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出顾维钧所料,西园寺公望的回答与他所想完全一样,之所以想先与中方代表团商议,是想说服顾维钧同意接受邀请,不然的话,如果日本提交反方辩论建议,而被中国拒绝的话,日本将在和会上丢面子,甚至直接导致日本内阁倒台。
  此事关系重大,日本政府必须谨慎对待,同样的,对于顾维钧而言,如何对待日本的提议,确实需要认真琢磨琢磨,甚至有必要向总统请示,虽然在出国之前,总统就已经明确告诉他,他是全权代表,可以就某些与中国无直接关系的事务做出安排,不必事事请示。
  顾维钧拿着日本人交给他的那份会议摘要,仔细的想了想,然后给了西园寺公望一个非正式的答复。
  “这样吧,我先仔细研究一下,在征求中枢意见之后,今天晚上我给阁下答复。不过我现在可以告诉阁下,对于澳大利亚的这份提案,我个人是不同意的,在我看来,以新几内亚当地土著人的文明程度,目前还不足以独立建国,即使需要建立独立主权国家,也应该在文明国家的指导之下行动,就如同新几内亚共和国一样,而不是完全的自治。”
  “是的,是的。正是这样的,那里的土著人还处于未开化状态,根本不可能独立建立主权国家,澳大利亚这样做,实际上是在藐视文明世界,并敌视中日两国。而且,根据日本政府最新得到的情报来看,澳大利亚政府正在强化白人优势,似乎有进一步排斥东亚移民的倾向,对此,中日两国完全有必要加强联系,以采取共同行动。”
  对于顾维钧的表态,西园寺公望非常高兴,他也非常清楚,顾维钧不是普通的外交官,在中国总统眼里,这个人是外交界的一个后起之秀,而且,他还是外务总长唐绍仪的女婿,无论是地位还是才干,在中国的外交界中都是相当有优势的,这样一个人的保证绝对是很有信誉的。
  作为一个日本元老政客,西园寺公望一直在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中国利用南洋战争轻松击败荷兰,并以此一跃而成为东亚地区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国家,这本身已经让西园寺公望非常佩服了,而之后中国紧接着进行的对俄干涉行动更让西园寺公望震惊不已,通过一份《塔夫利达西总布条约》,中国不仅收回了一部分丢失的领土,而且还借助中亚地区的混乱局势进一步取得了在中亚的战略优势,这简直让西园寺公望惊骇莫名,也使日本政府内部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围绕着日本今后应该何去何从的话题,日本政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让西园寺公望非常失望,因为日本政府中的多数人认为,既然欧洲战争已经结束,那么,日本已经失去了利用世界混乱局势浑水摸鱼的最佳时机,现在,日本能够保住现有利益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日本政府给西园寺公望的训令就是,“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再交给别人”,既然东亚大陆已经崛起了一个新的庞然大物,那么,日本将不得不把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看作是日本生死存亡的关键利益,如果这里的利益不能保住的话,那么,日本将迅速衰落。
  现在,与中国一样,日本正面临着工业的全面萧条,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动荡,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唯一能够走的路就是继续向海外移民,如同中国那样,将那些被从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排挤出去的劳动力转移到别的部门去,中国可以将国民转移到中亚地区,而日本显然只能将国民转移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
  日本占领的新几内亚岛东部地区面积超过七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台湾岛的两倍,面对殖民地的诱惑,没有哪个日本政客可以保持矜持,日本国民也不可能保持冷静,西园寺公望一点也不怀疑,如果日本政府将那片地区放弃的话,日本国内的激进分子肯定会掀起一场谁也不知道结局的运动,这对于日本的利益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无论如何也必须将澳大利亚的那份提案否决,但是考虑到专门委员会里欧洲势力占据绝对优势,那么,就有必要取得中国的支持,即使最终提案被强行通过,但是只要中国站出来支持日本,那么日本也可以不必理会澳大利亚的叫嚣,实在不行的话,一场日澳战争也未尝不可,前提是英国不会给予澳大利亚有力支持。
  之所以强调邀请中国代表团加入专门委员会的第二次会议讨论,西园寺公望就是为了让各国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使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看到亚洲的团结,而且,如果中国政府不反对的话,西园寺公望甚至还打算拉上不相关的兰芳、浩罕、布哈拉这三个国家,一同制造“亚洲团结”的气氛,毕竟,这三个国家现在实际上处于中国的控制之下,对于中国政府的要求是不敢违抗的。
  在得到了顾维钧的个人保证之后,西园寺公望带着希望而去,离开了旅馆,而顾维钧则在这位日本政府前首相离开之后迅速向国内拍发了一封密电,将此次会晤的详情向中国外务部汇报,同时提出了他的一个想法。
  拍完电报之后,拿着电报底稿,顾维钧突然想起了离开国内之前唐绍仪对他说过的那些话,确实,他在巴黎并不是来享受悠闲的,他是战士,一个不拿枪的战士,而战场就是凡尔宫的会议桌,敌人就是那些不甘心退出远东政治舞台的老牌强国。
  第944章 代理人战争
  晴朗高温,阳光直射在那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上,将路边的行道树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那些正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这明暗交替的光线下川流不息,车后卷起干燥的灰尘,将马路附近遮蔽在黄尘中。
