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倾宋-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淮北、胶州,能够让史天泽亲自出马的,”叶应武冷声说道,“也就只有张弘范了,而胶州背靠大海,张弘范总不可能插上翅膀飞过来,必然另有图谋。旭升,锦衣卫在胶北莱州、登州有没有人手。”

    郭昶苦笑道:“基本可以算是没有。”

    张世杰和叶应武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也就是说如果蒙古鞑子在登州造船的话,咱们根本不知道,即使是原本胶州水师也不会绕到胶北?”叶应武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蒙古鞑子不会真的打算这么做吧,可是他们这样又是为了什么。

    郭昶接着摇了摇头:“只要是隐蔽的合适,看不到,可是蒙古鞑子的水师已经难以寻到踪迹了,想要重新打造一支,可不是一天半月就能够完成的,这未免有些······”

    “不用打造战船,船能够运人就足够了。”张世杰打断了郭昶,“自从胶州水师覆没之后,在海上咱们根本就没有水师,自然也不会有人拦截。只是如果张弘范真的想要这么做的话,为了什么。”

    见到叶应武和张世杰已经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郭昶只感觉背后冷汗直冒,而叶应武招了招手:“舆图!”

    见到叶应武三人站在这里已经很久了,杨絮一边亲自把舆图送过来,一边低声问道:“怎么了?”

    小阳子带着两个亲卫手忙脚乱的把舆图打开,张世杰伸手顺着登州、莱州、沂州这一线顺下来,狐疑的看向叶应武:“实际上对于张弘范来说,如果包抄咱们淮南后路的话,并不划算,毕竟这一带靠海还是比较近的,他一下子又难以运来太多的人,根本不足以让两淮彻底混乱。”

    叶应武却是皱着眉看了一会儿,伸手在舆图上一指:“难怪张弘范一直没有露面,当真是处心积虑,这一个月恐怕他一直在忙着造战船和训练士卒,而想要去的地方便是此处。”

    郭昶、张世杰和杨絮几乎是同时沉默了。

    因为叶应武手指之处,赫然是临安,大宋的行在,临安。

    在阳光下,叶应武露出雪白的牙齿:“张弘范,真是好算计,可是你真的认为临安是某的命门所在么。”

    “使君,张弘范会直逼临安?”郭昶诧异的说道。

    “为什么不会呢。”叶应武淡淡说道,心中已经愈发明白了什么,“某现在发现自己好像还是小看了贾似道,这位贾相公和蒙古鞑子勾连在一起,可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互通有无,联手对付某罢了。”

    张世杰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有些艰难的看向叶应武:“远烈,你的意思是······贾似道他······”

    “如果有人把临安城门打开的话,就算是张弘范带着一支千人队也已经足够了。”叶应武冷声说道,“现在摆在咱们面前的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即刻以镇江府水师出海,大海捞针一般寻找张弘范的船队,还有一个就是某率领一些精锐南下临安,守株待兔。”

    叶应武一连用了“大海捞针”和“守株待兔”,足可见叶使君对于拦住张弘范也是心中忐忑。

    “夫君······”杨絮担忧的看向叶应武。

    就在这时,一名哨骑飞快而来:“淮北急报——”

    张世杰、郭昶等人都是诧异的看向那名哨骑,而叶应武沉下心来,在看到哨骑焦急的表情那一刻,他就知道必然出事了,看来一步又一步,正在按照自己设想的向前。

    可是前面,却是万丈深渊。

    那名哨骑翻身下马,脚底踉跄一下,险些摔倒,不过还是快步跑过来:“启禀使君,李安抚兵败徐州,北上淮军全军覆没,蒙古鞑子以怯薛军为前锋,进逼淮北!”

    不等叶应武、张世杰几人反应过来,几名哨骑又是如箭一般飞驰前来。

    “启禀使君,涟州告急!”

    “启禀使君,五河口告急!”

