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明月-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人究竟怎样将火药技术从大宋偷去,而后将之运用到战场的,这是一个历史未解之谜,现代人猜测,可能是喜欢鼓捣炼丹术的汉人道士,将火炮技术传给了金人;更或许是金人吞并渤海国后,当地汉人道士将这一秘密献给金人邀宠。
  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历史上,宋金战争到了末期,金人在武器上已经不落下风,甚至还占有部分优势,而大宋当时局限于党争,新党成员反对一切不符合自己党派的东西,甚至包括不属于自己党派的火药技术。这使得宋人虽然最先将火器运用到战争,但随后却没有展创新。
  可这些赵兴并不知道,他惊愕了半晌,实在想不出火炮技术究竟是怎样泄露的。在他想来,自己将这项技术控制的够严密的,怎么先是欧洲人,再是金人,都先后得到了火药技术——
  他忘了,他的火药技术是从西域得到的,是敦煌附近的乡民黄大、黄二兄弟,在主持他的火药研。
  另外,中国使用火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距宋代已经有六七百年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足以让任何有心人获知这一秘密——不,它甚至不是秘密,五六百年的时间,足以让火药技术传的人所共知,简直像家中做饭必须放盐一样普及,以至于到了宋代,一个道士不会摆弄火药,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赵兴在担心:金人会了火药,那么西夏人呢?辽人呢?他们还会用多久时间学会火药技术?
  他们是否会和真实的历史上一样,在火药技术上受到了宋金双方面的封锁,使得他们直到亡国,仍未有掌握这项技术。
  历史已经改变了,大宋现在换装武器,并没有隐瞒辽人与西夏人,新换装的火枪兵在京城耀武扬威,大宋皇帝恨不能让这支军队每天进行表演,在火器巨大的威力下,可以想象那两国的驻京使节该怎样向国内渲染这种武器的威力,而后又怎样不遗余力的打探这种武器的秘密。
  赵兴想了一会儿,慢慢的坐下来。
  他一个人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朝堂大臣们传统上没有保密意识,这么多年来,他霸住火药配方不外传,不知惹了多少非议,也幸亏他是大臣,是地方跋扈的大军阀,否则的话,朝廷会像征用奴隶匠户一样将他名下的火器匠师征调进入军器监,而后再由军器监大臣不经意间将火器配方泄露给辽人西夏人。
  不过,如果单凭比拼生产力的话,辽国与西夏即使获得火器配方,以他们低下的生产力,拼不过宋人。毕竟历史改变了,整个南洋事务局已经在赵兴的刺激下,开足马力寻求创新,而大宋两百年来雄厚的基础,不是草原上崇尚破坏与抢劫的民族所能比拟的。
  或许,正常的历史上,玩惯了烟花表演的宋军一见对方的火器比自己威力大,从而惊慌失措,以至于全军覆没,进而亡国。但这种历史不会存在了,至少赵兴麾下的士兵已经见识过火炮的威力,
  用的火炮,至少在四五百年的时间里无可超越。
  想通了这些,赵兴缓缓的坐下,将布告递给詹范与周文之,淡淡的说:“帅督师正在渤海,没错,渤海国是我们一手炮制的,渤海国动乱也是我们一手操作的。帅子连现在还在渤海,他传来报告,说是向北试探了一下金人的力量,现金人已经学会使用了火炮。
  这世界变化真快,金人已经会使用火炮了,南洋诸小国还要多久会把火炮知识搞到手……我要求你们加强监管,加强火器管制,尽量迟滞阿拉伯人获得火器的时间,同时,尽可能快地利用我们目前的技术优势,将南洋彻底征服。
  这段时间我顾不上你们了,我要立刻返回杭州,筹划应变……对了,燧枪还有多少库存,我要求继续生产燧枪,大量装备民间——嘿嘿,金人要跟我们比武器,我们就跟他们比人口,他有十万火枪兵,我就在民间装备一千万火枪手,比不死他们。“
  詹范曾在海外担任过一届总督,他胆子较大,听完赵兴的话,他狞笑的说:“太师何用担心,那样小国,一村知道火器的秘密,我们就屠一村;一岛知道屠一岛;一国知道则屠一国。岛外军舰一围,事干完了也没人知道,朝中大臣何来呱噪。屠,我就不信,哪里会有割不尽的草。”
  赵兴竖起大拇指:“异族屠夫,本族英豪——詹守这么说,说明詹守在做总督期间,一定很好地维护了大宋利益。更说明广南的殖民政策执行的很好,我放心了!”
