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4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希望高丽兵尽快调回西康,那么,咱们大家都省心,免得他们到处给咱们惹麻烦。我就想不明白了,这次彰德大演习,关这帮高丽兵什么事情呢?非把这‘西康工程部队’调出山来,难道真指望他们在演习的时候表演一把开山凿洞的把戏不成?”
  蒋翊武也有些纳闷,不过他倒不介意带着这帮朝鲜士兵跑来跑去,实际上,此次奉命率领部队离开西康,赶往彰德,“西康工程部队”是全体出动,而且齐装满员,是完全按照战时体制进行调动的,对此,蒋翊武和刘复基都感到有些奇怪,他们的上级也同样感到纳闷。
  不过纳闷归纳闷,中枢的命令还是要坚决执行的,于是,这支基本上由朝鲜人组织的部队就这么离开了西康基地,先赶到四川,然后再由水路出川,赶往武汉集结。
  由于川汉铁路至武汉段尚未建成通车,此次出川,西康工程部队是从重庆上船,一路东进,穿过三峡,顺流而下,好在三峡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几座机器动力的拉纤站,这一路过来,倒是有惊无险,而且由于征用了大批蒸汽机轮船,这次战略机动非常迅速,不过几天时间,部队就已基本抵达武汉,而蒋翊武和刘复基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是最后一支赶到武汉地区的西康工程部队,一共一千余人,只是一个团的规模。
  现在武汉已经遥遥在望,蒋翊武与刘复基站在露天舰桥上,举目远眺,但见前方江面黑烟滚滚,却是此次负责运输部队的那些轮船,此情此景,两人心中都是非常感慨。
  他们都想起了四年之前的武汉,那时候,革命军的运输基本上全靠木制帆船,速度慢,效率低,但是现在,那些蒸汽机轮船已经非常直观的体现出了国力的明显变化,经过这四年的工业建设与商业发展,中国的工业实力提高了,相应的,对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也随之提高了,而这一切,与赵北的战略计划是分不开的,没有赵北就没有现在的工业气息,没有赵北,也不会有这支所谓的“西康工程部队”。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竟会有如此改天换地的本事,旁人不服也是不行啊。
  这时,这艘轮船的汽笛响了起来,一艘引水的小火轮“吭哧吭哧”的驶了过来,领着这艘运兵船向汉阳码头方向驶了过去。
  蒋翊武与刘复基也没闲着,趁着这工夫赶去船舱和甲板,用蹩脚的朝鲜话再次重申了军纪,经过这差不多两年时间的整训,这支朝鲜部队的纪律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是毕竟是一支外国人组成的部队,考虑到保密的需要,这军纪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嘴闭紧,不许乱说话,朝鲜话跟中国话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等重申完了纪律,这艘运兵船也差不多靠上了码头,前来接兵的正是“西康工程部队”的司令赵孟善,他是朝鲜人,现在化名赵六,与他一起赶过来的还有这支部队的中国籍副司令孙岳,以及中国籍参谋长何燧,由于路上这艘轮船机器出了些小故障,因此比预定的时间晚到半个小时,众人等得心慌,此时见轮船靠上码头,这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等跳板一搭上码头,几名高级军官便站在一边,亲自监督官兵们上岸,列队之后,这支部队就将立即开往汉口,并由那里上车,直接赶往彰德,不在武汉逗留。
  见了上司的面,蒋翊武与刘复基少不了要挨通训斥,说起来他们是负责押兵的人,无论迟到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跑不了责任,好在这次只是轮船机器故障,他们确实也没什么办法,所以,这书面记过的处分就免了,但是口头批评是少不了的。
  提前赶到集结地域,这当然没问题,可是哪怕是迟到一分钟,都会对整个军事调动计划造成影响。
  为了等这支部队赶到,那列军用火车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现在必须尽快过江,赶去火车站。交通工具是没有的,全靠步行,到了汉江边,就依靠几只渡船将部队渡到汉口,本来,运输船可以直接在汉口靠岸的,但是由于汉口码头已停满了运载其它部队的船只,而由于排水量的关系,那艘运输船又无法驶入汉江,因此也只能停靠汉阳码头,这也可以看出军事运输计划的极端缜密性,任何一支部队,如果迟到,很可能对整个运输计划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副司令孙岳批评蒋翊武与刘复基的主要原因。
  整整一个团的部队,即使是急行军速度,也用了半个小时才赶到汉口火车站,等到了火车站一瞧,蒋翊武与刘复基这才发现他们这支部队迟到给整个运输计划造成的影响,整座火车站乱哄哄一片,不少从湖南、江西赶来的部队都眼巴巴的等着他们这支从西康过来的部队上车,不然的话,整个列车时刻表都得打乱,西康部队去彰德,但是其它部队未必就是赶去彰德的,有些部队将通过陇海线前往山东,以加强当地的防务。
  实际上,为了这次战略调动,中国的铁路与轮船运输业已满负荷的运转起来,这也是总体战的一个重要特征,国民经济的一切行动都围绕军事行动展开。
  即使是赵六、孙岳,也不清楚此次彰德大演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们也与多数高级军官一样,都以为这只是一次规模浩大的实战演习,并不清楚这实际上是一次局部战争的前奏,所以,当政宣委的宣传干事领着记者前来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坚持军事演习的说法。