    ——————————————————…

    西湖烟雨中。

    翁应龙走后,陈宜中依旧端着酒杯看向外面的烟雨茫茫,波澜荡漾的西湖水几乎要把一线断桥淹没。而远处的青山隐隐,只能看到云雾后宛如水墨勾勒出来的痕迹。

    “陈相公真是好兴致。”一名布衣长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年轻男子缓步走进来,一边感慨一声,一边一点儿都没有外人的坐在了陈宜中的对面,熟练的端起来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

    陈宜中一怔,诧异的看着这个突然间出现的男子:“你是谁?你我可曾认识?这里是某包下来的地方,若是兄台没有贵干的话,还请离开。”

    男子轻轻一笑:“陈相公还真是不好打交道,只是不知道陈相公知不知道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叫做······鼹鼠?”

    瞳孔猛地一缩,陈宜中手中酒杯“砰”的一声落在桌子上,晶莹的酒液洒满衣襟,但是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惊恐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男子:“你·····你是谁,你怎么······怎么知道。”

    “某当然知道,”男子嘴角翘起,似笑非笑,“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敢问陈相公知也不知?”

    反倒是轻轻松了一口气,陈宜中一边攥紧衣袖,一边尝试着说道:“此为对联之上联,如果某对: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不知道兄台以为如何,还请点评。”

    男子顿时冲着陈宜中举起酒杯:“君知我心,酒壮声色,当共饮此杯酒。”

    陈宜中仿佛虚脱了一般,倒了一杯酒喝下肚,惨白的脸上方才有了一些血色:“当真是吓煞某也!这里可是熙春楼,兄台你······”

    “两边的包厢都已经空了,再两边的都是咱们的人。”男子淡淡的说道,不过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把“咱们”这两个字咬得很重,“不得不说陈相公还真是演的一手好戏,那贾似道都已经怀疑到翁应龙了,却没有怀疑过陈相公。上一次使君过城门的时候,陈相公虽然也险些露了马脚,不过好在唯一可能找你算账的吕师孟阴阳差错被箭矢射死了,所以也算是有惊无险,以至于今日,那么多皇城司的人盯着翁应龙,却没有人前来搭理陈相公,飞黄腾达之时看来是指日可待了。”

    陈宜中苦笑一声:“此话不应这么讲,某也不过是因为一直安分守己罢了,或许贾相公心中这种人已经足够了。”

    “最不安分守己的可不就是陈相公你啊。”男子笑着轻轻点了点陈宜中,“否则坐在这里的可就不是陈相公了。”

    陈宜中不可置否,反而岔开话题:“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

    男子伸手在茶杯中沾了一下,写了一个“江”字,看向陈宜中。陈宜中一怔,再看向他,旋即认出来:“你不是······不是刚才那个······某现在都已经糊涂了,到底谁是谁的人。”

    “陈相公不用糊涂,只需要知道自己是谁的人,就已经足够了。”男子笑着说道,“江某添为南康江家子侄辈,正是专门负责和陈相公联系的,让某前来,也是因为南康江家是什么身份、什么意思,陈相公应该心知肚明,某就不多加解释了。”

    陈宜中点了点头,他刚才看到“江”字就隐隐明白了,南康江家就是江万里的家族,以江氏“三昆玉”为核心,江氏子弟向来多才,散布天下,这也是江万里能够主导南宋士林的根基所在。

    而江家和贾似道、皇城司可以说是不共戴天,双方这么多年来的明争暗斗,已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所以六扇门当中有江家的人倒也并不稀奇,甚至没有才会奇怪。

    男子看到陈宜中放弃了警惕,当下里压低声音敲了敲桌子:“本来不应该打扰陈相公的,但是鼹鼠也终究不能一直待在地下,这一次某前来也是有不情之请,六扇门杨老统领一直想要弄清楚贾似道和蒙古鞑子背后都有什么小动作,不知道陈相公······”

