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统帅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统帅天下-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底卖的什么药!

    “陛下!您这是……?”诸葛亮问道。

    “哎!一言难尽!”孙权叹了口气:“如今这东吴表面上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早已不是原先的那个东吴了,我也变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已!”

    东吴原本的四大家族顾、陆、朱、张掌握着东吴的所有紧要,顾家的顾雍乃是文官之首,即便是当时的首辅张昭也不敢小瞧。陆家的陆逊、朱家的朱然统领三军,控制江东所有军队,没有这两人的同意,谁都休想调动一兵一卒。而张家乃是东吴首富,钱粮问题全靠张家解决。

    自张温被孙权杀了之后,虞家趁机崛起,迅速抢占原本属于张家的地盘、生意、土地。短短半年就比当年的张家更加的有实力。孙权见大势已成,迫不得已称帝之后,封虞翻为司徒,成了百官之首。从那以后,虞翻越发变得明目张胆,变本加厉,有些时候连孙权都不放在眼中。

    顾雍因为陆逊的事情,也开始疏远孙权。搞到今天这种局面。虞翻在朝堂之上一家独大,陆逊、朱然控制军队,顾雍成了陆逊的幕僚。当然朱然没有背叛孙权,却也无能为力,没有办法。陆逊、顾雍躲在柴桑,将这个烂摊子全扔给了有名无实的孙权。所以才会出现今天的一幕。

    诸葛亮听完,长叹一声:“自古都是权臣祸国呀!”说完这话,他有意的看了一眼司马懿。

    司马懿一声不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吴王今天深夜来访不会只是给我们讲故事吧?”

    “噗通!”孙权竟然给司马懿和诸葛亮跪了下来:“两位都是大才之人,希望两位救救我,救救江东,虞翻狂妄自大,不愿联合,迟早会被李辉击败,到时候东吴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我心何忍!请二位先生救救我江东吧!”

    司马懿和诸葛亮有些为难了。作为使者他们没有权利敢于别国的事情,如果被抓住就有杀头的危险。孙权一人的话也未必可信,如果是个陷阱,自己岂不白白死在东吴。司马懿道:“吴王殿下,此事关系重大,并不是我不愿帮你,怎奈,我只是个使者,你容我考虑两天,三天之后我再给你答复!”

    到了第三天,孙权再找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时候,早已经是人去楼空。吴国败亡在即,就算司马懿和诸葛亮能助孙权铲除虞翻,也会伤及吴国的根本,如今的形势,吴国已经经受不起任何折腾了两人思量再三,也只好一走了之。三国联盟的事情就这样无果而终。

    这种事情,在孙权杀了张温的时候,南郡的几大谋士早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吴国的政权,依靠的就是大家族大地主支撑,一方的倒台,预示着另一方的崛起,就算这一次孙权依然力挽狂澜,出了虞翻,马上就会蹦出来张翻、王翻顶替这个位子。

    李辉微微一笑:“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不愿插手吴国的事情,看来吴国真到了不亡不行的地步,各位打起精神,再有几天,我们的准备工作就要完成,到时候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庞统这两天心情不好。以前的兄弟竟然和自己的仇人走到了一起,心里怎能舒服。想当年,诸葛亮和自己被人称为卧龙凤雏,那是何等荣耀,两兄弟一起发誓一定要除掉祸害天下百姓的司马家。而现在诸葛亮竟然和司马懿同来同往,真应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三国结盟没有成功,魏国和蜀汉的结盟却是相当的成功,双方约定,他们共同的敌人是李辉,无论任何一方遭受李辉的攻击,另一方都要无条件的支持。为了表示诚意,曹丕将驻守五丈原一带的大军调到了冯翊。诸葛亮也将汉中大军调往上庸,同时从成都派遣大军进入江州,准备抵挡随时可能出现的李辉大军。

