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明月-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裕了,多养几个孩子无所谓。”
  赵兴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需要给他们找点事,对了,此处军营有空房吗?”
  张存回答:“大人,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军营,原本能容纳十万士兵,现在只有我们5000人,大人想要营房,这城里到处都是。”
  赵兴马上点头:“能住下就好,你帮我腾出一座能容纳一万人的大营房,然后选拔一万名十七岁至二十岁的孩子——凡附和年龄的全部选拔入营。不管他父母是否健在,有孩子入营地人家,也好腾出粮食养些孤儿——记住,孩子入地是童子营,不是军队,不要给孩子刺字,他们今后还要进坊场、还要结婚育子的。
  张都监,你还需要帮我抽调200名经验丰富地老兵,帮我一起训练这群孩子。子连(帅范),剩下的事就是你的,你从京兆府雇佣200名村秀才,先教孩子们识字,而后教孩子一门手艺。教孩子习武防身。
  今后我准备对商队进行武装护送,防止山贼抢劫。这活儿就包给童子军。子连,你每天拉一队学生出去,一边拉练,一边护送商队,我需要你用这一年的时间,让孩子们知道队列和基本的军事知识,至于读书识字,反而可以慢慢来。
  一年后。密州各项产业都开了起来。需要大量地劳工,这些经过简单训练的孩子就可送往各个坊场,童子营里只留下最合格的士兵,我需要把这座军营变成一座斯巴达训练营……“
  赵兴掰着指头,细细解说一番他的计划,帅范答应一声,立刻兴奋的去组织人手。等帅范走后,赵兴才纳闷的回想起来:“我刚才说了个斯巴达,可帅子连居然没有问我斯巴达是什么意思,我说了吗?”
  赵兴这话是询问程爽的,程爽纳闷的说:“斯巴达有什么稀奇的,我也知道。老师在茉莉园遇袭地时候,曾经讲过三百斯巴达勇士坚守温泉关。还说:没有坚定地战斗意志,再坚实的城堡也脆弱的如同纸糊的;而有了坚定的战斗意志,哪怕身在坦途,因为有了勇气。立刻能让坦途成险关。这故事同学们都知道,七叔,怎么,有什么蹊跷吗?”
  赵兴放心了:“原来,这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定是你们相互谈论时被人听了,传了出去。好,我放心了。”
  第二将张诚好奇的问:“什么三百勇士守卫温泉关。说说?”
  程爽立刻起劲说起这个故事。而后鹦鹉学舌的总结说:“世上任何事都怕坚持,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三百人挡住20万大军。看似不可能地任务,但只要有坚定信念,也不见得就会失败。
  家师常说,只要上了战场,就要抱定去死的决心,唯有这样才能活下来。自古艰难为一死,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事能难住人。想当初家师闯荡七海,就是横下一条心去寻死的,结果:但有敌手,均不愿与他拼死,让他轻易的闯过无数盗匪拦截——战斗,就如此简单。“
  程爽讲故事时,七名将领已经围在他身边,听的津津有味,听完程爽的评语,环庆路上最勇猛的那位第七将张诚感同身受地嚷嚷:“不错呀!洒家每战争先,只要我横下一条心冲入敌阵,连西夏铁鹞子也不敢与洒家放对。洒家陷阵无数,连油皮也没破,那些自以为安全,待在后面的胆怯人,却一个个先洒家而死,岂不好笑。”
  张诚这番话说完,七位正将有的尴尬有的赞同,有地不以为然,张存摇头说:“皇城使李仪(第六将),副将、东作坊副使许兴也不见得不如足下勇猛,可他们现在埋骨西夏了,朝廷连个赏赐都没有……唉!”
  这两个人的阵亡,也就是赵兴刚入庆州时听到的那份军情。这两人进入西夏侦查敌军的动态,与敌遭遇战死。但大宋官员上上下下却不愿承担责任,反而给了个“私启边恤,不罪不罚”的待遇,当然,这两人若活着回来,是定要受惩罚的。
  赵兴此刻已经与帅范商量完毕,他走过来听了一个话尾,便插嘴说:“今年我准备在庆州开放马禁,准许边民自由买卖战马。”
  张存立刻跳了起来:“大人,战马军用都不够,怎么能容许私下里买卖呢?”