    “这个某可以尽力。”陈宜中当即毫不犹豫应承下来,“要说别的某还得考虑考虑,江兄弟不要忘了,某为什么会坐在你的对面。”

    男子顿时无声的笑了两下,冲着陈宜中一拱手:“陈相公真乃性情中人,亦是吾等同道中人,在此谢过。”(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 淮口潮生催晓渡(中)

    ps:第二更18点

    “蒙古鞑子来的太快,弟兄们还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那蒙古鞑子的骑兵就已经冲到营寨中来了。”一名淮军都头狼狈的说着,“几位将军,末将劝你们还是抓紧在这淮水南岸安营扎寨的好,据说这来的蒙古鞑子可不是普通的蒙古鞑子,怯薛军,鞑子大汗的亲军,对付不了的!”

    江铁冷笑一声,上前一脚将那名淮军都头踹翻在地,还啐了一口:“分明是你小子胆儿小,怯薛军怎么了,某家使君转战天下,还没有怕过谁!区区怯薛军······”

    叶应武压了压手,江铁的声音戛然而止,向后退了一步。

    微微一笑,叶应武上前蹲下来:“淮北涟海还在咱们手里么?”

    那名淮军都头诧异的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宋军统帅,隐隐明白了什么,竟然飞快的跪倒在地:“叶使君,叶使君,小人有眼不识泰山,小人真的是有眼不识泰山啊,还请叶使君恕罪!”

    叶应武一怔,旋即微笑着问道:“你有什么过错,某又如何恕罪?”

    那名都头愣住了,但是紧接着更加害怕的连连扣头:“小人不是有意扰乱军心的,还请叶使君万万不要把小人这一条烂命放在心上。”

    “使君问你话,不要扯别的。”另外一边的吴楚材也已经看不下去了,“赶快回答,淮北涟海还在谁的手里?”

    听到这个问题,都头顿时哭丧着脸:“小人是从五河口跑回来的,差点儿淹死在淮水里,这五河口已经是蒙古鞑子的了,至于涟海在谁手里,小人并不清楚,不过估计蒙古鞑子应该不会放过涟州。”

    “走吧。”叶应武微微皱眉,摆了摆手。

    淮军都头如蒙大赦,飞快地跑了,仿佛再慢一步叶应武就会把他枭首。

    “使君,蒙古鞑子来得还真是快。”江铁忍不住轻声说道,“要不要属下带着几个人去淮北涟州一带看一看,淮军在涟海好歹也有数千人,据城而守,应该不会和五河口这边一样败得一塌糊涂吧。”

    叶应武苦笑一声,指着身侧山坡下垂头丧气、三三两两南去的淮军:“本来李庭芝全军覆没徐州就已经让他们毫无斗志,现在又被怯薛军这样一突击,想要守住淮北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估计涟海那边也已经差不多了,咱们终究是来晚了一步。”

    “当初弟兄们在淮北浴血拼杀,那么多人战死,方才保住的五河口和涟海,就这么被淮军丢了?”站在叶应武侧后方的王大用有些震惊,“就算是几千头猪站在涟海,蒙古鞑子也得抓半天啊,怎么说败就败了。”

    沉默片刻,叶应武不得不感慨,这句话还真是耳熟能详啊,现在的淮军和数百年后那场大战中溃败的军队,好像真的没有多大区别。

    不过镇海军依旧是镇海军,自己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让淮北溃败的一塌糊涂,当下里叶应武看向张世杰:“姊夫,这两淮若论熟悉,在场没有谁比的上你,你且说说,咱们还有没有必要渡过淮水北上?”

