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17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向上或者是平飞逃遁,对于爬升率和速度占据上风的“烈风”战斗机来说,将非常的危险。

    S3…H侦察机刚刚冲出距离海面大概八百米高的云层底部,海面上忽然出现的庞大舰队吓得两名飞行员差点儿从座位上跳起来。在〖日〗本海军舰队防空火炮开火的时候,飞行员与观察员都看到了至少四艘平顶的航空母舰。

    “糟糕,是日军舰队……”

    飞行员一面全神贯注驾驶战机,一边大声喊道:“立即通知基地,敌袭……速度,我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看到忽然到来的不速之客,日军舰队显然也非常意外,其指挥官迅速将航母调整到迎风方向,随即从航母上起飞战机截击。

    S3…H侦察机在枪林弹雨中迅速地穿行,后座上的观察员灵敏地打开电台,将带着警告讯息的无线电波发射了出去。西岛基地收到的只是一条不完全的电报,在S3…H侦察机被炮火撕成碎片之前,观察员只来得及将侦察机的编号、发现〖日〗本舰队的规模等消息发了出去,但是没来得及将日军舰队的具体位置报告给基地。

    随即,基地将情报转发给了第一特混舰队,同时命令驻扎机场周边的防空部队提高警惕,战斗机和轰炸机升空,以应对日军舰队随时可能发起的偷袭

    看完电报,指挥舰队的罗耀闽少将皱了皱眉头,这是一条语焉不详的电报,很难判断日军舰队到了哪儿。…;

    印度洋东部的卡奔塔利亚湾非常辽阔,日军既可以选择北上,直插巽他海峡,截击运输舰队的后翼,又可以南下,到科科斯群岛南部海域集结,派出舰载机发起突然袭击,甚至还发起长驱直入,对科科斯群岛进行登陆战……日军的出击方案有很多,防不胜防。

    罗耀闽迟疑了两三分钟,当他的目光从众多参谋军官身上扫过的时候,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了司令官的身上。

    看到司令官委决不下,参谋长文宗霖上校道:“现在请总部调用卫星观察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是否立即靠向科科斯群岛?那里是这片海域的中心地带,部署有三个防空导弹营和两个岸舰导弹营,进可攻退可守!”

    罗耀闽一听,打定了主意:“这个时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命令轰炸机群立即出动,沿着西岛基地提供的6059号侦察机的返航线路前进,随时留意海面情况,发现日军舰队之后,立即进攻,绝不能有半点儿迟疑!”

    说到这里,罗耀闽想了想又道:“上报总部,请求卫星变轨对附近海面进行扫描,我担心还有其他日军舰队在附近。等舰载机放完后,舰队立即向科科斯群岛前进,行进中转为防空阵型,随时准备防空作战。对了,防空战斗机还能巡逻多长时间?”

    “四十分钟。”文宗霖毫不迟疑地回答。

    “时间太短了……现在起飞下一批防空战斗机,等机群放完后立即把防空战斗机都收回来,补充燃油。一定要确保舰队上空不出现防空漏洞,同时将防空巡逻半径扩大到三十海里!”

    “是!”

    随着作战命令下达,舰队立即忙碌起来“名山”号、“黄山”号、“大山”号、“燕山”号四艘主力航母和四艘“东岳”级轻型航母分别离开自己的位置,转向迎风航行,同时开始加速。

    舰队里的其他护航战舰,也跟着开始加速,纷纷跟上加速航行的航母,舰队改变了集中防空的战术,形成以单艘航母为核心的分散战术。这样一来,可以确保舰队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各航母编队可以分散开,不遭到集中轰炸。

    首先起飞的是120架悬挂炸弹的“金眼雕”舰载战斗机,接着是80架S1…B俯冲轰炸机,随后起飞的是60架T1鱼雷轰炸机,最后起飞的是70架用来轰炸机群护航的“海东青”舰载战斗机,由于需要执行空战任务“海东青”没有挂载炸弹。

    除此之外,尚有40架F3…A型“雷电”舰载战斗机起飞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F3…A型“雷电”舰载战斗机是安家军空军喷气式战斗机技术日渐成熟后,海防的海军航空研究设计院研制的新型喷气式舰载战斗机。

    F3…A在技术上实现了跨越,采用单发涡轮发动机,机翼遵循了可折叠后掠式设计,全长11米,翼展12米,高度3。25米,空重4250公斤,负载重量6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79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925公里/小时,爬升率26米/秒,实用升限13600米,最大航程为2100公里。

    F3…A的武备系统为四门30毫米转膛航炮,这种航炮是安家军兵器研究所的创新。

    二战进入中期,兵器设计师们发现,再想通过常规方式提高航炮和机炮的射速已经非常困难,随着射速的提高,炮管的冷却成为了大问题。想来想去,设计师们终于拿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转管炮和转膛炮。

    其中,安家军武装直升机采用的火神机炮便是转管炮,六根枪管在每转一圈的过程中只需轮流击发一次,无论是产生的温度或造成的磨蚀,都能限制在一最小程度内。由于是六管轮动发射,可以做到每秒钟高达100发的高速射击,赐予了武装直升机在瞬间以最大火力击杀对手的能力。…;

