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四郎正跟宋墨书说着话,就有一个青衣丫环来将宋墨书给叫走了,宋墨书吩咐罗四郎自己看会儿书,说是一会儿有话要说。
罗四郎得了吩咐,也不敢走,就乖乖的找了本书来看。
罗四郎在书房看了一会儿书,宋墨书就脸带笑意的回来了,看他样子,心情似不错。
罗四郎对他拱手行礼:“先生。“
“嗯,子修呀(罗四郎的字),上次我跟你说过的事情,你没忘记吧!”宋墨书和蔼的说道。
“弟子愚钝,不知先生说的是哪一件!”罗四郎见宋墨书没有明说,也就跟着装傻。
“呵呵,为师上次跟你说过,你考上了秀才,就将小女许配于你。”宋墨书看了罗四郎一眼,捋了捋胡须接着说道:“你现在意下如何?”
罗四郎一听这话,顿时满脸喜色的说道:“多谢先生成全,弟子自然是十分愿意的。”
见他同意,宋墨书高兴得哈哈大笑。
宋墨书家境优渥,他家的姑娘当成小姐来养的,识文断字,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好多大户人家的公子,都有娶宋家姑娘的意愿,只是宋氏夫妇对女儿颇为疼爱,自小娇生惯养,怕女儿在婆家受委屈,轻易不肯将女儿许人。
这事儿谈成,罗四郎一身轻松的回了家。
第21章
“今天哪人,你觉得怎样?”宋墨书的夫人杜氏询问女儿宋 。
宋 想着罗四郎的面容,就觉得一阵心神荡漾,娇羞的说道:“娘,我心里想什么,你还是知道么?”
杜氏难得见女儿害羞的模样,嗤嗤的笑:“你这孩子,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点女儿家的样,平时大大咧咧的,我是真担心你嫁了人,在婆家受苦。”杜氏拉着女儿的手,有些不舍的说道:“好在你爹给你找的这户人家不错,家里穷些,这底气就不足,不敢轻易拿捏你,有什么委屈,到时候你也不用忍着。”
宋 听杜氏这样说,也是满心欢喜,靠在杜氏的怀里撒娇着说道:“我就知道娘疼我。”
“小姐,红枣糕做好了,刚做好的,还热着,小姐要不要吃二块?”青衣丫环绿喜端了一盘糕点进来,见到杜氏,连忙屈膝行礼:“奴婢不知道夫人在这儿,还请夫人不要怪罪。”
杜氏不甚在意的挥挥手:“行了,侍候你家小姐用糕点吧!“
绿喜低头应道:“是。”随即又说道:“奴婢刚才在厨房,碰上刚从外面回来的宋妈妈,宋妈妈说是要找夫人回话。”
“哦,宋妈妈回来了呀,你现在就让她过来这儿回话。”杜氏发话。
杜氏让宋妈妈去打听罗家的事,男人打听的事情,跟女人打听的事情,可是不一样的,男人是整天出门在外,女人却是要成天守在家里的,女人嫁人可不是只跟着丈夫生活,还是得跟家里婆婆小姑相处好了,日子才能过得和顺,现在女儿快出嫁了,有些事情,也得教教女儿,让她知道该怎么作为。
第22章
听说夫人传唤,宋妈妈在厨房里将饼子胡乱塞了几口在嘴里,就急匆匆的跟绿喜去见夫人。
宋妈妈跟杜氏见了礼,又跟宋 问了好,就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杜氏问话。
宋妈妈是宋家的老人了,这些年来帮着杜氏打理家务,杜氏对她十分倚重,宋妈妈做事也干脆利落知情识趣,毫无疑问的成了杜氏的左膀右臂。
“将你打听到的事情说说吧,不必避讳小姐,小姐也是时候该知道这些事情了。”杜氏开口询问。
“是,奴婢去罗家湾附近打听过了,将罗家的事情,打听了个清清楚楚,罗公子的母亲娘家姓刘,这刘氏是个利落人,在村里有着泼辣的名声,为人不是很好相处。”宋妈妈如是说道
“乡野村妇,没见过什么世面,光是面上泼辣,不足为惧。”杜氏又转过头对宋 说道:“以后你嫁了过去,对这个婆婆面上恭敬些就罢了,要是她蛮不讲理,你就摆出你大家姑娘的款儿来,看还不能把她唬得一愣一愣的。”
