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施工,到目前为止,虽然距离这个计划的完成还需要几年时间,但是在中国工程部队和德国要塞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水獭基地”已完成了一个潜水艇洞窟的建造,而现在,张广洋和鲁道夫指挥“海狼一号”即将驶入的就是这个洞窟,这个洞窟被命名为“一号洞窟”。
  这座洞窟选择的是一处海边的峭壁,这里暗礁很多,为了保证潜水艇进出洞窟的安全,工程部队炸掉了部分暗礁,清理出了一条曲折的水下航道,并巧妙的利用当地的特殊地形建造了一个“没有出口”的洞窟。
  “没有出口”,这只是一个修饰词,潜水艇洞窟不可能没有出口,只不过,这个洞窟的出入口不在海面之上,而在海面之下,只有退潮的时候,洞窟的出入口才会稍微露出海面一小段,远距离观察的话,根本看不清楚,而且由于被伪装成了天然洞窟,所以,这进一步增加了基地的隐蔽性。
  这座洞窟深入陆地数百米,里头的水槽可以单列停泊中型潜水艇五艘,如果是双列停泊,就是十艘潜水艇,即使对于德国、英国这样的海军强国而言,这座洞窟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工程奇迹。
  基地的保密性是第一位的,毕竟,无名湾是一个开放性的海湾,不像胶州湾那样是半封闭的海湾,也没有近在咫尺的炮台可以倚恃,这就要求做好伪装工作,“没有出口”只是伪装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伪装工作的另一部分,基地周遍数十平方公里的地区已被德国胶州总督宣布为“军事演习区”,此次中德两国联合军事对抗演习的抗登陆演习就是在那里举行的,这个地区平时禁止任何人靠近。
  “水獭基地”一号洞窟完工之后,德国方面迫不及待的想对其进行测试,但是由于德国现在没有一艘潜水艇在远东地区活动,因此,德国请求中方派出潜水艇协助测试,于是,张广洋就率领“海狼一号”来到了东大洋北部海域,而且这是一次实战性质的演习,为了完全模拟战时潜水艇进出洞窟的要求,德国方面坚持在晚上进行测试。
  这次行动确实有些风险,不过张广洋并不担心,毕竟,经过这半年多高强度的训练,官兵们已经熟悉这艘德制潜水艇的性能,为了制订行动计划,张广洋和官兵们几乎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再加上现在潜水艇实际上由参与洞窟施工的德国海军军官指挥,这次进出洞窟测试基本上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不过在这种光线下进行潜水进出洞窟的测试,确实不是轻松的工作,德国艇长鲁道夫非常紧张的指挥潜艇尽量靠近海岸,直到潜艇已驶过了暗礁区,他才下令熄灭了探照灯,并让所有人都进入了潜水艇内部,关闭了所有的水密门。
  然后,德国艇长非常谨慎的下达了潜艇下潜并启动电动机的命令,指挥潜艇以两节的低速向航道驶去,潜水艇里的所有人都紧张的屏住了呼吸,生怕听到艇壳撞击岩石的响声,虽然这种低速航行状态之下,潜水艇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岩石撞沉,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撞击对艇壳不会造成伤害,海军就这么几艘潜水艇,中枢还跟宝贝一样藏着掖着,这也可以理解官兵们的心情。
  与张广洋铁青着脸不同,鲁平的表情很平静,与那位德国艇长一样,他只是拿着挂表,盯着表上的时间。
  “差不多了,咱们已经进洞窟里了。”鲁平收起了挂表,看了德国艇长一眼。
  但是德国艇长仍然在盯着自己的挂表,又过了几秒钟,才下达了水柜排水、电动机停机的命令,潜水艇就这么浮了起来。
  潜水艇里一片欢腾,人人满脸大汗,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连接外部的几座水密门,然后,他们就看见了洞窟里的情景。
  洞窟里灯光很亮,而且在水槽边还站着那么十多个人,有中国人,也有德国人,而离“海狼一号”最近的人正是萨镇冰。
  “非常棒的上浮!”萨镇冰用德语高喊,并带头鼓掌。
  德国艇长非常得意的取了那顶德国海军软帽,朝着水槽边的那帮人挥了挥,他确实有资格得意,因为“海狼一号”的上浮地点正好位于一号洞窟水槽的正中间,这表明,他对时间的掌握能力并不像张广洋感觉的那样不靠谱,或许,以前他只是藏拙而已。
  张广洋有些不服气,在他看来,如果不是鲁平将潜水艇指挥权移交给德国人的话,那么现在拥有这份荣誉的就是中国的海军军人了。
  “长官,等一会儿出去的时候,能不能将潜水艇指挥权移交回来,由我指挥?”
