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6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魏瀚赶到之前,已经有一艘船只等在那里了,不是普通民船,而是一艘军舰,正是中国海军现役的那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中的其中一艘“东海”号,不过与前几个月相比,现在的“东海”号已经有些结构上的改变了,在军舰的右舷加装了一些钢制撑柱,用来支撑一段额外焊接上去的钢板,这段钢板很长,位于岛状舰桥的一侧,几乎从舰艏一直延伸到舰艉,总长度超过五十公尺,由于重量太大,影响了军舰的稳定性,因此,为了配重,在军舰的左舷额外的加装了一些煤舱,里头装满煤炭,用以平衡军舰的重心。
  当魏瀚乘坐的小火轮赶到“东海”号旁边的时候,军舰上的水兵们正在忙着将一架轻型飞机从军舰甲板拖到那段钢板上,值得注意的是,那架轻型飞机的机尾部位有一根奇怪的钩状物,而且看上去似乎可以由飞行员控制其扬起和落下。
  魏瀚很快登上军舰,舰长带着军官们走上前,稍稍寒暄几句,便赶去钢板那里,督促水兵们将飞机的位置摆正。
  之后,飞行员就坐上了飞机,并检查了一遍降落伞。
  “军舰已逆风航行。可以开始测试了么?”舰长问魏瀚。
  魏瀚点了点头,看了眼挂表的时间,然后说道:“现在下午五点零五分,第一次着舰拦阻索测试开始。”
  与此同时,一名站在魏瀚身边的助手将魏瀚的话记在了笔记本上,没等他停下笔,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就响了起来,并很快达到很高的转速,但是飞行员并没有急着起飞,而那些抓住飞机尾部的水兵们也在等待着飞行员的命令。
  过了片刻,当发动机的转速达到最高时,飞行员终于挥了挥左手。
  “释放飞机!释放飞机!”
  飞行员的喊声被发动机的轰鸣声完全盖住,但是水兵们还是看见了他的动作,于是立刻按照事先的约定,一起喊了几声,然后同时松开了手,这架轻型飞机立刻向前猛的一蹿,在钢板上快速滑行了二十多公尺,随后机头猛然扬起,起落架上的机轮就离开了钢板。
  “起飞成功!距离二十六公尺。”
  魏瀚望着天空,说了一句,助手依旧将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
  飞机起飞之后,所有的人都退到了甲板左舷,并盯着天空,目光跟随着那架在军舰上空兜圈的飞机,与此同时,军舰上的水兵们却忙碌起来,将一些很粗的绳索横过那段加装上去的钢板,并将其连接上了一组机械装置。
  几分钟后,甲板上的准备工作完成,水手长向舰长报告完成任务,舰长看了眼魏瀚,见对方点了点头,于是下达了命令。
  “准许降落!军舰逆风航行,保持航速!”
  舰长命令一下,军舰舰桥上的那些信号灯就开始闪烁,然后,那架飞机就开始下降高度,并很快进入了降落航线,在距离军舰舰艉数百公尺的天空对准了那段钢板,而与此同时,舰桥上的那些信号灯不停的闪烁,忽而偏左的灯亮起,忽而偏右的灯亮起,或者偏上偏下,指导飞行员调整航向和高度,以便对准钢板正中间。
  终于,随着机轮摩擦钢板的声音响起,这架飞机在军舰上降落了,由于飞行员放下了机尾的那根钩状物,并准确的勾住了那些横在钢板上的其中一根绳索,飞机继续向前冲去,迅速将绳索绷紧,在跟着飞机前进了一段距离之后,绳索终于拉住了飞机,并使飞机完全停了下来。
  “降落距离,十五公尺。测试成功。”
  魏瀚压抑住心头的激动,沉声喊道,站在他身边的助手依旧将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
  “祝贺您,魏先生。起飞和降落都非常成功,您设计的拦阻索非常实用。”
  舰长第一个走上前,向魏瀚表示祝贺,不过魏瀚倒也非常谦逊。
  “哪里,哪里。若没有诸位协助,今日的测试也不会这么顺利。不过,说到底,如果没有总统的命令,我国也不会这么快就展开飞机的军舰起降实验。”
  魏瀚走到飞机前,蹲下身仔细查看尾钩,状况良好,飞机的结构也没有遭到明显的破坏,拦阻索也可以继续使用。
  “不知魏先生什么时候可以拿出航空母舰的设计?”舰长走到魏瀚身边,也蹲了下去,小声问道。
  魏瀚笑了笑,说道:“不急,不急。总统也没有特别要求尽快拿出设计方案么,毕竟,连英国的‘百眼巨人’号也是摸索型的航空母舰,咱们也不是第一个吃这只螃蟹的人,总统都不急,你急什么?”