    魏黄初三年,蜀汉章武二年,吴黄武元年,七月。李辉发布伐吴计划的最后的一道命令。命赵云留守荆州,颜良、徐晃协同赵云防备曹丕和刘封,命太史慈率兵十万,以徐庶为军师,从徐州出发,沿颍水而下,直扑吴国国都建业;命周泰率兵十万,以庞统为军师,从扬州出发,过庐江越过长江,插入吴国内部,阻隔陆逊回兵之路;令甘宁、蒋钦、潘璋率领水军,一路寻访长江,防止吴军北上,另一路切断沿海,不使吴人沿海路逃逸,第三路装载海军突击队,从神亭岭登陆,袭击吴郡,对建业成包围之势;李辉自己率领十万大军,以郭嘉为军师,顺江而下,进攻柴桑,和吴国最后的希望展开对决;命吴阑、雷铜扼守南海要道,不可方一名吴军进入交州。

    李辉要将吴国彻底封闭在其境内,完全消灭。

第二十章 武昌之战

    武昌紧邻三江口,和黄州隔江相望。长江以北是李辉的地盘,这武昌就是东吴的西面门户。陆逊重新回到柴桑之后,便将这里作为抵御李辉的第一道防线。丁奉奉命率领三万大军驻守武昌,一则对柴桑预警,二则迟滞从荆州的进攻,以便东吴做好准备。

    从李辉准备伐吴开始,吴国上下都是一片恐慌。武昌是前沿阵地,自然就越发的恐慌。城内百姓拖家带口纷纷逃出武昌城。刚开始的时候,丁奉不以为意,没想到短短半个月已经跑了大半。丁奉这才下令封锁四门。

    李辉率领大军一路坐船,从三江口登陆,整顿兵马开赴武昌。丁奉也得到了李辉打过来的消息,急急命人回报陆逊,他要死守武昌。只要武昌不失,东吴就不失。丁奉顶盔冠甲,巡视城防。

    数月的准备,武昌城上守城器械堆积如山。和这些充足的准备相比,士兵们显然不在状态,一个个毫无斗志,甚至有人询问丁奉,是不是立刻撤回柴桑回合大军,和李辉决战。丁奉没有正面回答他,抽出自己的战刀,一刀将此人砍翻:“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再有扰乱军心者定斩不饶!”

    离武昌城五里,河北军扎下营寨。李辉击鼓聚将,分派任务。文丑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众将聚齐,李辉大手一挥,两个士兵打开挂在墙上的地图。这幅图是鲜于辅的杰作,自从征讨倭国之后,见到李威等人的地图,李辉立刻就明白地图的重要性,一回来就交代鲜于辅开始搜集各地详细的地图。这幅地图就是最新的东吴地形图。

    众人惊讶,这幅图上山川河流,甚至一些小小的村庄田地,不为人知的兽路都标注的清清楚楚。有了这幅地图,吴人就失去了自己对地理的熟悉,岂有不败的道理。

    郭嘉道:“诸位将军请看这里,此地便是武昌城,陆逊在武昌住有三万守军,大将丁奉,几个月的准备相当的充分,如果强攻,定然损失惨重,所以我和主公商议后决定,采取一种非常特别的战法,避敌之实,攻敌之虚,你们看,武昌周围的各个郡县,如安城、建昌等地防守疏松,正是我们这次进攻的重点。”

    李辉微微一笑:“所以我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姜维率领,袭取安城,一路由文丑率领袭取建昌,第三路的我们就留在这里牵制丁奉,不得让其救援,你们记住了,一定要拿下安城、建昌!”

    “老大放心!这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文丑拍着胸脯保证。

    郭嘉道:“文将军还是小心为上,陆逊并不是lang得虚名,我们一动,他立刻就能看出我们的意图,定会派兵增援两地,务必小心谨慎!”

    姜维点点头:“主公、军师,我等拿下二城后是原地驻守,还是继续进攻?”

    郭嘉微微一笑:“伯约真乃大将之才也!”

    “以伯约看我们该如何?”李辉问道。

    姜维道:“陆逊手里有水路大军六万,武昌城驻守一般,柴桑只留一万步足,两万水军,依我看,应当乘虚而入,一举拿下!”