  张广洋小声询问鲁平,对方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但是也没有否定,这让张广洋有些跃跃欲试。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仔细参观这座洞窟,“海狼一号”的全体艇员中,得到登岸许可的只有张广洋一个人,其他人只能继续呆在潜水艇上,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的艇长跟着那帮高官在这座狭长的洞窟里左瞄右瞧。
  “这里空气很清新。”张广洋赞叹道。
  鲁平笑着指了指头顶上方,说道:“两台抽风机向洞窟里头吹风,空气当然清新。为了以防万一,西头还建有一处紧急出口,可供人员撤退。”
  张广洋看了眼西头,发现几处未完工的隧道,好奇之下询问鲁平。
  “那是机械修理库,尚未完工,其实严格来讲,这座洞窟也没有完全的完工,按照图纸,在最西头应该再建造一座干船坞,用来修理潜水艇,不过目前因为资金的问题,船坞尚未动工修建。”
  “德国人不拨款了?”张广洋问道,执行此次任务之前,任务简报他也是读过的,里头简单介绍了关于“水獭基地”的前后经过。
  “德国似乎从这个基地受到了启发,他们决定在德国本土修建几处类似的洞窟,以便战时使用。所以,目前来讲,在中枢看来,以后‘水獭基地’的建造恐怕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了,好在有一号洞窟的建造经验,倒也不必担心无法继续完成工程,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建设资金能否迅速到位。”
  说到这里,鲁平走到萨镇冰身边,两人小声商议了几句,随后鲁平向张广洋下达了命令。
  “张广洋少校,现在,我命令你重新接管‘海狼一号’,在补充燃料和给养之后,立即率领潜水艇驶离洞窟,并航向东北方向,绕过胶东半岛,前往渤海,完成你的训练任务,在航行途中,利用艇上无线电台向中枢拍发一封密码电报。”
  张广洋接过鲁平交给他的那份早就拟好的电报底稿,那神情是眉飞色舞,一个立正,敬礼,转身就奔向“海狼一号”,随后,潜水艇甲板上的水兵和实习军官们爆发出一阵欢呼。
  看着那群迅速回到潜水艇内部的中国水兵,鲁平淡淡一笑,他明白,只要中国海军拥有这样一群不服输、有闯劲的军人,这个国家的海疆必将恢复和平。
  “以战止战,以武止武”,这固然是中枢政府的战略,但更是海军军人的信念。
  第557章 南苑会议(上)
  北京,总统府,统帅堂。
  夜色深沉,统帅堂的多数办公室里都漆黑一片,只有楼顶的电报室仍然亮着灯,作为中枢决策机关的关键部门,电报室向来是一天三班倒的值班的,每班都由侍从室的一名副官监督,现在,正在电报室里值班的副官是陆裕光少校。
  虽然值班的电报军官们都可以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可是这漫漫长夜,万籁俱静,这人的精神确实不如白天,为了提神,值夜班的军官和士兵都额外的配给了红茶、咖啡,而且,在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值班室旁边的阅览室里的那些图书、报纸可供众人消磨时间。
  现在,陆裕光就坐在阅览室里,斜靠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杯咖啡,手里捧着一本《步兵战术》,这是德国陆军参谋部出版的公共版本,中译本,陆裕光正打算报考陆军大学,最近一段日子里,他只要闲下来,就会抱着这本书研究。
