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6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永泰平息一下心境,客气地站了起来,含笑示意侍从官不用麻烦。亲自走到矮柜前泡上杯茶,和气地端到俞大维面前:“看俞兄神色匆匆,是否有紧急军务要向委座呈报啊?”

    俞大维接过茶杯,也不客气。放下后指指茶几上的报纸,连连摇头:“弄出这等事情来,”唉!畅卿先生。小弟面对的势态何止紧急啊?要是不立即着手予以解决,半个月后各个剿匪战场上全军数十万官兵。恐怕只能扛着大刀去打仗了。”

    杨永泰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什么:“俞兄,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们的几个兵工厂出了什么问题?”

    俞大维苦笑道:“先生恐怕不知道,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湘西兵工厂研制生产的三种优质火药,逐步取代汉阳厂、金陵厂、巩义的劣质火药生产。截止今年二月初,兵工署下属的四个厂均停止火药生产,所需原料包括各型号铜板铅条,都从湘西兵工厂及其下属分厂调拨,半年多来,湘西厂还算很给面子,每个月都按照我兵工署统一采购计刮,向各厂供应相关原材料,没有一次耽误过,就是在华北对日作战打得最激烈、对军火催得最急的时候,湘西厂也能通过增加产量,确保供应。

    “可是在一个半小时前,湘西厂突然来急电,说是因为各军工厂拖欠湘西货款累积数额已高达九百余万,他们入不敷出,资金周转困难。已经无法再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汉阳厂的鲁直兄也来电报,说是昨日深夜从湘西驶来的一千五百吨货船,不知为什么在今日凌晨突然离开了汉阳码头。船上的八百余吨火药、铜材、迫击炮管材也没有却下,招呼也不打一声便悄然离开了小弟想想觉得不对劲,刚要出门赶到这儿向委座禀报。就看到今天出版的报纸,唉”,不说了,一切听

    杨永泰顿时头大如斗,着急之下,也顾不上斯文了:“俞兄等等。老南昌的江南兵工厂不是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吗?我记得几种高效火药都是他们最先搞出来的,当时全体技术人员包括厂长都因此受到军委嘉奖的啊!现在怎么突然就说不行了呢?”

    “唉,先生还是没弄清楚情况啊!安将军当年把江南厂卖给兵工署就不情不愿了,其中几项重要技术资料。比起工厂本身还要值钱,中央政府和财政部却一再压价,拖拖拉拉。结果把人家一个好端端的大型兵工厂的转让价压得很低,人家不的已之下,才把火药生产车间和设备撤到湘西去的。当时由于老南昌城区迅扩大,人口已突破一百八十万。上上下下都认为西南角赣江边上的火药分厂不搬迁的话会很危险,加上湘西和贵州先后现了大型矿场。把火药厂迁到湘西生产就变成顺理成帝的事,何况中央购买江南厂的钱,当时尚未付清,人家完全有权利这么做。

    “不过安将军还算是给面子。除了调走自己培养的技术骨干之外,还留下百余名各部门专家帮忙半年,等我们的人慢慢熟悉上手之后。才悉数撤到湘西厂,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催我们结清款项。这半年来,由于财政紧缺,我们的几个厂工资都成问题,所有原材料几乎都是除欠湘西厂和江南集团几个冶炼厂的,数额总计高达一千四百余万,大头全在湘西厂那边。

    “现在湘西厂以资金紧张入不敷出为由,停止向我们各厂供应急需的原材料,各厂的库存最多却只够半个月的消耗,如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各厂大部分武器弹药的生产就的停下来了。”

    俞大维耐着性子详细解释,他觉得告诉这个委员长的第一智囊也好。让杨永泰也重视起来,对解决问题更有蕊

    杨永泰呆了一下:“那么”各厂原来不是都能自行生产火药的吗?重新展开生产,不就避免受制于人了吗?”