    “哈哈哈……,说的好,我也正又此意!”李辉哈哈大笑。

    郭嘉点点头:“二位将军攻下二城之后,如果陆逊派兵增援,就地消灭,自当继续挺进,到了柴桑城下,以姜维为主将,和陆逊周旋,等待主公大军!如陆逊不援,且不可轻敌冒进,就地驻守等待主公!”

    “军师放心!我们也不是小孩子,这些道理都懂,陆逊不救,就是它有计划呗!”文丑将头一扬,他对国家表扬姜维有些不满。

    李辉看出了文丑的苗头,提醒他道:“如果到了柴桑城下,你不听军令,小心我斩了你的黑头!”

    丁奉三天没有合眼,饿了啃一口干粮,困了就看着城墙眯瞪一会。李辉大军的勇猛他非常清楚,现在的武昌城外驻扎十万大军,什么时候打过来全由李辉说了算,自己只能就这么等着。

    三天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对面营中人来人往,整夜整夜灯火通明,可就是不见进攻。这要是放在以前,自己肯定已经带人出城挑战。现在可不敢了,大都督说过,李辉军强大,据险而守尚有不济,千万不可出城逆战,这无疑是将武昌送给李辉。

    “将军!来了,对面来人了!”李辉骑着御风,带着数千骑兵来到城下。放哨的士兵很快就发现,急忙报告丁奉。

    丁奉一骨碌爬起来。果然在城下有三千骑兵,李辉骑着自己的大黑马就站在最前面。一个骑兵大声朝城上喊道:“我家主公有请丁奉将军答话!”

    “问问他,找我干什么?”丁奉对身旁的一个士兵说道。那士兵趴在城上,也大声问道:“找我们将军有什么事?”

    李辉双脚一磕御风,御风往前走了几步。李辉道:“丁将军,上次南郡一别,好久不见,也没有什么事,只是想和将军叙叙旧而已!不知丁将军可否赏脸?”

    “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你我如今乃是敌国,有本事尽管放马过来,我丁奉已经等候很久了!”丁奉就是想激怒李辉,让他们攻城。

    李辉却不生气:“这武昌我是一定要拿下的,不过不是现在,我知道,你们城内的粮食再有十天就会告罄,到那时攻城岂不更加省力?”

    “你胡说!”丁奉惊讶,李辉的飞龙营果然非常厉害,连自己的粮食储备都摸得一清二楚:“我们的粮食坚守半年没有任何问题!”

    “哈哈哈,是吗?”李辉笑了笑没有再反驳,而是将话题转移:“俗语道良禽择木而栖,如今东吴大势已去,丁将军何必这么执着,如果丁将军肯投效我的麾下,一定比东吴过得好!我再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如果还没有答复,我的大军必将攻城!”

    说完这话,李辉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武昌城,调转马头领着三千骑兵又回去了。

第二十一章 一人抓了一个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李辉将大军分为四队,将武昌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他要让武昌的军民感到恐惧,惊慌失措的人才容易出错,只要出错,武昌城唾手可得!

    丁奉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不但军粮如李辉所言所剩无几,全城的百姓已经乱了。或抢、或偷的事情屡屡发生。人人都为了一口吃的不择手段。士兵中间的消极情绪也在增加,厌战的人越来越多。

    丁奉处于无奈,也是为了稳定军心,决定今日夜里率兵劫营,希望用一场胜利,重新恢复士气。晚上,武昌西门悄悄的被打开,丁奉领着五千人马摸了出来。这些人的动作很轻,连战马的蹄子也用棉布包住,不使发出任何声响。

    丁奉一马当先奔向李辉的大营。远远看见,大营之中灯火通明,一对对巡逻的士兵往来穿梭,一名副将低声问道:“将军,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过草率了?李辉可不是好惹的!”

    丁奉一怒:“怕什么?李辉肯定想不到我们回来劫营,只要得手我们立刻撤兵,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提高士气,你看看你手下的这伙人,哪有一个当兵的样子?”

