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梧桐夜深深,空闺盼曲声沉沉。
这首甫一出口,便引来一阵阵的赞叹声。
有人赞叹道:好诗好诗,用意很有角度,用闺中女子的孤单盼望意中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来表达自己心中对这美妙琴音的赞叹,真是有才。
不过这诗句之美,让江夕有点佩服这人。
接着不断有人作出诗来,各有特色,
比如:
赚得肠断曲,只憾人未寻。
还有,红泪落花声瑟瑟,春泥流水哪敢盛。
一首首诗句从众人的口中作出,引得人们的赞叹,就连二楼倚着栏杆的丛花美人都止不住叫好,不断助威,气氛好生热闹。
被吟出的诗词都被丫鬟用笔记下,送至楼上,但所有的作品都随后送了下来,交与作者手中,如此持续了很久,众人已经没有诗句吟出了,众人词穷,很是奇怪,难道这般好的文章都没能入那位姑娘的法眼,没有一首符合曲意的作品,气氛从刚开始的热闹变的有点冷清,让人很是怀疑,很明显,这些诗词都不符合这曲中的弦外之音。
本書源自看書網
。。。
 ;。。。 ; ; 下台阶出了书院,三人都大为失望,这书院看起来不像传说中的那般神圣,就是一个收学生教学生的私塾而已,除了比大一点的书社大点,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还以为书院是很庞大甚至比皇帝祭天的地方还要豪华庄严的地方,如此看来,这地方真是个坑人的名古屋,让我好生失望,本来打算如果拼死拼活的过了院试,不好好学习,至少还能在那里玩玩耍耍到毕业,但如此古板毫无生气的地方,所真让人熬个几年,真是折腾人不偿命啊!你们说是吧?”许子清有点幽怨的道。
听到他的唠叨询问,江夕不禁感到无奈,安慰道“有时候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既然书院这般有名,肯定有它的神秘和过人之处,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书院既然这般普通,那就不会有很多人来这个地方,甚至不会有这般多的人期盼能通过院试,到里面去学习。我想真正的强大不会表现在它的外表,这书院真是个有趣的地方。”
听到江夕这般猜测的肯定话语,少女也是轻点螓首,同意这般说法,许子清只好收敛它那委屈的表情,几人往城内返回。
行至朱雀街道上,前面不远处却很热闹,热闹不是指有什么决斗耍杂卖艺之类,或许这里本身就具有热闹这个词的元素,因为这里是风花雪月男人喜欢来的场所,出奇的是门口没有拉客的老鸨,没有那张打着浓厚脂粉涂着朱红的胖脸,更没有那把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摇着的轻罗小扇,男人**的场所不是这般安静,但此时却有很多人涌入,这些人大多不像浪子,也不是乔装打扮的某位官员,更多是读书士子,这楼的面积很大,楼层很高,还能看到栏杆边慵懒立着的女子,那份诱huo身姿惹得街道上的人们不时将眼光射来,心里期盼着能看到偶泄的春光。
楼的名字叫做诗词轩,大多数这样的地方都会叫做“怡红,群芳,百花”之类的风雅词语,这些名词的后面在加一个“楼”字或者“阁”字还有“院”字。譬如这诗词轩就很奇怪,这名字真的很奇葩,让江夕和许子清不由一愣,面面相觑。
意思都是由名字而来,这个地方不像其他的风花雪月之地一样,因为其中的女子大多都会吟诗做赋,琴棋书画者也比比皆是,能在这里潇洒快活到极点,你就必须有点本事,身怀几把刀,至少有文学方面的底子,能作诗赋文,才能得到这里面女子的芳心,这种用文学衡量消费水平的方式自然受到很大的欢迎,也成为那些年轻学子交流文学的圣地,年轻人气血方刚自有不服气的傲意,以诗会友便是这诗词轩的常见的活动。