  “怎么不急?海军现在只有几艘大型军舰拿得出手,欧战又进一步证明了飞机的实战价值,现在连日本人都在研究航空母舰,咱们可不能在这种新式军舰的设计和建造中落后。”
  “这个嘛,还要看总统怎么安排。不过在我看来,总统的意思,即使咱们建造航空母舰,最多也只建造实验型的小型军舰,先积累经验再说。”
  魏瀚擦了擦手,站起身,看了眼西沉的落日,接过助手递过去的笔记本,在上头写了几行字,然后摸了摸面前的飞机机翼。
  “我明天就去北京,见总统,向他申请造舰经费。我估计,总统或许会批准建造一艘小型航空母舰,而且我也有信心依靠咱们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完成这艘军舰的建造,毕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造舰技术已是突飞猛进,即使不能造新舰,可是改造一下旧舰似乎也是个不错的思路,英国的那艘‘百眼巨人’号就是用商船改造的。”
  第938章 军令状
  世界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英国建造的“百眼巨人”号,服役时已是1918年,正是欧洲战争的后期,虽然“百眼巨人”号并没有在战争中发挥过关键作用,不过作为一艘全新概念的军舰,这艘航空母舰已经开始引领一股新的海军潮流,直通型甲板、岛状舰桥,“百眼巨人”的结构特点已经显示出未来航空母舰的基本构造,这使这艘航空母舰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前就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尤其是当航空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之下,这种将军舰和飞机结合在一起的作战式样确实让许多军事技术专家感到新奇。
  虽然世界各国还在为航空母舰到底是否值得进一步发展下去而争论不休,但是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岛屿的大国,中国确实非常需要这种新式军舰,所以,在欧洲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建造航空母舰的方案就摆在了中国海军部的会议桌上。
  作为目前中国海军界和造船界的顶梁柱,魏瀚在接到研制航空母舰的命令之后,就立即投入了工作,并很快拿出了设计草案,提交海军部,之后,海军部就下令由魏瀚牵头,领导一个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飞机如何在军舰的平直甲板上起飞与降落。
  由于英国海军的保密传统,以及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明争暗斗,直接从英国海军学习航空母舰的使用与建造经验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魏瀚和他领导的技术攻关小组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并听取来自统帅堂的直接建议,综合各方面的智慧,汲取历年的造船经验,魏瀚首先决定将中国海军“东海”号水上飞机母舰进行改装,在其右舷加装一段由钢板制造的飞行甲板,并利用这艘改装的军舰进行了多次飞机的起飞实验,但是当时尚未进行飞机着舰实验,飞机实际上是从军舰甲板起飞,然后在岸上机场降落,测试的只是飞机的起飞性能。
  所以,在青岛新港外海所进行的这次飞行实验也是魏瀚领导的技术攻关小组所进行的第一次飞机着舰实验,由于各方面考虑充分,这次飞行实验非常成功,飞机安全着舰,而且拦阻索成功的缩短了飞机的降落滑行距离,因此,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非常兴奋,魏瀚也在实验完成的当天晚上乘上火车,连夜赶往北京统帅堂,拜会总统,希望能够尽快从总统手里拿到造舰经费,建造或者改装至少一艘小型航空母舰,用于初步测试,并培训水兵和军官。
  魏瀚抵达北京的时候,已经是次日下午了,等他赶到统帅堂,总统也刚刚从西山赶回,并在第一时间召见了这位造舰专家。
  听取了魏瀚的意见,并认真审阅了相关的报告,赵北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先问了魏瀚一个问题。
  “魏先生,在你看来,以目前的飞机作战能力,航空母舰能否在实战中参与舰队决战呢?”
  见总统突然问起这个问题,魏瀚一时有些犹豫,他虽然不是航空技术专家,可是也曾认真研究过欧洲军事强国目前航空技术的发展,而且也知道中国在全金属结构飞机的制造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领先于英国,但是问题在于,魏瀚不是军事专家,对于飞机到底能够在海战中发挥多大作用,目前他并不十分有把握,他之所以看好航空母舰,主要是看好飞机的技术前景,在他看来,将来的空军必然在发展速度上远超海军。
  “以我之见,以目前的航空工业水平,航空母舰在舰队决战中只能扮演次要角色,主角恐怕还是战列舰和装甲舰,毕竟,欧洲空战已经表明,在经过了短暂的落后之后,陆军和海军已经暂时与空军取得了同样的技术支持,海军舰队已经拥有足够而且有效的防空武器,再加上战斗机的存在,以现在的轰炸机和鱼雷机的速度和攻击力,似乎还无法击败拥有完整防空火力的舰队。但是另一方面,鉴于目前航空技术日新月异,谁也无法保证将来的飞机不会飞得更快、攻击力更强,所以,我坚持认为,航空母舰必然会逐渐在海军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既然已在战列舰上落后,那么,这个航空母舰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也必须赶上,绝对不能落后。”
  魏瀚一番恳切的分析,他很担心赵北不肯立即拨款,毕竟,现在中枢正在中亚那边连续用兵,虽然迅速征服了两个小国,并更换了其国体,但是问题在于,中亚那边的那些部族既然不服俄国的统治,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国的统治驯服呢?所以,中亚那边目前仍是麻烦不断,大战没有,可是小战天天都有,驻扎在中亚地区的中国国防军现在正面临着一场小型的游击战,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财政部加紧实施中亚移民计划的重要原因,光靠那些正规军,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亚的稳定问题的,必须辅之以民团,实际上,所有迁往中亚定居的中国汉民都领有特殊枪照,可以在定居地区合法持有军用步枪,以协助军方有效弹压当地人的反抗。