    眼看就要到了大营。丁奉大喊一声:“杀!……”五千吴军突然发力,手握刀枪冲向李辉军的大营。非常顺利,竟然一下就冲了进去。

    “放火!放火!”无数的火把,将那些帐篷全部点燃。借着风势,火焰越少越大。

    丁奉一愣,怎么不见一个李辉军出来抵抗。就在这时,吴军身后传来阵阵的喊杀之声。高顺的陷阵营从后面杀了过来。陷阵死士,所向披靡,人数上又是吴军的几倍。杀的吴军人仰马翻,节节败退。

    “不好!中计了!快撤!”丁奉就感觉耳畔传来一阵箭矢的声音。急忙低头,一直利箭擦着自己头皮将魁头射落。

    “你小子怎么又没射中,回去之后拉弓五百次!”马忠一鞭子抽在一个士兵的后背之上。

    “轰隆隆!”马蹄之声大作,张绣挺枪杀进吴军丛中。丁奉急忙率兵抵挡。

    吴军只有五千人马,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李辉大军,出了丁奉之外,很多人都在脑海中蹦出了投降的念头。

    “一队向左,二队向右,给我将这些吴军围住!不可放跑一个!”张绣大声喊叫。

    一炷香的功夫不到。五千吴军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他们被压缩在大营中间的广场上,高顺的陷阵营,张绣的飞虎营将这些人团团围住。马忠领着自己的兄弟弯弓搭箭,将这人当做了联系的工具。

    “住手!”李辉领着郭嘉纵马来到。丁奉浑身是血,战马早已经不见了,和一群步足混在一起。“那位是丁将军?”李辉问道。

    吴军中没人说话。李辉一撇嘴:“不说话,我可就要下令放箭了?”

    “我便是丁奉!”丁奉分开人群走了出来,对李辉怒目而视。

    “就这五千人马,你就要劫营?”李辉看着丁奉:“你也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了!实话告诉你,如果你不劫营或许能守上数月,现在你的武昌已经被我拿下!如今还有什么话说?”

    “哼!败军之将,要杀便杀,不需要用这种话来哄骗我!”丁奉将头一扬:“武昌城内还有两万于人,其实你说破旧破的!”

    李辉微微一笑:“不信你可以自己看!”李辉手指远方,武昌城已经火起,火光窜起一丈多高,滚滚浓烟在鱼肚白的天空下格外的显眼。隐隐约约的喊杀之声飘荡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这不可能?”丁奉完全难以相信。

    郭嘉道:“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当你出城不久,我们就派人假扮成你,赚开武昌城门突入其内,吴军兵无战心,主将不再,用不了多久,便会占领整个武昌!”

    “看来是我高估你了!”李辉拍拍丁奉的肩膀:“以前我以为你是一个大将之才,如今看就是一个废物!我也不杀你,回去告诉陆逊,让他趁早投降,否则我就像柴桑夷为平地!”

    “报!……”一匹快马飞奔而来:“禀主公,姜维将军已经拿下安城,并未遇到陆逊的援军,正在安城固守!”

    “报!……”又有一批快马而来:“禀主公,文丑将军已经拿下建昌,虽然陆逊派来援军,已被文将军击败,文将军正在赶往柴桑!”

    安城、建昌两地告破,彻底扫除了从武昌通往柴桑的道路。东吴的第一道防御圈被打破,自要再攻下柴桑,可以说东吴就大势已去。李辉点点头:“很好!传令三军埋锅造饭,准备开往武昌!这个时候,武昌的战事应该也结束了,派人回南郡让已经准备好的各级官员,立刻来武昌上任,从今往后,武昌就是我们的地盘了!哈哈哈……”

    “不好!”郭嘉突然道:“主公,大事不妙,文将军可能有危险,报事的说姜维将军未遇陆逊援军,文丑将军反而遭遇援军,陆逊已经识破我们双管齐下的计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