  周文之比较温柔,他在荆湖担任过州官,受谢麟的影响,为人比较君子。他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的:“太师,广南军械局不是制造出了新枪么?我看过,新枪威力比旧枪大,但它却是吃钱的老虎,连弹壳采用黄铜制做,那些铜弹壳冲压一下就是铜板。全是钱呐!
  用这种枪打仗,战争已彻底改变了,今后战争打的就是钱,打的就是铜器的拥有量。太师,我们现在有大理铜矿,有勃泥铜矿,这些矿藏储量丰富,导致境内铜价低的不成样,现在已没人融化铜钱铸铜器了——不够工钱!
  但辽国、西夏呐?到哪里寻找铜?过去他们连铸造钱的铜都没有,完全靠收购宋钱融化成铜,这需要多少物资才能换回……嘻嘻,可惜太师现在已经开始推行纸钞,今后,我们大宗交易都采用纸钞结算。
  辽人还想像往常一样通过交易收购宋钱,他们收购的不过是一堆纸。太师印刷的纸,或朝廷印的纸钞。
  如此一来,辽人拿什么跟我们打?我以为,即使新枪技术泄露出去,那两国也没那么多铜打仗……火药,对了,还有火药原料。倭国硫矿、小琉球硝矿,都控制在我们手里,辽人、西夏人想要打一场火器战争,它拿什么跟我们打?靠熬人的屎尿提炼的那点硝石吗?且让他闻屎闻尿吧!臭不死他!
  我看要从根子上控制辽人、西夏人手中的火器,只需要控制铜矿流出、控制火药原料的销售,这两国即使偷得了我们的火枪技术,也拼不过我们——太师回去,必须加强对日本、小琉球的封锁,不能全指望北洋事务局,今后我们的硝石必须由我们的海军军舰进行运输,卸货也必须在指定的地点,而民船不得参与硝石的运输与储存。
  这硝矿、硫磺矿归太师负责严防死守,我两广地带则着力控制铜料的流出,如此一来,大理今后还需要加派兵力,勃泥也要再驻扎一支舰队……我听说吕宋王已经抵达杭州,太师,不如由我两广派舰队护送吕宋王南下,顺便直接强驻吕宋。“
  无利不起早,周文之君子,他这是想借机控制勃泥大型铜矿。
  詹范立刻拍着大腿叫嚣:“没错,我宋国要驻军勃泥了,当地土王不愿意,就让他们问问我们的大炮。为了大宋,我们必须如此,必须严密控制住铜矿外流。”
  瞧瞧,这都成了什么?周文之,君子也!两湖对此早有公认,在官场一片潜规则的时候,周文之依仗在广南工作过,宦囊丰厚的他绝不参与两湖官员的贪小钱行动。如今,这个君子说话时依旧和煦地笑着,嘴里吐出来的话语确包含灭国、入侵、强占的阴谋。
  至于詹范……嗯,这人说的话太血腥,赵兴不认识他!
