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天下Ⅰ之枋头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猎天下Ⅰ之枋头明月-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真实的历史
尊重历史是我讲述这段历史的重要原则,本书大量素材都来自于《二十五史》中的《梁书》和《魏书》。《梁书》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姚察,字伯审,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先后在梁、陈、隋三朝做官,参与修史工作。隋文帝开皇九年,他奉诏撰《梁书》。姚察在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去世,临终告诫儿子姚思廉一定要续成其志。姚思廉继承父亲遗志,终于在父亲遗稿基础上,于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修成《梁书》,并由唐朝名臣魏征作总论。
  《魏书》的作者生于公元505年,几乎与杨忠同龄,字伯起,钜鹿下曲阳(河北晋县西)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十五岁显露才华,二十六岁迁散骑侍郎,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魏国灭亡后,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他受命撰魏史。魏收仅用三年多时间,就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其中帝纪十四篇,列传九十六篇,志二十篇。
  魏收和姚察与小说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时代,甚至与他们交往紧密,《魏书》和《梁书》是最佳的历史原料。不过,《魏书》和《梁书》借鉴司马迁为历史人物立传的写法,不容易与小说内容对照。《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古人历记载基础上,历时十九年编纂出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考证严密,文笔优美。《资治通鉴》、《魏书》和《梁书》是帮助大家了解这段错综复杂历史的最佳借鉴。
  即便如此,三部史书仅能够恢复当时真实的历史的极小部分,那些伟大英雄们的言谈举止、表情、内心活动、情感和爱情都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能依靠小说的虚构。为了帮助大家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基于历史的合理虚构,我将《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作为附录,结合《魏书》和《梁书》加以点评,便于大家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更希望这种方法不至于误导读者,给予历史所必须的尊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百四十九卷(公元五一九年,梁天监十八年,北魏神龟二年)
初,燕郡太守高湖奔魏,其子谧为侍御史,坐法徙怀朔镇,世居北边,遂习鲜卑之俗。谧孙欢,沉深有大志,家贫,执役在平城,富人娄氏女见而奇之,遂嫁焉。始有马,得给镇为函使,至洛阳,见张彝之死,还家,倾赀以结客。或问其故,欢曰:“宿卫相帅焚大臣之第,朝廷惧其乱而不问,为政如此,事可知矣,财物岂可常守邪!”欢与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如、秀容刘贵、中山贾显智、户曹史咸阳孙腾、外兵史怀朔侯景、狱掾善无尉景、广宁蔡俊特相友善,并以任侠雄于乡里。
  2007年八月,我搭着出租车从内蒙古包头出发,一路打听,在土路上颠簸十几里,才在固阳县北三十五公里,一个叫做春库仑的小村子边找到怀朔镇的遗址。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月抹去了古怀朔镇的全部痕迹,只有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土坡,遗留在大青山脚下。
  怀朔镇遗址白墙下居住着三户村民,带着孩童玩耍的妇女告诉我,他们以前打井时就在这片土地下挖出许多半米高的铜佛像,因此来了很多考古专家,才知道这里曾经是历史上出了两个皇帝的风水宝地。当地人将侯景也当成皇帝,这也没有错,侯景确实称帝了。回包头的路上路过秦长城,这里应该就是蒙恬”却匈奴七百里”的遗迹吧?不得不佩服猛人秦始皇。
  魏晋南北朝极重门第,高氏是渤海豪门大族,由于高齐帝室的攀附,渤海高氏的谱系显得疑点颇多。高庆为高欢五世祖,是十六国时期慕容垂后燕司空,其子高泰为吏部尚书,高泰子高湖为燕郡太守,可见高家与慕容氏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湖自燕郡率三千户降魏之后,子嗣多无默默无闻,高欢托言为高湖之后,让人难以查证。
  按照《北齐书》记载,“神武生而皇妣韩氏殂,养于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高欢生长在鲜卑姐夫尉景家里,又娶鲜卑女娄昭君,即便真是渤海高氏汉人之后,也可以说是彻底鲜卑化了。