    而转膛炮的结构为转膛倒气式,有类似于左轮枪结构的五个弹膛,采用电击发方式和气冷式身管,初速790米/秒,射速1200…1400发/分,身管长1080毫米,可由散弹链供弹,威力巨大。

    这个时候安家军的武器专家们还没有意识到,无论是转管炮还是转膛炮,都几乎是划时代的设计,用个几十年也不会过时。

    除了航炮外,F3…A还可挂载六枚127毫米火箭弹,或者两枚“射月”S…I型红外空空导弹,对空对地进行攻击

    此时,〖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大将也陷入两难之中。

    舰队的无线电探测装置已经得到确认,那架被击落的安家军侦察机发出了无线电信号,这也就意味着舰队的位置很可能已经暴露,可是让南云忠一头痛的是,他却不知道安家军海军舰队所在的位置!

    虽然南云得到的任务是袭击安家军海军的运输船队,阻止〖中〗国持续向西南太平洋地区增兵,但是如果不先搞定安家军威胁越来越大的海军,等到自己舰队的舰载机都派出去打击运输船了,对方的舰载机忽然出现的话,那时候哭都来不及。

    舰队参谋长近藤信竹海军中将建议:“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先把科科斯群岛这颗钉子给拔了。根据潜艇侦查,支那人在西岛上建有机场,在东岛疏浚淤泥,拓宽航道,似乎准备在那里筑港。一旦让支那人在科科斯群岛扎下根来,我们今后的出击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在对方的雷达基站面前失去进攻的突然性。

    “既然我们已经暴露了方位,还不如放手一搏,把敌人吸引到我们指定的战场,我想以大〖日〗本帝国海军航空兵的骁勇,支那人肯定不是对手!”

    “好吧,先放出护航战斗机,提防敌人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

    南云忠一终于下定了决心:“待机群升空后,舰队全速向西北方向前进,力争在一个小时后抵达科科斯群岛东南方海域,对支那人的港口及机场发起进攻!”

    “嗨!”

    南云忠一的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科科斯群岛是一座环珊瑚礁岛屿,位于东岛东北部的一座兵站顶部,对海搜索雷达正在不断地旋转,把海面的讯息源源不断地反馈到电子屏幕上。

    对海搜索雷达主要用于发现和监视海上目标,受地球曲率限制,这种雷达的对海探测距离一般不会超过四十公里,但要求分辨率高,还必须对低空目标和强海面杂波背景下具有良好的探测性能。

    所以,对海搜索雷达总是工作在厘米波段,功率也小于对空警戒雷达,天线尺寸相对较小,为了尽可能提高探测距离,多架设在较高位置,并采用旋转天线,以保证360度监测。

    本来东岛还有一座对空搜索雷达,专门负责防空警戒,但是恰好出了点儿故障,目前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抢修。

    “班长,快来看,这是不是〖日〗本人的舰队!”

    一名雷达兵忽然在电子显示屏幕上发现了一连串光点,向着科科斯群岛的方向逼近,但担心出错,这名雷达兵立即起身向值班班长报告。

    班长凑过去仔细一看,脸色一变,待看完电子计算机分析的数据后,立即大声对一旁的通讯员道:“立即向基地报告,东南方三十五公里处,发现日军舰队的踪影……”

    “是!”

    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正在向日军舰队靠近的轰炸机群,迅速调整了方向、

    随着空袭雷达响起,科科斯群岛部署的防空和岸舰导弹部队,全部进入战备状态,而同样得到消息的安家军海军第一特混舰队中的两艘导弹驱逐舰,也开始了导弹发射前的最后准备。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就此爆发。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二一九九章  大捷

    科科斯群岛东南部海域。

    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的护航战斗机分散得很开,飞行高度很低,希望借此避开搜索雷达的侦查。但是,安家军部署在科科斯群岛西岛上的三个防空导弹营依然在警戒和目标指示雷达的帮助下,锁定了这些战斗机。

    前文已经介绍过,一套完整的防空导弹系统包括指挥中心、制导站、监控雷达、导弹及发射架,每个导弹营包括十二套系统,一套系统可同时指挥十二枚导弹攻击六个目标,每个目标既可用一枚导弹攻击,也可以两枚导弹齐射,发射间隔为三秒。

    因此,三个防空导弹营共三十六套系统一轮齐射可以同时攻击二百一十六个目标,对日军护航战斗机威胁之大无以复加。

    当日军护航战斗机护送着舰队安全抵达科克斯群岛东岛东南方十五海里处时,南云忠一大将下令派出部分护航战斗机前往科科斯群岛上空侦查,其余护航战斗机掩护轰炸机升空,对安家军部署在科科斯群岛东、西岛上的设施进行轰炸。

    就在这时,事前谁也没料想过的打击忽然到来。

    西岛南部的密林中,随着指挥中心一声令下,上百枚“后羿”I…E型防空导弹冲出发射架,破空而去。在警戒和目标指示雷达的导向下,一枚枚防空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和白色的尾烟,以每秒一点六马赫的速度,宛若翱翔天际的苍鹰,向着自己的猎物凶猛地扑去。