  赵兴答:“正是因为军用不够,所以才让战马自由贸易,只有贸易活了,物转流通顺畅了,我们才可以从市面上买到足够的战马——罢了,这种商业观念你不懂,以后你只管收税就行了,马市我就设在定边城,你帮我看好了。”
  张存胆战心惊地说:“大人,若是有西夏人伪装商人来买马,怎么办?他们把我们地马买去了,我们骑什么?”
  赵兴笑的很憨厚:“只管卖给他们,怕什么。我准备下一步加强关卡,绝不容许片马流出庆州——你们只管卖,我边境上地人只管扣押,让西夏人花了钱、还给我们马市交了税,却两手空空回去,美得很!”
  在庆州要想把好关卡,堵塞战马向西夏输出。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庆州面对西夏方面是连绵的大山,只有几条河谷可以通行。战马长途移动需要饮水,在古代环境下,行军路线离不开河谷,只要卡住河谷出口,夏人想牵着马翻山越岭都做不到,除非他想让战马渴死在群山中。
  赵兴不等张存回味过来,马上伸出一个指头补充说:“下一步我打算提高战马价格与交易税,朝廷不是有一笔补贴款吗?官府采购最大的特点是一文钱的东西。官府只要横下心来。愿意花十文钱买。我打算动用官府采购地权力,撬动战马的价格,每匹战马售价抬高到一千贯!”
  说完,赵兴意味深长的挑逗说:“说起来,河东折克行那场胜利才是油水厚啊,斩敌多少且不说,招降多户——完全可以让他们挖煤窑;获马畜上万匹——每匹马价值一千贯的话。这可是一场上千万贯的胜利。有了这笔钱,别说养十万人了,再养十万也足够了。”
  环庆路上诸将听出了赵兴的暗示,瞪大眼睛盯着赵兴,半响,第二将张诚仗着与赵兴关系熟,鼓足勇气问:“大人。你是说开放马市,马市又设在定边城中,还要进行官府采购,可官府有那么多钱吗。”
  赵兴两手一摊。回答:“官府有多少钱,这你们无需管。只要官府肯出一千贯采购马匹,哪怕每月只采购十匹马,那么,其它的战马交易也掉不下价来,不是吗?”
  张存见到有人开口,他小心翼翼的兜着圈子说:“大人。李仪、许兴可是担了罪责的。私入敌境,可是大罪。”
  赵兴瞪着眼睛。轻斥道:“那是两个蠢材,私入敌境——谁投诉地?西夏人可曾向我庆州府投诉过?”
  这下子,连第七将张诚这个混人也明白过来了,他一拍大腿,直接把大家羞羞答答不肯说地内容嚷嚷出来:“着呀!洒家找三两个人偷偷潜入西夏境内,抢两匹马回来,但遇反抗,尽皆杀之,西夏人找谁哭诉去?向我庆州官府投递诉状吗?投诉什么?私入敌境?他敢来,看我庆州百姓不撕碎他……
  这买卖好,去西夏境内抢两匹马,栓在马鞍后面,一路就跑回来了,西夏人想追都追不着,回来后在马市上以卖,若卖给招讨大人,那就两千贯到手了,若卖给其他人,每匹怎的卖不到八百贯。十几年的薪水,也就几匹马的费用,死了也值。“
  第七将张诚的鲁莽让众人都显得很尴尬,张存不好意思的扭过脸去,一副我不认识此人的模样。其他将开始研究地面,似乎地面上突然冒出什么东西,值得大家仔细观察。唯独赵兴若无其事地转过身去,背着双手慢慢离开。
  过了一会,第二将张诚醒悟过来,他赶紧跳起来拉住赵兴的手,亲热的攀起了家常:“赵老弟,离人兄,我弟弟跟我说……去年的时候还来信说他在与你合伙做生意,说离人老弟家里藏了好多好刀、好马、好铠甲,不如我写个欠条,从老弟家中预支几副武胄,咱家没钱,由我兄弟偿还,如何?”
