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6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考虑到德国赖以发动战争的军事机器的过于强大,因此,和约对德国的军事潜力进行了削弱,不仅禁止德国军队拥有和生产军用飞机、坦克、重炮、潜艇、主力舰,而且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同时撤消德国参谋本部,限定德国陆军总兵力不得超过十万人,军官人数不得超过四千人,海军只能拥有三十六艘轻型舰艇,同时拆除德国西部地区的所有军事设施,但是考虑到苏维埃俄国的赤色威胁,德国东部地区的防御工事可以保留,而且军火托拉斯也被保留下来,以为德国军队提供足够抵挡苏俄进攻的必要武力。
  最为关键的和约条款还是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各国之间发生激烈争论,最终勉强达成一致意见,国联就此问题成立专门的赔款委员会,由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组成,具体的德国赔款总额和分配方法由该委员会磋商决定,而在此之前,德国必须以轮船、黄金、工业品和有价证券向国联支付二百亿金马克,约合五十亿美元。
  毫无疑问,即使是在中立国代表看来,这份《凡尔赛对德和约》的条款也是非常苛刻的,许多人甚至怀疑德国有没有能力支付这么大一笔战争赔款,一些经济学家甚至直接警告,这种不顾经济规律而做出的赔款要求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萧条,这显然是与维持世界长久和平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当然,控制国联的英国、法国不这么认为,两国政府一致认为,德国这是咎由自取,一方面是德国首先挑起了这场欧洲战争,德国理应付出代价,以警告那些试图发动新的战争的国家,另一方面,德国与苏俄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比这份对德和约更为苛刻,而且更为贪婪,所以,协约国这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符合欧洲的文明与公正的形象。
  不过英国和法国政府这时显然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签订的时候,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政府还在远东地区苟延残喘,实际上,协约国是不承认那份条约的法律性的,而且现在协约国的军队还在与苏俄红军作战。
  作为现在凡尔赛宫的一名与会代表,顾维钧就坐在距离主席台不远的地方,他的身边坐着另外几位来自亚洲国家的代表,之所以坐在一起,就是为了显示“亚洲的团结”。
  国际联盟虽然成立了,但是这个国际组织中的亚洲力量实在微不足道,所有亚洲国家中,只有一个日本成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这是因为日本对德宣战了,而且参加了战斗,同时日本也具有足够的国力。
  至于中国,由于始终在欧洲战争中保持绝对的中立,没有派遣军队参加对德作战,因此中国没有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即使在国联内部也不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实际作用,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报纸,多少都表示出了一些惋惜之情,一些自称对华友好的外国报纸甚至声称,如果当年中国紧随协约国对德宣战的话,那么今天,或许亚洲国家在国联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可以多占一个名额,而国联的常任理事国也会增加到六个,分别为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中国。
  但是作为多次与巴黎和会“三巨头”举行秘密磋商的中国全权代表,顾维钧却知道,这些外国报纸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即使当年中国参加了对德作战,今天的国联常任理事国中也不会出现中国,这不是什么“正义”与“非正义”的关系,而纯粹是英国、法国那帮老牌列强对未来全球战略的布局需要,英国和法国不希望看到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而且同时也希望继续稳住日本,以遏制中国,所以,国联常任理事国中有日本,但却不可能出现中国。
  不仅中国不能主导国联事务,而且就连美国也因为遭到英国和法国的打压而出现了孤立主义倾向,现在美国总统虽然极力主张美国也加入国联,但是从美国国内传来的最新消息却使美国总统非常失望,因为美国参议院中的多数议员都反对美国加入国联,认为这会影响美国的自由行动,而且议员们也对英法主导国联事务感到忧心忡忡,对借巴黎和会而建立起来的这个“凡尔赛体系”丝毫没有好感。
  同时,顾维钧也明白,那些叫嚷中国错过对德宣战良机的外国报纸并没安什么好心,他们纯粹是想离间中国与德国的友谊,实际上,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的同情立场引起了英国、法国的普遍不满,法国政府甚至差点因此而退出中英在中亚问题冲突上的调停工作,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代表对德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也引起了德国人的强烈好感,现在,中国工业技术发展协会正在德国境内进行人才征集,也正是因为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的不偏不倚的立场,现在这项工作进展顺利,许多中国工业升级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已经登上了前往中国的邮船。
  虽然报名者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是不可否认,德国技术专家的爱国情绪告诉他们,如果将来德国需要复仇的话,中国或许是一个保存德国技术力量的好地方,既然协约国禁止德国制造军用飞机、重炮、坦克、潜艇、主力舰,那么,德国就将这些技术迅速转移到中国去,德国人完全相信,这些军事技术在中国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直到德国需要这些技术的时候,它们会迅速回到德国人手中去,为德国的再次崛起贡献力量。
  一个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大国是绝对不会将目光局限在什么国际组织的代表席位上的,顾维钧很清楚中国现在最需要什么,中国不需要什么投票权,中国需要的是技术,技术,还是技术!