  除了记者之外,关心这次“军事演习”的还有不少外国间谍,其中以日本间谍为甚,他们甚至不惜出动高级人物,以刺探此次军事行动的机密。
  就在赵六、孙岳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在火车站外的一间茶馆里,日本间谍川岛浪速正坐在窗边,聚精会神的盯着火车站前的那些部队,由于身穿“共和装”,鼻梁上还架着副眼镜,这使他看上去有些像一名大学的教授,或者政府的官员,一点也不像一个日本间谍。
  现在不比过去,前清的时候,川岛浪速可以穿着日本和服在这中国的城市里走街串巷,可是现在,日本人已成为中国的反谍报机关重点关注的对象,为了行动方便,川岛浪速只能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中国人。
  即使是这样,要想在武汉地区刺探军事情报也是非常艰难的,川岛浪速所领导的“川岛班”在武汉活动不过两年时间,就已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员,以至于现在川岛浪速不得不亲自出面,刺探关于“彰德大演习”的情报。
  虽然中国人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大肆宣扬“彰德大演习”的消息,但是川岛浪速并不是一个外行,根据这几天里从汉口火车站登车出发的部队来看,川岛浪速起了疑心,他怀疑“彰德大演习”的真实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检验部队战斗力,他认为,中国人可能在进行什么阴谋活动。
  考虑到中日关系的紧张,川岛浪速认为日本有必要对此提高警惕。
  第607章 事变(上)
  作为日本军部的急先锋,川岛浪速从来就没有将中国的军事力量放在眼里,虽然他也明白,现在的中国已与过去很不相同,陆军力量确实越来越不容忽视了,可是川岛浪速依然认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日本军队,毕竟,日本军队曾与俄国军队交过手并且赢得了胜利,而中国的军队至今仍未与任何一个外国对手进行过任何较大规模的战斗,真实战斗力如何,确实值得质疑。
  不过另一方面,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战争潜力巨大,一旦工业发展起来,中国的军队尤其是陆军力量必然将得到加强,也正因此,川岛浪速并不敢掉以轻心,现在坐在这汉口火车站前的茶馆里头,他确实是在非常认真的观察着中国陆军现在的实力。
  步枪,几乎是清一色的毛瑟步枪的仿制品,虽然性能或许不及德国原装货,但是毕竟不是烧火棍子;装具,非常有特色的行军装具,从军用背包到武装带,从牛皮子弹盒到呢制军毯,所有的细节都体现了部队装备水平的提高;精神面貌,这非常让人惊讶,与过去的新军、北洋军相比,现在的国防军部队显然更有资格被称为“现代化军队”,这种精神面貌上的现代化带给了这支军队很高的士气;命令的执行力,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虽然火车站前显得有些混乱,可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每一个基层连队都行止有矩,绝不是那种散漫的乌合之众,这支部队是有严格的纪律的,这也能进一步增强战斗力……所有的一切细节都表明,如果现在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爆发冲突的话,这支军队未必就不堪一击,再考虑到中国那庞大的人口以及越来越不容轻视的工业体系,川岛浪速竟然有些担心起来。
  “支那的军队真的是不可小视了啊,虽然帝国军队依然可以击败他们,可是如果战争长期化的话,帝国军队也会付出较大代价的,这么说起来,确实有必要提高警惕了,帝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以保证帝国的远东利益。”
  川岛浪速认真的分析着,然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立即离开茶馆,返回日本租界,将这一情况迅速反馈到旅顺,以便提醒日本军部,注意这个不容轻视的对手。
  拿定主意,川岛浪速迅速离开了这间茶馆,叫了一辆黄包车,吩咐车夫将他拉去汉口德国租界。
  汉口德国租界与汉口日本租界紧挨在一起,之所以先去德国租界,只是川岛浪速的一个幌子而已,自从“蕲州事变”之后,日本租界就成了中国人关注的重点地区,据川岛浪速猜测,现在的汉口日本租界里应该设立有中国的反谍报机关情报站,他们以日本租界为据点,对日本的情报渗透进行近距离监视和反制,对此,川岛浪速不得不小心谨慎。
  中国人早就在叫嚣,要收回中国境内的所有日本租界,虽然由于英国以及其它列强的反对,此事最终无疾而终,但是日本政府确实有这个担心,日本军部也有相同的担心,也正因此,日本所有在华间谍非到必要时不以租界为活动据点,川岛浪速就将他的“川岛班”根据地设在汉口英国租界,至于日本租界,只是设有一座专用的电报站,用于与旅顺的情报总机关进行联络,非到必要时,川岛浪速不会亲自赶过去。
