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6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会呢?兰芳国民也是华人居多,中国怎么会去灭亡兰芳呢?再说了,兰芳的国防虽然接受中国监督,可是民间的武装组织不归国防部管辖,而宪政党也拥有一批忠实的武装组织,以你熊味根的地位,调遣几百人化装进来是很容易的事情,现在中兰两国又有免签协议,进来出去都不需要护照,如此方便,味根,你又何必犹豫呢?如果连这个计划你也不同意的话,那么我们只能采用备用计划,也就是刺杀赵北。”周学熙说到最后,又开始提出刺杀方案。
  “用几百人去进攻西山宅庐,这未免太冒险了吧?那边可是有一个营的警卫。”
  熊成基还是犹豫,左右为难,同时他也觉得这个政变行动似乎儿戏了些,不过他倒是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帮人一定要将他也拉上船。
  “届时,还有其他人帮忙,你放心好了。不过一旦你决定帮忙,一定要快,最好立即召集人手,否则夜长梦多,恐走漏消息。这段日子,我们多数人都将前往香港暂居,在那里,我们将商议详细行动方案,而且,港英当局也会提供方便。”
  说到这里,周学熙拿出一份名单,交给熊成基。
  熊成基接过名单一看,正是这间书房里的这些人的名字,显然,这就是刚才张作霖提过的那份“投名状”,这是江湖规矩,但是更像心理安慰,毕竟,众人商议的这件事实在是太过惊骇,一旦走漏消息,只怕没一个能全身而退。
  而且,熊成基也不会相信参与这件密谋的人就只有这么几位,他们恐怕只是站在前台的人物,后头真正的大人物只怕还没露面。
  熊成基抬起头,看了眼饶汉祥,问道:“不知黎大总统是否知晓此事?”
  “不知。此事总统一无所知。而且黎宋卿已决定不参加下届总统竞选,因此没有必要拉他进来。不过,如果我们行动成功,到时候木已成舟,黎大总统也只能顺水推舟了,只要总统合作,军方那边应该能够稳住局面。”
  饶汉祥摇了摇头,是真话还是假话,熊成基却无从判断,形势太复杂,政坛太险恶了。
  “只要你在这上头签名画押,咱们就算是坐在一艘船里了,一旦行动成功,我们保证,给予兰芳完全的自主权,甚至可以将租借地交还给兰芳,现在经济危机,政府财政也确实困难,维持不了海外的军事基地,不如就还给兰芳。而且,下届兰芳总统选举,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味根的宪政党候选人,有我们支持,兰芳下届政府肯定是宪政党说了算,而且,将来宪政党甚至可以参加国内的总统选举,到时候,味根担任民国总统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前提是你回国定居。这里,就是我们承诺的政治献金,支票一亿元整,只要你签了这份投名状,这笔钱就归宪政党支配,有了这笔钱,宪政党可以在南洋横着走。”
  邹廷弼如此说了一番话,指指那份投名状,再看看熊成基,那神情也是相当的诚恳,同时还拿出一张支票,放在了茶几上。
  熊成基低下头,看了眼拿在手里的这份契约文件,感觉那张纸好似重如千斤,让人身心疲惫。
  “这投名状,签还是不签?如果宋先生还活着,在此刻,他会如何选择呢?”
  熊成基拿着这份文件,一时陷入内心的剧烈斗争中,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盯着熊成基手里的那张纸,连大气也不敢出。
  第1022章 南洋来客
  那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让人感觉非常惬意,站在轮船的甲板上,望着那远方的海天一线,所有的人都在为这眼前的美景赞叹不已。
  “那里就是烟台了吧,中国山东最大的港口之一。”
  “过了烟台,再向东走,就是天津大沽了啊。”
  “可惜只能在烟台逗留几个小时,不然的话,真想上岸看看。”
  “还是到天津大沽再游玩吧,我可是第一次回中国呢。”
  “虽然我早就回过中国,可是都是在福建老家,这一次也是第一次到中国北方来,我一定要在这里买些很好的特产,带回南洋去。”
  站在前甲板上的那些乘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多数人都显得非常兴奋,毕竟,作为远离故土的华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在南洋定居,很少回中国,能够看到故乡的土地,他们的心情当然是无比兴奋的。
  不过,有一名乘客却是面无表情的看着那远方的海天线,嘴角翕动着,仿佛内心正在遭受煎熬。
  这名心情压抑的乘客并不是华人,而是一名朝鲜裔兰芳公民,他的名字叫朴昌秀,今年四十五岁,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雇佣兵。
  此刻的朴昌秀正在思念他的祖国和亲人,祖国朝鲜至今仍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遭受蹂躏,而他的那些至爱的亲人已不在人世,此时此刻,又有谁能真正明白他内心的痛楚呢?如果当年他没有离开故国去南洋打黑工的话,或许,连他自己现在也早已不在人世了吧,毕竟,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上百姓的生活是极端痛苦和贫穷的,人均寿命非常短,或许,在现在的故国,以朴昌秀现在的年龄,已可以称之为“寿星”了吧。
  可是离开了故国又换来了什么呢?朴昌秀在南洋的努力工作确实使他实现了将亲人接到南洋定居的目标,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朴昌秀始料未及,在那场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中,他的妻子染病身亡,随后,朴昌秀的其他亲人也都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只有朴昌秀孤独的活了下来,从那之后,他的性格就变了,变得孤僻,而且变得愤世嫉俗起来,也正是从那时起,朴昌秀决定抛弃原本平静而且平淡的生活,去寻找一种可以使他摆脱烦恼与痛苦的新的生活,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当一名雇佣兵。