  这条柏油马路连接北京和南苑,并一直通到天津,在建成之后又经过一次扩建,路面更宽,可以并排行驶三辆卡车。
  虽然欧洲战争结束之后,全国的工业生产出现萧条,各地的汽车销量大为减少,但是这条连接北京至天津的国道依旧繁忙,每天过往车辆总是使这条马路显得非常喧嚣,轿车、卡车、摩托车,甚至马车和骡车,都将这条马路视为坦途,有的时候,对于许多急着办事的人而言,走这条国道反而比坐火车更方便。
  由于靠近首都,这条马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国产轿车组成的车队,这通常都是政府部门的车辆,因为中枢政府禁止政府部门采购外国汽车,这也可以看作是扶持本国产业的一个措施。
  现在,就在靠近南苑空军基地的路段上,一支由五辆轿车和一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正在向南方驶去,坐在车上的乘客清一色都是航空署的工作人员,其中以航空署长谢缵泰的职务最高,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他的下属或者助手,他们是前往南苑空军基地的。
  车队很快离开主干道,拐上一条小路,直奔南苑空军基地而去,等赶到基地的时候,谢缵泰才发现,那空军基地围墙附近是人山人海,四里八乡的居民都赶来瞧热闹了,虽然不能进入空军基地,不过即使是站在空军基地外头,人们还是可以看见他们想看的东西的。
  那是一艘非常巨大的硬式飞艇,是中国航空署根据德国提供的大型硬式飞艇的图纸制造的,而且飞艇体积比德国的设计更大,载重量相当可观,一共只制造了五艘原型飞艇,目前都在中国空军部队服役,虽然飞艇速度很慢,但是由于载重量比飞机大得多,因此通常用于执行军事运输任务,一些不通铁路和公路的偏远地区的军事行动往往离不开飞艇部队的后勤支援,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大型硬式飞艇还是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不过由于飞艇气囊里填充的是易燃气体氢气,因此操纵这种飞艇需要极大的勇气。
  现在,那艘大型硬式飞艇就悬浮在空军基地上空,并且已经被绳索系在了航空指挥塔上,正在航空管制员的指挥下继续降低高度,必须承认,相比飞机,飞艇的缺点确实比较多,这起飞和降落的麻烦程度就不是飞机可以比的,所以,那些见惯了空军基地飞机的居民们都觉得很新奇,不明白这种飞行器为什么降落的那么慢。
  实际上,这是这种大型硬式飞艇第一次出现在南苑空军基地,即使对于空军基地中的一些军人来讲,眼前的这一幕景象也是相当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些酷爱摄影的军官甚至就在基地里的合适位置架起了照相机,对着那艘天空中的庞然大物拍摄照片。
  谢缵泰的车队很快驶进了空军基地,等轿车最终在空军基地的校场上停下之后,那艘飞艇已经降到了合适的高度,地面上的地勤人员正在军官的指挥下拖着飞艇抛下来的那些绳索跑来跑去,准备将飞艇系留在地面,由于南苑空军基地没有飞艇编制,因此这里也没有飞艇库,只能这么暴露在阳光的直射下,为了防止气囊被高温晒爆,飞艇指挥官不得不多排一些氢气,现场是绝对禁止抽烟的。
  这艘飞艇之所以会出现在南苑空军基地,是为了执行一次重要运输任务,而谢缵泰赶到南苑也是为此而来,他的任务就是从飞艇的货仓里提走两台英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并带回航空署,召集技术人员对这种航空发动机进行评估,以确认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
  这两台航空发动机是在中亚地区得到的,来源则是一次从未见诸报端的空中遭遇战,在那次战斗中,在中亚沙漠地区希瓦绿洲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两架中国空军的“超级黄蜂”式战斗机在空中突然遭遇四架不明国籍的新式战斗机拦截,中国空军迅速反击,将这四架不明国籍的战斗机全部击落,其中的两架坠毁在地面,完全被烧毁,但是另外两架只是被击伤,并试图迫降在沙漠边缘,但是迫降失败,飞机倒栽葱砸在了沙漠上,四名敌方飞行员中,一人当场阵亡,与飞机一同化为灰烬,一人跳伞之后迅速潜逃,那两名将飞机迫降的飞行员都在飞机里摔断了脖子,而那两架迫降坠毁的战斗机则被随后赶到现场的中国骑兵部队缴获,根据阵亡飞行员尸体的面部特征和随身证件来判断,他们都是英国飞行员,而且很可能参加过欧洲空战,经验丰富,好不容易在欧洲空战中存活下来,却不想在中亚的沙漠空战中栽了跟头。
  这是一次中国空军与英国空军的较量,发生在半个月之前,但是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英国方面,都对这场战斗保持沉默。
  虽然英国战斗机总体性能不及中国战斗机,但是当地的空军部队在得到缴获的英国战斗机并对其发动机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发动机的性能比“超级黄蜂”要好,于是报告空军部,接着空军部就决定将那两架战斗机的发动机拆卸下来,然后交给飞艇部队,并由飞艇部队转交航空署,请航空署对这种新式英国航空发动机进行深入研究。
  谢缵泰赶到空军基地,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在接到空军部通知的时候,很有些不服气,认为是空军部大惊小怪,要知道,“超级黄蜂”的发动机并不是中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中最先进的,现在,航空署仍在研究更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说句心里话,谢缵泰认为,这还是空军部某些官僚崇洋心态在作祟,认为中国的工业都比不了外国,可是谢缵泰却很清楚,现在的中国工业中,就属航空业最引人注目,并引起外国觊觎,光是航空署保卫部门破获的间谍案就有好几宗。
  不过不服气也得过来,因为这不仅是空军部的建议,也是统帅堂的命令,总统也非常关心英国航空业的发展情况,希望谢缵泰能够利用这种新式航空发动机研究研究,让总统心里有个底。
  让谢缵泰惊讶的是,当他下车之后,才发现,不远处站着一名很眼熟的军官,正是总统府卫队长秦四虎,而他一向是总统的贴身保镖,他在,往往就说明总统也在。
  “总统也过来了?不就是两台英国航空发动机么,值得总统亲自跑一趟?”