  虽然说总统府侍从室是总统培养高级亲信的重要部门,可也不是说谁都可以由副官一步登天,现在不比以前了,国防军部队越来越强调这个正规化和制度化,中低级军官一步登天成为部队主官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侍从室的副官如果想尽快离开侍从室去部队里做主官,必须自己奋发图强,然后总统才能放心的将你派去指挥那帮骄兵悍将。
  如此一来,陆军大学的深造就成了侍从室副官们必须走的道路,也可以将这看作是镀金,如果没这层闪闪发光的金子的话,即使去了部队,恐怕也是个眼高手低的废物。
  陆裕光在侍从室里已经呆了两年时间,因为办事稳妥,再加上忠诚没有问题,总统对他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却始终没有写推荐信将他推荐到陆军大学深造,个中原由,陆裕光多少也能猜出几分。
  陆裕光的爹就是那位滇南镇守使陆荣廷,名副其实的“滇南王”,与那位云南督军孙武平起平坐,共同掌管云南,这就是中枢眼里的“地方实力派”,是中枢推行中枢政令的最大干扰势力,过去的两年里,中枢一直忙着削藩,对付的就是陆荣廷和孙武这样的地方实力派。
  要想让地方实力派人物俯首听命,中枢就必须拿出些手段,当初陆裕光之所以能够到侍从室担任副官,说白了,他其实就是中枢扣在这里的人质,只要陆荣廷一天不到中枢担任职务,那么,陆裕光就要做一天的人质,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总统为什么迟迟不肯向陆军大学推荐陆裕光了,总统不想这么快就让陆裕光飞走。
  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是为了陆氏一族的前途,陆裕光不止一次写信给陆荣廷,催促他尽快向中枢移交全部权力,尤其是军队的指挥权,可是这些言辞恳切的信无一例外都如泥牛入海,陆荣廷不是没有回过信,可是在回信里压根就没提这话头,只是让陆裕光安心在总统府里做副官,并颇为得意的吹嘘着陆家如今的风光。
  可是在陆裕光看来,陆家如今的风光局面是危险的,滇南地区被法国人视为自己的禁脔,法国人之所以支持陆荣廷势力,纯粹是为了阻止中枢势力向滇南地区渗透,仗着法国人撑腰,陆荣廷有些有恃无恐,这非常危险,因为世界局势在迅速的变化,一旦法国卷入了欧洲冲突,那么法国政府肯定无法再顾及远东地区,届时,或许就是陆氏一族的末日了。
  所以,陆裕光坚持认为,越是在这种时候,陆氏势力就越是要向中枢输诚,只要这样,才能避免将来的没顶之灾,何况,现在全国局势已越来越明朗,地方实力派人物纷纷俯首称臣,中枢直接掌控全国是大势所驱,也是人心所向,陆氏势力完全没有借口和力量阻止这个历史大势。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陆裕光现在虽然在研究那本《步兵战术》,可是这主要心思却放在了如何劝说父亲改弦更张上头,他甚至打算再写一封信,详细的分析全国局势,劝说父亲立即交出兵权,并到中枢担任职务,以换取中枢的信任和谅解,只有这样,陆氏一族才能保证自己的现有利益。
  虽然阅览室里只有陆裕光一个人,而且现在是深夜,没人会对军容斤斤计较,但是陆裕光还是将军装穿得整齐,虽然汗水已湿透衣背,但是他仍是扎着武装带,脚上的皮鞋也规规矩矩的穿着,因为他知道,那位总统先生有个习惯,就是会偶尔来次突击检查,随时检查手下的工作态度,陆裕光可不想被总统当成是反面典型。
  就在陆裕光琢磨如何写信的时候,原本安静的隔壁电报室里突然响起了无线电报机的“滴答”声,显然,有电报拍过来了。
  陆裕光急忙站起,拿着那本《步兵战术》走到了电报室,一名电报军官正在麻利的抄写电报码,另外几名电报军官则像没事一样继续练习着他们的译码技术。
