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汤总长啊,聚会的客人都到齐了,咱们这就过去吧,听说英国大使和法国大使都带了一名海军武官过来,据说他们是你留学英法期间的同窗,你们或许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聊聊,探探两国的底,看看英国和法国政府是不是准备接受美国政府的建议,参加华盛顿国际裁军会议?”
  赵北站起身,说了几句,便先跟着秘书去了,而汤乡铭则愣了片刻,然后才跟着卫队长秦四虎一起离开了休息室。
  走在前往会客室的走廊上,看着那些沿途与总统握手寒暄的各国客人,汤乡铭一事有些神情恍惚,他突然发现,作为一个试图往政界发展的军人,他距离政客的素质还很远,而总统显然也不希望他往政界发展。
  “回去之后,怎么跟那帮海军元老交代呢?”
  想到这里,汤乡铭一时苦恼起来,过去,他还对中枢改组海军部的决定感到不舒服,但是现在,他已经很急切的盼望中枢对海军部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组了,将那帮尸位素餐、不干正事却又整天在他耳边唠唠叨叨的“北洋余孽”全部清除,这之后,或许才会真正轮到他汤某人施展拳脚了。
  第966章 逐鹿(上)
  北国已是漫天飞雪的时节,但是在南洋地区却依然是烈日炎炎,虽然气温确实比夏天低了许多,不过毕竟是赤道地区,一身短衫短裤就足以应付这里的生活了。
  穿着身短衫短裤,苏石羽在这炎炎烈日下行走在那刚刚修建完成的防波堤上,身后跟着一大批军官,不过与苏石羽不同的是,虽然天气较热,但是军官们依旧是军装整齐,武装带也扎得结实,配枪更是擦得锃亮,倒是脚上穿的鞋子与苏石羽差不多,都是皮凉鞋,这种鞋子不会浯脚,在这种纬度穿最合适。
  苏石羽是一个小时之前刚刚下船的,下船之后,二话不说,带上这帮到码头迎接他的军官,先赶到这座防波堤,检查防波堤的修筑情况,毕竟,这里很快就将成为中国海军舰队最南端的常驻港口,港口设施建设确实马虎不得。
  这里就是邦加岛,这座港口就是勿里洋港,当年,就是在这里打响了中荷南洋战争的第一炮,而且在战争开始之后,中国舰队也曾炮击过勿里洋,现在,港口还能看到战争破坏的遗迹,至于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那艘“爪哇号”轮船现在依旧沉在港口的浅水区,作为荷兰殖民者当年的殖民暴行的直接证据教育后来者。
  现在,邦加岛已被兰芳第二共和国作为租借地租借给了中国中枢政府,而就在勿里洋港,即将建立一座大型海军基地,供中国海军使用。
  名义上是“海军基地”,但是实际上,在这座军事基地里驻扎的不仅有中国的海军部队,同时也驻扎着数量可观的中国陆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而苏石羽作为曾经的中国空军部参谋长就曾亲自确定过驻扎勿里洋军事基地的空军部队序列,当然,苏石羽现在来到勿里洋港,倒不是专门跑来检阅空军部队的,他之所以过来,主要是为了担任一个新的职务。
  这个新的职务就是邦加岛租借地总督,这个职务以前曾经由海军部承包,并且被内定由海军将领程璧光担任,但是后来情况发生变化,程璧光改任海军部次长兼渤海舰队司令,于是,苏石羽就走马上任,被空军部推荐为租借地总督。
  这当然引起了海军部的不满,所以,今天到码头迎接苏石羽的基本上都是陆军和空军军官,至于海军军官,只过来了一位,就是曾在中荷南洋海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沈鸿烈,他现在是勿里洋海军基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不来也得来,不然的话,谁都不知道以后这海军与空军之间还会发生什么龃龉呢。
  苏石羽心里也清楚,海军部认为是空军部抢走了他们的这件“肥差”,所以有意见,不过这并不能怨空军部乘人之危,说到底还是海军部自己不争气,一帮海军元老仗着资历深,跟海军总长汤乡铭作对,而汤乡铭也故意装糊涂,以此反击那帮海军元老,结果这一来二去,“肥差”就落到了空军部手里。
  虽然海军部队在中荷南洋战争中表现出色,但是这并不代表海军部本身就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实际上,由于北洋势力的影响,现在的海军部虽经数次整顿,可是内部仍然是山头林立,拉帮结派,不像空军部,是一个利益整体,可以做到如臂使指,上下同欲。
  这是历史原因,也是技术原因,以前中国没有空军,现在的空军基本上是赵北一手扶持起来的,从建立空军部队之初,赵北就格外重视空军的指挥官挑选,因此,空军部的高级官员基本上都是赵北一手提拔起来的,没有别的因素干扰,自然是与总统上下同欲,但是海军就不同了,中国近代海军肇端于清末,而清朝官场上的那些陈腐气息不可避免的渗透到了海军肌体中,虽然中枢一直在努力清除这些陈腐气息,大力提拔青年将领,但是这需要时间,海军历史包袱太沉重,无法像空军那样轻装上阵,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上,就是海军一线部队锐气十足,但是海军部本身却是一个官僚气息浓厚的衙门,虽然相比北洋时代已有很大进步,但是比起空军部的锐意进取和陆军部的气势磅礴来,海军部多少显得有些颓废。
  前些日子,统帅堂召集陆军部、空军部、海军部开会,讨论三部合一,组建国防部的事情,但是最终却因为海军部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而不得不暂时推迟,中枢也只能先将海军部整顿之后再来讨论国防部的组建问题。
