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蔡廷干借口外务部有事,识趣的告退,这厢房里就只剩下赵北和詹天佑两个人,就连秦四虎也站到了门口。
  詹天佑急忙将美国驻华代理公使司戴德在六国饭店里对他讲过的那些话转告赵北,并提醒总统先生,目前这种局面之下,最好能够把美国财团推到前台去,使美国政府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插手蒙古问题,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詹先生,你的话未必没有道理,不过蒙古问题很是棘手,不是引进美国资本修建一两条铁路就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最危险的敌人依然是那个日本,虽然沙皇俄国也同样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但是目前来讲,我们不能两面竖敌,我们必须集中火力对付那个最危险的敌人。
  美国人的如意算盘我也明白,他们是想把我们推到对抗俄国的前台去,并使我们对美国更加依赖,但是我们不能被人当枪使,因为我们不知道美国政府对抗俄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当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也曾试图利用满清朝廷对抗日本,但是后来却背着满清朝廷与日本政府达成了外交谅解,还签署了条约,把满清朝廷给卖了,现在我们必须吸取满清朝廷的教训,多留个心眼,在没有明确的好处之前,我们绝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我们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处境是困难的,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须非常谨慎。”
  赵北淡淡的叹了口气,讲出番道理,力图使詹天佑明白,为什么中枢政府不同意与美国财团联手修建铁路去蒙古草原。
  其实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个知道历史发展大势的穿越者,赵北很清楚中国的主要敌人是哪个,沙皇俄国固然对中国虎视耽耽,但是自从日俄战争战败之后,沙皇俄国就将战略重心由远东地区转回了欧洲,而且随着德国拒绝与俄国续签盟约,因此,德国已成为俄国最危险的敌人,为了应付这个敌人,俄国不得不将目光始终盯紧欧洲大陆,至于在远东的扩张,俄国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侵略性,而作为俄国的最重要盟友,英国政府也不希望看到日俄战争之前的局面重新出现在远东地区,因此,英国也不支持俄国在中国采取决定性的步骤扩大势力。
  所以,在赵北看来,即使他的穿越导致了所谓的“蝴蝶效应”,使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是目前来讲,应该还不会对欧洲和世界整体格局造成大的影响,俄国依然是德国的敌人,德国也依然是英国的敌人,如此一来,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最危险的敌人不是那个外强中干的俄国,而是那个还没有真正被西方列强平等看待的日本。
  在历史上,日本是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崛起的,它一方面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在中国的势力,逐步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排挤出去,另一方面也利用欧洲工业体系被纳入战争轨道的机会将日本的工业品倾销到整个亚洲地区乃至欧洲地区,这种很有战略眼光的政策使日本一举成为亚洲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同时也使中国“借力打力”、“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走向终结,从此之后,英国苦苦维持的远东战略平衡格局逐渐失衡,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就已不可避免了。
  现在,赵北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维持这种远东战略平衡,力图使列强在华力量继续保持平衡,并在这种平衡局面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至少在目前,赵北不希望与日本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即使两国之间必将进行一场战略决战,也绝不能由日本掌握主动权,什么时候开战,这得中国说了算。
  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更需要赵北采取主动行动,使日本无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取得喘息之机。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赵北才否决了美国公使司戴德的那个中美合资修建张家口至归化的铁路计划,因为那会刺激沙皇俄国,按照沙皇俄国与清廷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早就被沙皇俄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沙皇俄国绝不会容忍其它国家将手伸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也不行,前段日子司戴德执行的那个“诺克斯计划”之所以惨败,就是这个原因,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沙皇俄国甚至不惜与昔日的敌国日本联手对抗美国。
  赵北不想招惹俄国,并不代表沙皇俄国政府会对中国心慈手软,现在,司戴德传过来的情报表明,沙皇俄国像历史上一样,在蒙古问题上采取了主动进攻,沙皇俄国想利用中国的混乱将蒙古地区一口吞下。
  对此,赵北担忧么?
