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不如不叫你给参谋呢。算了,不下了,不下了,该办正经事了。”
  赵北叹了一声,扔了棋子,而站在一旁的唐绍仪却是长嘘口气,跟着总统走出了厢房。
  秦四虎已指挥卫队布置了车队,赵北任意选了一辆轿车钻了进去,将唐绍仪也拉了进去,车门关上之后,赵北却并未立即吩咐开车。
  “唐总长,我问你一个问题。在你看来,目前的形势之下,中国与日本还有没有必要恢复邦交?”
  赵北这话问得不仅突兀,而且相当的没水平,让唐绍仪噎了一下。
  “总统钧鉴。日本是我国邻国,所谓一衣带水,之所以中断邦交,是因为战争,现在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么自然应该恢复邦交,小户人家尚且讲究与邻居交往、串门,何况泱泱大国?依我之见,现在不仅有必要立即恢复与日本之邦交,而且有必要进一步修复两国关系,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挑战。”
  唐绍仪认真的分析了一番,只是他的回答并不能让赵北满意。
  “我不是问你国际形势之下,我是问你,以你个人的感情而言,现在是不是恢复与日本邦交的时候?”赵北又问。
  “总统是担心国民的情绪?”
  唐绍仪恍然,确实,作为上位者,有些方面的感觉确实与国民不一样,不要说是总统,便是唐绍仪这个外务总长,现在也未必能准确的把握住国民心态。
  “就是这个意思。别人怎么想我不清楚,至少秦四虎和他手下的那帮卫兵中,多数人是反对与日本恢复邦交的,还有我的那个大舅子,也反对与日本修复关系,这样看起来,国民中反对中日恢复邦交的大有人在。作为制订中枢政策的人,我不能不考虑到国民情绪。”
  赵北说得一本正经,实际上他心里也非常矛盾,他拿不准他的这种犹豫到底是在担心国民的情绪呢,还是他个人情绪的反应,作为一个历史的穿越者,他对日本的看法是非常负面的,纵然他确实想利用一下日本,但是终究有些迟疑,毕竟历史的改变实在太大了,赵北无法完全的把握今后的历史发展了,与日本恢复邦交、修复两国关系,就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与日本将和平相处,甚至发展“友谊”,但是从感情上讲,赵北确实有理由犹豫一番,迟疑一番。
  “恕我直言。在这个问题上,总统未免有些过于谨慎了。其实国民的情绪并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所在还是国家利益。现在不仅美国在催促中日复交,英国也在极力促成中日复交,而日本政府更是千方百计的想尽快与我国恢复正常贸易,在这种形势之下,如果拒绝与日本修复关系,对于我国的国家利益并没有好处。再说了,不过就是恢复邦交而已,既未卖国,也未媚日,总统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顾虑呢?总统是否考虑过,如果迟迟不能与日本恢复正常的国家关系,只会使支持和平政策的日本宪政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反而会促使日本国内的激进势力攫取权力。”
  唐绍仪确实很是奇怪,在他看来,这不像是赵北的作风,虽然赵北一直在重视这个“民意”,可是作为局内人,唐绍仪很清楚那些“民意”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所以,他并不认为现在赵北真正担心的是国民的反对意见,但是另一方面,赵北到底在担心什么,却不是唐绍仪能够猜测得出来的了。
  “如此,我便拿定主意了。”
  赵北点了点头,便吩咐司机开车,径直前往国宾馆,准备去会见那位日本政府的外交特使。
  等到了国宾馆,已经是八点一刻了,而当赵北见到山本权兵卫的时候,已经是八点二十分了。
  与山本权兵卫一同过来的还有那位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虽然与日本特使一样遭到了总统的怠慢,但是这位英国公使的脸上却看不见任何愤怒的表情,这或许是因为他有求于总统,但更可能是他也明白总统先生对日本的看法。
  “山本先生,听说你是日本海军元老,当年的那场中日甲午战争中,你也是参与者之一,听说日本海军的战略就是你制订的。”
  见了山本权兵卫的面,赵北按照外交礼节客套几句,然后话锋一转,就扯到了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的那些过节上,这让山本权兵卫有些尴尬。
  “总统先生,对于中国与日本在过去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我深表遗憾,作为当事人之一,我无法客观的评价那场甲午之战,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当时指挥中国军队的不是北洋官僚,而是总统先生和您忠勇的部下的话,那么战争的结局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山本权兵卫倒也机灵,连敷衍带拍马屁,就这么将话题轻轻揭了过去。
  “那是。如果当时,我来指挥,不仅战争的结局不一样,而且世界的格局恐怕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赵北也不客气的将对方的恭维收下,其实在他看来,如果他穿越的时间提前那么二十年的话,说不定现在的世界格局确实会很不一样,当然,至于穿越到二十年前能不能找到在政坛崛起的机会,那却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赵北最擅长的不是官场交际,而是乱中取胜,局势越是混乱,他就越是能抓住机会崛起。