  多年的雇佣兵生涯给朴昌秀留下了许多东西,身上的伤疤、心灵深处的寂寞,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血腥回忆,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至少在朴昌秀自己看来,这些年来的冒险生活并没有达成他的原始目的摆脱烦恼与痛苦,相反,多年的战斗与厮杀增加了他的烦恼与痛苦,而且也将他完全改造成了一个冷漠的杀手,他已不再刻意的去摆脱痛苦,只是随波逐流,对他而言,或许什么时候战死,什么时候就真正的摆脱了烦恼与痛苦。
  现在的朴昌秀,不仅冷漠,而且残忍,当年那个朴实的码头工人早已在战斗中死亡,现在的这个朴昌秀其实只是一具躯壳,没有灵魂的躯壳,战斗与厮杀已经不再是他的谋生方式,而成了一种本能,一种对死亡和血腥极度追求的本能,在这种本能面前,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微不足道的,就连朴昌秀自己的生命也一钱不值,实际上,当年在“爪哇号事件”中幸存下来之后,朴昌秀就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
  “朝鲜啊,故国,不知道我能不能再看一眼故乡的土地呢?”
  毕竟是一名职业雇佣兵,杀手,朴昌秀的本能告诉他,不要在思念故国与亲人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朴昌秀很快就从痛苦的回忆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思考他的工作。
  现在,朴昌秀受雇于兰芳第二共和国的一个民间武装组织,这个武装组织在政治上倾向于兰芳宪政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朴昌秀现在实际上就是兰芳宪政党雇佣的战士,而他此次的任务就是在中国执行一次战斗任务。
  至于具体的任务是什么,现在朴昌秀并不清楚,他也不关心,他只知道,等轮船在天津大沽港靠岸之后,会有人来接他们,是的,是他们,而不止是朴昌秀,实际上,这艘轮船的乘客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与朴昌秀执行同一任务的战士,他们也与朴昌秀一样,现在并不清楚他们要去执行什么样的战斗任务,不过在出发之前,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已经交给了雇佣他们的民团,只要完成任务,这笔安家费足够他们在富足中度过余生,这确实是一次很划算的任务,不过与此相应的是,这件任务的难度肯定很高,不然的话,雇主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而且一次就雇佣这么多人,并且催促的非常急,头一天召集人手,次日雇佣兵们就被送上了轮船,然后,这艘快速客轮从兰芳直驶中国,雇佣兵们甚至没有携带武器,连匕首都没带,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等到了地方,自会有人用最先进的武器武装他们。
  按说以朴昌秀的年纪,已不适合参加一线战斗,但是朴昌秀现在并不是普通战士,多年的佣兵生涯不仅将他改造成了一个冷血杀手,而且也使他掌握了丰富的战斗知识与战斗技巧,刺杀、格斗、狙击、爆破甚至是绑架,诸般武艺样样精通,依靠这些知识,朴昌秀不仅领着高薪,而且也充当着这支雇佣兵部队战地指挥官的角色,现在,他就是这艘轮船上这两百余名男女雇佣兵的司令。
  作为这支雇佣兵部队的战地指挥官,朴昌秀理所当然的要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此次任务上,但是由于现在的任务仍未明确,因此朴昌秀也只能猜想。
  兰芳民风彪悍,雇佣兵更是兰芳地区的“特产”,整个南洋地区,到处都流传着兰芳雇佣兵的传奇故事,有真有假,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就连英国海峡殖民当局也不得不承认,许多被刺杀的社会名流实际上就是死于兰芳刺客之手,对于兰芳雇佣兵组织,各国都很头疼,就连中东地区也有兰芳的雇佣兵在活动,或者为阿拉伯部落首领提供保卫,或者为英国、法国的殖民当局所雇佣,以保护当地的殖民官员的产业,毕竟,华人的长相与中东地区的土著明显不同,这有利于区分危险分子。
  不过,兰芳雇佣兵确实很少为中国雇主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法律建设比较完善,民间的纠纷往往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不必动用非常规手段,只有当财阀之间发生冲突时,才会用到职业杀手。
  朴昌秀在雇佣兵生涯中,一共只为中国雇主服务了两次,而且两次都是为财阀服务,任务均为刺杀,一次成功,一次失败,现在他的肩膀上的那个伤疤就是那次失败的任务所造成的,如果不是他跑得快,恐怕当场就被目标身边的武装保镖给击毙了。
  这碗饭不容易吃,再加上年纪也大了,朴昌秀已决定,干完这最后一票买卖之后就退隐江湖,也正因此,他已不打算拼命,到时候战斗开始,他将呆在安全的地方。
  就在朴昌秀思考着如何确保在任务失败的情况之下全身而退的时候,汽笛响了起来,轮船已靠近烟台港了,那港口的设施已是遥遥在望,甚至可以看见那些停泊在港口的高大军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上头飘扬着五色旗,显然是中国海军的现役军舰。
  烟台虽然不是海军基地,但是却是海军的重要补给站,而且在这里,还有一所商船学校,目前正负责为海军培训基层官兵,这种培养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海军经费,并且可以保证在战时迅速扩充海军兵力,实际上,现在的每一所民间航海学校都开设有军事课程,这还是当年训政时代的遗风,或许是看到了节约经费的优点,宪政时代之后,这一特色被保留下来,中枢政府甚至专门为此裁撤了一些海军学校,将海军基层官兵培训任务交给了民间商船学校,建立于1903年的烟台海军学校就是在那时候被撤消的,那座学校原本的规模就不大,主要培训技术军官。
  “快看!航空母舰。”
  “这是中国自己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南海’号!”