    俞大维连连摇头,一双单眼皮在着急之下,不断开合,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向这个,才高八斗、满腹权谋的委员长席军师解释,这个军师从三皇五帝到苏格拉底、尼采、卢梭都烂熟在胸,对经济和法律也有所涉猎,可偏偏理工知识极其缺乏,跟他说弹道学、火药质量对武器的影响、制造工艺设备的优劣简直是对牛弹琴。

    “怎么了?难道不行吗?”

    杨永泰看到俞大维一脸痛苦的样子,再次问道。

    俞大维缓缓转向杨永泰,苦笑着说道:“不是不行,原来的厂子还在那儿,虽然厂房破旧了些,有些还需要修着翻新一番,,但是机器设备已荒废多日,重新维修投入生产的话,必须要先拿出一大笔钱来,既要对原来老旧落后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又要补充系列新设备,还要重新组织原材料的采购,没有三五个同时间,想都不敢想啊!”

    杨永泰彻底无语了,胸腹中一口怨气迅膨胀,几乎要冲上咽喉,直达大脑的时候,他猛然站了起来,接着深吸了口气,呆呆站立片废,又缓缓坐下,咬着牙悠悠吐出三个字:“狠毒啊

    俞大维白了双眼赤红、直视对面洁白墙壁的杨永泰一眼,端起茶杯喝下一大口,望向委员长办公室紧闭的大门,垂下头细细品茶,不再说话。

    “乱套了!全乱套了!海关和税警团那群白痴,没事干去查扣江南集团的货船干什么?吃撑着啦?这下可好了,我也不想管了,军政部无法完成委座下达的任务了。”

    军政部军务司长王文宣气呼呼的走了进来,“啪”的一声,把手中的文件夹扔到茶几上,一屁股坐在俞大维和正在调整情绪的杨永泰对面。掏出支香烟点燃,狠狠地猛吸了几口,吐出一大口烟雾。

    俞大维挥挥手,煽去喷薄而来的浓烈烟雾,皱着眉头,关心地问到:“王兄,你这是怎么了?”

    王文宣满肚子的气正需要宣泄一下。闻言立即将情况如吐豆子般悉数倒了出来:

    “昨天军政部刚刚给湘西四十四军的张弘杂下令,要求他在三日之内,派出麾下第十一航空大队。赶赴南昌机场,暂由我航空署司令部和剿匪司令部联合指挥,待剿灭共军之后再还回去,可他老哥到好,今天上午十点突然通电全国,说是湘西军政各部已经无法支持沉重的军费负担,将效法川南的军政改革制度。自行裁军两万,以减轻湘西八百万人民的负担,并决定转让第十一航空大队的所有飞机,有意者敬请去人去函联系”二位,这是怎么了?难道你们也都,

    俞大维惊愕之下,长叹一声。这个去年才从德国考察军工生产和先进科技两年半回来的哈佛大学博士生。与安毅赴德国考察时就认识了,而且彼此都有相同的理念和爱好,一直相互信赖,彼此关系都很不错。

    再者,俞大维与安毅派到德国学习军工技术的前四批共三百八十余人都很熟悉,其中的两名佼佼者,还在安毅慷慨允诺下,成为了俞大维的得力助手,,可如今,被逼急的安毅似乎已经不再给任何人的面子了。

    杨永泰心里比俞大维更为震惊。也更为担忧。他最担心最不愿意看到的负面影响,终于击破他那惯有的、一切均在掌握之中的自信,一件接着一件呈现在世人面前。

    防:承蒙各位兄台抬爱,这两天月票连冲几个名次,眼见着前二十在望了。天子感动莫名。唯有尽力把书写好,才能报答大家的恩情!

    另推荐好友胖大将军的新书《冒牌大将军》既贺又见冒牌。又见胖子!主人公牵鄙猥琐,行事智谋百出,爆笑连连”喜欢这一类型的朋友不妨一观。

    连接既独币。

第**九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十)

    第**九章破茧振翅图霸业(十)

    几乎在一夜之间,欧美各国报纸纷纷以摘要的形式,刊登了本国记者从遥远中国发回的采访报道和评论。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纽约时报》、《旧金山侨报》、华人财团控制的各大报纸,英国《泰晤士报》、《每日新闻报》,法国《法兰西时报》,德国《法兰克福邮报》、《镜报》等主要媒体,均对中国'政府'凄惨的财政状况以及军队内部的分裂进行了评述,一个个享誉世界的政治观察家、时政评论家、政治学家纷纷发表文章,对中国的前景深表担忧,不少著名人士大胆地预测:东方中国又一次全国'性'的军阀混战时代即将到来!

