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天下Ⅰ之枋头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猎天下Ⅰ之枋头明月-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高,杨忠才将环首刀交给独孤如愿,刀身在阳光下泛出刺眼银光。独孤如愿举起环首刀向下劈落,一道寒光在空中划出弧线,刀锋无声无息没入铠甲,一切到底,顺势锲入木桩。独孤如愿松开刀柄,刀身轻轻嗡嗡颤动,四周空气震动,发出雷鸣般声响。
  杨忠将环首刀从木桩拔出:“叔叔,坞壁士卒的铠甲在环首刀下如同虚设。”
  杨闵心中存有侥幸:“索虏军中有这么精良的兵器吗?”
  马佛念手握环首刀,面向北方:“索虏所用兵器绝不亚于我军。听说极西的草原中,有一个叫做突厥的部落,世代为柔然锻奴,他们会一种灌钢的技术,打造出宿铁兵器。百炼环首刀都难以匹敌,而且这种灌钢之法可以大量制造,不像百炼钢只有名师大将才可以佩戴。”
  独孤如愿曾经在武川镇见过宿铁兵器:“宿铁兵器只有在柔然贵族手中才有,应该不会出现在普通的葛荣叛军之中。”
  马佛念仅是听说,并没有见过宿铁兵器:“我们这次北上打探军情,我做梦都想见到这种兵器,看看到底锋利到什么程度。”
  独孤如愿抚摸环首刀刀背,连声赞叹:“这环首刀不下于宿铁刀,刀锋锐利,铠甲在刀下就像豆腐一样。”
  杨忠将刀背一横,将刀柄送到独孤如愿面前,弯腰解下宋景休的刀鞘:“你既然喜欢,就送给吧。”
  独孤如愿抓住刀鞘握在手中,伸手将环首刀纳入其中挂在腰间,对杨忠拱手道谢。杨忠打量独孤如愿身材,从旁边拿起一副明光铠交给他:“再送给你一副明光铠,有它护住要害,在战场上等于多了几条性命。”
  独孤如愿右手握刀,左手持铠,再次言谢,心中却在琢磨,用环首刀砍明光铠会有什么结果。杨忠拉着杨闵离开人群:“叔叔,枋头坞处于四战之地,又紧邻延津渡口,是葛荣南下渡过黄河的必经之地。我在梁军三四年,发现坞壁以前坐井观天,无论兵器、铠甲和战法都无法克敌制胜,我想趁此机会为坞壁练兵,你看如何?”
  杨闵当场痛快答应:“好啊,抓紧时间开始,附近索虏越来越多,随时都会进攻坞壁。”
  “叔父,坞壁中有多少可练之兵。”杨忠立即开始筹划。
  杨闵板着指头计算:“坞壁士卒平时耕田种地,战时披坚执锐,这样亦耕亦战的士卒有一千多人。坞壁中有五千多户人家,每户出一名精壮男丁,还有五千。他们虽是没有打过仗的农夫和百工,为保家园都可以上阵搏杀。”
  杨忠不想要乌合之众,摇头拒绝:“士卒贵精不贵多,乌合之众在战场上一哄而散,反而扰乱战阵。练兵首先要选兵,选不好人,练兵是浪费时间。我们先按照身高、体重和力气严格挑选,在训练中淘汰不合格者,绝不能凑合。宋景休是练兵好手,他负责挑选士卒,夜以继日,勤加操练吧。”
  杨闵点头答应,突然想起兵器的事情,坞壁士卒手持的铁戟刺不断敌兵铠甲,皮甲又挡不住刀枪,在战场上如同赤手空拳:“兵器怎么办?山中虽有铁矿,坞壁只能炼出粗铁兵器和铠甲。”
  梁军兵器所用的百炼钢都在建康东冶的铁炉堡锻造,仓促间根本不及运来。杨忠低头沉思,终于还是摇头:“我暂时也没有办法。叔叔,我们先去城墙上看看吧,老马是守城高手,肯定还有不少事情要准备。”
  

38,层层设防(1)
杨闵登上城墙,好奇地看着马佛念在城墙上跑来跑去,左摸摸,右量量,坐在地上苦思冥想。他不想打扰马佛念,与杨忠并肩向城墙外眺望,河水两岸都是漫山遍野的葛荣叛军,杨闵的心情立即郁闷下来。
  马佛念仿佛突然想通,跳起来跑到杨闵身边,呼哧喘气,拉着他走到城墙正中,手指城外葛荣叛军营地:“坞主,你如果攻城,会怎么办?”