  也正因此,顾维钧并不为没有得到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而感到沮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就在昨天,就在国际联盟成立签字仪式上,顾维钧没有在条约上签下他的名字,所以,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虽然全程参加了巴黎和会,并在和会上发挥了一些作用,但是现在,中国却拒绝加入这个国际组织,中国不是国联成员国。
  这当然不是顾维钧自做主张,这实际上是来自中国总统府统帅堂的最高命令,是赵北命令顾维钧不在国联成立条约上签字的,赵北的意思很清楚,这个国联,中国不稀罕,也不加入!
  从那一刻起,中国的立场就立刻明朗起来,各国政府终于明白,在今后的若干年里,中国将继续奉行“绝对中立”原则,孤立于国际联盟之外,以一个中立国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没有国联的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中国的行动将更加自由。
  或许是顾维钧的行动太过惊世骇俗,这引起了普遍的猜测,谁也不清楚那位“远东狂人”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是他看不上国联这个国际组织?还是认为在国联常任理事国的安排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虽然各国代表无法理解中国代表的行动,但是当中国代表拒绝在加入国联的条约上签字之后,几个亚洲小国也紧随中国代表脚步,没有出席签字仪式,直到这时,一些国家的代表才领悟到了一点。
  亚洲,确实是打算走自己的路了,而中国无疑将成为英国、法国在东方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至于亚洲的另一个大国,日本则表现出了优柔寡断、首鼠两端的性格,一方面,日本代表对中国代表拒绝出席国联成立签字仪式表示理解,但是另一方面,日本代表又迅速在条约上签了字,并在英国、法国的支持下成为了国联常任理事国,成为亚洲国家在国联中最有力的代表,甚至可以代表亚洲说话。
  但是日本政府真的能够通过国联达到目的么?对此,不仅赵北不看好,就连顾维钧也不看好,原因很简单,既然连美国都觉得在国联无法施展拳脚,那么以日本的国力,又怎么可能与英国、法国平起平坐呢?日本在国联常任理事国的位子上不过就是一个陪衬的角色而已,想达到日本的战略目的,未免有些一相情愿了。
  坐在椅子上,思考着国联问题,顾维钧一时有些走神,直到周围响起掌声,他才收敛心神,这才发现,对德和约已经宣读完毕了,一共四百零六条,条约将在次年正式生效,届时,德国将成为国联砧板上的肉,怎么割,由谁来割,都由这份冗长的和平条约来决定。
  “这真是一份和平条约么?不,这只是二十年的休战。”
  顾维钧突然想起他离开北京之前赵北跟他讲过的那些话,当时,他还认为赵北对世界和平太过悲观,但是现在,通过这份对德和约,顾维钧也看到了未来的欧洲战火与硝烟。
  世界上的任何强大民族都不会屈服于强权,中国不会,德国也不会,在顾维钧看来,这份对德和约是一份完全失败的和约,如果真要瓦解德国人的复仇心的话,要么干脆按照法国的建议那样完全肢解德国,使其不再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要么就让德国人民看到欧洲各国的和平诚意,而不是将德国逼上绝路。
  狗急跳墙,人急上房,把人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不以战胜者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战败者的一时虚弱而改变,德国现在还拥有足够的人口和领土,只要假以时日,德国未必不会恢复国力,而到了那时候,或许英国、法国就会为这份既不能制止战争、也不能消除愤怒的和平条约付出沉重代价了当然,这种情况对于中国的崛起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对德和约宣读完毕,接下去的就是正式宣布国联成立了,但是顾维钧却站了起来,带着那几名亚洲国家的代表准备离开会场。
  “顾桑,顾桑。你要走么?”
  日本驻巴黎和会全权代表西园寺公望追了上去,丝毫也不顾他的身份,拉住了顾维钧的袖子。
  “西园寺阁下,国联与我国并无关系,我认为在这里参加仪式毫无意义。”
  “可是,日本是国联的常任理事国啊。”
  “没有用的,英国、法国不会让日本在国际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这一点,请阁下认真考虑。我先告辞了,希望今后能够与阁下在日本会面,今后,面对欧洲列强的咄咄逼人之势,中日两国还是有必要继续加强交往的。”
  顾维钧留下一句话,然后很有礼貌的告辞,转身去了,走出会议大厅,来到凡尔赛宫前的广场上,天空阳光明媚,好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几只鸟掠过天空,那湛蓝的天空让人心神俱醉。
  “我的1919!我不会忘记你的!”
