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头讲得不错,不过后头关于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我却有不同意见,不错,历代王朝更替,确实毁灭了不少社会财富,但是这却并不是中国近代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中国近代之衰落,根本原因在于民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代西方为何强大?就是因为民力被调动起来了,所有的人都想发达,为了发达可以不顾一切,可以践踏一切,在这个高涨的民力面前,一切障碍都可以摧毁,一切财富都将被攫取。但是看看当时的中国怎样?满清闭关锁国尚在其次,就连人的思想,满清王朝也想锁起来,所以晚清读书人才会发出‘万马齐喑’的哀叹,思想锁了,民力也就锁了。
  要想强国,必须学会释放民力,发挥民力,日本开国维新,不过短短半个世纪,却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原因何在?就在于民力的发挥。现在我们也要发挥中国的民力,将国家变强,可是现在时代变了,一边是列强的虎视耽耽,一边是国内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在这种情况之下,坚持原来的那种帝制显然是不可能了,而照搬美国、法国的那种宪政制度似乎也很冒险,美国打过内战,然后确立了今天的联邦制度,法国不仅打过内战,而且还跟全欧洲打过仗,然后才确立了今天的内阁制度,难道我们也要学习美国和法国,在曲折的历史道路上摸索几十年么?
  不!我们没有时间了,列强也不会给我们时间,我们必须抄近路,我们必须避免走弯路,我们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大踏步的赶上列强的脚步!那么,什么样的道路最适合现在的我国呢?那就是训政道路!
  味根,我知道你现在反对我训政,我也知道,你正在组织一个小团体,试图进行所谓的‘宪政革命’,甚至连这个小团体的称呼都是‘宪政党’。
  我知道,你是为了你的宪政理想,这个理想是当年宋钝初传给你的理想,你或许认为,继承宋钝初的衣钵是义不容辞的,你或许认为你的理想是最高尚的,关于这些,我不跟你争论谁对谁错,殊是殊非,但是我现在必须告诉你的是,我绝对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你采取实际行动,并且危害到了这个国家的利益和安全的话,那么,我不会留情面,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味根,你有没有想过,就是因为坚持你的理想,很可能会造成国家的混乱?而且很可能导致一批青年在毫无意义的意气之争中成为炮灰?你热爱这个国家,难道我就不热爱么?跟你相比,我更明白现在这个时代对于这个国家而言的重要意义,现在的这个时代对于这个国家非常关键,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那就后悔不迭了。
  现在国家需要的不是什么远大理想,也不是什么崇高主义,这个国家需要的是安定,是团结,没有安定的局面,国家怎么发展?没有团结的气象,国民怎么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味根,跟你说实话,我训政固然是为了抓权,但也是为了国家利益,这个国家自从清末以来,就没有一个有威望的政治领袖,如果不是我苦心经营,现在你看到的绝对不会是这个局面,绝对是一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现在,虽然中枢恢复了权威,但是你不要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越是在这种鼎革的关键时刻,中枢就越是需要一位强有力的领袖,这个领袖只能是我,不能是别人!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我一定要搞训政?现在我的威望很高,无人能及,如果参加总统选举,连任总统的可能性很高。是的,现在与你一样想法的人很多,我身边也不缺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只看到了一面,却没有看到另一面。
  那另一面,就是继续革命。不要以为中枢重新确立了权威就万事大吉了,中国要想从一个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要做的事情很多,要重新分配的利益也很多,这就需要一位强势的领袖坐镇指挥,在利益的重新分配中,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肯定会遭到反对,如果不搞训政的话,就不会有强势的领袖,革命就会半途而废。”
  说到这里,赵北突然停了下来,看了眼熊成基,见他正拧着眉头思索,于是喝了口茶,然后几句话便道破天机。
  “举个例子说明。味根,你以为你安排周全,一旦在安徽起事,可以有人协助,而那个人与我有矛盾,而且那个人过去曾很有权势,在安徽本地也有一帮追随者,有他帮忙,你们这帮‘宪政党’就可以成功挑起一场反赵革命,对不对?
  可是我现在却要明白告诉你,姜桂题那个人绝对不是可以信赖的盟友,他支持你们宪政党起事,纯粹就是为了他的私利,他可不懂什么宪政,他只知道,他姜老锅名下的田产越多,他们姜氏一族就越有财势!他代表的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最落后、最保守的势力,你们宪政党跟他联合,本身就已经背离了革命初衷!”
