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北带着几名卫兵走出小礼堂,回到了他的那间总统办公室,虽然他想立即开始处理公务,但是刚才的那场电影确实让他心潮澎湃,一时竟是静不下心来去处理公务。
  虽然开战之前赵北就对胜利深信不疑,可是那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而现在,通过工业时代的先进技术,他终于很直观的看到了这场战争的景象,这确实足以让他心情激动,毕竟,这一切都是他领导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写得面目全非,已是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至于以后的历史会怎么发展,赵北却是需要仔细的琢磨琢磨。
  “侍从室,马上派人去外务部,请外务总长过来,告诉他,总统需要知道最近欧洲局势的发展情况。”
  琢磨来琢磨去,赵北还是决定先看看欧洲那边局势发展的怎么样了,于是拿起电话,让侍从室派人去外务部将外务总长接到统帅堂,以便总统咨询。
  自从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之后,赵北就特意关照过外务部,让他们密切注意欧洲的局势发展,随时向总统汇报,虽然前天外务部刚刚派人向他汇报过,不过现在,赵北还是决定督促一下外务部的工作,这也是总统的份内事。
  压下电话,赵北背着手,继续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卫队长秦四虎则站在门口,看着总统在那里走来走去。
  “四虎,你马上派人去杨度那里,告诉他,我将在今天晚上接见训政促进会的代表,请杨度准备一下,届时,他也是要发言的。”
  “是!”
  赵北命令一下,秦四虎马上叫来一名卫兵,低声叮嘱几句,然后便打发那名卫兵赶去杨度那边。
  “四虎,你再派人过去,请黎元洪过来一趟,我有话跟他讲。”
  这话说完,赵北猛然醒悟,黎元洪现在就在国会大厦善后,一个电话就可以过来,似乎用不着卫兵去接,于是急忙摆了摆手,示意秦四虎不必照办,转过身去,正准备给黎元洪那边打个电话,那电话铃却突然响了起来。
  拿起话筒,里头传来侍从室女秘书的声音。
  “总统先生,军情局派了一名科长过来,您现在方便接见么?”
  “叫他过来吧。”
  赵北压下电话,却将叫黎元洪过来的事情暂时搁在一边了,军情局突然派了一名科长过来,一定是有要紧的事情,赵北决定还是先专心处理此事。
  不多时,那名科长跟着侍从室副官走进总统办公室,不是别人,正是以前在侍从室做过副官的陆裕光,自从去了军情局后,因为办事老练,很受局长田劲夫器重,于是很快被提拔上去,做了科长,而且军衔也被提升为中校,前几天,田劲夫、金照坤这两位军情局的大佬先后离开局里,去了外地,现在,军情局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由陆裕光主持。
  见了总统,陆裕光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将手里的一份公文呈了上去。
  赵北接过公文,翻看了几眼,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我已知道了,我没特意吩咐军情局去侦察此事,你们能够主动进行侦察,这很好,我很满意。”
  陆裕光问道:“既然总统已经知道熊成基四处串联的事情,那么为何不下令立即采取行动呢?”
  赵北将公文搁进办公桌的抽屉里,然后走到窗前,望了眼底下的花园,叹了口气。
  “陆中校,在你看来,熊味根现在四处串联,是为了什么事情?”
  “应该是为了训政的事情。”
  陆裕光谨慎的回答,训政的话题太过敏感,军情局也没敢将这个话题公然写进递呈总统的那份侦察报告里,但是现在既然总统询问,陆裕光也不能回避这个话题,他很清楚总统的性格。
  “熊味根反对总统训政,但是以他目前的力量,显然是蚍蜉撼树,他心里也清楚,他不可能与我正面对抗,所以,他才需要拉拢那些政客,但是遗憾的是,基本上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而且甚至还有人立即出卖了他,我的情报也是来源于此。陆中校,在你看来,这样一个人,有必要值得我大动干戈么?”