  其他人也明白过来,张存先打量着赵兴的随从,煽风点火:“我听说赵大人入庆州的时候,随从们可是豪华,人人都是一副全身甲,如今我看这些兄弟们也没穿甲,想必赵大人平时也用不上那些武胄,借我们使使,我们用马抵偿。”
  赵兴缓缓的点以点头,庄严地回答:“可!”
  众将大喜,纷纷找纸笔书写借条,赵兴好像无意识的顺嘴说:“俘虏也值钱啊,如果开个小煤窑,让他们都去挖煤去,每个俘虏也能值个百十贯。”
  第二将张诚最快,马上说:“环州有现成的煤窑,还有一座火硝洞,都由我州兵监管!”
  赵兴点点头:“索性就把这座煤窑收归官办,官府与煤窑窑主合股,由军方提供挖窑贱口奴隶,官府从收益中补贴军方。”
  张存以听这话,狠狠的踢了第二将张诚以脚,连声喝骂:“呆子,还不找吴庆来,领大人到煤窑看看……不,带上你地人。与大人同去,沿途保护大人的安全。”
  张诚兴冲冲跑去召集士兵,赵兴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先去了横山寨、通塞寨、淮安镇沿线,他指点着这片山区,向三位寨主说:“你们三个寨子恰好在洛川、归德川之间,出了你们的寨子就是连片地群山。
  西夏人要来,只有三条路,一条是白马川。一条是洛川。再然后是归德川。洛川那里有怀威堡、威边寨、胜羌寨,怀威堡石敢那里我已经打造了一条草木皆兵防线。你们这三个城堡总体上是安全的,设立你们这三座寨子的目地,就是监控翻山过来地西夏兵。若无意外,西夏人一般不会到这来。
  所以我计划把你们打造成前线补给中心,你们这里除了给我种草养马、种麻薯囤积粮草外,还要给我学会制造甲胄。我在庆州城正在组织人手,制作金属拉丝机,这种拉丝机可以把金属拉成铁丝,长的铁丝可以制作出铁刺网,马是一种胆小地动物,看到铁刺决不会冲撞上去,所以以到铁刺网就能阻止骑兵。另外。铁丝还可以制作金丝锁子甲,一套锁子甲可以卖到三千贯,制作的人多了,这价格也许会降。但两三年内大概还能维持千贯的价格。
  用铁丝编织锁子甲,老娘们都会干地活,无论你们寨中生产地铁丝还是锁子甲,我都会动用官府采购的力量替你们报销,所以今年你们别操心粮食,有了钱怎么换不来粮食,今后你们的任务就是:种草养马、编铠甲。“
  三位寨主大喜过望。频频用眼色交换着目光。赵兴又询问了当地种草情况,三位寨主连忙答应:“招讨。小民们蠢笨,大人拿来的新鲜物不敢轻易处置,我现在就去,让他们把田里的苗都拔出来,全种上草。”
  赵兴重重的哼了一声,神色阴沉的翻身上马,三位寨主紧跟几步,着急地询问:“招讨,那拉丝机官府补贴多少,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出来?”
  赵兴一句话也不说,催马前行,帅范落到后面,恐吓说:“招讨大人怒了,你得赶快去州府赔罪,种植计划需要尽快动手……”
  恐吓一番后,帅范跟上了赵新的队伍,笑着解释:“大人,民以食为天,我们却让百姓种草,百姓心里惶恐,也是可以谅解的。”
  赵兴点头:“我没怪他们,乡民无识,误了春耕不补种草,种什么粮食呢,来得及吗?”
  正聊着,赵兴突然驻足,扬鞭指着附近一出山坳,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我是说那片白白的岩石是什么?”