    自从那名都头把淮北战败的事情全盘托出的时候,张世杰就陷入沉默,一直到叶应武开口询问,方才伸手指着前面如同一条白练,波光粼粼的淮水:“淮水虽然不比大江和大河,但是也是这华夏少有的宽阔河面了,咱们现在没有足够的战船掩护,如果蒙古鞑子半渡而击,即使是镇海军也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某以为弃守淮北,据守淮南,当为上策。”

    “姊夫莫非是怕了?”叶应武轻轻一笑,目不转睛的看着前面的淮水。

    张世杰淡淡说道:“远烈,你何时见某怕过。只是因为现在镇海军前厢、中军和后厢都已经交给任忠去攻打金刚台了,你我身边只有左右两厢,而且右厢在从天长撤退的路上损失不少,本来想要和怯薛军硬碰硬胜算就不多,更何况按照远烈你的推测,蒙古鞑子很有可能在临安捣鬼,镇海军坐镇淮南还能够兼顾两侧,如果渡过淮水,就真的等于是祈求老天保佑了。”

    一边向前走着,叶应武一边问道:“那姊夫你说,如果史天泽看到咱们在淮南按兵不动,甚至还随时准备撤退,他又会怎么想。”

    “嘶!”张世杰轻轻吸了一口凉气,史天泽是什么样的人,老奸巨猾,按照叶应武的性格和镇海军向来强硬的打法,肯定是强渡淮水和史天泽决战,不可能龟缩在淮南死活不动弹,若是这样一反常态,肯定会引起史天泽的怀疑,而最大的可能就是叶应武想要兼顾两头。

    “远烈,那难道咱们就不管不顾的打过去,可是凭借什么打过去?”张世杰有些无奈的说道,“别看这淮水对岸好像空无一人,但是某敢肯定,蒙古鞑子的哨骑估计已经在那里盯着了。”

    “昨天某已经让两淮水师和镇江府水师北上淮水,估计现在已经沿着运河前进到扬州,下午估计就能够看到淮水上的战船了。”叶应武轻声说道,“有水师战船开路,镇海军压上,某就不信史天泽还会察觉出来什么。”

    “可是镇江府水师不是打算······”张世杰疑惑的问道。

    叶应武正色看向张世杰:“某现在就回镇江府,带走百战都,然后直接奔临安,这淮南就交给姊夫了。和苏将军不同,他面对的金刚台或许比较难打,但是毕竟伯颜兵退中原,金刚台不会留下来多的人防守,而这淮北不同,姊夫要面对的是史天泽,是塔出,还有蒙古鞑子最为精锐的怯薛军。”

    张世杰怔在那里,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说自己没有办法克服北岸的敌人,还是说叶应武在这个时候只带着百战都南下临安,是在铤而走险?

    “远烈,此事不妥!”沉吟片刻,张世杰冷声说道,“至少要带着一个厢南下,只有五百百战都骑兵,如果张弘范带着上万人前来,你根本抵挡不住,临安,临安不容有失!”

    叶应武笑着说道:“这个就请姊夫放心,某心中有数,现在姊夫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统率这两个厢的将士,带着他们打到淮北去。但是姊夫也要记住,史天泽和怯薛军绝对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货色,要是打不过的话,大可撤回到淮南,守住扬州即可,某相信有水师攘助,并不困难。”

    见到张世杰沉默了,叶应武紧接着指了指脚下这片土地:“只要淮南还在咱们手里,就有打回去的那一天,另外为了防止被史天泽包抄后路,某已经传令其他各路,暂缓进军,原地据守。”

    “北伐,停止?!”张世杰顿时明白过来,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挣扎和无奈。

    “北伐,停止,”叶应武淡淡说道,“这一次打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剩下的就是好好守住这些好不容易弄到的本钱,咱们不用这么慌张,蒙古鞑子只会越来越虚弱,早晚有一天你我会冲入开平、直捣黄龙,可惜不是这一次,某不想重蹈之前的覆辙。”

    细细回想南宋每一次北伐,除了百年之前岳飞是稳步推进之外,哪一次不是轻兵冒进,最后一败涂地。甚至就连这一次也是如此,李庭芝带着淮军半数精锐战败徐州,可以说正是因为此次李庭芝的冒进,踩到屎现在整个两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