诗词轩本是风花雪月被人鄙视的场所,但因为有这样的活动方式,在景阳城很有名气,不为别的,因为当朝大学士就从这里初出,以一篇赋冠绝景阳,第二天这位参加科考的年轻士子便取得最好的成绩,取得了考试状元,这位当朝的大学士也参加了那时的诗会,名人效应的缘故让这诗词轩更加有名。
江夕不禁感到好奇,莫非今天这里有什么盛大的聚会?想进去看看但碍于身旁的少女,所以很为难。
正在此时许子清道:这京都真是个奇怪的地方,这地方都能整出这么风雅的名字挂在外面当招牌,还能涂个什么新鲜。这般神情轻佻无所谓的样子立马引来了身旁少女的轻哼声,不由暗暗咋舌,心想又一次暴露出了本性。
少女好像看出了江夕所想,说道:“既然许公子都说这地方有点奇葩,那不如我们就进去看看有什么奇葩之处,还不等许子清反应,少女便拉着江夕走了进去,只留下许子清一人自顾自翻白眼的举起指头无奈的指向自己,这真有点无辜,有点可怜,呵呵。
楼中的建设和其他类似的地方一样,不过底层没有一位女子,楼上的栏杆却挤满了女子,丛花放艳,更添气氛。
入座站立的差不多都是进门的年轻学子,不过此时却是一片热闹,喝彩鼓掌叫好声混成了一片,每每某位吟得好诗好词,都会迎来一片掌声,让作者大放光彩,偶有不服气的便会批判另作诗词加以对峙,更迎来一片叫好声,最后以某个题目赢得冠军的人便上楼,至于上楼干什么,就要看人家自己了,是听某某姑娘的曲,还是赏某某姑娘的舞,还或是……
这般文学游戏让许子清跃跃欲试,可惜上天似乎就是喜欢和他作对,这段游戏似乎开始很久了,所以就要结束,只见此时二楼一位女子作手势停止了此间的喧闹,众人见到这位女子说话,便纷纷停下喧闹。
“今天以景会诗的游戏到此为止,不过接下来便是这最后的重头戏,香儿妹妹我想众人都是知晓,这最后的题目便是由她出题,若是有人所答能合香儿妹妹的心意,今日便有幸能见她的芳颜。”说完便抛出一个魅惑的眼神,让底下把持不住的男子呼吸立马急促。
这女子容颜秀丽,身姿妖娆穿着极其火爆,而且很会琢磨客人的心思,有这样的本钱,难怪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在这楼中的地位肯定不低。而她口中的香儿妹妹,肯定是这楼中的大红人,不然怎会将这头彩放于她身上。
“今天最后的题目是一曲琴音,奏情之人便是香儿妹妹,待琴音弹奏完后,众人便以此曲做题,内容诗词不限。”火爆女子说完,示意身旁的丫鬟上楼通报。
众人此时都是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等待弹奏开始。
稍微几息时间,便有琴声入耳,琴音悠扬低缓,起初让人感觉到轻松,但忽而曲风陡然深沉优雅,开始的轻松立马消失,犹如天上漂浮的云朵被清风吹散,留下天空淡淡的蓝色,不过偏偏给人一种惯性的宁静,这宁静的旋律中却透着股惆怅和悲哀。
江夕在楼中,自然听到了,甫一开始他便听出了这首曲子,因为他听过,他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叫《黍离》,不过虽然他脸上平静,但内心极其震撼,因为从他阅读过的书籍中知道这首曲子早已失传,失传是因为这首曲子在尘世中早就没有了曲谱,他今生也只有幸听了某位痴人弹奏过一遍,一遍便足够,一遍足够让他记得这首曲子的音律,这首曲子普通人根本奏不出来,必须是修行者才能弹奏的出。