  赵北确实担忧,但是他并不像詹天佑那样杞人忧天,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沙皇俄国不退出协约国集团,只要欧洲强国的军事动员体制不发生根本改变,那么,沙皇俄国终究是要倒下,倒在革命的红旗之下,而到了那时候,被它吞下去的许多利益都将重新分配,至于中国能不能从中也分一杯羹,赵北现在虽然没有多少把握,但是却也不是没有跃跃欲试的心思。
  也正是这个原因,赵北才会对司戴德的“危言耸听”反应平静,至于那帮蒙古王公和僧侣们即将发动的武装叛乱,赵北也不感到意外,在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中,沙皇俄国就是这么操作的。
  既然已经预见到了沙皇俄国即将采取的手段,赵北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历史上,蒙古王公和僧侣们的叛乱表面上看是政治问题,但是实际上还是经济问题,清廷在蒙古地区推行新政,废除了一些王公的特权,这直接损害了王公们的利益,他们之所以在清朝灭亡之后发动叛乱,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问题。
  而现在是1909年,清廷已倒,尚未在草原地区广泛推行“新政”,因此,现在的蒙古王公中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替沙皇俄国火中取栗,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综合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赵北决定对蒙古王公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对于那些表现“老实”的,以安抚为上,继续维持他们的政治与经济特权,对于那些死硬分子,则采取雷霆手段,坚决予以肉体的消灭,就算是无法维持外蒙的平静,至少也要将内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方便以后的战略实施。
  这是“以退为进”,迫不得已的战略,为了集中力量应对日本的威胁,这是目前最好的战略选择,实际上,沙皇俄国与日本的接近并不代表两国已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它们之间的利益分歧还是很大的,这从1907年的那个《日俄协约》的条款上就能看明白,俄国与日本的接近,与其说是“和解”,倒不如说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这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美国,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赵北为什么不肯让美国财团将手伸到蒙古地区,如果美国财团想在东北地区南部修建铁路的话,赵北是会支持的,因为那里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他巴不得看到美国与日本在那里对抗,但是如果美国财团的兴趣在蒙古的话,那么,赵北就不能顺着美国的意思了。
  现在这种局面之下,首要任务是避免给俄国强烈刺激,即使不能利用俄国制约日本,至少也要使俄国在中日对抗的时候采取“中立”立场,虽然赵北并不能保证俄国会上套,但是现在,他确实不能冒险激怒俄国。
  虽然与德国、美国的合作非常顺利,但是现在的中国连重型武器都无法自制,又有什么资格到处竖敌呢?
  “远东狂人”虽狂,但不是疯子,赵北的理智告诉他,现在不宜招惹俄国,如果因为招惹俄国而使欧洲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詹先生,蒙古的铁路我们可以建设,但是不能借助于美国人,必要时,我们也是可以与俄国人合作的。”
  赵北的话让詹天佑大吃一惊,他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总统钧鉴。如果我们与俄国合作修建铁路,一旦这条铁路修建完毕,恐怕就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了。俄国与美国不同,美国可以放弃铁路的管理权,但是俄国一定不会同意由我们控制蒙古铁路,当年东三省的那条‘中东铁路’就是前车之鉴。”
  詹天佑急忙劝阻,但他显然不清楚赵北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詹先生,我何尝不清楚沙皇俄国的狼子野心?但是目前的局势之下,我们必须安抚俄国,或许,合作修建铁路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一边是草原武装叛乱和中枢平叛,导致草原局势动荡,一边是中俄合作修建蒙古铁路,商业和贸易都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换了你是俄国沙皇,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攫取蒙古的利益呢?”
  说到这里,赵北站起身,吩咐秦四虎从书房取来一份文件,交给了詹天佑。
  “詹先生是忧国忧民之士,有些事情你也可以知道。这份文件是前几天外务部呈上来的,内容主要是与俄国谈判的事情,这都是当年满清王朝留下来的烂摊子,咱们现在虽然是共和了,可是这烂摊子咱们却也不能一脚给踹了,不然就是对‘国际公理’的公然践踏,便是连美国、德国也不会答应。詹先生,你好好看看这份外交谈判文件,看看俄国人都开了些什么条件,这已经不是‘贪婪’了,这是‘疯狂’,这是利令智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将来,沙皇俄国必将为它的贪婪付出代价,惨重的代价,说不好,就是一个王朝灭亡的下场。”
  赵北后头的那几句话詹天佑完全没有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份外交文件上,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俄国人的野心已经不能用“欲壑难填”来形容了。
