名死忠粉,在偶像风光的时候应该支持,在偶像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更为坚定的支持。

    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放弃,那只是一群见风使舵的伪粉罢了。

    于是,死忠粉丁力重新找回了状态,他决定给那些小报一个教训,就带人砸了一家报社。

    这本来是丁力作为粉丝的个人行为,却没想到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丁力虽然刚刚上位,还属于粉嫩的新人,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冯敬尧的人,而冯敬尧是林子轩的岳父。

    这相当于一个信号,意味着冯敬尧要插手摆平这件事了。

    自从林子轩和孟晓冬的绯闻传出后。很多人都在看林子轩的笑话,想看看作为岳父的冯敬尧要如何来处置林子轩。

    毕竟中间还牵扯到冯敬尧的女儿冯程程呢,不过没有小报有胆子把冯程程牵连进来。

    他们相信,这一次就算林子轩能够过关,也会和冯敬尧之间产生矛盾。

    这是那些小报敢于刊载消息,以及和林子轩对簿公堂的底气。他们害怕冯敬尧,但不怎么害怕林子轩,就算官司输了,大不了赔钱就是。

    这就是所谓的“宁欺君子,不惹小人”。

    事实上,即便是有了冯程程的解释,冯敬尧对林子轩的做法也不很满意。

    和林伯清一样,冯敬尧认为林子轩没必要拿自己的声誉去冒险,可以用其他手段来解决。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他也没有苛责林子轩,只是让林子轩尽快平息这件事。

    他没有插手的意思。

    然而,丁力的突然出手意外的把冯敬尧卷了进来,那些小报社一下子就慌了。

    冯敬尧一旦插手,那就不是赔钱的事情了,而是要出人命的。

    报社的老板一边找人递话说和,一边关了报社。自己连夜离开上海,到外地避难去了。

    两天时间内。林子轩所告的那些小报社全部关门停业,老板跑路,只剩下了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杂志社还在支撑。

    一下子变成了林子轩和商务印书馆的正面对抗。

    他不由得感慨,在上海租界,法律抵不过冯敬尧的一句话,甚至冯敬尧连话都没有说。

    当然。这也就是一些小报社,本身后台就不硬,自然不敢得罪冯敬尧,那些大报社有后台,人脉广。不怎么怕冯敬尧。

    小报社的集体退出让这场官司变得诡异起来。

    商务印书馆和万象书局本身就是竞争关系,现在在法庭上针锋相对,颇为耐人寻味。

    商务印书馆认为我只是转载,很多报纸和杂志都转载了这个消息,如果要说有责任,那些报纸也有责任。

    你应该找消息来源的责任,而不应该找转载者的责任。

    林子轩认为转载也要看内容和偏向。

    商务印书馆作为一家声名卓著的大出版社竟然转载这类低俗的内容,还暗示和指责当事人的作风问题,这不是公正的态度。

    而且,以商务印书馆旗下杂志的声誉和销量,给读者造成错觉,以为这件事是真的,产生的影响极为恶劣。

    他没说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就可判刑,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这个司法解释。

    商务印书馆财大气粗,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和林子轩耗上了,在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廨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这些都是律师的事情,林子轩只要随时关注进展就好了。

    他现在重点要做的是把女装店开起了,这是为了安抚冯程程。

    当初和冯程程商议制造绯闻的时候,他没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牵扯进来这么多人,所以为了将功补过,他极力支持冯程程出来工作。

    在这个时代,女人一旦怀孕就要在家里呆着安心养胎,生了孩子之后就只能照顾孩子。

    大多数女人的一生就是这么度过的。

    可冯程程并不甘心,好在她嫁给了一个思想开明的丈夫,非但不阻止她工作的要求,还积极的帮她想办法。

    这让她觉得幸运。

    来自后世的林子轩可是见过怀孕几个月还在上班的新时代女性,有些彪悍的女人在临产的时候还在工作。

    当然,这和公司不放假也有关系,所以说,维护女性的权益非常重要。

    他支持冯程程的想法,说服了家里人,先把女装店开起来,冯程程有时间去看看就行了,不需要太过操心。

    这个消息被殷明竹和宋家三小姐知道了,她们之间经常见面和通电话。

    殷明竹是上海的摩登女郎,引领时尚潮流,因为善于绘画,自小对服饰及颜色非常敏感。

    在她16岁的时候模仿美国电影中女人的服饰进行设计,让裁缝定做了一套类似的服装。

    她穿着这套自己模仿设计的服装,参加社会交际,吸引了许多新潮女性的目光,一时间,模仿外国影星服饰之风席卷了十里洋场。

    宋家三小姐对服饰也感兴趣,但她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创业。

    女人自己开公司,和男人一样在商场打拼,她觉得这才是新女性的典范。

    于是,她们入股了这家刚刚成立的“云裳女装公司”,成为了公司的老板。

    殷明竹负责服装设计和宣传,只要她把衣服穿出去,就能引领上海滩的女装潮流,宋家三小姐则负责经营方面,不过她们都是兼职。

    真正的老板是冯程程,而林子轩只能沦落到了打杂的境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在林子轩忙碌女装店的时候,《笑傲江湖》的连载结束了。