这琴音如山顶泄下的瀑布,没有丝毫的停滞,如诗人一挥而就所成的诗句般那样自然,夹杂着淡淡的元气传至每个人的耳中,然而瀑布终将落地的瞬间,不知是山涧的微风太过嫉妒,还是弹奏者有意为之,琴音的旋律微涩,但琴弦拨出的音调却稍高,让原来荡气回肠的曲音顿时变为一滩浑水,然而就如滑翔的飞鸟般,起初在下落,只在某个高度,变回复了起初飞鸟翱翔的英姿,曲音顿时从生涩恢复了当初的自然,江夕唇角轻抿,微微一笑,对这位抚琴的女子好奇心大升,似乎明白了她的用意。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
 ;。。。 ; ; 江夕三人此行并不是逛逛熟悉景阳城而已,而是想到书院去看看,离院试的日子还有几天,所以时间还很充足,书院院试的时间定在七月中旬,也就是七月十五日,书院正式开院举行院试,所以时间还有半个月。
走在朱雀街道上虽然烈日当头,没有多少人,但却有许多参加院试的年轻学子,三五人一起的年轻士子风度翩翩,手中的折扇猛扑,犹如掉下河的母鸡猛烈的扑打着翅膀,想要快速离开这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只是这夏日的河水还没有那般刺骨,顶多也就是给脚掌散散热,偶尔遇到挽着手路过的年轻姑娘,那手中画着山河题着清秀小篆的折扇的摇动速度立马减缓,频率和振幅就像屋檐下午睡聋拉着耳朵的老狗,慵懒悠闲到了极点,不过这放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却极其搞笑,反而动作像夏夜乘凉的老头,没有透露出一丝活力,朝气青春自然没有,反而惹来那些女子的轻笑,不由让他们面面相觑,互相指责各自的丑态。一路过来几乎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奔赴院试的年轻学子。
纵是青春好儿郎,哪不露才不弄骚。偶得花儿粉中赞,同僚丛中媚眼抛。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便是这些年轻子弟的心理作用,偶尔路过还有几分英俊模样的年轻少年将目光投降江夕身旁的木钰,少女娇俏萝莉般的模样将所有路过的眼光吸引,那些争风吃醋的少年不禁嫉妒羡慕江夕和许子清,这到让二人颇有点尴尬,不过很快江夕便恢复了从容,这身旁带个小萝莉貌似也不是什么好事,而身旁的许子清倒一副无所谓的子,这让那些少年更加憎恨,看着那张春风和煦的脸庞恨不得马上吐一口吐沫贴在上面,也许更加放光,看你这厮还给我装逼,而江夕则是逃过了这些眼神,看着江夕英俊潇洒的面容,那些少年不禁生出自卑的情绪,但也因此嫉妒更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然要找许子清这个软柿子捏。
三人行至朱雀街道的中断,便发现有个很大的十字街道,稍微辨别了方向,江夕便带头向东拐了过去,行走在承天门街道上,有许多的店铺林立在街道两旁,那些招牌年头久远的药铺,生意极其兴隆,而且店铺的面积也很大,有时分布在城中的各个街道,但很多的是些古玩店和字画店,看着那些挂在正堂的字画便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顿时让人感到惬意,稍微走了有接近一个时辰,便看到了承天门,没有军士拦路的检查,三人很快便是出了城门。
没有繁华的街道和宁静的小村庄,放眼望去只有大片的青绿,城门不远处便是很宽广的路,甚至比官道还要宽阔,然后道路的右边便是一大片的树林,甚至看不到尽头,而道路的左边便是连绵不尽的群山,而站立在道路上抬眼望去便可以看到一座青山,青山不高但如果站在崖顶便可以看到整个景阳城的建筑,这座青山有点怪异,临西却是陡峭的崖壁,茂密的树木早已遮掩住那些颜色黝黑的石崖,只有一条白色缎纱从山顶飘下,白色不是锦罗绸缎,也不是华贵到极点的白纱,而是一条瀑布,因为山顶与地面的落差太大,自山顶落下的水流分散飘落成不均匀的水珠,被风一吹便成了白雾,所以从远处看便是一条白练。而这山不是一般的尖顶,极高的山顶上是平坦的,犹如天神持天斧从山顶的近端平削。