  苏石羽也明白海军部的弊端,不过作为空军的人,他也不想对此做出什么评论,根据中枢的安排来看,统帅堂对海军部的整顿也是有步骤的,整顿时必须通盘考虑,毕竟,通过那场南洋战争,海军部多少也有些资本,而且海军也是技术军种,许多北洋老将虽然目中无人,但是技术确实是有的,需要考虑一下这些技术军官对海军所起的关键作用。
  虽然海军部对苏石羽带着偏见,不过苏石羽并不担心海军部敢跟他玩阴的,有意见是一回事,对抗中枢就是另一种性质了,统帅堂里的那位“堂主”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
  为了团结海军,苏石羽下船之后,没有先去视察空军基地建设,而是先来到海军基地,叫沈鸿烈陪他视察海军基地的建设情况,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向海军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虽然这租借地总督归空军,但是,租借地军事基地的指挥权仍然由海军握着,而对海军基地的关注也是总督阁下最关心的问题。
  防波堤由海军工程部队承建,是用巨石堆砌而成,可抵御台风,现在基本上已建设完成,就等海军部派员接收了,至于防波堤内侧的停泊场,目前仍在加紧建设,一旦建成,这里不仅可以停泊战列舰,而且也可以停泊航空母舰,不是那种几千吨级的小型航空母舰,而是排水量超过两万吨的重型航空母舰,虽然中国海军目前尚未开始建造这种重型航空母舰,但是根据统帅堂的要求,勿里洋港的海军基地必须能够停泊这种重型航空母舰,而且必须有升级潜力。
  勿里洋港本是商港,扩建成军港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实际上为这座军港提供改建计划的正是一个由德国退役海军军官组成的顾问小组,而其成员基本上都是参加过欧战的德国海军资深将领和参谋,无论是实战经验还是战略眼光,他们都足以胜任这项工作。
  现在,站在防波堤上,苏石羽可以看见几艘挖泥船在忙碌,而船上站着的那几名西方面孔的人就是德国技术顾问。
  “沈司令啊,这些德国人过来也有段日子了,依你之见,他们的工作是否符合中枢要求呢?”苏石羽将沈鸿烈叫到跟前,询问道。
  沈鸿烈点了点头,说道:“他们都参加过欧战,知道该怎么布置防御,也知道海军基地的软肋是什么,再加上英国、法国对德国的羞辱,这些德国军人都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强大海军,在远东地区与英法争霸。”
  “与英法争霸?嘿,这帮德国人倒也真敢想。”
  苏石羽没有直接评论沈鸿烈最后说的那句话,只是扭过头去,向防波堤外头望去,那边,海天线上可以看见几缕淡淡的烟,那是几艘英国和法国的巡洋舰在游弋,他坐船抵达勿里洋港的时候曾经在海面上近距离的看见过那几艘英法军舰,虽然它们确实在领海线以外游弋,但是像这种明目张胆的耀武扬威还是让这里的中国军人愤慨不已,沈鸿烈专门派了两艘驱逐舰去盯住那几艘英法军舰,以示抗议。
  自从得知中国租借邦加岛为海军基地之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军舰就会时不时的往邦加岛近海转悠,借口各不相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试探一下中国在这里的海军实力,并推测一下中国想利用这个海军基地做什么。
  但是这些各国军舰基本上都是空手而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勿里洋港只停泊了一些轻型军舰,中国的大型军舰现在基本上都部署在本土基地,所谓“南洋分舰队”目前还基本上只是一个架子,连海军部都没最终确定这支舰队的规模和舰型。
  最关心邦加岛基地建设的是英国,因为这里距离新加坡不远,中国空军现有远程轰炸机的航程足以保证从邦加岛起飞对那座英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海军基地进行轰炸,为此,英国政府在巴黎和会结束之后,迅速通过一项政策,准备将新加坡建设为一座真正的海上要塞,而且还向当地派驻了几个战斗机中队。
  “海军的发展不是那么快的,海军可是现代军事机器里著名的吞金兽,中枢政府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格外谨慎,也是有苦衷的,你们海军也要为中枢分忧才是,既然现有装备有限,那么你们就要利用好这些现有装备,轮番训练官兵,争取培养一大批优秀海军人才。我们空军现在也是这么干的,不仅利用空军自己的装备,而且也利用民间飞行学校和飞行俱乐部培养空军后备人才,你们海军又为什么不能利用民间轮船公司培养后备海军人才呢?未来的战争,必将是全面的立体战争,缺了哪个军种都不行,身为军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未来的战场才是我们赢得荣誉的战场。”
  苏石羽收敛思绪,一番良言,让身边的沈鸿烈颇有些感慨。
  “海军理解中枢的难处,中枢财力有限,优先发展陆军与空军,这个政策海军多数官兵是坚决拥护的。”
  沈鸿烈当即表态,苏石羽非常满意,只要沈鸿烈表了态,以后这邦加岛租借地的事情就一切好办,因为沈鸿烈即将正式担任军事基地最高指挥官,届时,他将成为苏石羽的左膀右臂。
  苏石羽正与沈鸿烈讨论着以后的租借地经济与军事发展问题时,一名参谋匆匆奔来。
  “报告长官!客人已经到了,您看什么时候见他们?”参谋问沈鸿烈。
  “什么客人?”苏石羽问道。