  赵兴站起身来:“就这样吧,你们把两广的铜矿控制好,我立刻回去封锁渤海湾,封锁日本海,以防止金人得到火药。
  还有,军械局设在广南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的天高皇帝远,使朝廷不易插手控制,今后你们替我把军械局看好了,我准备开放两广民间火器买卖,准许猎人购买燧火枪狩猎,准许衙役枪手自行配置火枪作为个人防身——让他们开足马力,加大生产量。今年底,我需要让军队换装新枪完毕,还要对外销售百万杆燧枪。这可是大买卖,让他们都动起来,燧枪的产量要达到今年百万,明年三百万,后年五百万,且要维持年度百万的维修能力……“
  赵兴最后一句话一说,眼前这两人都知道赵兴的脾气,马上问:“太尉大人这么急,是打算明年动手……有广南的事吗,我两广富足,筹措一笔战争费用不成问题。太师,肉不能光让两浙路吃了,我两广商人也要喝点汤。”
  赵兴摇头:“我还不打算对辽国人动手,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况且对他们动手必须经过朝廷,需要全国的力量,还必须与北洋事务局协商……我也不打算对西夏人动手,对夏人动手需要陕西地方协助。
  我琢磨着:我们需要进一步控制倭国的口岸,那里离辽东比较近,据说当地人腰上别个葫芦就能游过海去。虽然倭人现在看不起金人,心中对大宋充满仰慕,但硝石矿必须控制在我们手中,所以我打算去倭国转一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85章 公主的婚事
  月七。赵兴带着庞大的舰队返回杭州。当时。广州达消息的邸报刚刚刊行天下。
  没有人注意到。兴抵达杭州的间是五月。而只在广州停留了十余天。这期间有近个月的时间差距。
  除了一些感觉敏锐海商见到赵兴行程的报道。不知所谓的嘀咕了一声:“广州到杭州。只需三五天的功夫。太尉居然走了一个半月。”
  但这些海商的疑惑。读书人却没有在意。在他们的感觉中。朝廷邸报刚刚刊载赵兴抵达广州的消息。他又返回杭州了。这速度已经够快的了。他们并没有在意赵兴行程上有个月的时间空。
  七月不是自广州顺风航行到杭州的时间。大多数人把赵兴行程的延误归结为海路漫漫。而随舰的士兵对们这两个月的行程也保持缄默。只是有心人从赵兴随船回来的大量洋货物。多少猜到了一点内幕。
  兴随船带回来的还有五十万杆燧枪。原本新枪制造出来后。旧的枪已经准备停产淘汰。但军械的鼓动惊喜的现。旧枪居然卖的很火。赵兴一口气下了一张百万的单子。而且价格给的不低。随后。两广经略司又联手布开放民间火器贸易。大喜过望的军火商们立刻降低了对赵兴《后装火枪管制令》的抵触情绪。开始兴高采烈的扩大生产。而这批五十万杆|枪就是他们多年以来的库存。
  满载燧枪的战船吃水很深赵兴返回杭州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钱塘大潮的潮期了。由于卸货需要一的时间。所以船只能靠上杭州湾外围的萧山码头。等赵兴下船的时候。已经正午了。随从们拉过来几匹战马。也赶过来几辆马车赵兴摆手拒绝了马车拉过一匹战马骑上。轻松的挥舞着鞭子。在明媚的阳光下。兴冲冲的向家中走去。
  宋代治安状况的良好是令后来的人为之指的即使在宋徽宗大兴花石纲。将百姓残害的苦不堪言的时候。皇帝依然青衣小帽。就带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穿梭于京城汴梁的街道。寻找“人情茶馆”让人帮助他传递约会的信息所以在宋代。无需担心刺客的危险。即使一个望的武装力量只有十五名步弓手。行走在这样的城市也无需担心有人身伤害。
  当日正是七月七这个时间刚好是夏收结束。南方大多数的方已经结束了秋播。古代中国这个时间正是“祈巧日”。祈巧日的主力军是妇女她们烧香参拜织女。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所以。街上往来的都是身穿艳丽服装的妇女她们结伴去织女庙中上香这种结伴出行的日子。对于妇女来说是节日许妇女手中还提着篮子。瞧她们的模样。哪里是去拜神。分明是打着这个借口。从丈夫与父亲那里祈求一天的休息。借此游玩而已。