    《笑傲江湖》并没有在读者中引起太大的反响,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样子,这和它的故事情节,以及连载的太慢有关。

    这本武侠小说虽然叫做《笑傲江湖》,但故事中到处都是阴谋诡计,鬼蜮人心。

    主要讲的是武林争霸,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华山剑宗和气宗的争斗,五岳剑派内部的争斗,正派和魔教的争斗,魔教内部的争斗,都是为了争权夺利,为了当家作主。

    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弟子,自己的亲人,可谓是写尽了世间的丑恶。

    即便是作为主角的令狐冲也是一直被虐,就没有大发神威,扬眉吐气的时候。

    读者看《射雕英雄传》可以跟着郭靖一起成长,看《天龙八部》能看到乔峰英雄侠义的一面,可令狐冲呢,看似洒脱不羁,其实有着各种牵绊,放不开手脚,婆婆妈妈,一点都不爽利。

    按照后世网文的说法,就是不够杀伐果断。

    从故事情节上看,《射雕英雄传》和《天龙八部》中都有家国情怀,格局很大。

    而《笑傲江湖》总在江湖中打转,虽然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江湖人物,可难免让人觉得格局太小,没有广阔的空间。

    毕竟,江湖只是江山的一隅。

    其实,后世对于《笑傲江湖》电影的改编是成功的,把东方不败描绘成苗人的首领。反抗汉人的朝廷,这就把故事提升到了家国的高度。

    可小说中的东方不败虽然成了绝世高手。却躲在黑木崖绣花,和杨莲亭谈情说爱。完全没有了当初用计谋暗算任我行的枭雄气概。

    这不是高手,这是变态。

    所以,这个故事让读者看的不爽,自然无法引起共鸣,这毕竟是娱乐消遣类的小说。

    如果在后世,或许有学者会分析故事的深意,令狐冲的精神追求等等深刻的问题。

    但在这个时代,消遣小说本来就不受学院派的重视,随着新文学的发展。这类小说已经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之所以那些人没有批判《笑傲江湖》,完全是看在林子轩的面子上。

    当然,也有人追捧《笑傲江湖》,大多都是通俗文学圈子里的人。

    《笑傲江湖》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令狐冲,而是东方不败。

    读者关注东方不败,因为他修炼了《葵花宝典》,这种武林绝学实在是太诡异了。

    正所谓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特别是东方不败最后绣花的场景。以及和杨莲亭之间若有若无的感情,说实话,有点挑战读者的底线了,这毕竟不是后世。

    在民国时期。社会风气还不怎么开放,变性和同性恋的话题容易引起争议。

    其实,这种事情在中国极为常见。在明代甚至形成了风气,也就是娈童。

    而“变性”更是众人皆知。太监就是如此。

    可你把这两个热点话题放到一起,而且还让“变性”的东方不败和杨莲亭有了某种关系。这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在这个年代,或许喜欢猎奇的读者能够接受,不少正常的读者会厌恶这类情节。

    也有人写信抗议,只是抗议的人不多。

    因为小说披上了一层武侠的外衣,本身又是通俗文学,才没有引起道学家的关注。

    如果《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传》一样火爆,绝对会有人拿这件事批判林子轩思想有问题,用这种庸俗不堪的情节吸引读者。

    林子轩写的时候真没多想。

    在后世,电影里东方不败就是个女人,还是那种英气勃发的美女,所以他不觉得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有什么问题。

    直到他收到抗议信,才明白这是时代的代沟。

    不过他也不打算修改了,不能说东方不败练了《葵花宝典》之后就变成了真正的女人,而不是太监,那就太玄幻了。

    如果删掉东方不败和杨莲亭之间的感情,很难解释为什么东方不败那么相信杨莲亭,任由他在黑木崖胡作非为。

    而且,那样的东方不败性格中就少了点什么。

    所以,就让他们争议去吧!

    另一个引起读者关注的话题是在这三部小说中谁的武功更高。

    《射雕英雄传》中有五绝和黄裳,《天龙八部》中有无崖子和天山童老,《笑傲江湖》中有风清扬和东方不败。

    这些人都身怀绝世武功,有各自的绝学,却很少有交手的记录。

    于是,读者发挥想象力,开始从小说的情节中分析这些武林高手武功的高低。

    仔细看的话,这三部武侠小说有着不少的联系。

    比如丐帮这个门派,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和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谁更厉害,还有段誉的北冥神功和任我行的吸星**存在着某种渊源。

    号称破尽天下武功的独孤九剑是不是真的天下无敌?东方不败是不是真的不败?

    平禁亚看到这个话题很有热度,就在《通俗小说日报》上开辟了一个板块,叫做华山论剑,读者可以来信写出自己认为的高手排名。

    林子轩知道后也只是笑了笑,这种事在后世很多读者都争论过。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还没出现,那才是隐藏的绝世高手,但谁才是天下第一,一直都没有结论,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正如后世《射雕英雄传》电视剧的主题曲中唱的那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