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上尉很快下达了他的命令,全体村民立刻离开树林,带着他们的随身物品和牲口,从另一条道路离开村庄,顺着河流往下游走,那里有一座城镇。
  一夜的行军,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钟,马尔赛尤上尉终于看见了村民们所说的那座城镇,众人心急火燎的往镇子里赶去,但是,没等他们真正靠近镇子,就已经听到了从身后传来的轰响,回头一瞧,远远望见一支军队从东边过来,而且那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坦克部队,那轰响就是坦克的发动机轰鸣声。
  马尔赛尤上尉第一时间确认了对方的身份,那支正由大路向镇子推进的坦克部队就是亚盟的坦克纵队,这从坦克的型号就可以确认,几乎是清一色的“灰狼”式中型坦克,现在,亚盟的几乎所有正式成员国都装备了这种中国制造的中型坦克。
  接着,马尔赛尤上尉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的身上还穿着德国空军飞行服,这显然会给他带来麻烦,而这里距离镇子还有好几公里远,一时片刻无法躲到镇子里去,而附近又是旷野,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所以,上尉立刻脱下飞行服,向村民借了衣服,将自己裹了个严实,然后混在村民里,站在路边等着坦克纵队过去。
  坦克纵队很快过去,后头还跟着卡车车队,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使马尔赛尤上尉意识到了另一个严重问题,安卡拉恐怕很快就会陷落了。
  没有军人刻意的去留意这些站在路边的村民,现在是战争时期,到处可以看见这种难民,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群难民中正站着一名德国空军飞行员,而他正在仔细的数着车队的卡车数量。
  让马尔赛尤上尉惊讶的是,他居然数出了四百辆卡车,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更让他惊讶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卡车上,他还看见了许多身穿德国军装的人,陆军、空军都有,显然是被俘的德国军人,而就在这些人中,居然还有马尔赛尤上尉的上司斯坦因霍夫少校,少校就坐在一辆卡车的车斗尾部,与其他战俘一样,是一脸茫然,扭头张望路边的村民时,被马尔赛尤上尉一眼认了出来,但是少校显然没有注意到那名穿着当地牧民服装的下级。
  “少校居然被俘了?”
  马尔赛尤上尉有些吃惊,他知道少校是在他被击落之前跳伞的,而他在坠机跳伞之后也曾试图寻找少校,但是并没有发现少校的降落伞,他曾认为少校的降落伞一定是被风吹到西边去了,但是现在,显然是亚盟的士兵先找到了少校。
  “可怜的少校,但愿战俘营是由中国军官管理的。”
  望着那辆远去的卡车,马尔赛尤上尉在心里为少校祈祷着,同时也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镇子他不去了,他将直接前往安卡拉,但愿安卡拉现在还没有陷落。
  第1234章 坦克突击
  在那尘土飞扬的公路上,一支军队正在全速向西方推进,但是由于公路的许多地段被敌方工兵摧毁,这直接影响了前进的速度,虽然友军工程部队正在全力以赴的抢修那些地段,但是相比装甲部队的高速,抢修的进度还是太慢了。
  率领坦克纵队绕过一处被炸得塌陷的路口,季良才回头望了眼路口的塌陷处,足有几公尺深,就像是被一颗空军投掷的重磅炸弹直接命中一样,路口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德国工兵干得非常彻底,至少在两天之内,这里是不可能通过非履带式车辆的。
  毫无疑问,季良才手里的战报是完全正确的,土耳其战场的德国军队正在策划一次战略撤退,而在这种战略撤退面前,安卡拉肯定会被放弃,所以,上级交给装甲部队的任务就是加快进军速度,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占领安卡拉,将担任殿后任务的德军、土军部队的后路切断,而季良才执行的就是这一突击任务,不过他并不是第一突击集群,他是增援部队。
  季良才现在指挥的是一个坦克团,该团是一个加强团,除了一个重型坦克营、两个中型坦克营和辎重部队、通讯部队之外,还特别加强了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支侦察分队,总兵力超过了三千人,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说是增援部队,但是实际上季良才的这个坦克团现在执行的是突击任务,必须一路走一路打,这支坦克团要去增援一支伞兵部队,那支伞兵部队奉命在西边的克泽尔河实施一次空降,以占领一座对进军和撤退都同样至关重要的铁路桥,而那支伞兵部队是在昨天下午实施得空降作战,到现在,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天战斗了,虽然成功的占领了桥梁,并且守卫住了桥头堡,但是问题在于,面对数倍于己的德军、土军的凶猛反攻,那支伞兵部队已经伤亡惨重,难以支撑了,所以,上级交给季良才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赶在守桥的伞兵部队全军覆没之前接手桥头堡的防御,阻止德军炸桥或者控制桥梁。
  根据半个小时之前从伞兵部队传来的消息,目前,伞兵部队正被德军、土军围攻,而且已经被敌军的攻击部队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分别坚守在东西桥头堡上,形势非常危急,这迫使季良才不得不采取冒险的直接冲击战术,不等第二增援部队赶到,指挥坦克团直接从那条连接桥梁和东边城镇的公路上冲向东侧桥头堡,而现在唯一可以为这支坦克纵队提供支援的或许只有空军部队,由于沿途的德军、土军部队没有被清除,所以,季良才的坦克纵队随时可能遭到敌军的侧击。
  这次的坦克突击是风险极高的战术,季良才必须做好承受伤亡的准备,但是他也决定,无论前进的道路上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他也必须坚定前进的信念,整个部队的信念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前进!