  山本权兵卫和朱尔典自然不会知道赵北现在正在琢磨什么,但是他们也能从对方的话里听出弦外之音,山本权兵卫有些愕然,朱尔典眉头一拧,两人确实有些惊讶于这位年轻总统的狂妄。
  好在双方见面并不是来研究世界格局发展的可能性的,于是,接下去的话题就集中在了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的问题上,实际上朱尔典过来也正是为了此事,中国一天不恢复与日本的邦交,英国政府就放心不下,毕竟欧洲已经乱套,如果亚洲再这么乱下去的话,英国政府的远东政策也将完全乱套,那将严重损害英国利益,实际上,为了拉拢中国,英国政府已经决定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由公使级提升为大使级,不过目前尚未向中方透露。
  本来,朱尔典和山本权兵卫都有些担心这个复交问题很棘手,但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位明显带有强烈反日情绪的总统居然没有再为中日复交制造障碍,整个会谈过程中,他几乎很少说话,实际上与日方进行磋商的是中国的外务部,而总统反倒像是一个旁听者。
  既然没人制造障碍,那么这场关于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的会谈也就进行得非常顺利,不过一个小时,会谈就结束了,山本权兵卫非常高兴,在离开之前,热情的邀请总统先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日本。
  “多谢山本先生的邀请,同为亚洲人种,中国与日本的国家元首之间确实应该加强交往,两国一衣带水,作为相距很近的邻邦,如果能够抛开成见,相互合作的话,不仅对两国是有好处的,而且对于国际和平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赵北这几句话讲得虽然非常含蓄,但是在山本权兵卫听来,其中似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而这个意思,在昨天晚上,那位“中日友好关系促进会”的会长王揖唐已经向他透露过了。
  难道这个“狂人总统”也是一个泛亚细亚主义者么?难道他也赞成中日联手进攻欧洲列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么?或者说,那个身为总统府高级顾问的王揖唐只是“狂人总统”释放出来的一个试探信号么?
  无论这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山本权兵卫都不敢无视,他觉得有必要向日本政府高层汇报这个情况。
  第799章 激进分子
  汽笛划过灰蒙蒙的天空,远远的传了过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听到汽笛声,立即通过调度系统安排了站台,只等火车进站了。
  “锵嘁锵嘁”
  一台美国制造的重型蒸汽火车头缓缓驶进了火车站,拖在火车头后面的是数十列黑沉沉的闷罐子车厢,车厢的顶上还坐着一些持枪的士兵,由于天还没亮,光线不足,远远望去,那些士兵的脸还是看不清楚的。
  这列火车很快就在火车站里停了下来,坐在闷罐子车厢顶部的那些持枪士兵纷纷站了起来,平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警惕的向站台上张望,与此同时,从火车站外也走过来一些列队的军人,也都是全副武装的,进了火车站之后,就在军官的口令下在站台上下布置警戒,并将步枪上了刺刀。
  几名火车站工作人员在几名参谋的陪同下走到火车边,与火车的押车军官交接了相关的列车手续,然后几声口令,最前头的几节闷罐子车厢被拉开了车门,而其它的车厢仍旧是车门紧闭,但是站在站台之上却可以听见车厢里传来的说话声,只是这说话声却不是中国话。
  “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车厢拉开车门!所有人下车!”
  军官用中国话和日本话喊了几句,然后,那些被拉开车门的车厢里就纷纷跳下许多身穿日本军装的军人,只不过大多军装破烂,许多人甚至连军帽都没有,而另一些人的军靴也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穿在脚上的却是真正的中国千层底布鞋。
  “我念一个名字,听到名字的人就大声喊一声‘到’!”
  一名中国军官指挥这些下车的日军战俘在站台边列队,之后走过来一名身穿列兵军装的青年军人,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将小册子翻开,就着马灯的光亮开始用日语念起名字。
  “山下勇夫!”
  “到!”
  “野村洋介!”
  “到!”
  这名中国军队的日语翻译显然掌握着非常熟练的日语口语,念出来的名字都非常清楚,所以,当他念到“高野五十六”的时候,高野五十六很清楚的听见了。
  “到!”
  高野五十六大声应了一声,然后沉默下去,直到所有的名字都念完,他仍旧是一言不发,而且脸上也看不见任何表情,与那些兴高采烈的日军战俘很不一样。
  这些日军战俘之所以这么兴高采烈,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只要离开火车站,他们就会被中国军官带去港口,然后乘上中立国的轮船,在黄海上航行若干天后就可以望见日本的海岸了,那么,这场战争对于他们而言才算是真正结束了。
  可是高野五十六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他们即将前往的港口就是旅顺港,在那里,不仅沉没着高野五十六曾经指挥过的那艘驱逐舰,而且也沉没着许多日本海军的军舰和辅助船只,这样一个地方,怎么能让一位日本海军军官高兴得起来呢?