  但是现在,考虑到情报的重要性,川岛浪速还是决定亲自赶过去,并立即向旅顺拍发电报,将中国军队的调动情况反应过去,他不清楚中国军队到底在搞什么名堂,但是直觉告诉他,此次“彰德大演习”似乎非同小可,日本有必要保持警惕,以免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川岛浪速心里并没有多少把握让他的这份情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刺杀杨度行动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反日运动的兴起,主持对华情报工作的那位“关东都督”福岛安正对他很有意见,再加上过去几年里川岛班那一系列行动的失败,川岛浪速现在已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人物,他提供的情报潜在价值很低,能否引起别人的重视,这确实是个问题。
  就在川岛浪速坐在黄包车上琢磨着如何提高情报的关注程度的时候,车夫突然减慢了速度,川岛浪速抬头望去,看见前面的街道上走来一大群的青年,看上去至少有数千人,他们都手持标语,喊着口号,一路走一路散发传单,看样子是在示威。
  川岛浪速急忙吩咐车夫将黄包车拉到路边,等着对方过去,而当那帮青年走过这辆黄包车边的时候,川岛浪速也得到了他们散发的几张传单,内容都是指责日本政府和军部策划刺杀杨度案的,要求日本政府就此问题向中国道歉,并做出赔偿,青年们喊的口号也都是爱国口号,少数激进分子更是叫嚣着战争。
  “狂热的支那青年。这或许也是那个‘铁青团’组织的吧。”
  川岛浪速看见一些青年的左臂上绑着袖章,似乎是“铁青团”的成员,在中国多年,他对中国的各种政治、经济组织略有了解,在他看来,这个“铁青团”的角色非常特殊,它既不是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青年组织,也不是单纯的民间组织,这个青年组织似乎是“联合阵线”的外围组织,而且受政宣委指导,至于活动经费来源,似乎也是来自于这两个方向。
  自从杨度遇刺案发生戏剧性的转折之后,中国各地的“铁青团”就立即活跃起来,到处组织反日示威和演讲,仅仅在武汉地区,川岛浪速就亲眼目睹了至少二十次大规模的反日聚会,在他看来,在某些人的刻意引导下,中国青年的反日情绪正在日益高涨,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它有可能使中日两国对抗情绪加重,而让川岛浪速尤其不满的是,面对中国青年的狂热反日情绪,日本国内青年的反华情绪却遭到了来自日本政府的压制,对此,川岛浪速非常不满,日本军部势力也同样不满,这也将进一步加剧日本政局的动荡,对于这届内阁能不能坚持到任期结束,川岛浪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
  等那帮青年过去之后,川岛浪速催促车夫将黄包车尽快拉到德国租界,他拍发电报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联系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舆论的狂热化,川岛浪速非常担心这可能是那位“狂人总统”的又一次政治表演,而他的每一次政治表演都会给日本带来麻烦,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无论是“蕲州事变”还是“东北亚危机”,“远东狂人”总是能够抓住每一次机会,在损害日本利益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的威望,巩固他的权威。
  黄包车很快赶到了德国租界附近,川岛浪速就在界限街边下了车,等车夫走远,他才调头向北边走去,走了数百步之后,就赶到了汉口日本租界。
  由于武汉地区反日情绪高涨,日本租界加强了戒备,川岛浪速不得不使用了那本特殊护照,这才得以进入租界,直接赶往设在日本三井洋行的那间电报室,打算拍发一封电报去旅顺。
  这封电报不长,川岛浪速只用了几分钟就拟好了底稿,交给电报员,利用专用密码向旅顺情报总机关拍发这封电报,没等这封电报变成电码,三井洋行外头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川岛浪速急忙走出电报室,看见一些日本职员正慌里慌张的跑出跑进,他拉住一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阁下,三井洋行前往英国租界办事的工作人员在路上遭到了支那人的殴打,现在伤员已经被送回洋行这里了,所有人都为此感到气愤。”
  三井洋行职员的话让川岛浪速非常惊讶,他急忙跟着这个职员赶去一间办公室,然后,他就在办公室里看到了五名浑身是血的日本人,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已处于神志模糊状态,另外几人虽然还保持着清醒,可是他们的上衣却不知所踪,而那光溜溜的背部却都无一例外被人用油漆写上了一些中文:“日本猪滚出去!”、“如果不滚,明天你们背上就不会是油漆了,我们将用刺刀让你们瞧瞧中国人的厉害!”、“日本必败!”、“收回满蒙利益!”……
  看到那些字,川岛浪速非常震惊,他突然意识到,这些日本人挨揍恐怕不是简单的民间泄愤行为,在这个事件的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什么阴谋,所以,他试图阻止那帮群情汹汹的日本职员采取报复行动,但是没有用,在这种情况之下,民族至上主义情绪永远占据上风,理智已被扔到了太平洋里。
  很快,三井洋行的职员们出现了分化,中国雇员纷纷不辞而别,就连买办也逃走了,剩下的日本职员抬着伤员走向租界侨民自治机关,要求严惩肇事的“支那暴民”,由于许多日本浪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请愿团体之中,局势很快变得不可收拾了,毕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