  赵北看了陆裕光一眼,发现这名特务头子正在摇头。
  “总统钧鉴。像熊成基这种人,冥顽不灵,绝无改造之理。总统的心情,职部理解,当年正是熊成基介绍总统加入光复会的,也正是他与总统并肩作战,共同领导了安庆反清起义,对于革命、对于共和都是有功劳的,总统不忍对他采取严厉措施,这一点,职部很理解,但是考虑到此人的威望,职部还是建议,总统应该采取必要之措施。”
  见陆裕光这样理解自己的“妇人之仁”,赵北心里有些好笑,没错,他确实不打算对熊成基采取“热处理”的方式,但是原因却不是陆裕光认为的那些,赵北之所以迟迟没有对熊成基采取果断措施,并不是因为他是革命功臣,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宪政理想主义者。
  宪政理想主义者,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宋教仁算一个,熊成基也算一个,赵北已经派人刺杀了其中的一位,他不想再采用那么激烈的手段对付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理想主义者,这些人的主张虽然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但是他们的理想确实也曾经是赵北所追求的。
  只是,时代不允许他们实现这个理想,他们的这个理想距离这个时代的中国确实太遥远了,现在,毕竟还是1914年。
  如果换了别人来做总统搞训政,赵北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是如果由他来做总统,并实现训政,那么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反对,因为赵北是历史的穿越者,他能洞察未来,这个理由已经足够了。
  但是这个理由却不能对任何人讲,也正因此,赵北被熊成基误会很深,以致于两人已走到反目的境地。
  对于熊成基现在的做法,赵北是理解的,如果换了是他,他也一定会做出与熊成基一样的选择,也正因此,赵北并没有立即下令对熊成基采取必要措施。
  只是陆裕光并不理解赵北的心思,他误以为赵北不对熊成基采取措施是因为“妇人之仁”,而且似乎也顾忌熊成基“首义英雄”的称号,所以,陆裕光决定犯颜直谏,无论如何,也要说动总统下达必要的命令。
  “总统钧鉴。虽然熊成基目前实力单薄,但是不可以此掉以轻心,此人号称‘首义英雄’,又是总统进入光复会的介绍人,如果此人果真有什么不利于总统的行动,届时恐怕会有一批人跟随,在职部看来,还是应未雨绸缪才是,仅仅派人盯梢是不够的。另外,根据侦察,今天上午,熊成基去了一趟杨王鹏寓所,两人谈了些什么,目前还不清楚,不过考虑到杨王鹏的身份背景,还是不可掉以轻心。”
  见陆裕光坚持,赵北笑了笑,说道:“派人盯着他就行了,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采取非常手段,最近一段时间里,所有与熊味根有过单独接触的人都必须盯起来。陆中校,政治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有的时候,单纯的肉体清除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来麻烦,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时候。”
  说到这里,连赵北也有些怀疑自己是否是“妇人之仁”,当年派人刺杀宋教仁时,他甚至没有多少犹豫,现在,却对一个过了气的革命英雄如此悻悻相惜,这却是有些让人费解。
  唯一的解释,似乎是赵北现在已经坐稳了江山,像熊成基这种毫无实力可言的革命偶像已经不能对他造成威胁了,留着这些政治上的反对派,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言论上的自由气氛。
  当然,赵北并不会真的“妇人之仁”,如果熊成基真的采取什么行动反对他训政的话,那么,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采取断然措施。
  权力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局面也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是赵北宽容反对派的基本前提,这种宽容是有条件的。
  第696章 处处被动
  夜色沉沉,港口一片寂静,只有一艘蒸汽交通艇从港口外头驶进港口,探照灯的光柱扫来扫去。
  东乡平八郎就站在交通艇的右舷,向那黑沉沉的海面望去。
  远处、近处,可以看见几个巨大而模糊的黑影,那是几艘运输船的残骸,在中国空军的空袭中,这些运输船被击沉,并在浅水处搁浅坐底,只剩下上半截露在海面,黑暗中望去,犹如一座座礁石,看得人心惊肉跳,即使是在白天,也能给人以压抑感,让看见那些运输船残骸的人对日军的战斗力产生质疑。
  东乡平八郎完全肯定,就在这种黑暗中,在那港口周围的危险海域中,一定有中国的潜水艇在潜伏,甚至可能漂浮在海面,潜水艇的艇长也很可能正在黑暗中窥伺这座大孤山港。
  由于担心中国海军潜水艇的夜袭,东乡平八郎不得不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调去东边,只在大孤山港留下少量支援舰队,并亲自指挥这支支援舰队为大孤山港的日本陆军提供单薄的海上掩护。
  现在,东乡平八郎之所以出现在交通艇上,就是为了上岸去与日本陆军指挥官取得联系,以便举行一场陆海军联席会议,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就在今天中午时分,从旅顺传来消息,盖平已经失陷于中国军队之手,三万日本关东军几乎全军覆没,而且根据中国中枢政府发布的战报,坐镇盖平指挥防御作战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长官立花小一郎也已战死,整个辽东半岛战局已全面恶化,中国军队现在正沿着那条南满铁路一路向南推进,随时可能进攻旅顺、大连。
  前线战局的恶化让日本“征支第一军”司令大岛义昌深感不安,也正是他向东乡平八郎提出了举行陆海军联席会议的要求,东乡平八郎这才离开了旗舰,换乘交通艇登陆。
