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远东狂人-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北走向的山脉交替,使四川成了一个完整而封闭的盆地,西部是青藏高原的巨大山脉,秦岭巴山横亘于北,巫山屏障于东,南边的大娄山过去便是云贵高原,也是高山耸立,跋涉艰难,整个四川四面高山包围,仅有几处险要关隘把守入川门户,真可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种地理条件根本就是为地方军阀割据准备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这句诗倒是很直白的说出了四川行路之艰险,但这仅仅是指入川道路之险,一旦进入四川盆地,这行路就不难了,一条长江从川西蜿蜒而过,由夔门出川,这一路之上不知汇聚了多少条大小支流,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乌江、金沙江,诸多大的支流都可常年通航,尤其是岷江、沱江和涪江,更是川中交通命脉,涪江又称“内水”,岷江谓之“外水”,沱江号称“中水”,依托三水,成都与重庆构成了川江航运的两大枢纽,分据川西川东,这两座城市的崛起和兴盛不是没有理由的。
  要想控制四川,必须控制川江,而要想控制川江,就必须控制成都与重庆,控制了这两座大城市,也就控制住了四川的全局。
  这正是此次共和军西征的战略要点,无论如何,都必须在最短时间里占领重庆与成都,将战略主动权握在共和军手里。
  赵北背着手站在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共和军总参谋长蓝天蔚站在他的左边,副总参谋长蒋方震站在他的右边,警卫营营长田劲夫则心有不甘的站在三人身后,手里拿着三顶军帽。
  这幅军用地图并不是中国人绘制的,而是从一名英国船长那里重金购来的,所以上面写得都是洋文,参谋们忙了两天两夜,又是查典籍又是勘误,这才将满纸的洋文换成了中文,并刊印下去。严格来讲,这幅英国探险家绘制的地图不能算军用地图,因为它没有等高线,而且残缺不全,不过现在整个四川都没有象样的军用地图,所以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由于夔门早已落入共和军掌握,长江三峡几处关键制高点都被架上大炮,大军由鄂入川时并未遭遇抵抗,很顺利的推进到夔州府,并立即发起了夔州战役,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拿下了这座川东第一重镇,缴获大批辎重、骡马,稍事休整之后,又一鼓作气沿着长江向西推进,由于工兵部队已清理了长江航道,炸毁了航道上的不少暗礁,共和军的两艘代用炮舰“楚甲”号和“楚乙”号得以被纤夫们拉过三峡,开进川江,配合陆上部队行动,在炮舰的支援下,共和军进军神速,一口气打到涪州,在这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再次停了下来,等待补给,同时也为涪州战役做准备。
  涪州挡在重庆的东边,是重庆的门户,位于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四川总督赵尔巽在乌江、长江沿岸部署了数万重兵,又赶上川江春汛,江水湍急,无法在江上架设浮桥,因此,涪州战役很可能是一场艰苦的大战。