而这山峰主峰不是那般笔直,而是像一个z字下端被拉,z字中间的斜笔画被拉至九十度,而下端刚好坐落在离山脚不远处的峰脊上,那里便是一块平地,平地延伸很长直到东边的另一座斜侧站立的山峰,而那里便是书院的建筑,走过一段距离,便看到一大片草坪,草坪有台阶建立,没有标志型的建筑而立,也没有什么石碑,只是一排排向上的台阶,台阶很宽,由不知是何种黑岩铺成,台阶上却没有什么足迹灰尘,只是几片飘落树枝的青叶平静的躺在石阶上,让人感觉到极其的荒凉,若不是台阶上行着和江夕同样目的的人,江夕还会认为是自己进了一座古庙。
三人踏步上阶,行至台阶的尽头,有扇小木门,木门极其简单,宽度却有两丈宽,门上却有不知明的藤蔓所缠绕,而这门没有什么墙所固定,只能看到两旁的树林,抬眼却看不到任何门中崭露头角的建筑,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且感觉不到任何元力波动,江夕微皱眉头,既然连他察觉不到灵阵的波动,那只能说明这座灵阵的强大度超越了太虚境,为何从远处却能看到这里面的建筑,而在眼前却望不见,不禁感叹书院的强大所在,仅仅是进入的一座门菲便有这般强大的手段,可想而知。
忘掉心中的震撼,江夕抬步向门中走去,门中的景观却大为不同,这里一条林荫小道,小道古树林立,两旁却有楼阁林立,林荫小道的尽头便是广场,广场很大,被树林楼层所围,而小道正对面便是一横排很气派的学舍,其他方位也依稀可见楼阁,楼阁学舍很普通,甚至连建筑风格也没有什么特别,没有什么豪华庄严,青瓦石柱,让人感觉极其普通,这里就是一个大几十倍的私塾,让江夕很是奇怪。
偶现一些提前来参观书院的学员,只是他们同样也感觉很奇怪,隐约可闻男子的疑问词句,门菲紧扣被紧锁,也没有任何执事的人所在,有的只是扫地的老妇,清净透着股荒凉气氛,书院果然是用来学习的地方,与其他学院没有多大的区别,除了让学子厌烦便无任何特殊之处,穿过广场西边的大片松林,松林不是普通松林,笔直挺拔就像一柄柄铁剑出鞘而立,松林边还是楼阁,不过这楼阁却与其他的建筑风格不同,与朱雀街道旁那些破败古老的建筑一样,古老透着书页气息,门窗紧闭没有生气,几人看到这些很是无奈,看来这书院的特殊之处根本不是常人所能见到的,便沮丧而归。
书院当然是用来藏书的地方,藏书的地方肯定会有很多种类的书,有书的地方自然需要学习,潇。湘书院这般有名,自然是会学习。
本書源自看書网
。。。
 ;。。。 ; ; 官员和国师都是属于这个帝国,当然国师也属于官员,官员有很多种,也分文武,也分品阶,自然不分男女。
当代国师在云国人的心中地位不凡,也是云国强大的支柱,除了护卫那位皇帝陛下的安全外,还有保证这景阳城的安全,作为天下第一雄城,有其盛名强大,当然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修行者,这坐雄城中有座世人皆知的书院,有个贤明的国师,自然不乏修行者的到来。
修行者这种生物京都的人们不会感到惊奇和陌生,反而会感觉平淡无奇,大多数人都喜欢观看修行者的战斗,但很可惜的是这种机会根本没有,修行者的战斗谁又会无聊到在普通人的面前出现,就算有那些玄妙到极点的手段岂是普通人能感觉到的,所以普通人的生活依然是普通。
景阳城每天进出的人流量数目非常庞大,自然而然的推论修行者也会有很多,历史上却根本没有出现修行者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