  杨闵脑中闪现四年前攻破左人城的记忆,:“索虏将趁黑夜,突然接近城墙,用云梯登城而上,夺取城门。”
  马佛念想好应对云梯的方法:“这是最通常的攻城办法,坞壁铁戟作战不行,正好用来对付云梯,坞壁士卒躲藏在垛口下,用铁戟将云梯掀开。坞壁有多少士卒可以防御在城墙?”
  杨忠手指校场,示意马佛念看,坞壁中的精壮男子已被聚集起来,宋景休用刀在木桩上刻了一条细线,达不到高度的百姓当即被淘汰。校场正中摆开十面梁军的力六石黄桦弓,身高合格者必须拉满大弓,才能通过第二关,然后举起石锁通过最后一关。三关下来,只有一半坞壁男丁留在校场,不合格者都被打发回家。
  杨忠估量着说:“看这架势,两个里面能挑出一个,估计大眼能从五六千百姓中挑出三千,加上原有坞壁士卒,总计四千。”
  马佛念用目光丈量城墙长度,思考守城士卒的分布:“枋头坞三面环山,这三面仅需警戒不用防御。北面临敌的城墙长度大约六百步。索虏搭云梯攻城时,城墙上必须保证一千两百名手持铁戟的坞壁士卒,他们不需作战,两人一组合力对付云梯。另外一千二百士卒披重铠手持刀盾,刀盾利于近战格杀,抵御攻上城墙的索虏,阻止他们在城墙上集结。索虏连番攻击,士卒必有损伤,我们再调集六百坞壁士卒在瓮城集合,随时替换城墙上伤兵。剩下一千士卒不管黑夜白天,抓紧时间吃饭睡觉,随时准备替换城墙上士卒。我们南边来的兄弟们集结在城门,准备出城反击。”
  杨闵不理解马佛念的安排:“我们守都不一定守得住,怎么能出城反击?”
  “绝不能让索虏无所顾忌地攻城,适时出击,摧毁攻城器械才能反败为胜。”马佛念向杨闵解释后,继续调派人手:“坞主,城墙上防御云梯的一千二百士卒有垛口护身,不需盾牌,但是要善使弓箭和铁戟,射杀敌军。近战格杀的士卒要披重铠,左盾右刀,我们要准备出一千两百支铁戟和二千四百副重铠、三千面大盾和三千柄长刀,能准备出来吗?”
  杨闵点头记下,为难起来:“我们只有皮甲和粗铁刀,行吗?”
  马佛念看看杨忠,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暂时这样凑合,我们还要准备三千张黄桦弓,每张弓准备三根弓弦和五百支弓箭。”
  杨闵心中计算出数字后,立即说出办法:“嗯,总共三千黄桦弓,九千根弓弦,一百五十万支弓箭。弓身和箭杆取材山中桦木,取之不尽,我立即派遣坞壁妇孺入山采集。弓弦为生牛皮所制,一头牛可以制出两千根多弓弦,我即刻让屠户杀五十头牛,拨皮做弦。我们现在有上千铁戟,铁戟已经够用。铁匠全力打造铁刀,盾牌让士卒自己准备,门板、锅盖和铁锅都可以当盾牌用。”
  马佛念苦笑摇头:“锅盖?门板?挡得住弓箭挡不住刀枪。”
  杨闵也苦笑:“时间仓促,都是权宜之计。我现在就去吩咐下去,抓紧时间准备。”
  马佛念还没有说完,叫住杨闵:“坞主,等等。索虏如果搭云梯攻城失利,必然要用冲车撞开城门。”
  杨闵并不担心城门:“城门后还有瓮城,瓮城连接内坞城门,索虏即使撞毁城门还要再撞破内门,瓮城上的守兵乱石齐下,堵也堵死了。”
  马佛念担心的是城墙:“坞壁城墙用土夯成,厚三步。索虏只要五辆外披铁甲,用水湿透、箭射不透火烧不着的冲车,两天时间就可以撞出缺口,攻入城中。”
  四年前的情景在杨闵眼前掠过,索虏如狼似虎般涌入,自己的右臂被砍断,左手紧抱刘离,向后山撤退,弓箭在四周嗤嗤飞射。他抬起头来问马佛念:“应该怎么办?”