  在前进路上,季良才不时的抬起头望着天空,可是天空中却始终没有出现空军前进指挥部承诺过的空军飞机,哪怕是一架侦察机也没有出现过,季良才向后方联络过,得到的答复是空军目前正在与德国空军争夺南方地区的制空权,而且南方战场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坦克战,德军的几支坦克部队拼命的想在空军的掩护下突围,而中国空军由于要执行支援任务,所以暂时无法抽调兵力赶到北方战线,所以,至少在一个小时之内,季良才必须依靠他手里的装甲兵应付前进道路上的敌人,现在,这支坦克纵队实际上已成为最靠近安卡拉的亚盟装甲部队。
  季良才是天亮时率领部队出发的,而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钟,距离目标区还有二十多公里,以目前的推进速度,他完全没有把握能够在天黑之前抵达东侧桥头堡,但是伞兵部队的危急情况已经不允许再有任何耽误了,所以,季良才刚才已经派侦察分队的轻型装甲车辆走在前头,一是探路,二是利用速度优势赶在主力部队前头抵达桥头堡,增强伞兵们的坚守信心。
  不过现在,当季良才刚刚率领主力部队绕过那处被德军工兵破坏的路口之后,他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射击声,有炮声,也有枪声,很微弱,几乎完全被坦克纵队前进时的噪音给淹没了,但是如果取下耳机,仔细倾听的话,还是可以听见那前方的枪炮声的。
  与此同时,无线电台里也传来了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就在前方几公里之外,侦察分队遭遇到了一支德军部队的阻击,目前双方已经全面开火,德军火力非常凶猛,不仅有“铁拳”反坦克火箭筒,而且还拥有反坦克炮,从机枪火力点的分布和数量来分析,这支德军阻击部队的兵力很可能超过两千人,更为重要的是,这支担任阻击任务的德军部队的官兵均身穿一种特殊颜色的迷彩服,很可能是德国党卫军的部队,战斗意志远超德国国防军,而且有一种狂热的信仰在支撑他们的战斗信念。
  接到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之后,季良才哼了一哼,说句实话,他还真没把德国党卫军放在眼里,不就是一帮被纳粹洗脑了的武装分子么,再厉害,能有驱逐舰厉害?当年,他季良才可是指挥坦克分队击沉了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的,现在,季良才所乘的这辆“野猪”式重型坦克的炮塔侧面还绘着一幅插着米字旗的军舰图案呢。
  虽然对德国纳粹党卫军的所谓“战斗意志”嗤之以鼻,不过季良才还是没有大意,立刻调集了几个中型坦克连,赶过去增援,至于速度相对较慢的重型坦克就继续跟在前导部队的后头慢慢往前蹭吧,重型坦克行动迟缓,是快速行军的累赘,但是不带又不行,就怕路上碰上敌军的重型坦克,而根据刚才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来看,阻击他们的德军部队似乎装备了重型坦克,而对付重型坦克,最好的武器还是己方的重型坦克,除非空军能够及时将攻击机调过来。
  出于谨慎,季良才又联系了空军前进指挥部,要求立即增援几架攻击机过来,没有“旋风”,旧式的“啄木鸟”也行,毕竟,再厚的坦克装甲也挡不住空军飞机发射的火箭弹,火箭弹准头或许差点,可是密集度够啊。
  几公里的距离,在平时,对于坦克部队而言并没有多远,可是现在却不是平时,公路上到处都是被炸断的路面,每一次跨越这些公路上的横断面都要颇费周折,甚至不得不用炸药将陡坡炸缓,想绕道都是一件难事,毕竟这里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公路就是修建在山谷中,两边都是陡坡,或者干脆就是悬崖,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绕道过去的。
  重型坦克部队在后头慢慢的往前蹭,还没走到一半路程,前头的中型坦克已经赶到了交战区,而在这时,德军的重型坦克终于正式登场,几炮过去,几辆“灰狼”不是被击伤就是被击毁,而这时,中型坦克部队的指挥官也终于确认了侦察分队的报告,德军的阻击部队至少装备了六辆“虎王”。
  一听前头有德军的“虎王”埋伏,季良才顿时是食指大动,这是激动的,难得跟“虎王”正面较量一下,这可是土耳其战场上“虎王”首次正式登场亮相啊,以前,季良才也只是听说在高加索地区和南俄地区出现过这种重型坦克的王者,这可是重达六十多吨的陆地怪物啊,就以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地形条件,“虎王”出现在这里,如果不是德军指挥官疯了,那么就是德军司令部为了撤退更多的主力部队不顾一切了,要知道,即使是“野猪”,也才五十吨重,比“虎王”整个小了一圈,如果从战斗全重来看,这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但是就以“野猪”的重量,走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道路上,也感觉非常吃力,这里的道路和桥梁根本不是为这种陆地怪兽设计的。