  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又立互市以致南货,至是府库盈溢。胡太后尝幸绢藏,命王公嫔主从行者百馀人各自负绢,称力取之,少者不减百馀匹。尚书令、仪同三司李崇,章武王融,负绢过重,颠仆于地,崇伤腰,融损足。太后夺其绢,使空出,时人笑之。融,太洛之子也。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怪其少;对曰:“臣两手唯堪两匹。”众皆愧之。时宗室外戚权幸之臣,竞为豪侈。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李崇富埒于雍,而性俭啬,尝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河间王琛每欲与雍争富,骏马十馀匹,皆以银为槽,窗户之上玉凤衔铃,金龙吐旆。尝会诸王宴饮,酒器有水精锋,马脑碗,赤玉卮,制作精巧,皆中国所无。又陈女乐、名马及诸奇宝,复引诸王历观府库,金钱、缯布,不可胜计。顾谓章武王融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融素以富自负,归而惋叹,卧疾三日。京光王继闻而省之,谓曰:“卿之货财计不减于彼,何为愧羡乃尔?”融曰:“始谓富于我者独高阳耳,不意复有河间!”继曰:“卿似袁术在淮南,不知世间复有刘备耳!”融乃笑而起。
  这段斗富的故事非常有名,《资治通鉴》解释王公大臣富有的原因是:“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又立互市以致南货,至是府库盈溢。”,可是,王公大臣不耕不织,也不亲自做生意,哪能库府盈溢?古代帝王将相国库连家门,动不动就食邑几万户,合法腐败,不需贪污受贿,财富便化国为家,合法腐败比非法腐败还可怕。值得一提这些王公大臣的下场,胡灵太后被尔朱荣沉于黄河,高阳王元雍死于河阴之变,章武王元融在###葛荣河北流民起义时战死。他们在大肆挥霍,风光得意的时候,绝不会想到这么快就大祸临头。开国一百多年的北魏帝国将走上绝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附录:北魏世系表(截止至公元528年,时间为公元纪年)
庙号 姓名 年号 即位时间 即位
  年龄 大事点评
  太祖道武皇帝 拓跋圭 登国
  皇始
  天兴
  天赐 386 16 魏先世所建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拓跋圭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公元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他在参合陂大破后燕,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是燕国后代,使用的武功叫做参和指,就来源于此。在黄易的武侠小说《边荒传说》中,拓跋圭是一个主要的配角,不过故事都是虚构的。
  太宗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兴
  神瑞
  泰常 409 18 道武帝长子,公元409年十月,道武帝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嗣杀绍,即位。
  世祖太武皇帝 拓跋焘 始光
  延和
  太延
  太平真君
  正平 423 16 明元帝长子,小字佛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讲述的就是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被太武帝击败的故事。拓跋焘善用骑兵,击溃柔然,灭亡赫连夏国、北燕和北凉,西逐吐谷浑,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标志着南北朝时代开始。公元445年,太武帝下令诛长安沙门,焚破佛像,命令全国各地废佛,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
  南安隐王 拓跋余 承平 452 太武帝少子,公元442年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中常侍宗爱杀太武帝,于公元452年三月矫太后令立南安王,同年十月杀之
  高宗文成皇帝 拓跋濬 兴安
  兴光
  太安
  和平 452 13 拓跋晃长子,宗爱杀南安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立皇孙濬即位,杀宗爱。即位后恢复佛教,公元460年,始建云冈石窟。拓跋濬在历史上的名气远不如他的文明冯皇后。她聪明果决﹐长于权术﹐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并抚育孝文帝拓跋宏。
  显祖献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皇兴 465 12 文成帝长子,以皇太子嗣位。公元471年传位于太子宏,自为太上皇,后为冯太后鸩杀
  高祖孝文皇帝 元宏 延兴
  承明
  太和 471 5 献文帝长子,以皇太子即位。公元490年,冯太后死,开始亲政。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进程,将鲜卑族拓跋姓氏改为元,禁止使用鲜卑语,禁止鲜卑服饰,颁诏宣布吸收汉族文化,完成民族大融合。
  世宗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正始
  永平
  延昌 499 176 孝文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其充华妃胡氏生孝明帝,为历史上有名的胡太后。她迷信佛教,大建佛寺,奢侈浪费,导致公私穷困,民不聊生,六镇起义,给北魏统治以致命打击。
  肃宗孝明皇帝 元诩 熙平
  神龟
  正光
  孝昌
  武泰 515 6 宣武帝第二子,以皇太子嗣位,年幼冲,娶契胡酋长尔朱荣之女尔朱英娥为嫔,母胡太后临朝秉政。
  敬宗孝庄皇帝 元子攸 建义
  永安 528 22 彭城王元勰第三子
  胡灵太后,宣武帝元恪的充华嫔,在嫔妃中品正第二,孝明帝元诩生母,死后谥号为灵。公元515年正月,北魏宣武帝元恪病逝,他年仅六岁的儿子元诩即位。当年八月,其母胡氏被尊为皇太后,以皇帝年幼为由临朝听政。胡太后聪明机智,喜爱读书写作,是历史上有名的女诗人,还酷爱射箭,能射中针孔。朝廷一切政务都由她亲手批阅处理。胡太后执崇信佛教,大肆营建佛寺和佛像,不惜耗巨资在皇宫旁建造全国最大的佛寺,永宁寺。她恣意放纵,大肆挥霍,消耗尽府库,沉重压迫剥削各族百姓,激起六镇大起义,激起如火如荼的遍地起义风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百四十九卷(公元五二三年,梁普通四年,北魏正光四年)
