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绝户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农家绝户丫-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好像是没药了!”郝用脸红不已,这两天家里一事接一事,居然都没人注意到爹的药吃完了。分家后爹由大哥家照顾,药没了也没吱一声。想想兄弟几个还不如自己八岁的女儿,至少她记得要给世清买药。

    “那今天来买几副的药?”自己开了几天的药是清楚的。其实,有些人就这样,病刚好一点就不吃药了,治标没治本,结果留点病根,一拖再拖,越发严重,最后到了不可治愈的地步。

    “爹的药有点贵,我手上只有八文钱!”郝用难为情的捏了捏手中的几文钱,艰难的开口“孩她娘断药都有一个月了,最近连床都下不了!”

    “唉!”白大夫摇头叹息,重新布了一张纸提笔快速写下药方:“去抓药吧,再拖下去,这个年都过不顺畅!”医者父母心,自己要是这家药铺的东家都可以赊欠一些药给他们,可是,仅仅是一个坐堂大夫,也没有那权力啊。

    “好的,谢谢大夫!”郝用感激上前双手接过药方,转身递给算盘男“先生算算多少钱?”

    噼里啪啦敲了几下,抬头:“七文!”。

    收了郝用递过去的七文钱,拿起一旁的木印章“啪”的一声盖上,递给了柜台上拣药的伙计。

    “你说有点严重了,我多添了一味药,吃了能缓解一些!”旁边的白大夫对站在柜台边等候拿药的郝用道。

    “噢,好的,好的,多谢大夫了!”往日里抓一副药是六文钱,这次七文,原来是多了一味药!

    “爹,爷爷的药要多少钱?”卖柴八文钱,给娘买药就七文了,给老爷子买药的钱还得爹砍柴才行。知道多少也能估算一下。

    “您爷爷上次请白大夫看过后买了三副药用了一百文!”郝用知道家里也就两百文钱,一直没好意思开口给世清要来买药。给爹做生日用了一些,一场病下来就彻底没钱了。一大家子辛辛苦苦干一年,仅仅够填饱肚子。

    “这么贵!”郝然算了一下,和娘的药价比起来,爷爷的真的是贵了好几倍了。

    “那是含有出诊费的,当时病情严重,药量重,药材也要好一些。你家老爷子现在的药可能只需要十多文钱一副了!”听得父女俩说话,白大夫忍不住抬头解释。

    “好,我过两天来买!”十多文一副还好,兄弟三人平摊,自己多砍一挑柴就能买一副,郝用内疚的心稍微有点安慰。

    “尽早买吧,这三个月最好不要断药!”几十里路出诊,许多大夫都不愿意,自己身为医者,岂能见死不救。当日到他们家也见过了,人多,家穷!目送着父女俩出门,白大夫再次摇头,穷人真是可怜,一家要摊上两个病号就更可怜了!

    “爹,雪越下越大了!”肉眼都能看到雪花飘飞了,夹杂着呼呼的寒风,吹得脸生痛。

    “嗯,唉,要是不下雪就好了,明天还可以上山砍柴!”之前担心柴不好卖,天天盼着下雪。如今,找到了长期买家却没机会砍柴,就仿佛看到钱手也伸不过去拿一样难受。抬头看了看天“然儿,来,爹背你,咱们快些回家,省得淋湿了!”说完,蹲下身子背朝着女儿。

    “好,谢谢爹!”饿着肚子走了几十里路早就没劲了,这个时候不必讲礼,爹有的是力气,早点回家还要给娘熬药。郝然开心的扑到爹宽厚的背上。

    “走,咱回家喽!”用捆柴的绳子把女儿绑在背上,左手提着药,右手拄着扦担,站起身开心的说道。

    “爹,您对我真好!”小小身子紧紧的贴着爹的后背,郝然把头凑近爹的耳朵小声说道。

    “傻孩子,你是爹的女儿,不对你好对谁好!”郝用听女儿这话,笑得不行。

    爹娘对子女的好天经地义,郝用没想到女儿这张乖巧的嘴说得话让自己心里暖暖的。

    也有父母不对儿女好的!