  不过到底是要回国了啊,作为一名战俘,高野五十六多少也是有些庆幸的,能够活着回国,能够活着见到亲人,对于一名职业军人而言确实是值得庆幸的,虽然高野五十六宁愿自己当时就战死在那艘驱逐舰上,不过既然已经苟活下来,那么还是认真的想一想如何为日本的复兴贡献力量吧。
  在离开战俘营的前一天,高野五十六决定加入“大东亚同志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改造日本需要团体的力量,因此,高野五十六做出了这个决定,不过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加入这个“大东亚同志会”的想法,他想在回国之后再说,毕竟,对于一名职业军官而言,一旦卷入政治的旋涡,就很难再脱身了。
  “所有战俘注意!现在跟着这名少尉军官离开站台。不许说话!不许张望!不到港口,不许停下!到了港口,没有命令不许乱动!违反命令者,一律枪毙!港口有国际红十字会的代表监督战俘遣返仪式,在仪式结束之前,所有的战俘都必须保持安静!”
  那名中国军队的翻译拿着一只铁皮扬声筒冲着日军战俘大声嚷嚷,趾高气扬,向日军战俘充分展示了战胜者的高傲。
  很快,高野五十六作为一名普通的日军战俘跟着战俘队走出了火车站,他可以听见港口方向传来的汽笛声,但是天还没有亮,他们到底在向哪座码头前进,高野五十六也不清楚,虽然他曾在旅顺作战,但是旅顺战役中交战双方的炮火几乎摧毁了一切,地面的坐标物都看不见了,无法判断方位,其实就连刚才那座火车站也是新修建的,连站台都是木头的。
  步行一段路后,终于可以听见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了,虽然此时天仍没有亮,但是高野五十六已经可以看见那些港口里模糊的影子了,一些是浮在海面上的船只,而另一些则是那些被击沉的日本船只,现在,对港口的清理工作刚刚开始,仅仅只清理了航道上的水雷,对于那些沉没的日本军舰和辅助船只,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前期探摸阶段。
  虽然海面上还没有多少光线,不过几艘中国海军的打捞船确实在港口里忙碌,汽笛声就是它们发出来的,那船只上的灯光非常明亮,可以看见船舷边正在做准备工作的中国潜水员,只等天一亮,他们就可以潜入水下,对那些沉没的日本军舰进行探摸了。
  国际红十字会在码头上建立了几座帐篷,一些戴着臂章的西方人和东方人站在帐篷边,准备对战俘进行身体检查,而日本政府派来的战俘接收人员则面无表情的站在一边,冰冷的目光在这些苟且偷生的日军战俘的脸上扫来扫去,仿佛在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为帝国而战死沙场。
  战俘们都在躲闪着日本政府接收人员的目光,高野五十六也不例外,他甚至在揣测,回国之后能否继续留在海军中服役,身为帝国军人,在战斗中被俘,这是可耻的,作为江田岛海军学校出身的海军军官,高野五十六确实觉得这样回国有些面上无光,可是不回国的话,他又不能为日本的复兴贡献力量,这实在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在漫长的等待中,天终于亮了,然后,对日军战俘的身体检查就开始了,直到上午九点钟,第一批遣返战俘才得以登上一艘拖轮,然后乘着拖轮由旅顺内停泊场驶向外停泊场,在一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远洋客轮边靠帮,然后通过舷梯登上轮船。
  等高野五十六登上轮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半钟了,直到这时,战俘们才解除了禁锢,可以自由活动了。
  利用英语的特长,高野五十六与轮船上的几名美国水手搭上了话,并成功的向对方讨来了几张英文报纸,正是通过这几张英文报纸,他才了解到《马尼拉和平协议》的具体内容。
  其它的和平条款倒也罢了,但是关于台湾岛的交还问题,却是大出高野五十六的意料。
  “什么?帝国向中国交还了台湾岛?”
  “帝国可是在那里苦心经营了二十年啊!就这么交还给中国人了?”
  “帝国政府里现在充斥着出卖日本利益的非国民!有必要进行清洗了!”
  “或许,帝国政府也有难言之隐吧。”
  “朝鲜,帝国北进关键,台湾,帝国南进关键。现在帝国交还台湾,难道是说,帝国已经完全放弃南进策略了么?还是说,帝国政府彻底龟缩起来,要闭关锁国了?”
  由于高野五十六同情那个在战俘营里成立的激进组织“大东亚同志会”,因此,关于马尼拉和平协议的具体内容很快就在登船的“大东亚同志会”的成员们之间传播开了,并立刻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包括高野五十六在内,都对日本交还台湾岛的事实无法接受,也无法容忍。
  在高野五十六看来,虽然这份和平协议里规定了一些附加条款,以保证中国不能利用台湾岛对日本实施进攻,比如说禁止中国在台湾岛上建立海军基地,禁止中国海军、空军在台湾岛海岸部署潜艇和远程轰炸机,禁止中国在台湾岛上驻扎正规军队,禁止中国武装力量在台湾岛上部署口径超过七十五毫米的大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