武卫将军于景,忠之弟也,谋废义,义黜为怀荒镇将。及柔然入寇,镇民请粮,景不肯给,镇民不胜忿,遂反,执景,杀之。未几,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杀镇将,改元真王,诸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拔陵引兵南侵,遣别帅卫可孤围武川镇,又攻怀朔镇。尖山贺拔度拔及其三子允、胜、岳皆有材勇,怀朔镇将杨钧擢度拔为统军、三子为军主以拒之。
  风光无限的繁华景象只是表面现象,危机早已潜伏,一次小小的请粮事件演变成亡国的六镇叛乱,可谓乐极生悲。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两条教训,第一,魏国应该建立最低社会保障和危机预警机制,第二,无论预算多么紧张,也不能让军人吃不饱饭。
  沃野、怀朔和武川都属于六镇。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他在北部边境设置六镇拱卫首都,自西而东为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沃野镇始置于汉沃野县故城,今内蒙古临河县西南,后迁至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怀朔镇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固阳西北。武川镇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西。抚冥镇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怀荒镇,今河北张北。
  武川,一个值得留在记忆中的地方,北周隋唐三朝祖先都出自武川。北周实际的开国君主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与贺拔兄弟的父亲贺拨度拔是至交,后来宇文泰投奔贺拨岳,并在贺拨岳被暗杀后取而代之,成就大业。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从武川镇一直跟随贺拨岳,成为北周的八拄国之一,儿子被封为唐国公,才有此后的大唐。
   。。

第一百五十卷(公元五二四年,梁普通五年,北魏正光五年)
卫可孤攻怀朔镇经年,外援不至,杨钧使贺拔胜诣临淮王彧告急。胜募敢死少年十馀骑夜伺隙溃围出,贼骑追及之,胜曰:“我贺拔破胡也。”贼不敢逼。胜见彧于云中,说之曰:“怀朔被围,旦夕沦陷,大王今顿兵不进;怀朔若陷,则武川亦危,贼之锐气百倍,虽有良、平,不能为大王计矣。”彧许为出师,胜还,复突围而入。钧复遣胜出觇武川,武川已陷。胜驰还,怀朔亦溃,胜父子俱为可孤所虏。
  六镇起兵,镇兵镇将表现各不相同,破六韩拔陵、鲜于修礼和葛荣等人义无反顾造反到底,高欢、侯景和宇文泰等人先叛后降,贺拨胜和贺拨岳兄弟却始终站在朝廷这边镇压叛乱。
  广阳王王深上言:“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太和中,仆射李冲用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帝乡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本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同族留京师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即为清途所隔,或多逃逸。乃峻边兵之格,镇人不听浮游在外,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及阿那瑰背恩纵掠,发奔命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边人见此援师,遂自意轻中国。尚书令臣崇求改镇为州,抑亦先觉,朝廷未许。而高阙戍主御下失和,拔陵杀之,遂相帅为乱,攻城掠地,所过夷灭,王师屡北,贼党日盛。此段之举,指望销平;而崔暹只轮不返,臣崇与臣逡巡复路,相与还次云中,将士之情莫不解体。今日所虑,非止西北,将恐诸镇寻亦如此,天下之事,何易可量!”
  广阳王元深是前期平灭叛乱的魏军主帅,对叛乱原因分析得十分中肯,特意节选这一段让大家了解六镇叛乱的起因。
  东西部敕勒皆叛魏,附于破六韩拔陵,魏主始思李崇及广阳王深之言。丙申,下诏:“诸州镇军贯非有罪配隶者,皆免为民。”改镇为州,以怀朔镇为朔州,更命朔州白云州。遣兼黄门侍郎郦道元为大使,抚慰六镇。时六镇已尽叛,道元不果行。
  郦道元的《水经注》鼎鼎大名,作为地理学家流传于世,他参与平息叛乱,死也和六镇叛乱相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百五十卷(公元五二五年,梁普通六年,北魏孝昌元年)
给事黄门侍郎袁翻、李神轨皆领中书舍人,为太后所信任,时人云神轨亦得幸于太后,众莫能明也。神轨求婚于散骑常侍卢义僖,义僖不许。黄门侍郎王诵谓义僖曰:“昔人不以一女易众男,卿岂易之邪!”义僖曰:“所以不从,正为此耳。从之,恐祸大而速。”诵乃坚握义僖手曰:“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女遂适他族。临婚之夕,太后遣中使宣敕停之,内外惶怖,义僖夷然自若。神轨,崇之子;义僖,度世之孙也。
  胡太后徐娘半老,面首不少,她的行事风格很像文明冯太后。冯太后毒杀儿子,胡灵也做了,而且还是亲子;冯太后很多情妇,胡灵也不少;不过,两人下场完全不同,文明冯太后抚育了一代明君孝文帝,留芳千古。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吴倩莲和张铁林主演的《北魏冯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性政治家。
  破六韩拔陵围魏广阳王深于五原,军主贺拔胜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