  即使明知“野猪”的吨位不及“虎王”,可是季良才也只能继续往前冲,无论如何都必须突破德军的阻击,向桥头堡突击,控制那座铁路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是南方德军部队向安卡拉撤退的唯一通道,就在铁路桥附近的一座镇子里,两条公路在那里交汇,一条向东,目前已经被德军破坏,另一条向南,目前仍控制在德军手里,攻击守卫桥头堡的中国伞兵的德军部队就是通过南边那条公路北调的,只要占领了那座铁路桥,就等于切断了南方战区数万德军精锐部队的退路。
  于是,季良才立即下令,前导部队的所有坦克和步兵立即向后撤,与主力靠拢,同时再次向后方的空军前进指挥部拍发电报,将“虎王”出现在土耳其战场的情况告之空军方面,他就不信,在这种情况之下,空军还抽不出几架攻击机和战斗机。
  同时,季良才继续催促重型坦克部队加快速度,为了赶上去,他甚至不得不下令将几辆半履带输送车填进路上的深坑里,当作铁桥,方便重型坦克跨越障碍。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在半个小时之后,季良才终于与从前头撤下来的前导部队接上了头,得知德军并未追来,季良才更加肯定,那是一支担任阻击任务的德军部队。
  再联系空军,攻击机和战斗机已经起飞,正在赶来,但是季良才等不了那么久,他决定先指挥重型坦克发动一次进攻,重型坦克由公路正面向德军重型坦克突击,同时,中型坦克寻找机会和通道,穿过德军防守的那座镇子,绕到德军重型坦克后头去,从后方或者侧翼攻击“虎王”那相对单薄的后侧装甲和侧面装甲。
  第1235章 狭路相逢(上)
  从地图上看,眼前的这座小镇叫作“纳斯塔鲁斯”,在当地语中,意为“山谷的咽喉”,仅从这个镇名就可以理解它的地形特点,小镇位于山谷的底部,卡在山谷的交通要道上,实际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就从小镇中间穿过,连接着东部的城镇和西部的那座铁路桥,小镇就是这条公路的咽喉所在。
  在纳斯塔鲁斯小镇的南北两侧,是高耸的山峰和山坡,人可以攀越,但是车辆是绝对无法从小镇旁边绕过去的,换句话说,谁控制住了小镇,谁就控制住了东西方的交通,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纳斯塔鲁斯小镇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只要越过了这座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就可以抵达克泽尔河,而一旦越过克泽尔河,就可以直扑安卡拉了。
  现在,德国军队占领着纳斯塔鲁斯小镇,这支德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如果想前往西部的那座铁路桥,就必须先冲破这支德军的阻击。
  收起了地图,季良才又与参谋们商议了一下,确定了最终的战术原则,然后,才带着参谋班子从山顶上走了下去,即使是站在山顶上,也很难将纳斯塔鲁斯小镇的全貌俯瞰到,必须承认,德军选择了一处非常理想的阻击阵地,而且从附近的山峰和高地来看,季良才同时也认为,空军在这里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因为小镇周围的地形确实太复杂了,攻击机实施低空突击,容易遭到德军地面防空火力杀伤,而就在刚才站在山顶上观察战场时,仅仅在小镇附近的高地上,季良才就发现了至少九座防空炮位,虽然攻击机拥有较厚的装甲保护,但是面对小口径高射炮的拦截,谁也不敢保证空中攻击的效果,而且,如此之多的防空炮,也足以说明,守卫这里的德军部队即使不是党卫军,也应该是德军中的精锐部队,由于没有发现土耳其军队,那么这也说明,德军也意识到了这座小镇的重要性。
  季良才认为,这场即将爆发的战斗的主角只能是坦克,尤其是重型坦克,德国的“虎王”对中国的“野猪”,从坦克的吨位来看,“虎王”占优,但是从数量来看,中国的“野猪”占有明显优势,毕竟,季良才手头拥有一个重型坦克营,而德军的重型坦克,即使在侦察营报告的数字基础上增加一倍,也只有一个坦克连,虽然不能排除德军隐藏实力的可能,但是纳斯塔鲁斯毕竟只是一座小镇,藏不下太多的坦克。
  下山之后,季良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空军前进指挥部报告当地的地形情况,建议空军指挥部先将攻击机和战斗机派往铁路桥那边,支援伞兵战斗,因为那边也有德军的重型坦克在参与进攻,至于他这里,他有信心在一个小时之内突破德军防线,冲向桥头堡,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全歼小镇里的德军,他的目的就是率领多数装甲车辆冲过去,毕竟,跟在他后头的还有增援部队,而他的任务是赶在伞兵部队被德军消灭之前接防桥头堡。
  就在季良才拍发电报的时候,坦克团的炮兵已经做好了射击准备,虽然是装甲兵,但是在进攻之前也是需要火力准备的,这与刚才的前导分队试探性的进攻不同,这是一次正面进攻,火力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执行炮击任务的是最新式的自行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