  望着天空,顾维钧在心里喊道,此刻没有谁能比他更清楚“国家”这个词的意义,也正是在巴黎和会上,他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意义,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站在身后,任何外交官都是虚弱的,身边的这几位亚洲小国的代表就是最好的证明。
  “祖国,我们会让你更加强大的。”
  顾维钧拿定主意,这一刻,他的眼帘已变得模糊起来,是心中的情感流露,还是那强烈的阳光刺激,连他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第964章 西山庄园(上)
  深秋时节,草木枯黄,大地萧瑟,万物凋零,再过几天就是冬天了。
  这里是西山,位于北京以北,因为风景秀丽,成为一处非常不错的游览去处,夏天这里是避暑胜地,冬天这里又会成为欣赏“西山晴雪”的好地方。
  现在虽然还没下雪,不过气温已是很低了,西山海拔比平原高,气温更低,在上山的时候,这个感觉更明显。
  坐在正在上山的这辆轿车里,汤乡铭不得不将身上那件军大衣裹得更紧,同时也在思考见了总统之后该怎么提海军部的这份计划。
  现在,南洋那边兰芳第二共和国已经正式完成了租借地的交割手续,就等中国方面正式派员接收了,由于租借地建有一座大型海军基地,所以,租借地的接收事宜实际上就是由海军部牵头的,陆军部、空军部协助海军部办理,就连外务部也是给海军部跑腿的角色,这是中枢对海军部的信任,这几天里,汤乡铭可是没敢懈怠,忙的就是这件南洋租借地接收的事情。
  以前中枢的安排是,南洋邦加岛租借地的第一任总督由海军将领程璧光担任,而现在,程璧光已经在邦加岛工作了一段日子了,前段时间,程璧光就在南洋那边与兰芳方面进行磋商和协调,双方合作的也非常不错,就连南洋同盟会方面也对程璧光赞赏有加,按说程璧光走马上任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外交备忘录,要求更换邦加岛租借地总督,因为在日本政府看来,程璧光当年曾经指挥中国特混舰队袭击过日本商船队,日本政府“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程璧光担任邦加岛租借地总督的事实,毕竟,日本在南洋地区也拥有“特殊利益”。
  虽然日本的这个要求看上去有些过分,不过考虑到目前南洋地区以及整个远东地区的微妙形势,中枢政府经过认真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更换邦加岛总督,让海军部自己挑选合适的人接替程璧光,至于程璧光则调任海军部次长兼渤海舰队司令,这个任命倒也没有委屈了他,中枢面子也没丢,算是最稳妥的办法。
  本来这也没什么,程璧光不做总督,海军部也可以让其他人去担任总督,但是问题是,在到底派谁接替程璧光的问题上,海军部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汤乡铭本打算提拔他的亲信到南洋历练的,但是他的决定却遭到了许多海军元老的反对,这些海军元老一力推荐海军部高级顾问萨镇冰前往南洋担任邦加岛租借地第一任总督,而他们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因为萨镇冰是中国近代海军将领中最著名的元老,在各国海军界认识不少有实力的朋友,由他担任总督,可以在形势复杂的南洋地区维持平衡,降低列强的敌意。
  在汤乡铭看来,那帮海军元老是在故意与他作对,萨镇冰自从共和之后就一直没有担任过拥有实权的职务,充其量不过是个被总统竖在海军部里的偶像,用来拉拢那帮海军元老,稳定海军,可是现在,那帮海军元老开始登鼻子上脸了,他们居然明目张胆的跟海军总长作对,这简直是目中无人。
  不过汤乡铭很快冷静下来,他明白,现在不是跟这帮海军元老置气的时候,反正现在中枢有改组海军部的打算,到时候再算总帐,不过他也没同意那帮海军元老的推荐,而是故意拖延时间,直到中枢不耐烦了,让空军部推荐总督人选,这邦加岛租借地总督之争才算告一段落。
  眼看着海军部手里那只煮熟的鸭子飞到空军部手里了,海军部那帮元老顿时是一阵鸡飞狗跳,纷纷指责汤乡铭玩忽职守,要他对此做出解释,汤乡铭倒也干脆,答应那帮海军元老,他可以去跟总统提个建议,请求总统在这个邦加岛租借地总督人选任命的问题上给海军部一些必要的“补偿”,而这个“补偿”就是为海军部追加一些造舰经费,如果总统觉得为难的话,海军部甚至可以将邦加岛租借地的军事指挥权也交给空军部,以换取总统的慷慨拨款。
  虽然这个要求似乎有些过分,有要挟中枢的嫌疑,不过海军部和汤乡铭也都认为现在的中枢政府兜里有钱,没错,财政部的财政紧张,但是那是指预算计划之内,而在预算计划之外,中枢还是有些私房钱的。
  更为重要的是,汤乡铭还听说了一件事,就在前不久,沙皇俄国政府借口其国内政局不稳,秘密将其国库中的黄金储备全部转移到中国,放进了财政部的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