    郝然想起中学时一个同学说,奶奶嫌她是女孩子就骂她妈妈,妈妈却把恨转移到女儿身上。同学回忆道,她七岁那年的一个冬天妈妈和奶奶吵架,她吓得哇哇大哭,妈妈没有哄她不说,反而一手提起她甩到了水田里,头就栽到了淤泥里,还是邻居见势不对跳下去给捞上来,而给她烧水清洗的人也是邻居!让郝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女同学并不责怪她妈妈,说要怪就怪自己是个女孩子!那时候她就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亲情啊?这一家子人都有点心理变态!

    ------题外话------

    推荐好友不一样的种田文:田园盛宠之农门小妻

    链接:http://。520xs。/info/703749。html
第二十五章 果然这样
    别人家的事,郝然不知道辛酸,但是,自己的好运却是千金不换的。虽然是女孩子,生生世世享受的却是世上最完美最真挚的亲情!她的爹娘是最好最好的爹娘,想到此,郝然的小手抚上爹冰冷的脸庞,试图给爹暖暖。

    “你这孩子,手这么冷,快把手放进我后颈窝!”郝用在女儿的小手摸到脸上后就只想到这么个取暖办法。

    他的话让郝然更是幸福的热泪盈眶!

    父女俩边说边迎着凛冽的寒风雪往家走。

    到村口时,郝然就让爹把自己放下来了。进家门看见堂屋里坐着的是李杏花一家人。不用说,胡招娣一家吃过了,这是第二轮了!娘应该在煮饭。

    “哟,老三你卖柴回来了?”胡招娣洗了碗筷正从灶房里出来,看见进门的郝用手上还提着药:“老三,真不枉爹心疼你一场,还记得给爹买药啊,来,给我吧,空了就去给他熬!”

    “大嫂!”面对胡招娣伸过来的手,郝用脸一下就红了。

    “大娘,这是我娘的药!”郝然见爹为难,她连忙开口解释。

    “哟,老三,你就只记得给你媳妇买药啦?爹的药都断了三天了,病还比王世清严重得多。老话说得好啊,娶了媳妇忘了娘,果然这样,你是有了媳妇忘了爹!”胡招娣嫌弃的看了一眼郝用,冷笑道。

    堂屋里的郝勇抬眼看着门口,李杏花则埋头吃着碗里饭。

    “爷爷的药太贵,我们的柴还不够买半副,爹都给大夫说好了,后天就去买爷爷的!”郝然气不过,爷爷断药责任不能全怪在爹的头上。你家是老大,而且爷爷也跟你们生活,断药了都不吱一声,这会儿却来装好人了。

    “爹的药没了?”郝通刚从茅房出来,听到郝然的话:“那明天就去买吧!”

    “买什么买,钱呢?”胡招娣狠狠瞪了男人一眼。

    “钱三家平摊,当时就说好了的!”郝通心里也有些恼火,一是为钱,二是为胡招娣这个女人,整日里干精火旺吵吵闹闹“老二,你说呢?”

    “买,买,明天我就去买!”郝勇连忙点头应答,冷不防,脚下被人踢了一脚。

    “你踢我干什么?”郝勇转头问着李杏花。

    真是个榆木疙瘩!李杏花瞪眼,只得开口:“咱家也没钱啊!”

    “大家都难,药钱三家平摊,老二明天就跑一趟买回来!”郝通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也是我们的不对,一忙起来就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大哥,二哥!”郝用厚颜低声道:“今天卖柴的钱用了,你们先垫着,等我卖了柴立即还!”

    一说钱,亲兄弟都不亲了,郝然也不帮不上心,径直拿着米糕进灶房:“娘,给您吃米糕!呀,都冷硬了,等我热一下您和爷爷一人一半!”

    “瞧见没有,说什么没钱,有钱买米糕,没钱买药”胡招娣本来心里就不满,这会儿更不高兴:“才分了家,谁家有钱给你垫啊,再说了,垫多了谁垫得起!”