  马佛念走到城墙内侧:“用巨石加固城墙,将城墙的厚度再扩十步。”
  “十步?是现在城墙的三倍!”杨闵惊讶用手比划着距离。

38,层层设防(2)
马佛念笑着望着城下葛荣叛军的营盘:“索虏哪知道土墙后还有十步厚的石墙?等他们的冲车撞到这里,已经尸横遍野了。”
  杨闵点头答应:“好,我立即让坞壁百姓从山上运石垒墙。”
  马佛念叫住杨闵:“坞主且慢,我守城最喜欢石头,越多越好。再挑选巨石运至城墙,用来砸烂盾牌和冲车,比弓箭还好用。还有,筑石墙时在两人高处,城门两侧各留两个墙洞。”
  杨闵不懂:“在城墙上开洞作什么?”
  马佛念耐心解释:“我们的守城士卒藏在洞中,出其不意出城攻击敌军,修筑在二人高度是避免敌军攻城车轳撞到,我们士兵跳跃下去,也不会受伤。”
  杨闵对马佛念守城的本领半信半疑:“可是他们怎么回来?”
  马佛念神秘笑呵呵说:“我自有安排。”
  杨闵点头答应,要下城安排。马佛念还没有讲完,再次叫住杨闵:“索虏除了云梯和撞墙,他们也许此刻正在向坞壁内挖洞,届时一拥而出,里应外合攻破坞壁。坞主,你即刻组织人力,日夜不停在城内三步的距离,顺着城墙修一道深壕,里面注入山中溪水。索虏一旦挖掘到壕沟,水倒灌进去,淹他们魂飞魄散。”
  杨闵计算不清:“来得及吗?我们人手不够吧?”
  马佛念观察距离,详细计算:“壕沟宽一丈深两丈,长度为六百步,一名坞壁百姓出工一日挖掘三尺,每步需要三天,六百步需要一千八百天。坞主,你调集坞壁中六百男丁,三日之内可以挖出来。”
  马佛念回到城墙正面,手指着城墙外围划一个圆圈:“坞主,我还要在城外百步左右,挖出宽三长,深一丈的的深沟,一直到两侧峭壁,引入溪水成为护城河。调集一千五百名百姓在五日内便可以完工。然后在城墙上修筑吊桥,坞壁防御工事就基本完成。城墙上的弓箭手居高临下,护城河内外都在射程范围,使得索虏无法在护城河内屯集兵马,我们可以从城门和墙洞中冲出,中途截杀敌兵,将攻城器械尽毁于护城河内。即使冲车撞毁城墙,护城河迟滞敌兵,我们也有时间从两面用土石堵塞缺口。”
  马佛念走到城墙中间,继续安排墙上的防御设施,让杨闵架设木幔防止弓箭,在城墙每隔二十步架设一张三床弓弩,在垛口上悬挂长索,随时援救城下士卒等等。杨闵开始信服马佛念守城本领,来不及提问,记下照办。
  马佛念指手画脚不停说完,杨闵终于松口气:“守城的事情都安排完了?”
  马佛念点头说道:“完了。”
  杨闵转身要下城墙布置,再被马佛念叫住:“坞主且慢。”
  杨闵转身,右脚踏在台阶上:“不是都安排完了吗?”
  马佛念露出笑容:“防御设施说完了,还要说救援的事情。如果索虏荣久攻不下,守城变成消耗战,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救护伤者,减少士卒损失,受伤士卒要立即包扎救护,既消除士卒的恐惧,他们伤好还可以重新加入作战。”
  杨忠不得不承认马佛念考虑的周全:“好,我立即就安排坞壁百姓准备救治。”
  杨闵示意杨闵看梁军士卒脖颈:“坞主,每个士卒都准备一条洁净长巾系于脖颈,一旦受伤立即自行包扎,不致流血过多。”
  杨闵早就注意到每名梁兵脖颈上都有一条雪白的布巾,现在明白用途。马佛念连珠炮般继续说下去:“从今日起,所有粮食和兵器都要统一盘点,控制供给,减少损耗。”
  杨闵对马佛念越来越好奇,等他告一段落开口问道:“佛念,你这些守城的本领是从哪里学的?”
  马佛念翻身坐在垛口间,两脚悬在城墙下,看着照射在河面上如血的夕阳反问杨闵:“坞主知道钟离之战吗?”
  杨闵听说过这场有名的南北大战:“那是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南北大战吧?”