  有人站在客轮的前甲板上叫嚷,这引起了朴昌秀的注意,于是返回船舱,拿出了他的那架英国造军用望远镜,向港口停泊的那艘航空母舰眺望。
  航空母舰似乎正在码头进行补给任务,而且看起来暂时也没有出港的迹象,军舰的甲板上可以看见一些水兵在忙碌,或者擦洗甲板,或者晾晒衣服,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祥和,战争似乎很遥远。
  朴昌秀并不知道,当他拿着望远镜向航空母舰上眺望的时候,那艘航空母舰的舰长也正站在舰桥上,举着一架中国造军用望远镜,向朴昌秀乘坐的那艘快速客轮眺望。
  这位舰长名叫萨师俊,他就毕业于烟台海校。
  作为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代理舰长,萨师俊上校现在有些无事可做,所以利用空闲时间在海上看看风景,那艘正在向港口这边驶来的快速客轮引起了他的注意,从轮船上悬挂的旗帜来看,那应该是一艘来自兰芳第二共和国的客轮,而且是不定期客轮,什么时候在港口停泊,完全没有时间表,所以进港的手续比较烦琐。
  “难得在这北方看见兰芳的客轮,不知船上装的是什么人?”
  望着那艘正鼓浪前行的客轮,萨师俊上校琢磨起来。
  第1023章 网
  这也难怪萨师俊上校觉得奇怪,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在这烟台港看见兰芳过来的轮船了,自从经济危机之后,中兰之间的贸易额就迅速萎缩下去,不仅货船少了,客船也少了,南洋华人移民又以南方移民居多,因此上海、福州、广州、香港等地才是南洋移民登岸的口岸,烟台这边,倒是少见兰芳客轮。
  “报告舰长!海军部回电。”
  正当萨师俊研究那艘兰芳客轮的时候,一名军官走到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份电报抄稿。
  “念。”
  萨师俊没有回头,只是说了一个字。
  “是!部电:目前海军经费紧张,你舰所需之飞行部队装备,目前仍不能调拨上舰,所需增补之电台亦不能立即调拨到位。”
  听那军官念完电报,萨师俊苦笑,摆了摆手,示意军官离去,然后放下望远镜,叹了口气。
  过去,是正牌舰长跟海军部泡蘑菇,要飞机、要飞行员,现在,萨师俊代理舰长,这泡蘑菇的工作就算是交给他了,昨天他拍电报去海军部,要求立即将“南海”号航空母舰所需飞行部队的装备与人员配备齐全,但是今天这份来自海军部的电报表明他的计划再次落空,看起来,这艘大型航空母舰只能继续呆在港口晒太阳,在这种情况之下,军舰出海训练已没有多大意义,这毕竟是航空母舰,作战武器是飞机,没有飞机的航空母舰就等于是海上的活动靶子,现在出海训练,唯一的价值恐怕就是充当假想敌舰队的靶子。
  其实严格说起来,“南海”号航空母舰还是有两架飞机的,不过都是侦察机,而且是旧式型号,早已过时,其中的一架还在测试那部蒸汽弹射器的时候被损坏了,所以,现在的这艘排水量两万吨的大型航空母舰只有一架飞机可用,现在就停在机库里,没敢拖到甲板上,怕丢人。
  萨师俊也理解海军部的无奈,黎元洪政府虽然在上台之初曾经承诺过,要加强海军建设,不仅批准了海军部的“六六舰队”方案,准备建造六艘战列舰和六艘重巡洋舰,以替换老旧不堪的战列舰队的那几艘老式战舰,而且同时也承诺,至少批准四艘大型航空母舰的建造方案。
  承诺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1931年,金融风暴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全球,最终演变成了这场灾难性的大萧条,从那之后,黎元洪政府就一再削减海军经费,不仅取消了“六六舰队方案”,而且也收回了再建造几艘大型航空母舰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之下,1932年正式编入海军现役的“南海”号大型航空母舰至今仍未配备飞行部队也就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在萨师俊看来,为“南海”号航空母舰配备飞行部队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海军经费,甚至可以从那两艘即将退役的小型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