  沈鸿烈说道:“是从婆罗洲赶来的客人,都是当地的华人、华侨,他们过来,是来请海军提供海上护航的,现在婆罗洲海域海盗相当猖狂。”
  “哦?婆罗洲就在邦加岛旁边,确实应该与那里的华人加强联系。走,咱们一起去见见他们。”
  苏石羽立刻决定与沈鸿烈一起去见见那些婆罗洲过来的客人,现在的婆罗洲就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地方,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各国势力在岛上盘根错节,当地形势相当复杂,也相当微妙,而谁最终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上风,将直接决定未来若干年里南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第967章 逐鹿(下)
  由于总督官邸尚未建好,所以苏石羽是在海军基地司令部里会见这些来自婆罗洲的客人的,这些客人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华人、华侨,有的人已经在婆罗洲定居几百年了,甚至可能连中国话都讲不利索了,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双重国籍,一边是荷兰殖民当局颁发的殖民地居留证,另一边则是中国中枢政府颁发给他们的中国护照。
  不要小看了这个双重国籍,它就是中国插手当地事务的最好借口,也是最方便的借口,这些拥有双重国籍的华人在法律上就是中国公民,由中国中枢政府保护,如果他们的利益遭到侵犯,中国中枢政府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介入其中,而在当年的苏门达腊事变中,中国中枢政府就很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
  为了颁发这些护照,这半年来中国驻南洋各地领事馆一直像赶集一样热闹,领事馆外头整天都排着长队,当地华人拿着同乡会开出的介绍信和保结前往领事馆领取中国护照,过去,这些华人并不重视这个国籍问题,因为在过去,他们即使重视也没有用,满清王朝虚弱不堪,根本无力顾及南洋华人利益,但是现在形势与过去完全不同了,通过一场中荷南洋战争,华侨和华人都看到了中国护照的含金量,有这本护照在,基本上就等于是领到了一件护身符,有事的时候就拿出来亮亮,至少外国殖民地的官员也不敢再随便抓人了,而在码头登岸的时候,中国公民也可以与英国公民接受同样内容的检疫程序了,而不必再像当年的“猪仔”一样被人拿着橡胶管用海水冲洗了。
  小小护照,用处多多,当地华人都随身携带,即使在拜会这位未来的邦加岛租借地总督的时候,这些华人也都纷纷拿出护照,生怕被当作了外人。
  苏石羽很客气的请华人们将护照收了起来,他也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想让苏石羽知道,他们都是中国公民,以后,一旦婆罗洲那边有事发生,还请苏总督多多关照,毕竟,邦加岛海军基地距离婆罗洲基本上是咫尺之遥,中国海军可以迅速动员,应对婆罗洲局势变化。
  对此,苏石羽也只能苦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真像华侨们想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当年中国之所以敢向荷兰开战,就是因为荷兰是软柿子,好捏,但是对于在马来亚半岛歧视华人的英国,中国政府就保持着克制,原因也很简单,英国远比荷兰强大,中国目前还必须谨慎对待这个正在走向衰落的“日不落帝国”。
  苏石羽也知道,现在的婆罗洲地区局势相当复杂,由于各国均将婆罗洲视为“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公共殖民地,因此,各国势力在这里进行着明争暗斗,欧洲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这种斗争就已开始,现在,欧洲战争已经结束,而且巴黎和会也结束了,国联随即成立,于是,英国、法国得以腾出手来加大对婆罗洲的干涉力度,在这种情况之下,国际形势更趋复杂,斗争也逐渐激烈起来。
  这是一场南洋的群雄逐鹿,最终鹿死谁手,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在婆罗洲利益争夺中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就是英国、法国、荷兰,另一个阵营就是中国、美国、日本,目前,在战略上占据上风的是英法荷集团,因为这三国在南洋地区的传统力量最强,但是在战术上,占据上风的却是中美日,因为中国和日本在当地的移民人数最多,而美国利用菲律宾移民也在这场移民战争中占据了一些优势。
  婆罗洲是个面积很大的岛屿,而且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资源,目前已成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而其所出产的石油也以输往中国、日本为主,仅此一点就决定了中日两国在婆罗洲利益中的绝不妥协立场,至于美国,除了想控制婆罗洲的资源之外,美国政府也打算在婆罗洲问题上反击一下英法所代表的“大欧洲主义”,以报复欧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