  祈巧日不是宋代的&;方节日。所以的方官并不放假。但工厂放假。在这一天里。工厂主都旧传统放女工们去求神拜佛。他们也希望自家的女工能够心灵手巧。
  满街都是喜气洋洋的妇女。登徒子自然也不肯放过这样的节日。他们穿着轻薄的薯纱。摇着从日本进口的金丝折扇。满街的招摇着。引逗着妇女出一片咯咯的笑声。兴就在这片咯咯的笑声中催马漫步。瞧他的样子很自的其乐。
  马车上坐着一丈青与秋日。她们受到节日的渲染。撩开车帘。从车厢里探出脸来。观望满街的喜庆。不时的还评价着街上妇女的服饰。嘴里啧啧称赞不止。
  宋代的祈巧日已经渐演化成“绣日”。杭州的风俗。妇女们会在这一天穿上自己刺绣的作品。满街招摇。人的《碾玉观音》这曲戏中。女主角就是在祈巧日戴上自己的绣帕上街。从而被王爷看中。收入府中。成了王御用绣娘。
  这是一个祈求创造力的节日。现1七月七已经演变成“年度拐卖妇女纪念日”。在这一天。牛郎绑架了女。胁迫她做己的妻子。而后利用织女的纺织技巧。迅速使自己脱贫致富。摆脱了奴隶身份。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从祈求创造力的节日演化成“拐卖日”。这也许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的真正悲哀——异民族来了。他们进入中原靠抢劫拐卖脱贫致富。所以这个祈求创造力的节日就要符合他们的民族传统。歌他们的民族习惯……
  生在宋代是幸福了。赵兴骑在马上左顾右盼。路边不时有妇女向他扬着绣帕。甩动着裙角。这些妇女做出如此姿态。也不是想勾引男人。而是向赵兴推荐自己的绣功。
  兴这一批人鲜衣马。左右跟随着大队护卫。这些护卫都是新式火枪兵。一看这排场。就不是凡俗。所以姑娘们竭力张扬着她们的心灵手巧。期望能被赵兴看中。雇入家中。从而拥有长期饭票。
  到“排场”。这个词正出于宋徽宗。宋徽宗私下里找李师师约会的日子。他就称为“有场
  意思是自己不用没空上朝处理政务。这国家大事由蔡京蔡宰相做主了。他要去约会。
  所以。宋代的“排场”这词跟现代意义不同。赵兴现在的“排场”宋代称“官威”。瞧仆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官。新军拿着新枪。这官威还不小。
  兴一路走一路瞧。倒是挺注意路边妇女呈现的绣功。因为苏绣杭绣向来著名。赵兴也很想找几个技艺卓绝的绣娘。绣上几副图画留存于世。没准这玩意到了现代能卖出大价钱子孙后代都能家致富。
  他忘了。自己城堡的石板路其实是翡翠石板。这也是他未雨绸缪。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他总是这样。带着深刻现代人的习惯总是不遗余力的搜刮一些在现1被称之为“国宝”的东西收起来期望给后人留下一点想头。
  然而。无论什么收藏品。也比不上收藏宋朝这个时代。
  赵兴正沉醉在宋代城市风情中。源业平催马从后面赶上无趣的谈起了干巴巴的公务事:“我在码头上没找到留守的情报人员。但我估计。这时间帅范帅子连大人应该回来了。只是这趟战争恐怕要亏本了。渤海人金人辽人都很穷。他们那里除了战马与牛羊。似乎没什么贵重物。”
  兴摇头:“渤海国攻占了临海军。这比什么宝贝都有价钱。从此辽国的海域对我们不设了商人们到这消息。一定会欢喜的跳起来。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把临海军的亡变现成红利。让所有参股战争的商人的以分享。”
  源业平漫不经心的答:“无非是设立海上专售权。只准参股战争的商人经营这条商路。”
  兴一边催马赶路。一边侧头问他问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在扫视着街上
  帕的女娘们:“我们临海军的朋友都撤出来了吗?
  源业平低头。谦恭的回答:“临海军里的契丹人无一幸免但他们的汉军预先打开了城门。许多人因此战功。的以在渤海国内获的高官厚。许多人不愿撤出。倒是也有一部”人希望跟我们。但他们希望来宋国安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