“这样好吗?万一罗公子对我不满,怎么办?”宋 有些担心的问道。
“哼,难不成你还真拿她当婆婆供着?这些无知蠢妇,你要是真对她恭恭敬敬的,她就能蹬鼻子上脸,把你往死里作贱,你要是摆出点派头,她反倒是对你和和气气的了。”
说着母女两捂着嘴嗤嗤的笑。宋妈妈也跟着一旁陪笑。
“他们家还有什么人?”杜氏笑够了,继续问道。
“罗公子的父亲,倒是个老实人,极好相处,他在家里排行第三,不过早就分了家单过的,跟其他兄弟虽然是在同一村住着,但也极少往来,只当成亲戚在走动吧,虽然说是大家族,但关系并不复杂,这一点夫人尽可放心。”宋妈妈跟了杜氏那么些年,对杜氏还是很了解的,自然知道杜氏操心的是哪些。
“这倒没什么,做公公的脾气好坏,他也管不上做儿媳妇的,脾气好,总比不好强。”
“另外,罗家还有一位未出阁的姑娘,只是这姑娘名声有些不好,只怕亲事上有些麻烦。”宋妈妈有些隐讳的说道。
“哦,你倒说详细些,让我们知道了,也好有个准备。”
“事情是这样的。。。。。。”宋妈妈巴拉巴拉,将罗五娘的事情细细的说给杜氏跟宋 听。
刘氏听完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看不出来,罗公子风度偏偏一表人才,他的母亲却如此贪财,不过这样也好,这人有了缺点呀,拿捏起来也容易,这样也好,我就不用担心 以后对付不了她的婆婆。”
宋 听杜氏这样说,也跟着开心的笑,她虽然心里中意罗公子,可是对他的家人,却未必会喜欢,再说了,让她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去侍候一个农妇,她心里可真是万般不乐意,见娘亲对这些事情都有安排,她心里就又满意了几分。
“不过罗家的那位五姑娘,名声是生生给她娘折腾坏了,只怕以后说不上好人家,这万一高不成,低不就的,留在家里成了一个老姑娘,这对我们 可不好,这 嫁过去,就成了她的嫂子,这小姑子到了年纪还没出嫁,自然是要做嫂子的帮忙找婆家,以她这名声,婆家可不好找,家底好的可不愿意娶这样的姑娘,家底不好的,嫁了过去,日子不好过了,一则让人说闲话,是我 没给她找个好婆家,另一则,家里穷了,时不时的上门打秋风,还理直气壮,是我 没给她找户好人家,这不是让我家 为难么?”杜氏越想越觉得这不是个事。
宋妈妈想,这心也操得太宽了吧,人还没嫁过去,就开始操心人家小姑子的婚事了,宋妈妈也只是心里想想,嘴上可不敢说。
“那夫人的意思,可是要咱们出面,给她寻户好人家?”宋妈妈猜测着杜氏的想法。
杜氏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抿嘴一笑,说道:“这事呀,也委实是我太操心,这婚姻大事,可不得父母之命么?她自有她的亲爹娘,哪用得着咱们操心。”说着对宋妈妈眨眨眼。
宋妈妈顿时明白了杜氏的意思,也笑着附和着:“还是夫人想得周到,夫人也真心疼爱小姐,什么事都为小姐考虑周全了。”
“是啊,娘,谢谢您这么疼 儿。”宋 趴进杜氏的怀里,柔柔的说道。
杜氏轻轻的拍着宋 的背,语带惆怅的说道:“傻孩子,娘当然会为你把什么事都想到了,娘希望你以后能过得幸福快乐,不要再走娘走过的弯路。”
第23章
刘氏这几天有些心烦,之前身体断断续续的总不好,看病花钱,抓药也花钱,家里留下的五十两银子,断断续续居然花出去二十两之多,这让她真心肉痛了一阵,儿子的亲事是顺利定下来了,婚期都定好了,十二月初六,请算命的算好的,是个宜娶宜嫁的好日子。
只是亲家家境优渥,儿媳妇的嫁妆也准备得多,所以这聘礼出得太寒酸了,不好看,她也就拼着家底,将家里剩下的三十两银子全置办了聘礼用,就是这样,跟人家比起来,也是小菜一碟呀,唉!算了,家境就这样,跟人家是没法比,刘氏叹气!