  马佛念提起钟离之战热血沸腾,他曾经亲往钟离研究城防,又向军中老前辈请教,终于在枋头坞派上用场:“二十年多前,我出生那年,梁国代齐草创,北魏宣武帝元恪命中山王元英率八十万兵马攻梁,兵锋直指淮水南岸重镇钟离,规模不亚于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徐州刺史昌义之带领三千精兵进驻钟离防御,魏军在淮水邵阳洲上搭造浮桥,运土镇堑,动用冲车猛撞钟离城墙。在城墙被撞出缺口的危急时刻,昌将军亲自上阵,率领守军拼死搏战,将魏军逐出城外。魏军昼夜不息轮番攻城,终未奏效,梁国豫州刺史韦睿带兵二十万北上增援,在魏军阵前连夜挖掘长堑,插布鹿角截洲筑城,次日黎明,大营竖立在魏军视野之内,敌兵大惊失色。第二日清晨,魏兵万骑来攻,韦睿结成车阵,全军强弩齐发大量射杀魏军。钟离守军闻知援兵已到,出城迎击魏军,与韦睿与里应外合夹击敌军,两军分头进击邵阳洲魏军守卫的南桥与北桥。韦睿利用淮水陡涨之机,将小船装满干草,浇灌膏油,点燃后顺流而下,焚烧魏军浮桥,并派敢死队拔栅砍桥,截断魏军退路。在梁军凌厉攻势面前,魏军争相逃命,被淹死和被杀死的多达二十万人,元英单枪匹马逃往梁城,钟离之围随之而解。”
  杨闵看着坞壁外的景色,沉浸在那场惊天动地的搏杀中,想像着未来决定枋头坞存亡的大战,心中起伏不定。他忽然意识到时间紧迫,站起来与马佛念告辞:“我立即去安排坞壁百姓锻造兵器,筑墙,挖掘壕沟和护城河,老弱妇孺做饭做菜,身体强壮的上山采集制作弓箭的桦木和搬运石头加厚城墙。”
   。 想看书来

39,五兵不入(1)
马佛念从垛口跳下来,拉着杨闵和杨忠进入瓮城,可以望见校场上人声鼎沸,三百梁兵进入坞壁,让这个世外桃源热闹非凡:“坞主,坞壁中有没有懂医之人?”
  杨闵看马佛念活蹦乱跳不像生病的样子:“你不舒服吗?”
  马佛念摆手,笑着对杨闵说:“坞主,我们还要配些药给坞壁士卒使用。一战下来,士卒伤多亡少,如果紧急救治,轻伤者修整片刻便可重返战场,重伤者也不会身亡,兵力循环使用,生生不息,此事极为关键。”
  杨闵想起刘离,浮现出笑容:“刘离爹爹以前是武川镇军医,四年前战死枋头坞,刘离虽然年龄不大,却一直被老刘打下手,学到不少,我让她来帮你。”
  三个人说话间进入校场,二十多名梁兵分成几组挑选士卒,个子太矮,体重过轻和气力太小的都被挑出来打发回家,将近三千名名通过筛选的精壮小伙子在校场中排列整齐。刘离和宋景休坐在旁边车驾上聊得兴高采烈。
  杨闵走过去爱怜地摸着她的脑袋:“小刘离,想当兵吗?可惜你是小女孩。”
  刘离跳下车,靠在杨闵身上笑着说:“爹爹,他们穿上铠甲好帅。”
  刘离被杨闵收养后,总是腻在他身边,给杨闵增添很多快乐。杨闵笑着说:“马大哥找你帮忙,你看行不行?”
  “行啊,当然行。”刘离立即同意。
  马佛念俯身问刘离:“你懂得草药吗?”
  刘御医在世时,刘离为他在山中采摘草药,使劲向马佛念点头。
  马佛念笑着安排:“你们照我的药方去准备草药,我说你记,看你知道不知道药草的形状,坞主会安排坞壁妇女和你一起上山采摘。”
  刘离点头表示明白,马佛念大声说道:“药者和草木之性,治人寒、热、燥、湿之病,道达经脉,通理三关、九候、五藏、六府,扶衰补虚。军中人多,厉疫屯久,人气郁蒸,或病瘟疟痢,金疮堕马,随军备用。”
  马佛念看一眼刘离,她睁大眼睛一字不差地重复一遍,放心报出药方:“第一方,疗发烧方:栀子二十枚、干姜五两、茵蔯三两、升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