  赵北并没有急着下达攻击命令,只是叮嘱部队密切监视对岸的清军动向,同时派出少量部队分别向重庆、合川方向运动,做出一副要跳过涪州直攻重庆的架势,试图调动清军回援重庆。但赵北也知道,跳过涪州不攻是不可能的,这里控扼长江航道,不拿下涪州,下游的补给就运不上来,部队的粮食、弹药得不到补充,也就不可能继续西进,这一点,共和军参谋部也很清楚,清军统帅是否也是如此想?没人知道,但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打仗不仅要靠勇气,更要靠智慧。
  “炮弹运上来了没有?”赵北问身边的蓝天蔚。
  “刚才张激扬来报,说找到一些川江木船,已经转运了少量炮弹过来,但离总攻所需炮弹相去甚远。这几天上游可能在降暴雨,江水涨得很厉害,浪大流急,不适合行船,只有川江木船才能勉强通航,那些木船吃水浅,可以靠近岸边拉纤,但现在江水仍在上涨,岸边的纤道有不少都被淹没,纤夫们还能坚持多久,谁也不知道。至于蒸汽船,由于不熟悉航道,也不敢开行,川江里的暗礁实在是太多了,咱们目前就这么几条蒸汽船,尤其是那两条炮舰,可不能有个闪失。”蓝天蔚皱着眉说道。
  “袁世凯不是说过,要从轮船招商局给咱们调几艘蒸汽船吗?怎么还没开过来?三峡的那些礁石都被炸了,应该过得来的呀,马力不足不是问题,咱们不是还设了绞盘和纤夫么?”赵北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
  “关键是工兵部队进展太缓,跟不上咱们的进攻速度,入川的航道是清理了,但川江航道还有很长一段没有清理,又赶上江水上涨,那几个重金请来的香港潜水员不肯冒险潜水,说起来咱们在川江清理航道也算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了,连洋人都叹为观止。至于蒸汽船,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咱们什么都缺,蒸汽船还是其次,无线电报才是最让人恼火的,缺少零配件,时好时坏,现在的军事通讯,全靠沿江敷设的江底电缆,听说赵尔巽在沿途埋伏了不少细作,难保他们不会去破坏,那样一来,修起来可就麻烦了。”
  蓝天蔚也是有些焦虑,出征之前,袁世凯答应给共和军调一批无线电台和电报员,但直到现在,那些电报机连影子都没瞧见。
  “就算是袁世凯的蒸汽船赶到,恐怕也得望滩兴叹。夔门那一带流急滩险,如果蒸汽机马力不够的话,也是过不来的,就靠拉纤效率不高。”蒋方震插了几句。这倒是实话,就连共和军的那两艘小炮舰也是靠纤夫们拉纤才过的夔门,不然,就靠船上的发动机,那也是休想入川。
  “那里应该设立几座机器牵引站,靠机器拉纤,总比人力快得多。”
  赵北看了眼身后的田劲夫,问道:“刚才打出去的宣传弹有回信没?”
  田劲夫摇了摇头,说道:“咱们打了两天宣传弹,可对方连个屁都没放,我看呐,这劝降恐怕是指望不上,还是得用真炮弹打,一气轰个一天一夜的大炮,我就不信,那帮巡防营的旧军是铁打的。”
  “咱们现在的炮弹,能轰一个小时就不错了。巡防营那帮家伙,难道真要给满清王朝陪葬不成?他们咋就对满清那么忠心?”
  赵北有些纳闷,或许是策动新军起义上了瘾,他很想兵不血刃的解决对岸的清军,所以这两天里共和军没怎么打真炮弹,只是打了几百颗宣传弹,图文并貌的揭露了清廷的腐朽,号召清军将士火线起义,向共和军投诚,投诚过来的一律优待,有枪的每人发二十块光复饷,没枪的每人也有五块大洋的光复饷。
  “报告!”
  军帐外传来一名参谋的声音,蓝天蔚迎了出去,待走回帐篷时手里拿着一张帖子,递给赵北,小声说道:“外头来了几个会党,说要拜见总司令。见不见?”