    英国《每日新闻报》驻华记者詹姆士的报道最为详尽,他在评论文章的最后,非常含蓄地陈述:

    ……具有国际特'色'的野餐会结束,令人尊敬的驻华公使蓝蒲生先生一行,在年轻的安将军和当地官员们的亲切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叙府至昭通省际铁路施工现场,与承建方英国环球铁路公司的先生们深入交谈,再次向给予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和侨民热情关照的川南'政府'官员表示感谢。

    应众多欧美记者的要求,公使先生在登机前发表了即兴演讲,赞扬高速发展的川南地区给他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对英国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与中国各大民族资本的合作前景非常乐观,并承诺将为英国各大跨国建筑集团参与中国西南四省秋季商品博览会期间公开招标的铁路、桥梁、码头等大型工程项目的竞争,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与支持……

    下午五点十分,公使先生乘坐中国川南航空公司的客机到达武汉,由于时间太过仓促,以及华北局势的发展等原因,公使先生遗憾地放弃了前往南京略作停留的原定计划,在湖北省军政长官何成浚将军的礼送下,乘坐下午六点的列车赶赴北平……

    ……

    此时,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部长宋子文、驻国联全权代表顾维钧正在英国伦敦出席世界经济发展会议,看到英国主流报纸的重要报道及转载,还有对中国时局的诸多分析,感到非常震惊和焦虑。

    就在宋子文与顾维钧决定离开下榻的宾馆,赶赴中国大使馆致电国内询问详情之时,彬彬有礼的大堂经理敲响了房门,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将一个信封交给宋子文,说是一个神'色'匆匆的中国留学生委托转交的,经过酒店专门仪器的检测,没有任何危险。

    宋子文礼貌致谢,进入房间立即打开阅读,看完一百二十多字的电文和后面署名安毅的落款,宋子文当场气得破口大骂起来:

    “蠢货!一群蠢货!好你个杨永泰……除了搞阴谋诡计没,就不能再干点儿别的了?”

    顾维钧大吃一惊,从宋子文手中抢过电文细细阅读,完了连连摇头,幽幽长叹:

    “怎么能这么干?安毅将军干什么我都相信,就是不相信他会偷税漏税,何况财政部税政司与江西省'政府'有过一份税务协定,江南集团的出口税由地方'政府'代为征收的,畅卿先生不清楚,难道天翼(熊式辉字)将军还不清楚吗?”

    “他懂个屁!熊式辉上任一年来,整天跟在蒋委员长屁股后面到处剿匪,何时过问过江西经济和财政状况?一群目光短浅之徒,真是羞于与其为伍!”宋子文满腹怒气无法消散。

    顾维钧眉头紧锁,异常担忧地问道:“明天开始法德之行,特别是要到与安毅将军关系密切的德国访问,主人们肯定会问起中国国内的情况,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回答?”

    “还能怎么回答?我这就去大使馆,致电询问蒋中正,蒋中正满腹经纶高瞻远瞩,让他教我们怎么回答!”