  谢缵泰很是奇怪,急忙迎上去跟秦四虎打了个招呼,并向对方探听内幕。
  秦四虎小声说道:“总统不是来接发动机的,他是来接人的,至于接谁,您也甭问,我也不知道是谁。”
  谢缵泰正琢磨时,远远望见一行人从飞艇那边走过来,走在前头的一人正是这民国大总统赵北,而与他一同走在前头的还有一个打扮颇为惹眼的中年男子,从那身打扮来看,似乎不是中国人。
  赵北也远远望见谢缵泰,于是领着身边那人走了过去,与谢缵泰打招呼。
  “谢署长,这位是希瓦的素丹拉赫曼殿下,他是来访问我国的,是与飞艇一起从迪化那边飞过来的,我来接他。由于是秘密访问,我就没有事先跟你讲,也没有通知新闻界。”
  “你好,素丹殿下。”
  谢缵泰很有礼貌的向那名中亚首领问好,不过说句实话,在心里他可没怎么将那人当回事,现在中亚群雄并起,随便拉个杆子起来就敢称“素丹”、“艾米尔”,今天或许住在王宫里,明天或许就被竞争对手干掉了,至于这个拉赫曼素丹,只怕也是个落难军阀,到中国来是来寻求避难或者寻求国际支持的,现在,根据并不怎么可靠的传闻,西山那边就住了好几位来自中亚地区的落难首领,基本上都是被英国人或者亲英势力给废黜的,到中国来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中国正与英国在中亚进行着一场“代理人战争”,那些称孤道寡的中亚军阀身后都有这两个大国的影子,不投靠中国就投靠英国,想做墙头草是不行的,至少现在不行。
  不过,这位拉赫曼素丹居然是乘飞艇过来的,说实话,谢缵泰对他的胆量是佩服的,所谓乱世枭雄,没有几分胆量也是做不了枭雄的。
  “因为拉赫曼素丹急于见我,所以他决定直接乘飞艇赶来,随从都是他的家眷和亲信,今后一段日子,他们会住在西山。”
  赵北一番话,算是解了谢缵泰的疑问,不过谢缵泰对这种国际政治投机客没有丝毫兴趣,所以很快就与这位素丹殿下道别,带着助手去接收那两台英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去了。
  望着谢缵泰远去,拉赫曼素丹好奇的询问了一下谢缵泰的身份。
  “他是我国重要工业部门的主管官员,实际上,希瓦素丹国上次的政变中,中国空军提供给贵国的那几架战斗机就是由他主管的部门设计制造的,想必素丹殿下也见过那些性能很棒的战斗机,与英国雇佣军驾驶的英国战斗机不相上下。”
  赵北通过翻译向拉赫曼素丹简单介绍了一下航空署,然后请这位下野的中亚军阀上了一辆豪华轿车,叮嘱卫队长几句,接着,拉赫曼的车队先行一步,而赵北则在他的那辆轿车里等待另一人的到来。
  很快,军情局局长田劲夫提着公文包匆匆赶到,进了赵北的轿车。
  “这是刚才情报员转交的相关情报,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上次的希瓦政变很可能是英国人在背后策划,而具体实施的却是布尔什维克,显然,英国人为了阻止我国向中亚诸国渗透,不惜借助俄国革命力量。”
  “哦?英国人倒是立场灵活。”
  赵北接过田劲夫递过去的文件,翻了翻,果然像田劲夫说的那样,在希瓦素丹国的政变中,英国人和俄国布尔什维克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致于他们的联合力量超过了中国在当地的力量,所以,目前的希瓦归布尔什维克控制。
  现在,中亚地区正式被英、法等国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共有七个,其中,由中国完全控制的是浩罕共和国、布哈拉共和国,塔什干共和国原本也由中国完全控制,可是前不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