  “什么?你……你已经知道姜桂题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熊成基长身而起,脸色铁青,直到这时,他才突然发现,他的那个革命小团体中的叛徒级别很高,甚至知道安徽内应的事情。
  不错,姜桂题就是宪政党的内应,宪政党发动武装暴动所需要的武器弹药也都是由姜桂题提供的,现在,姜桂题就是宪政党的革命同志。
  第737章 好自为之
  姜桂题是毅军宿将,共和之后曾做过安徽都督,依靠手里的军队实际上掌握着安徽的省政,在北洋集团当政时期,姜桂题混得很是不错,不过好景不长,当联合阵线上台执政之后,就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削藩”,于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分治”运动中,姜桂题在中枢文武两套手段的胁迫之下只能交出军权,然后挂上“国会高参”、“联合阵线庶务委员”的招牌到京里去混日子了,不过作为一个行伍出身的半文盲,姜桂题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在国会里就是个木头桩子,除了偶尔去国会坐坐之外,就是一门心思的经营他的产业。
  姜桂题打仗不讲什么策略,讲的就是一个蛮力,经营产业他也是这么做的,不仅他用蛮力经营产业,他的那帮在安徽家乡的子侄也都用蛮力经营姜家产业,凭借着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以及雄厚财力,再加上坑蒙拐骗、威逼胁迫等等不法手段,姜氏一族在安徽的产业遍及全省,其中尤以土地为根本,这也符合姜桂题这个大老粗的想法,什么都没有土地更让人放心,经营企业、工厂有亏损的危险,投资金融业有亏本的风险,还是土地最保险,只要有人来承佃,就不愁收不到租,而且现在工业大发展,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猛增,兼并乡村土地确实是最划算的投资。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底层受到的伤害最大最深,而得到利益的只不过是一小撮土豪劣绅,以及依附于他们的乡村恶霸和贪官污吏,皖省锄社组建速度之所以极其缓慢,与此不无关系。
  姜桂题虽然是个大老粗,可是小算盘也有一套,根据他的安排,他名下以及他的族人名下的土地纷纷被转移到了佃户名下,这样一来,由于中枢的《小农田赋蠲免法》对小农的照顾性田赋征收政策,姜氏一族需要缴纳的田赋就减少了一大半,而且为了逃避检税官的监督,姜桂题不仅大肆收买检税官,而且也将当地官场上下打点完毕,在他的带头作用下,许多安徽土豪有样学样,用钱买路,半个皖省官场变得乌烟瘴气,欺上瞒下,肆无忌惮,并形成了一个以姜桂题为灵魂人物的土豪劣绅集团,他们甚至组建了政治组织,并向联合阵线进行渗透。
  但是锄社毕竟组建起来了,通过这个乡村基层组织,中枢了解了情况,并极为震怒。
  这帮土豪劣绅的所作所为,一方面是败坏了社会风气、败坏了吏治,另一方面导致了皖省土地兼并的剧烈,社会治安的逐渐恶化,在中枢看来,姜桂题挑起的这股歪风不及时制止,那么,这股歪风很可能迅速吹遍全省,乃至全国。
  所以,赵北在百忙之中不得不专门抽出时间,命令督政处组建了一个工作队,派往安徽调查姜桂题的问题,并利用联合阵线整顿之机撤去了姜桂题的“庶务委员”职务,仅仅只保留了他的“国会高参”的虚衔。工作队经过仔细调查,很快弄清楚了姜桂题佃户的情况,并立即将情况汇总到中枢,并按照中枢命令,在当地锄社的协助下迅速展开了一场“合法分地运动”,按照地契上的业主名字,将姜桂题的那些土地全部分给了拥有地契的佃户,经此一战,姜桂题元气大伤,而且有苦说不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也正因此,姜桂题跟赵北铆上了,他当年是毅军的统帅,利用职权私藏了一批枪械、弹药,就存放在姜家庄园,虽然数量不少,可是就凭他桊养的那些家丁还不足以发动叛乱,但是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去联系熊成基,因为当时的熊成基正因为训政的事情与赵北闹得很僵,两人似乎有分道扬镳的可能。
  于是,姜桂题就派人联系上了熊成基,一开始,熊成基并不热心,当时他刚刚看出赵北与他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尚未下定决心武装倒赵,而且在他看来,姜桂题这个人并不是他的同路人,两人的合作基础很单薄,所以熊成基当时并未答应姜桂题的提议。
  不过不久之后,熊成基就改变了主意,而那时,他已经与赵北分道扬镳,决心武装倒赵了,考虑到宪政派力量的不足,他只能去联系姜桂题那个甚至不懂宪政是什么的满清遗老。
  这一招熊成基是跟赵北学的,就像赵北当年联合宋教仁组建联合阵线一样,其目的就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颇有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
  只不过与赵北当年相比,熊成基与姜桂题的这个联盟的力量未免太虚弱了些,而且内鬼更多,未及行动,就将行动计划给泄露了,甚至连他们这两个领导者也暴露了身份。
  “味根,你好象很惊讶?不错,我确实知道你们宪政党的安徽内应就是姜桂题,而且我还知道,安徽还有一大帮土豪、劣绅等着你们发动,然后,他们将在皖北、皖南一起动手,挑起一场‘缙绅革命’。”
  赵北抬起头,向站在对面的熊成基望去,见他面色阴晴不定,显然非常震惊。