    日军的护航战斗机看到无数条烟柱向着自己高速飞来,目瞪口呆,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询问舰队航空指挥部无果后,只得慌忙驾驶战机进行规避。

    经过连续的改进,如今“后羿”I型防空导弹的命中率已经提高了很多,至少在对手没有任何防备和初次看到导弹产生的震惊与犹豫面前导弹的命中率非常惊人。

    就在日军飞行员拼命拉升或者俯冲的时候,导弹在接近各自目标时便准确地自爆了。

    I型防空导弹前三款型号弹体内均内置杆状预置破片,经过实战检验,虽然这种破片对机体的不规则破坏威力巨大,但是有效距离受到制约,最大杀伤半径不到一百米。从I…D型开始,防空导弹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就尝试将导弹战斗部内的杆状预置破片换上同等重量的钢珠型预置破片,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虽然流线型的圆形钢珠威力有所减小,但杀伤半径猛然增加到两百米,同时单位打击密度也增大许多,此后I…E型防空导弹便正式采用了这种设计。

    “轰轰——”

    火光闪烁,无数倒霉的日军护航战斗机成为了I…E型防空导弹的战果,一架架“零式”战斗机在空中凌空爆炸,火焰四处溅射,到处都是拖着浓烟呜咽着撞向大海的“烈风”战斗机,这对日本人而言,无异于一场可怕的噩梦。

    日军的舰载战斗机除了“烈风”外,其余的战机过度追求小、快、灵、轻等特点,在日军战斗机一两百米距离上炸开的导弹弹体,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日军的“零式”战斗机撕得粉碎,就算是全金属结构的“烈风”战斗机,也经受不住密集钢珠的摧残,不是被打折了机翼就是发动机受损,又或者在机腹处炸开缺口,仅有少数的幸运儿逃脱打击,但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只能匆匆返航。

    三个防空导弹营甚至没有发射第二轮导弹,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上空的护航战斗机基本被清空了。…;

    见天上的目标消失后,两个岸舰导弹营迅速行动,很快便发射了二十四枚“海鹰”H…I型岸舰导弹。这些导弹以十五度斜角爬升至五十米高度,而后降到三十米的巡航高度,在飞行过程中,导引头不断地纠正航向,目标直指日军舰队。

    二十公里的距离,对于拥有零点八五马赫巡航时速的“海鹰”H…I型岸舰导弹来说也就是不到两分钟的飞行过程。在距离日军舰队不到十公里时,二十四枚岸舰导弹再次爬升至三百五十米处,打开雷达锁定住目标,然后冲破音速加速至一点一马赫,进入最后的冲刺攻击阶段。

    日军舰队中的瞭望员尽管震惊于头顶舰载战斗机的损失,但依然恪尽职责,站在舰只最高的地方观察远方海面的情况。

    “那是什么东西?”

    处在舰载最西方的“照月”号驱逐舰上,瞭望员武田八郎第一时间发现了岸舰导弹的踪影,疑惑之余没有犹豫,迅速把情况通过对讲机传递到指挥舱:“西北海面上空发现不明物体,与袭击我们舰载战斗机的武器类似,但速度更快,体积更大,目前距离我们五公里!”

    “巴嘎,肯定又是支那人的神秘飞弹!”

    接到通报,“照月”号驱逐舰舰长长山精一中佐心中一紧,低声咒骂了一句,一边命令战舰进入防空状态,一边把情况上报给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的司令部。

    瞭望员的及时发现,看似使得日本舰队有了一点儿反应和缓冲时间,但是其实起到的作用真的不大。对于已经加速达到一点一马赫的冲刺速度的岸舰导弹来说,这五公里的距离留给日军指挥官的反应时间其实只有十多秒钟时间。

    而且这个时候,日军的指挥部门早已经乱了。

    在护航战斗机遭到防空导弹打击的同时,安装在日本海军第一航空舰队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上的大功率对空搜索雷达,发现西方的天空中出现大批亮点,作战参谋们迅速判断这是安家军海军的舰载攻击机群到来,而此时己方的护航战斗机却已经被对方的神秘飞弹消灭干净,要派出第二批战斗机升空应战,还需要时间。

    日军航母群不得不快速转向,迎风而行,停放在飞行甲板上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的战斗机与轰炸机,抓紧时间升空。

    与安家军海军航母编队的作战方式不一样,日军航母没有安装弹射器,因此排在最前面的永远是最轻的“零战”和“烈风”,然后是挂载250公斤级或者500公斤级航弹的“九九舰爆”,接着是挂航空鱼雷的“九七舰攻”,这个排列顺序绝不会改变,因为战机都需要在飞行甲板上滑行起飞,越笨重的飞机会被排在越后面,以保证有足够的起飞滑行距离。

    结果还没等到安家军海军的空中打击群到来,日军舰队已经迎来了更加可怕的客人。

    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中,未等到日军舰船的防空人员将火炮、机炮和大口径机枪转向完毕,二十四枚“海鹰”H…I型岸舰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