    宋子文说完,气冲冲转身就走,随从们慌忙跟随而去,顾维钧再次叹了口气,无比忧虑地跟着出去。

    顾维钧深切体会到,国内局势突变产生的恶劣影响,已经令欧美列强一片瞩目,宋子文此行已经达成和将要达成的诸多国家间的多方位合作计划,很可能因为国内中央军事集团的突然分裂而受到严重损害。

    ……

    六月二十八日下午,香港罗便臣道李济深府邸。

    维多利亚风格的两层半洋楼二楼的书房里,从广州匆匆赶来的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在李济深的儿子引领下,快步上楼,一进门就看到笑容满面迎上来的黄绍。

    李宗仁先是一愣,随即伸出双手,高呼“季宽吾弟”,上去就紧紧地抓住黄绍的手,激动得眼睛都湿润了,宽阔的嘴唇抖动几下,就是说不出一句话。

    小诸葛白崇禧展颜一笑,上前抓住黄绍粗壮的手臂,高兴不已:“季宽兄,南宁一别转眼已两年,公和弟兄们时时念着你啊!没想到我们几兄弟别后相聚,竟会是在任公这块宝地,令人唏嘘啊!”

    黄绍双目'潮'湿无比感动,向白崇禧重重点头,转向也已经双眼模糊的李宗仁,想起当日自己离开广西的那天下午,李宗仁设宴相送,喝得步履蹒跚还要坚持送自己到码头,临别时仍然万般叮嘱,说“哪天想回来就回来,季宽的的那张椅子愚兄会一直留着”。

    眼见李宗仁难得的真情流'露',黄绍鼻子发酸,他紧紧地握住李宗仁的手,深吸了口气,低声禀报:

    “兄长,小弟到香港已经六天了,要不是任公和展公(胡汉民)一再挽留,小弟昨天就得返回南京去了……今早知道兄长和健生兄要来,这一整天小弟心里都喜忧参半,忐忑不安啊!”

    “德邻、季宽,你们少做那种小女儿状了,堂堂万军之帅半生戎马倥惚,两年不见,就能让你们这般模样?没出息……伯南(陈济棠字),来来,坐这儿,我正好有事问你。”一身长袍的胡汉民毫不客气地讥笑李宗仁和黄绍,招呼身体开始发福满脸横肉的陈济棠坐到自己身边的沙发上。

    李宗仁自嘲地笑了笑,重重地拍了拍黄绍的手,点头勉励一番,这才掏出手帕擦了擦眼,上前与一脸微笑的李济深、陈枢铭见礼。

    黄绍和白崇禧寒暄了一会儿,并肩走到半圆形沙发的宾客位置坐下。

    胡汉民与身边盘腿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杆两尺八长水烟筒的陈济棠说完话,转向众人宣布开会,就是否接受黄绍的意见暂缓成立广州中央'政府'的问题,让与会者一同商量。

    转眼间三个小时过去了,会议在激烈的争吵中艰难进行。胡汉民看到一时半会儿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干脆站起来宣布休会,吩咐众人再斟酌一段时间,考虑成熟后再召集下一次会议。

    众人全都站了起来,李济深盛情挽留胡汉民和陈枢铭一同吃饭,胡汉民摊开双手,有些无奈地说,目前仍然担任南京市市长的老朋友石瑛、教育部政务司司长段锡鹏被蒋介石派来做说客,如今还在自己家里耗着,得回去把他们打发走了才会耳根清净。陈枢铭则笑着说要去胡汉民家里向同盟会老前辈石瑛问好。陈济棠有心让久别重逢的桂系四巨头自己聚一聚,也满脸堆笑地说要顺道去拜访一下如雷贯耳的石瑛前辈。

    李济深四人只好把胡汉民等人送到楼下,没出大门,陈济棠突然记起什么,招来副官低声说了两句,跟随胡汉民和陈枢铭一起,钻进停在门口的大轿车,吩咐司机先别开车。胡汉民微微蹙眉,问伯南你搞什么鬼?其他几个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直到陈济棠的副官捧着长长的水烟筒跑出来钻进后面一辆车里,众人才明白陈济棠把水烟筒忘在楼上了,禁不住一阵莞尔。

    入夜,已经喝得半醉的李济深吩咐儿子拿出几张报纸,接到手上,轻轻拍了几下:“这两天的报纸,诸位都看了吗?”

    李宗仁接过扫了一眼,放在桌面上,淡淡一笑:“看了,不但看了《东方新闻报》和《羊城晚报》连续两天的大篇幅报道,还找来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