  吴庆窜出几步查看了一下:“此处已至环州,前面不远是甜水堡,那处岩石沟应该是白石沟,山里的石头是白色片石,有点晶晶发亮,孩子们都喜欢捡石头玩,可这种石头太脆,即建不成屋子,也无法打磨成器物,所以就荒废了。”
  “过去看看”,赵兴晃着马鞭催促。
  那是片石英岩,裸露在地面的石英矿,纯度很高,从岩石的表面看,似乎还含有少量长石、云母、绿帘石、角闪石、榍石等……作为一个现代人,具备这些知识无需专业学习,只要常在旅游点买点假玉就行了。但要具体分析出各组分含量,就需专业学习了。
  “附近还有什么特殊地石头”,赵兴急忙问。
  “这个……”张诚看了看吴庆,吴庆回答的很快:“昔日沈括那懦夫(沈括曾任延路经略安抚使)在延州时,曾雇佣一名环州人四处搜集古怪岩石,这人姓奇,名十三。沈安抚走后,奇十三依然在收集石头,说是总有一天沈安抚会来找他要石头。
  此人正在环州城,环州附近有什么奇石怪木,他都知道。他家里还堆了不少石头,大人要想知道,去他家里一看便知。“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82章 把你的仇恨交给我
  在奇十三家中,赵兴啧啧称奇的看着满院的石头:“这是石英岩、这是芒硝,还有煤炭、白云岩……啊,皮硝也有了,好,这还有石灰——环县哪里穷了,分明是一个天然宝库,有了煤炭,就近可以煅烧各种矿石。程爽,快马去庆州,召集各位商人来,就说官府有钱了,准备发放采购大单,想挣钱的跑的快点,来晚了就没有了。”
  程爽跳上马,呼哨一声,带着几个兄弟冲出门去。他出门的时候,环县地方官屁滚尿流的带着当地的官员与衙役奔进院子,连连从赵兴作揖,口称:“招讨大人来环州,怎么不去州衙,怠慢怠慢了。”
  环县刚刚解除战争状态,士兵们警惕性蛮高,赵兴带着大队人手进入县城,早已惊动了当地地方官。吴庆熟门熟路,带着赵兴直接摸到奇十三家中,获得消息的地方官员晚到了一步,心里惶恐的不得了。
  环州这个前线,不可能有进士出身的人前来当知州,这种三等路的知州也就比知县品级高一点,这知州苗青是由当地小吏升上来的,文化人都喜欢摆弄诗词,小地方出来的人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更是特别喜欢吟诗作对,苗青才与赵兴寒暄完毕,立马夸奖到诗词上:“学生早听过大人的诗名,春日融融之际,大人来我环州,可有什么新作,感怀一类的,令学生畅读一番。”
  赵兴最不喜欢就是别人跟他谈论诗词,看到一名四十多岁老官吏对他口称学生,还最犯他忌的谈诗,赵兴板起脸。不满意的训斥说:“环州屡经战火,百姓最要不得的就是谈诗论赋,老大人也是吏员出生。以能干著名于环州,怎么见面跟我谈这些妇孺的玩意。”
  赵兴这话在一个现代人看来,只是一番平平常常的劝勉话,但对一个古人来说,这是很严厉地责骂。对古人来说,是不是进士出身。身份是天壤之别的,他点出对方是由吏员一步步升迁的,自己觉得这是夸奖,但这番话却把苗青臊地满脸通红。
  万俟咏不在身边,帅范又是一个愣小子,第二将张诚是个憨货,这厮要是通点人情世故,不会比他弟弟还升官慢,所以赵兴的话让环州官员无地自容,但他身边的官员只知道傻乐。还是赵兴看势头不对赶紧把话题跳过去:“苗县。这位奇十三,本大人征用了。接下来本大人要在你环州召开招商大会,你快去准备场地。本招讨借用你环州的土地,做一点活计。三年里,利润与你环州分一半。
  等三年后,本官将属于环州的归还环州。至于以后你跟环庆路如何分肥,那是你跟下一任官员的事,做好了这活,本官给你考绩优等,举荐你升一升。“
  这话苗青爱听,他连忙拱手请赵兴前去官舍安置,赵兴将随从安排在官舍后。自己却坐不住,他让奇十三指路带着苗青跑遍了环州附近地几个矿点,等他赶回来,环州已聚满了商人。
  “环庆路今年四处在种草,现在草已经出苗了,官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