  “会党?哈,还是老熟人。”赵北拿着帖子看了看。
  “会党好啊,会党就是地头蛇,对咱们共和军可是很有用的,怎么不见?见!请那几位进来说话。”
  第142章 老熟人与地头蛇(下)
  来的会党中有一位是赵北的老熟人,大渡河一带的袍哥首领王松廷,当初他跟着同盟会干部熊克武、谢持等人逃出四川,到湖北投共和军,在汉阳住了一段时间后便又跟着川中“义会”首领佘英回了四川,但没回大渡河,而是直接去了川北,在龙安府、保宁府、绵州一带策动会党和被遣散的新军官兵,等熊克武等人带着赵北援助的一千杆曼利夏步枪从汉中赶回川北后,趁着共和军袭占夔门的时候,他们领导的川北反清起义就爆发了,搞得四川总督赵尔巽焦头烂额,顾此失彼,后来共和军虽然停止了进攻,但夔门的军事压力一直没有减轻,赵尔巽也不敢调太多兵去川北进剿,所以,川北的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整个川北几乎已成了民军的天下。
  会党,确实是造反的好帮手,虽然纪律涣散,但顺风仗还是可以打几仗的,对此,赵北深有体会,他的革命卫队里就有不少会党成员,不过现在他正在逐步清除部队里的会党势力,进一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跟着王松廷来的都是川南一带的袍哥舵把子,还有几个山大王,都是想趁乱捞一把的人物,本事没多大,但嘴皮子确实厉害,拍着胸口保证,只要赵总司令给他们几千条钢枪,一口气杀到成都跟打烟泡一样容易。
  几千条钢枪那是妄想,就连革命卫队都还不能做到人手一杆洋枪呢,又怎么可能给这些会党?西征开始前,汉阳兵工厂紧急赶制了两千杆简易步枪,装备革命卫队,为了赶工,这批简易步枪不仅没有弹仓,也没有完整的前护木,只有一截木头托手用,枪托也是拿木材边角料拼接而成,连漆都没刷,凑合着用,为了减少工时,就连枪管里的膛线也只有两根,再加上那古老的圆头子弹,这种步枪的射击精度差得厉害,所以,连表尺也可以省略了,只有一个焊死的缺口板当照门,上头再钻个孔,圆孔用于近距离射击,缺口用于远距离射击,瞄准的时候直接瞄着脑袋,子弹是打在脖子上还是腿上,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这批步枪也就得了个绰号,叫“满天星”。
  赵北当下将这些会党和山大王夸奖了一番,然后大笔一挥批了条子,拨给了他们五百杆“满天星”步枪,不过这不能从部队里现调,还得等下一批军用物资从武汉运来,西征开始之后,汉阳兵工厂的枪厂就专门制造“满天星”了,就连盘踞苏南的土霸王徐宝山来购械,也只能买到这种玩意,江西的阎锡山、李烈钧也是一视同仁。
  虽然数量少了点,而且还是缩了水的“猴版”,但好歹是洋枪,这帮会党、山大王个个是眉开眼笑,将总司令夸得是上天入地,川民救星,就差给他立长生牌位了,多少年了啊,这帮人造反、拉“肥猪”都用得是猫儿炮、三眼铳,巡防营虽然烂,但好歹手里拿得是毛瑟单打一、日式金钩,打起来吃亏的总是会党、山大王,前些时候,同盟会策动川中、川南会党起义,众人就是吃了洋枪的亏,这次听说共和军大举入川讨伐“赵屠”,又被从川北赶来煽动的王松廷一挑唆,大伙一合计,就跟着一起跑来打秋风了。
  但这个秋风也不能白打,总司令可是开出了条件,那就是派他们到涪州清军营垒探察,这帮人都是本地的地头蛇,徒子徒孙众多,有不少都还混进了巡防营当兵,无论是吃里爬外,还是火线起义,都是一把好手,当然不能放过。
  这些人到底是江湖中人,做事毫不拖泥带水,总司令军令一下,转身就走,只有王松廷在本地没什么势力,插不上手,赵北将他留下,打听川北民军的情况。
  据王松廷说,现在的川北基本上已经光复,清军全部撤出了川北,将重兵摆在成都府、潼川府、顺庆府一带,做出一副死守的架势,但实际上,由于共和军大举入川,四川总督赵尔巽不得不将一部分兵力调到川东,如果川北的民军拥有足够的重型武器和步枪的话,南下攻击并不困难,所以,此次王松廷赶来拜见,除了邀集川南会党策应共和军西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向赵北请求军火援助,尤其是迫击炮,熊克武回川时带回了几门重型迫击炮,用得非常顺手,这种大炮虽然射程不远,但很适合山地使用,对付城墙上的守兵很管用,而且比山炮轻便得多,几个壮汉就能抬着走,所以,即使总司令实在抽不出多的步枪,熊克武也希望能多援助几门迫击炮和足够的炮弹。