  这封电报不长,不过几分钟,那名电报军官已将电报码全部抄好,并核对了一遍,然后将电报抄稿交给了陆裕光少校。
  陆裕光看了眼电报,发现电报军官并未将其译出,他立刻明白过来,这用得是特级密码,只有电报室主任和总统本人拥有密码本,别人是译不出的。
  按照电报室纪律,像这种特级密码的电报,必须在第一时间呈送总统过目,现在电报室主任不在,这决定权就在值班军官手上,陆裕光必须立刻将电报送给总统过目。
  现在已是凌晨四点半,总统可能还在梦乡之中,陆裕光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立刻摇通了总统先生寝室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总统夫人。
  “报告夫人,刚刚来了封特级密码电报,电报室主任不在,需要总统亲译。”陆裕光小声说道。
  电话那头是一阵轻声交谈,然后话筒里就传来总统那略带沙哑的嗓音。
  “陆副官,你也不必过来了,天快亮了,我这就赶过去。另外,你再给南苑航空基地去个电话,告诉基地,让他们准备准备,我今天上午将带人过去视察,下午的军事会议也要筹备妥当。”
  “是!”
  陆裕光压下电话,心中有些感慨,这位总统未免太勤勉了些,在这样一位强人的领导下,中枢有什么事情是摆不平的呢?想到这里,他决定尽快写信,劝说其父向中枢尽快输诚,交出兵权,老老实实的做个富家翁,不要与这样一位“远东狂人”作对。
  陆裕光按照总统吩咐,向南苑航空基地通报了总统将于今日上午视察基地的消息,然后,就坐在电报室里,恭候总统大驾。
  五点不到,总统先生就啃着几块糕点过来了,也是军装笔挺,皮鞋锃亮,护卫一边的那些卫兵也都个个精神抖擞,只是没有糕点可啃。
  陆裕光迎下楼,将那封特级密码电报交给总统。
  “哈!原来是张广洋拍过来的电报,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紧急军情呢。这小子,早不拍电报,晚不拍电报,凌晨四点半拍电报过来,这存心是想打搅别人的清梦呢。”
  赵北拿出电报密码本,亲自将电报内容译出,然后长嘘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去,许多时候,这当总统就跟赌博一样,时刻都有刺激,这心脏不好的人确实也无法胜任这个总统的工作,像这种深更半夜或者凌晨时分的紧急电报他以前没少收到过,几乎已快成条件反射了,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紧急电报倒是越来越少了,国事确实是走上正轨了。
  这封电报虽然是张广洋通过潜水艇“海狼一号”上的无线电台拍发过来的,但是电报的内容倒不是张广洋拟定的,那是陆海军联合参谋部海军司司长鲁平拟定的,主要内容是告之中枢,无名湾“水獭基地”一号洞窟的进艇实验已告完成,一切顺利,除此之外,鲁平还向中枢催促基地后续建设经费,希望建设经费能够尽快到位,以便完成剩下的工程,早日使中国的潜水艇部队拥有一座真正的现代化基地。
  陆裕光当然无权知道这封电报的内容,实际上,关于无名湾“水獭基地”的事情,现在仍属绝密,知道的人非常少,当初在决策的时候,赵北之所以坚持将那个海湾命名为“无名湾”,就是为了降低泄密可能,即使敌人知道有一处秘密潜水艇基地,但是在海图上却找不到“无名湾”这个地方。
  “好了,没事了,留下两名电报官,其他的人可以去吃饭了。”
  赵北就这么在电报室里坐镇下来,打发几名卫兵去食堂准备早饭,就连陆裕光也被打发走了,现在的电报室,由总统亲自掌握。
  电报室里清闲得很,一直到上午八点整,才又过来一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