只是宋家这时候提出,让四郎成亲前将五丫头给先嫁出去,刘氏觉得这事很棘手,五丫头名声不好,上哪儿寻户人家,愿意娶她的!再说了,家里现在一分存银也没有,这拿什么来置办嫁妆呀,这事可真让人犯愁。
“娘,隔壁村的刘婶子来找你,我让她在堂屋坐着哩。”罗五娘出声唤道。
刘氏正在苦恼,被罗五娘出声打断,没好气的说道:“知道了,我这就去。” 屋帘就向堂屋走去。
这刘婶子娘家姓刘,夫家姓王,这王刘氏是从外地嫁来这里的,在这里也没有亲戚朋友,她男人王五又是做人伢子的,名声不好,所以同村里的人都不怎么跟他们家来往,后来同刘氏相识,两人也熟络起来,因为跟刘氏同姓刘,所以两人从认识后就以姐妹相称,两家隔得不远,时常来往。
王刘氏这人,迎来送往的,对谁都热络,虚情假意的功夫,做得十分到位,让跟她接触过的人,都能对她生出好感来,若不是他男人的名声不好,说不定她能跟附近几条村里的女人,全部交好。
见刘氏出来,满脸笑意,热情的上前拉着她的手唤道:“姐姐,我最近跟着我当家的出了趟门,姐姐家的事,我都不知道,这刚回来就听说姐姐家的喜事,所以就赶着来道贺了,姐姐可别嫌我来晚了。”王刘氏拉着刘氏的手,开心的说个不停。
刘氏被她的热情感染,反握着她的手,也含笑说道:“劳你惦记着,还特意来一趟。”
“哎哟,要说咱们四郎,可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模样长得俊不说,这脑袋瓜子也聪明得不行,姐姐可真是好福气,让妹妹我羡慕哇。”
两人说笑着分宾主坐下,王刘氏将桌上的一堆礼品推向刘氏:“这是妹妹的一点心意,还请姐姐收下。”
刘氏客套两句:“来就来嘛,还带什么礼物。”
“瞧姐姐说的,我出趟远门,给姐姐带点稀罕物回来,姐姐还能不要不成?”瞧出刘氏不是真心拒绝,又哈哈笑着说:“这里面有几朵绢花,是外面的时新样式,我一看见这绢花 得,就想起咱们五娘来,所以忍不住给买了回来,让咱们五娘戴上了,可不就像仙女下凡,姐姐真是好福气,儿子长得俊俏不说,这闺女也长得漂亮。”
“提到五丫头,我就心烦。”刘氏想起王刘氏这几个月都不在家,并不知情,于是就巴拉巴拉,将罗五娘的事说了一遍。
“你说五丫头这样的,我上哪儿去给找个婆家,偏偏亲家哪边的还催着我。”刘氏跟王刘氏诉苦。
王刘氏听刘氏这么一说,心里就是一动。王刘氏跟着她男人做人伢子生意的,上次就是跟着她男人贩了一批姑娘去成都府发卖,赚了不少钱,罗家她也经常来,刘氏不待见闺女,她是知道的,罗五娘这模样标致得,若是能。。。。。。
第24章
王刘氏打定主意,脸上笑得越发柔和了,不接刘氏的话,只笑着说:“我跟我当家的这次出去,赚了些钱回来,也见过些世面,哎哟,你都不知道哦,那大户人家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吃得是鸡鸭鱼肉,穿的是绫罗绸缎,身上披金戴银不说,家里还奴仆成群,做什么都有人侍候着,今儿去这儿踏春,明儿去哪儿赏景,又或者请了戏园子,到家里去唱堂会,这日子过的,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
“真过这样的日子?”刘氏好奇的问道。
“哪还用说,就是那大户人家家里的丫环,那也是吃香的喝辣的,比咱们这样的日子过得好多了,我要是年轻个二十岁,我就卖身去给人家做丫环,也强过现在这日子百倍。”王刘氏语带羡慕,脸上的神情也是十分向往的模样。
“做丫环真有这么好哇?”