  赵北此刻心里也在感慨,熊成基为了他的宪政理想,不惜与一帮土豪劣绅合作,这多少有些讽刺,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当年赵北何尝不是这么做的?所不同的是,赵北始终只是将他的盟友当成是工具在利用,而不会被盟友牵着鼻子走,但是现在,熊成基不仅不能将他的盟友当成是工具,反而被“盟友”们牵着鼻子走,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确切情报,宪政党一旦在安徽发动反赵暴动,起领导作用的将是当地的土豪劣绅,而不是宪政党团体,熊成基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偶像存在,是土豪劣绅用来蛊惑宪政派的偶像。
  赵北可以想象那帮土豪劣绅发动反赵暴动时的景象,这一幕他曾在近代史书中看到过,并不陌生,他也明白,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于国内的形势将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他曾一度认为可以利用工业大发展的机会将大地产拥有者的热情释放到工业上去,但是现在看来,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即使跟他们玩法律,他们也不会遵守这个法律秩序,他们想自己制订法律,这个法律当然是为他们服务的。
  看到熊成基颓丧的坐了回去,赵北站起身,走到凉亭边,看了眼花园里的景色,然后淡淡的说了几句。
  “味根,你差点就误入歧途了,那些人是在利用你对抗革命,而你却将他们引为革命同志,如果不是我提醒你,你很可能从一个革命者变成一个悲剧人物,许多时候,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个国家的现状并不适合理想主义者,这个国家只能由现实主义者来领导。实际上,整个世界都是由现实主义者统治的。”
  赵北转过身,见熊成基仍在坐着发呆,而远处,几名卫兵正端着食盒往凉亭这边奔来,一直守在凉亭边的卫队长秦四虎正站在台阶上看着熊成基,脸上满是同情。
  一个拥有崇高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却要依靠一帮社会的保守势力来实现他的理想,这实在是太讽刺了,也确实值得同情。
  “振华,我问你一句,命令内务部去东城二条胡同捕人,是不是你下的命令?”
  熊成基抬起头,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他此次赶来总统府的原因之一。
  “是的,命令是我直接下达给内务部的。只不过,我却没有想到,你也在那里开会,陆建章没有抓你,这是他谨慎,但也是我叮嘱过的,没有我的命令,包括军情局、内务部在内,都不准动你一根指头。”赵北点了点头,算是亮了个底。
  “那么,宪政党的叛徒是谁?”熊成基又问。
  赵北板着脸,摇了摇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你的,不过我可以明白告诉你,在你们宪政党里头,有军情局的人,也有内务部的人,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中枢的监视之下,你们绝无成功的可能,所以,还是听我一句劝,放弃吧。味根,我一直将你当成是我的朋友,我这个人高高在上,过去说皇帝是孤家寡人,现在,我也是孤家寡人,我有许多心里话想跟朋友讲,可是却找不到多少真心的朋友,我希望你能做这个真心的朋友,协助我一起治理好这个国家。二十年,我只训政二十年,之后,我就恢复宪政。”
  熊成基愣了片刻,然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振华,事已至此,我们不可能再做什么朋友了,逢场作戏的话,却又何必呢?罢了,罢了。你赢了,你训政去吧,我不再发动什么武装起义了,至于我,请你将我也关进内务部大牢,我情愿跟我的那些幼稚而视死如归的同志关在一起。”
  赵北也是苦笑,说道:“味根,何必如此呢?我可以请你做重工业部的总长,主持工业建设,你的革命热情,完全可以在工业上得到发挥么。”
  “不了。我对工业建设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让我去当个铁匠可以,让我做重工业部总长,我没那个才干,你另请高明吧。”
  说到这里,熊成基站了起来,看了眼那几名正在上菜的卫兵,然后走到秦四虎跟前,说道:“秦队长,你派个兵押着我去内务部吧,我要向内务部自首,罪名是‘预谋武装叛乱’。”
  秦四虎张着嘴,有些不知所措,只好向赵北望去。
  赵北走了过去,拍了拍熊成基的肩膀,叹道:“味根,你不要执迷不悟。中枢既然不追究你的责任,你又何必让中枢难堪呢?你放心好了,被捕的那些‘宪政党’人不会被判重刑,只要他们悔过,最多到边疆砸两年石头就可以回去了,至于你,你是革命功臣,如果现在将你抓进去,对于那些曾经仰慕你的青年是沉重的打击,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回头是岸,即使你不愿意去做政府的总长,也可以去研究清末的革命史么,现在中枢打算成立一个清末革命历史研究会,如果你愿意,可以去做会长,潜心研究历史去吧。”
  熊成基有些无语,赵北已经很给他面子了,再不识趣,他就真的没有任何退路了,那么宪政事业就真的是建立无望了,而他们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也将化为泡影。
  “宪政党的其他人你不能追究。”熊成基说道。
  “可以,只要他们不采取行动,我就不追究那些还没落网的人。不过,姜桂题那帮人不能放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