    “老三,孩子不能太惯了,钱,要有计划,省着点用!”郝通皱眉,按说各家门立家户,但想着大姐回家前的嘱咐到底还是多嘴了,老三两口子把然丫头宠得无法无天了,敢给长辈顶嘴,敢和人打架,眼下,还吃上零嘴了,哪家哪屋的孩子这样教!

    “大哥,米糕不是然儿要买的,是她舅舅给买的!”自己没钱,累得孩子也遭白眼,连亲戚送点吃的都被说,郝用看着灶房门口,有几分无奈,“我卖柴八文钱,这药七文,余下一文钱还在身上!真没钱给爹买药了,白大夫说要十多文一副药,你和二哥看谁帮我先垫着?”

    “行了,老三,明天我把地里的大白菜砍一些去卖了买药回来!”没管李杏花的冷眼,郝勇想了想说道。

    “然儿,你们在镇上遇见舅舅了?大舅还是幺舅?他们好吗?”王世清听郝用说舅舅就有点激动,爹娘逝去后,兄妹三人她占在中间,大哥和弟弟都好,只是娶了媳妇后稍微有些生疏了,回娘家也是几十里路,自己身体又差,这几年越发少了。

    “娘,不是我的亲舅舅,是一个爹都没见过的叫王大石的舅舅”郝然把整个经过说了一遍。

    “你这孩子,嘴越来越不饶人,幸好没打起来!”王世清听完轻笑起来:“你那个大石舅舅人本来就是个浑的,他小时候在王家崖没少和孩子们打架,唉,他家现在应该有四五个孩子,日子也不好过吧,还给你买米糕!”

    “我不要的,他非要给,我和爹吃了一个,这个就你和爷爷吃!”见娘把稀饭盛起来洗锅了,郝然舀了一点水倒进锅里,把米糕放进碗里再置放在热水上“等一会儿,一会儿就热了!”

    “你呀!”小孩子占了名,东西却只吃了一半,还被她大伯数落一番“等会儿都给你爷爷吃,他最爱吃这个米糕了!”

    “可是娘没吃啊!”都给爷爷啊?也不是不可以,可是郝然真的很心疼娘。

    “唉,你们也真是的,给我买什么药呀,这么贵,你瞧瞧,七文钱都能买多少米糕了,再说闻,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呢!”王世清喘着粗气端了饭钵“走,吃饭去了,早饿了吧!”

    “娘,米糕可吃可不吃,药您必须吃,白大夫今天又说了,您和爷爷都不能断药的!”郝然端了热米糕的碗跟在身后:“等会儿吃了饭,然儿给你熬药,您可不能怕苦,得乖乖的吃药啊,要听话!”

    “这孩子!”听她老气横秋的话,王世清啼笑皆非。

    “爹,慢点吃,然儿在镇上就说要留给你吃呢!” 边给老爷子喂着米糕边说。郝用觉得女儿乖巧懂事都是妻子的功劳,她硬是一口都不偿,全让端了进来,有她的言传身教女儿自然不差!。

    老爷子吃着久违的米糕,心里也是有几分欣慰的,同时感叹,这倒底是个女孩子,再好再孝顺都要嫁入别人家的,老三啊老三,爹就担心你呀!无奈说不出话,千言万语只能憋在心里。

    ------题外话------

    首推,求亲们收藏一个,感谢感谢!

    今天晚上8点左右二更,请记得回来!
第二十六章 最新发现
    “我先给你把药熬了,等会儿如果雪还没下大,就去砍点柴,和着那天的一起明天可以去卖一挑了!”吃过午饭,郝用对床上的妻子道:“白大夫说了,你可不能再断药。现在好了,贺家长期订了我们的柴,只要能砍就不愁卖了!”