  等进了港,东乡平八郎就看到了港口里那些被中国空军击沉的运输船,这使他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大岛义昌在电报里说的那个战略。
  在拍电报邀请东乡平八郎登岸召开陆海军联席会议的时候,大岛义昌曾经透露过他的战略:鉴于中国军队正在向旅顺、大连方向快速推进,大岛义昌认为目前必须尽快行动,已在大孤山港登陆的日本“征支第一军先遣队”有必要先行出发,前往西边,截断南满铁路,威胁中国进攻部队的后方,以保护旅顺、大连的安全。
  大岛义昌的意思很清楚,他不打算等待后续登陆部队的到达就采取单独行动,这非常冒险,东乡平八郎并不看好“征支第一军先遣队”的西进方案。
  问题不仅仅在于中国空军的威胁,更在于中国陆军所装备的那些先进武器,尤其是那种拥有炮塔的装甲战车,根据岫岩撤退部队的作战报告来看,中国陆军装备的那种装甲战车非常难对付,它集防护、火力、机动于一身,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射炮的话,根本就无法抵挡它们的攻击,岫岩的日本守军就是在这上头吃了亏,而根据东乡平八郎的猜测,盖平之所以这么快就陷落,恐怕也与中国陆军所装备的那些装甲战车有直接关系。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技术装备,作为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对此深有体会,军队的士气和军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技术装备太过落后的话,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也正因此,东乡平八郎在登上交通艇之后就已经拿定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劝说大岛义昌放弃那个单独西进去与中国陆军硬碰的计划,在大孤山港等待陆军后续增援部队到达,而且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话,他甚至准备建议大岛义昌将已经在大孤山登陆的日本陆军撤走,改在离此不远的鹿岛登陆扎营,以防遭到中国陆军攻击,毕竟,现在的辽东半岛,中国陆军已经分成了东、西两个纵队,随时都可以夹击过来,单凭目前已登陆的日军陆军实力,是很难抵挡得住进攻的,即使有日本海军掩护也是不行的,因为日本联合舰队也受到了中国空军轰炸机和海军潜水艇的威胁。
  带着深深的忧虑,东乡平八郎乘坐交通艇在码头上靠了岸,前来迎接他的陆军军官早已在码头等待,看见交通艇过来,便在码头上列队敬礼,并用探照灯照亮那座黑沉沉的码头,待交通艇靠了岸,一声令下,陆军军官们便向这位海军元帅行起了军礼。
  东乡平八郎登岸之后,一名陆军军官走出队列,向这位海军元帅大声报告。
  “我等奉命迎接东乡元帅,大岛将军已经在司令部等候,请元帅跟我们来。”
  东乡平八郎心中有些不快,他不仅是海军元帅,而且也是天皇御封的伯爵,而大岛义昌不过是个中将,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讲,都应该亲自过来迎接东乡平八郎,但是现在,大岛义昌却仅仅只派来了一帮参谋来迎接东乡平八郎,这未免有些失礼。
  不过国难当头,东乡平八郎现在也不想计较那么多,于是只点了点头,示意那名陆军军官走在前头,本来他应该向那些前来迎接他的陆军军官们还以军礼的,但是既然陆军将领怠慢了海军将领,那么自然也就不必那么多礼了。
  大岛义昌的陆军司令部就设在港口,几分钟后,东乡平八郎就跟着那帮陆军军官赶到了陆军司令部,见到了大岛义昌。
  “东乡伯爵,感谢海军为陆军提供的掩护,我已决定,立刻率军出发,向西攻击。现在,先遣队已用不着联合舰队的掩护了,你们可以马上返航,去为后续陆军部队提供护航掩护。”
  见了面,大岛义昌就非常干脆的透露了陆军的意图。
  东乡平八郎非常惊讶,他不明白大岛义昌为什么这么急着往西边进攻。
  “大岛君,还是等后续部队赶到之后再去西边吧,现在中国军队的攻势非常凌厉,以目前先遣队的实力,是很难与中国军队正面对抗的,还是在海军的掩护下继续防守大孤山港吧。”
  大岛义昌摇了摇头,拿出一封电报,交给了东乡平八郎。
  “东乡伯爵,请看看这封电报,这是刚才大本营下达的命令,先遣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无论如何也必须保证旅顺的安全,如果现在不进攻的话,旅顺在几天之内就会遭到地面进攻。”
  东乡平八郎看了看电报,这才明白大岛义昌为什么表现的这么卤莽而冲动了,正是战时大本营给他的命令,催促他立即率军发起进攻,以拖延中国军队进攻旅顺的脚步。
  “大岛君,不如去旅顺吧,在那里等待援军的抵达。”
  既然是大本营下达的出击命令,东乡平八郎也不好反对,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命令并没有说一定要向西进攻,所以还是有通融余地的。
  “但是,大本营的命令非常明确,那就是拖延中国军队进攻旅顺的脚步,如果是去旅顺的话,与大本营的意图是相违背的。东乡伯爵,无论如何,先遣队都必须立即出发,至于大孤山的防卫,只能交给海军了,希望海军能坚守到援军赶到。”
  大岛义昌心意已决,东乡平八郎无法让他改变主意,只能按照他的这个战略安排相应的策应战术,海军能做的也仅仅是保护大孤山不被中国陆军占领,一旦“征支第一军”后续部队抵达,大孤山就是援军的后勤基地。
  这场所谓的“陆海军联席会议”很快就在大岛义昌的独角戏中结束了,东乡平八郎心情沉重的离开了陆军司令部,赶回交通艇,驶出大孤山港,返回旗舰。
  登上旗舰之后,东乡平八郎立即命令电报官向战时大本营拍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将他的担心转告大本营,并通过特殊渠道向几位陆军元老和政府高官提出了建议,建议陆军部队按兵不动,并催促后续增援陆军部队尽快赶到大孤山。
  但是回电却迟迟未到,直到大岛义昌下达了出军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