  屋里一时有些寂静,赵北站在窗边,望着那花园里的萧瑟沉思,詹天佑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将那份外交文件从头至尾仔细的看了一遍。
  良久之后,詹天佑放下文件,抬起头望了眼站在窗边的赵北,然后站起身,走了过去。
  “请总统放心,京张铁路再过几天就可以举行通车仪式,届时,还望总统在车站亲自主持仪式。至于装甲列车的事情,总统如果确实不能将其派往口外的话,那么,我希望多派些骑兵过去。”
  赵北转过身,向詹天佑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通车仪式,我肯定会去主持的,不过去不了张家口,只能在北京车站主持通车仪式了,现在‘广东事变’还没有平息,我确实不能远离中枢。关于护路队的事情,我也会与陆军部联系的,虽然在蒙古问题上我们‘以退为进’,但是我们的底线是不能动摇的,那就是‘主权在我’。另外,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务必保密,谁也不要告诉,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利益。美国人那边,我也会直接与他们联系的,无论如何,多留条后路总是没错的。”
  第441章 改订商约
  在总统府后花园的这座跨院里,赵北与詹天佑一直谈了两个多小时,眼看快到午饭钟点,赵北热情的邀请詹天佑共进午餐,但是对方却婉言谢绝,告辞之后,便匆匆离开总统府,继续他的铁路强国事业去了。
  赵北用汽车将詹天佑一直送到总统府正门,并目送载着詹天佑的那辆马车驶远。
  站在总统府前,赵北望了眼那长长的西长安街,摇头叹息,现在不比过去了,身为一国元首,微服私访是不可能了,便是走出总统府也是一件麻烦事,没办法,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苦恼。
  “四虎啊,咱们很长时间没有品尝风味小吃了,现在眼看着就到午饭钟点了,咱们今天就不叫厨房给咱们开小灶了,咱们派人去街上买些燕京风味的小吃,再喝两口酒。最近政务繁忙,烦心的事情也多,喝点小酒,解解愁也是不错的。”
  赵北吩咐秦四虎了几句,这位卫队长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叫了几个士兵,让他们换了便装,去城里几家著名的酒楼、菜馆下单子订菜,等秦四虎忙完了之后,这才发现赵北已先一步返回了居仁堂。
  秦四虎急忙赶了上去,护卫着总统在居仁堂附近转悠了片刻工夫,散了散心,顺便处理了一下几件不怎么重要的公务,等忙完了之后,那订菜的士兵已提着食盒赶了回来,赵北吩咐就在刚才接见詹天佑的花园里露天摆了张桌子,秦四虎又去厨房拿了几张现炕的葱花烙饼,这民国大总统的一顿午饭就算是妥了。
  可惜翠旖姑娘不在这里,不然,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顿午饭或许就会更惬意些。
  秦四虎拿起筷子,再端起一只碟子,将那食盒里的菜一样夹了一点,放进碟子里,然后每样都尝了几口。
  赵北愕然,问道:“四虎,你这是在干什么?你是怕人下毒?”
  秦四虎点了点头,筷子往东一指,说道:“听那些前清皇宫里的太监们说,以前皇帝吃饭之前,都有小太监专门尝毒的。今天的菜不是咱们厨房做的,我就尝一尝。”
  赵北笑了笑,也没再说什么,指指那张矮桌,示意秦四虎和另外几名贴身卫兵都坐下,这些人也常陪着总统同桌吃饭,倒也没有怎么扭捏,急忙在桌边规规矩矩坐好,等着总统先下筷子。
  赵北拿起筷子,还没伸到菜上,就听屋里传来一阵电话铃声,秦四虎急忙起身去接电话,片刻之后走回,说道:“总司令,是外务部总长唐先生的电话,说是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想来拜见总司令。”
  虽然赵北现在是堂堂民国大总统,但是像田劲夫、张激扬那些共和军出身的将领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是喊赵北“总司令”,只有正式的场合里才叫“总统”,秦四虎也就有样学样,没外人在场的时候也喊“总司令”,而且赵北也更喜欢这个称呼。
  “朱尔典要过来?现在?”
  “是的,现在。”
  “他一个人?”
  “就他一个人,不过唐先生肯定是要陪同着一起过来的。”
  赵北苦笑着将手里的筷子撂下,说道:“这个朱尔典,倒是会赶时间,别的时候不来,偏偏吃饭的时候过来。去告诉唐总长,让他把朱尔典带到这里来,如果他们还没吃饭,正好,咱们坐一起吃了。四虎,你再去一趟厨房,叫他们再多烙几张饼,饼上多放点香葱,如果朱尔典吃不惯烙饼的话,就让他把这烙饼当成是馅饼吧。”
  “总司令,就在这里见朱尔典?他可是英国公使啊,这是外交会见吧?”
  秦四虎虽然没多少文化,可是在总统身边时间长了,耳濡目染,也知道“外交无小事”的道理。
  “你呀,也跟唐总长一样,都是‘教条主义’。现在朱尔典没有提前预约就赶了过来,这本身就是对外交礼仪的不尊重,也是对民国总统的不敬,他既然敢做初一,我就不能做十五?来而不往非礼也,诚哉斯言。更重要的是,朱尔典一个人过来,这摆明了不是正式的外交觐见,咱们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
  赵北一通道理,秦四虎听明白了大半,也没再废话,急忙回屋给外务部摇电话,挂了电话之后,又匆匆走出屋。
  既然这顿燕京风味十足的午餐是总统用来招待英国驻华公使的,那么,这恐怕就没这帮卫兵们的份了,于是秦四虎急忙吩咐厨房紧急开伙,烙了几十张饼,先让卫兵们吃饱再说。
  卫兵们吃完了烙饼,正在擦嘴,外务部总长唐绍仪就带着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赶到了总统府后花园的这座跨院。
  “欢迎,欢迎。朱尔典先生真是我这总统府里的稀客,今日赶到我这总统府来,我真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赵北站在跨院门口迎接朱尔典,一见面,这寒暄的话里就夹枪带棒,让一旁的唐绍仪感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