    “她爹,要不,趁现在雪还没下大,你去砍柴吧,药我自己熬!”王世清觉得自己太没用了,每日里就做三顿饭都越来越难。又听得是女儿功劳让贺家长期定下了柴火,总算有些高兴了。

    “娘,外面风吹得这么大,您可不能起来,爹,您砍柴,然儿熬药!”娘怕冷,身上的旧棉衣都硬邦邦的了,根本不抵寒。郝然连忙阻拦。

    “行,等会儿,爹教教你,守着熬好就行!”让女儿做比妻子做更放心。郝用有时候恨不能一个人变成两个用,总是钻头不顾尾,顾东顾不了西。

    掺了水在药罐里将药渗泡好后,郝用带着女儿来到大黄桷树旁,搬了几块石头,砌了一个小灶“不仅药在路边熬,吃了的药渣也要倒在三岔路口任人踩,病就好得快!”又将火点燃,灶上放了药罐:“然儿,你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放柴进去烧,小心点,熬小半个时辰,大约余有两碗水时就好了!小心,别烫了!”拿着扦担走了几步,不放心又调转回来:“我就在双燕子砍柴,一会儿就回来了,药熬好了等我来端!”

    “嗯,爹,放心吧,然儿会小心的!”除了灶台不一样外,上辈子自己也给娘熬过无数的药。

    几根树枝和着谷草一起放进灶台,小小的火苗在寒风中吹得摇曳不止,过了很久,才感觉到药水熬开了。

    “郝然,你熬药啊?”身后,有小女孩的声音传来。

    明知故问,郝然理都不想理她。柴快用完了,她起身去屋后把爹昨天带回来的小枝条抱了一抱过来,几根几根折断送进灶里。

    “郝然,我帮你吧!”小女孩说完,人就走上来蹲在那儿帮忙折树枝。

    郝然看了她一眼,马腊梅,她认得,不过一直玩得不好,说实在的,小身板的郝然和半山村的孩子没一个能玩到一起。不说别的,就住一个房间的郝音一天也说不上三句话。今天这人居然送上门来找她,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抬头看天,没太阳,连雪都飘得少了,嗯,也是一个奇迹!

    “郝然,我娘打了我哥哥了!”马腊梅边折树枝边说。

    你娘打你哥,关我什么事?郝然看了她一眼,依旧不说话。

    “你放心,我哥以后再不会和他们一起欺负你了!”见郝然盯了自己一眼,马腊梅连忙说:“我更不会骂你,真的,以后,我陪你一起玩,好不好?”

    还真是奇迹,这样说来,郝然在半山村还有玩伴了?可惜啊,自己不再是以前的郝然,也不需要这些小玩伴。

    “我没时间玩!”算了,别人是好心,总不能当驴肝肺,郝然总算开口说了一句大实话“我要帮我爹娘做事!”

    “嗯,你真能干,那以后我帮你做事!”马腊梅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依然没有恼怒,折树枝的手更勤快了。娘说了,锦上添花的事人人都会干,但远远没有这种雪中送炭的事让人暖心。郝然一家其实挺可怜的,她娘一直生病,连分个家都这么惨,没有小朋友和她玩,那自己就来陪她,就做了娘口中说的那种雪中送炭的好事。

    你能帮什么?郝然看了她一眼,垂下头继续烧火,盯着这个小灶发呆。

    烧这样的小灶也有经验,小学时,每学期都会有一次春游、秋游活动,同学们各组分别带上锅碗瓢盆去山上野炊。那时候图方便,大都会选择煮面条、抄手。有一次,自己提议煮稀饭,一个同学则带了青笋、肉片;另一个同学带了大白菜、白糖和少许醋。就这次的野炊让老师对她们刮目相看,十岁的女孩子们,像模像样的煮了一锅青香的莴笋尖菜稀饭、炒了一盘青笋肉片、一盘糠醋白菜,让同行的四个老师大赞不已。

    是啊,小灶不仅可以熬药,一样可以煮饭炒菜的!

    郝然为这个最新发现特别兴奋,如果用小灶做饭就不用每顿都等他们两家用完锅灶再煮饭了!想到这儿,她眼睛发亮,很快,又否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