  赵北一口答应,并立即让人抬来五门重型迫击炮,摆在军帐前,此次西征,考虑到四川的地形,共和军携带的也多是迫击炮和山炮,野战炮反而很少。
  王松廷围着迫击炮转了几圈,兴奋之下,眉飞色舞的又向赵北讲了一件事:就在他南下之前,几个从川西松潘、雅州赶来的土司跑去向熊克武套近乎,不仅送给民军一些金砂、玉石,还主动提出愿意出兵帮助川北民军攻打赵尔巽,据说他们可以动员起至少十几万人枪。
  “他们打得什么主意?这帮人可不是什么好鸟。你回去之后得提醒熊克武同志,提防着点,土司、头人,跟咱们革命者可不是一条心。”赵北严肃的说道,对于这些土司、头人,他一向没有好感,人类社会都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了,可这些人统治下的地区却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之中。
  “还不是鞑子朝廷闹的?”王松廷有些不以为然。
  “当年朝廷玩新政,废土司,改流官,拆土庙,结果一来二去,把那帮土司、头人、庙祝惹恼了,扯旗造反,又被赵尔巽和赵尔丰哥儿俩给杀得人头滚滚,没办法,土枪打不过洋枪啊,土司、头人想去投靠英国人,可英国人在印度,离得太远,够不着,所以啊,这帮人就来找咱们,要咱们帮他们打赵尔巽,说好了,一旦把赵尔巽打翻,他们的土司官儿不动,咱们办咱们的共和,他们当他们的土皇帝,井水不犯河水,咱们不再在藏边搞新政,他们也不再抢劫咱们的马帮。”
  “他们是妄想!都共和了,居然还想做他们的土皇帝!哼,逆时代潮流而动,那就是革命的对象!要我说,伪清朝廷新政里边最有意义的就是改土归流,这一点,我们要实事求是,该夸的还是要夸。”赵北丝毫也不掩饰自己对土司制度的厌恶。
  在历史上,清朝的新政确实有改土归流的内容,而且,也正是因为此举,得罪了一大批土司、头人、王公,清朝灭亡之后,藏边、蒙古等地的动荡也种因于此,但这并不能归咎于改土归流,要怨只能怨清廷手段不够老辣,而且时机选得不好,中原地区都是一锅粥,居然还想全面开花,毕其功于一役。
  “对呀!熊司令也是这么说的,革命者说的话就是一样。”王松廷一拍大腿,一副知音难觅的模样。
  “可底下的那帮人不同意,说既然都是反清,冤家宜解不宜解,反正藏边那地方山高林密,瘴气又多,就叫土司、头人自己去玩好了,咱们还是一心治理好四川的天府之国才是。后来熊司令叫我私下偷偷一查,乖乖,原来那帮龟儿子都收了土司的金砂了,难怪帮着说好话。”
  “你们熊司令是怎么处理的?”赵北皱了皱眉,川北民军的成分也太良莠不齐了些,若是杨王鹏从陕南杀过来,恐怕他们是抵挡不住的。
  成都有一座大型兵工厂,规模虽比不上鄂厂,但也可称雄西南,前几年锡良督川时,又从德国蜀赫厂订购了一批新式机器,专门制造清廷委托德国毛瑟兵工厂设计的六点八毫米步枪,按照设计,每日可出枪五十杆,这套机器设备去年刚运回国,如果安装完毕,军械产量不比鄂厂差多少,群治学社那帮人早就盯上这块大肥肉了,虽然被赵北“劝”到了河南,可仍是念念不忘成都兵工厂,改组成“奋进会”后,更是将“假陕入川”定为战略第一要务,此次共和政府派兵进攻顽固势力,杨王鹏是最积极的,段祺瑞还没杀进山西,他就已经带兵冲向潼关了,如果不是缺乏大炮,恐怕奋进会武装已经在向陕南运动了。
  四川已被赵北视为囊中之物,不容他人染指,所以,为了拖慢河南奋进会武装和湖南共进会武装的入川脚步,他有意拖延了对两省的军火援助,不过那只能拖得一时,共和军需要盟友来分担清军的压力,盟军必须入川,但不能让他们拿下兵工厂,关键还是要扶持“土著势力”,而这也正是他扶持熊克武的主要目的,但如果熊部民军不经打,这个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