“那当然了,那侍候小姐的大丫环,也跟个小姐似的,养得白白胖胖,只需要第天跟在小姐身边,小姐绣花时给小姐递递针线,小姐写字时,给小姐铺纸研磨,走路时,再搀扶一把,每天还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大户人家过的日子,就是不一样呵”刘氏听她说得热闹,也觉得很新奇。
王刘氏见刘氏并不往那方面想,瞧了瞧她的面色无异,也就挑明了说:“我看你家五娘,人能干,长得也漂亮,若是去做了丫环,定能得主家喜欢,到时候说做得好了,还能得主家打赏不少银子哩。”
刘氏听得有些心动,可是卖女儿这事,还是很犹豫:“这事。。。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的,你这也是为她好,她以后过上好日子了,还不得感谢你。”遂有咪咪的对刘氏说:“五娘这容貌,属于上乘,卖身银子至少得有二十两。”王刘氏明晃晃的金钱诱惑。
“这么多哇,我之前听你说,一个丫头不过几两银子?”能卖二十两这么多,刘氏有些吃惊。
“你看五娘多漂亮,哪些丫头哪里能跟五娘比,二十两,只多不少。”
刘氏一时拿不定主意,一边是白哗哗的二十两银子,一边是心里不喜欢的丫头片子,心中的天平直接倾向了二十两银子,但是毕竟卖人是大事,卖了就要不回来了,这事她一个人说了可不算。
王刘氏也不紧逼,这事急不了,以她对刘氏的了解,这事十有八九能成,她慢慢等着就是了。
第25章
刘氏端了碗冒着热气的鸡汤,敲开了罗四郎的房门:“四郎,晚上不要看太晚的书了,油灯昏暗对眼睛不好,来,这碗鸡汤趁热喝了,暖暖身子。”
“哎,娘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罗四郎接过鸡汤,问道。
“唉,心里有事睡不着,正想找你来说说哩!”刘氏这几天,心里七上八下的,罗四朗下个月就要成亲了,好多事情,现在就要开始操办,还有之前宋家提的事,还没个头绪,想起这事,刘氏就觉得心烦意乱。
见刘氏焦头烂额的模样,罗四郎扶着刘氏坐下,说道:“娘不用烦恼,有什么为难的事,交给儿子去办。”
刘氏见儿子拍着胸口的样子,心里觉得很欣慰,儿子长大了,就快成亲了,有些事情,也该让他知道,于是说道:“亲家那边提出,要在你们成亲前,将五丫头嫁出去,这五丫头传出克夫的名声,也没人敢来娶呀,我就是想将她嫁人,这么短时间,根本找不着人家要,嫁人这条路呀,我看根本是走不通。”
“宋家为什么要提出让五丫头嫁人?这五丫头嫁不嫁人,跟我们成亲又没关系。”罗四郎不解。
“还能为什么?要么是怕五丫头是个不祥之人,克了她,要么是怕五丫头一辈子嫁不出去,留在家里拖累你们夫妻俩,不管怎么样吧,反正五丫头我是不会让她留在家里太久的。”刘氏接着说道:“上次你刘婶过来,跟我说了一件事,说是想让五丫头去给大户人家做丫环,听说那大户人家的丫环,养得跟个小姐似的,比起咱们农家院里的日子,可好过百倍,我想着,这五丫头既然嫁不出去,不若卖了她,她去做丫环享福,我们也能得些银钱,你还不知道吧?给你办聘礼,可将家里的家底给挖空了,我还正在发愁,置办酒席差些银钱。”
见罗四郎不说话,刘氏问道:“你觉得这事怎么样?若是不成,那你就拿出章程来,我这是无法可想了。”刘氏觉得有些头疼。
罗四郎与罗五娘虽然是兄妹,但是从小在刘氏耳濡目染下,对家里的几个姐妹很是不屑,言语中经常都是轻视之意,哪里谈得上友爱。
见刘氏说出这样的安排,也觉得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虽然觉得卖儿卖女这样的名声不好听,但也架不住岳家施压,觉思了一会儿,觉得这事可行,也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