  中亚一天不平静下来,中枢政府用于中亚军事行动的军费拨款就一天不能停下来,打仗就是烧钱,这个道理,中枢明白,魏瀚也明白,在军费紧张的时候,中枢是否有决心立即下令正式建造航空母舰,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于魏瀚的担忧,赵北多少也能够体谅,实际上,魏瀚在报告里就特别提到过造舰经费的问题,他特别强调,如果以“东海”号水上飞机母舰改造一艘小型航空母舰的话,所需造舰费并不多,只是建造一艘全新航空母舰的五分之一不到,所以,魏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建造两艘“东海”级小型航空母舰,中枢财政也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魏先生,你说得很对,航空母舰将来肯定会派大用场,我甚至可以保证,在未来的海战中,航空母舰将唱主角,至于战列舰,最终将退出战争舞台,将来的海上舰队,将以航空母舰编队战斗群为基本战略单位。”赵北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魏瀚的见解。
  “那么,总统是否批准造舰计划呢?”魏瀚悬着的心稍稍放了放,然后又问了一句。
  赵北沉吟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魏瀚的问题,而是先问了几句。
  “你有没有把握保证所建航空母舰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我的要求是,这型小型航空母舰不仅是实验性质的,而且也必须能够服役到十年之后,我们不仅需要军舰保卫国家利益,而且需要利用军舰培训舰员和军官,所谓‘百年海军’,海军是技术军种,不是领到军舰就能发挥战斗力的,所以,我认为,如果要建造航空母舰的话,就建造两艘同型舰,‘东海’号和‘渤海’号都适合改造,当初建造这两艘水上飞机母舰的时候,中枢就特意强调使用岛状舰桥,这显然有利于改装。”
  魏瀚一听这话,先是眉飞色舞了片刻,然后又拧着眉头思索了半分钟,赵北则背着手站在一旁,等他回答。
  “我愿立军令状!”
  魏瀚的回答很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作为一名造舰专家,他非常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更希望借此机会锻炼一下中国舰船制造设计队伍,如果这两艘航空母舰建造完成的话,无疑将在实际上提高中国造船业整体技术水平,所以,魏瀚决定立军令状。
  “军令状?哈。你不是军人,立什么军令状?好!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你的设计小组了,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锻炼一下设计队伍。”
  赵北淡淡一笑,就这么下了命令,毫无疑问,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立场实际上与魏瀚是完全一样的。
  魏瀚也笑了笑,不过毕竟是专家,技术上的细节他考虑的比赵北更多,于是急忙又问了一个问题。
  “总统是否还坚持在航空母舰上安装蒸汽弹射器?这种机器从来没有国家制造过,以目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恐怕只能慢慢研制,无法使用在‘东海’级航空母舰上,而且以现在的飞机重量,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似乎用不着蒸汽弹射技术。”
  “这个不必着急,慢慢研制。不过要抓紧时间,而且必须保密,现在根据情报,日本海军也对航空母舰非常感兴趣,不能叫日本海军在技术上超越我们的海军。”
  赵北这话确实不是杞人忧天,实际上,根据军情局潜伏在日本海军部的间谍传递过来的情报,日本海军目前也正打算建造一艘实验性质的航空母舰,不过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毕竟,日本海军里的保守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而且考虑到日本的政体,不能像赵北这样效率极高的拍板决定,所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将先于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出现。
  “请总统放心,蒸汽弹射器的研制非常机密,在安装到军舰上之前,是不可能让日本人知道的。”
  魏瀚点了点头,说句实话,对于总统的这个蒸汽弹射器的超前构想他是非常佩服的,根据目前飞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飞机必然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如果蒸汽弹射器研制成功的话,无疑将保证未来重型飞机从航空母舰甲板起飞的可靠性,不然的话,就靠航空母舰的甲板是无法提供足够的起飞跑道的。
  这个工业时代,最需要的就是这类奇思妙想,那种使用预制构件制造的通用型轮船也是赵北的提议,魏瀚非常想知道,赵北是怎么琢磨出这些点子的,但是他也明白,关于这些问题,赵北是不会给他任何答案的。
  第939章 狂人
  赵北与魏瀚就某些航空母舰的细节问题交换了意见,之后,魏瀚带着兴奋离开了统帅堂,而赵北则拿起电话,摇通了侍从室,吩咐侍从室将那位刚刚赶到的客人带到办公室来见他。
  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外蒙古行政专员杨王鹏,他是来向总统报告外蒙古最近的形势的。现在俄国内战又起,作为离前线很近的地区,外蒙古地区一直是中枢政府重点关注的方向,那里的形势每时每刻都牵着赵大总统的心,而杨王鹏作为行政专员,必然要经常往返于恰克图与北京之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