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这些显然都是白费的,因为宇恒一成司令官抵达青岛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立刻着手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是在青岛检阅他麾下的十万ri军,谁说ri本没有官僚主义?
队列齐整的ri本军队向青岛市民和各国记者展现了他们雄姿,如果队列站的整齐的军队就算强大的话,ri本军队确实是战无不胜的。。。
一方面ri本山东派遣军还在那里自我陶醉,一方面北伐军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济南战役了。
张宗昌的残部被赶过黄河之后,青年军就停止了追击,除了留下三个旅的部队对黄河北岸进行基本jing戒外,更多的部队被要求朝着济南集中。
白崇禧也于10月16ri抵达济南,不过他不是坐飞机来的,而是火车。济南军用机场目前还在工兵部和空军部抽调的三个工兵部队的疯狂施工中,昼夜不停,预计25ri这个机场就能实现飞机的起降了,届时杨仙逸亲自兼任师长的空一师就会转场到这里,而山东地区的制空权就落到了北伐军的手里。这一点恰恰是白崇禧最看重的,虽然制空权是个新名词,飞机的威力也遭到了这个时代普遍的轻视,但是白崇禧却把制空权作为北伐军和ri军决胜的关键因素列入了作战计划书。这一点很是让王振宇欣赏,因为有战略大师之称的蒋方震都没能意识到这一点。。。
山西的战局也是急转直下,别看奉军在青年军面前跟乖孩子一样,但是东北虎再温顺那也是老虎。既然是老虎那自然是要吃人的,奉军在山西终于一扫徐州兵败的晦气,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虽然楚雄飞的部队打的十分出彩,以一个营的兵力打垮了奉军一个团,但是楚雄飞毕竟只是晋军的一个营长而已。统帅两路大军商震和徐永昌一个是民国知名的常败将军,一个是这个时代的模范军人。用这样两个人去统帅本身就战斗力不足的晋军对抗如狼似虎的奉军,我们只能感叹阎锡山同志果然是政治上的巨人,军事上的侏儒了。
虽然晋军官兵知道自己是在保卫家乡,个个斗志顽强,但无奈自己打仗的手艺实在是太cháo了,碰到奉军这帮子土匪兵真的是干不过。
战事仅仅进行了不到一周,阎锡山的头发白了一半,两条战线上晋军都没有一条好消息传来。东线还好,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整个战线目前也还控制在关键地段。北线就没那么走运了,晋军被奉军从整个战线上足足打退了五十公里,估计再过两天,奉军就要出现在晋中了,这可愁死我们的阎锡山同学了。。。
整个山西都被动员起来了,阎锡山到这个时候居然还幻想着靠自己能打退奉军。所以对已经开到黄河边上的北伐军左路军程潜总指挥的五个师,阎锡山迟迟没有发邀请函请其入境。而程潜所部似乎真的是仁义之师,威武之师,还真的就不进山西了。
这个情况让张作霖闻到了一丝味道,他立刻命令张景惠和孙烈臣加快攻击速度,要抢在南军进入山西之前拿下山西全境。
与此同时,张宗昌的ri子变得不太好过了,他名下的直鲁联军连惊带吓逃到鲁东之后,一清点居然只有三十万人了。要知道开战前直鲁联军可是号称五十万,实际人数也有四十万左右的。结果短短一周,居然损失了近十万部队,更要命的是一仗没打。想到这里张宗昌自己都觉得丢人,实在不知道该拿什么去跟张老将说了。
张作霖到是大肚的很,不但没有怪罪,还派杨宇霆南下劳师,不但补发了军饷,还从天津的军火库里调拨了一批军火给张宗昌,直把张宗昌感动的就差没把自己的小命卖给张作霖了。
于是山东战场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在黄河北岸是张宗昌的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而在鲁东是十万ri军加四万伪军大举进犯。白崇禧则在济南进行最后的调整和部署,一场决定这个时空中国命运和走向的大战马上就要打响了。。。
而在武汉,王振宇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连喝三杯凉茶也不觉得解渴,实在是没办法,自己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后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民族崛起,国家强大吗!现在就好比自己复习了很久的功课,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你让他如何能够不激动?
虽然已经是秋季,但是旭ri依然徐徐升起,照在巍峨的泰山之巅。。。
正文 第 241 章 第一枪
青年军 第 241 章 中兵力以最快速度成建制歼灭ri军一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容不迫退往济南,而ri军也必然会尾随我们前往济南,接下来就不光是咱们师的事情了。”
张自忠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他十分难得的笑了一下道:“陈长捷,陈长捷,这么好的名字放在这里当个参谋可惜了,中正兄啊,我看这一仗打完你还是考虑把他放到下面部队去带病吧。最不济也能当个团参谋长啊,比在师部跑腿要强。”
蒋志清其实是个xing格很牛哄的人,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辞职跑路了。可这脾气也得看人来,对上张自忠这个能在凡尔登死扛不退的虎将,他也不免客客气气的:“师座能看得起他是他的福气,如果不是临战,我到不介意现在就把他派下去……”
张自忠立刻转了一下思路严肃道:“那中正兄你们辛苦下,参谋部立刻拿一个具体方案出来,我估计ri本人很快就要从青岛出来了……”
张自忠分析的不错,一个礼拜之后,ri本皇军终于扭扭捏捏的开出来保护侨民了。毕竟人家ri本现在也是列强之一了,这个还是要讲些文明的,于是大ri本天皇的文明之师,仁义之师,威武之师找足了借口才满满开了出来
正文 第 242 章 第一枪(二)
第一师奉命出击扰敌的部队是102团团长赵勇,这位爷最近不知道走的什么大运,官运很是亨通。居然被调到了第一师担任团长,说起来是平调,但是全军上下都知道近卫师和第一师的军官在级别上是高其他兄弟部队半级的。所以赵勇实际上是升了副师长,已经跨入青年军中高级军官的行列。更何况相对于近卫师,第一师因为属于出击部队,获得晋升的可能就更大了。如此一来,赵勇的前途几乎是不可限量的。。。
跟随赵勇到102团上任的还有一个连长,名叫李卫东。护国战争时期,赵勇和李卫东还是一个连队的战友。当时赵勇因为在二次革命的时候临阵怯敌被贬到李卫东所在的连队担任排长,而李卫东当时是连队的文书。结果是他们所在的连队在这次战争中成功的偷袭了冯国璋的司令部,不仅打乱了北洋军的军事部署,还活捉了北洋军中将师长一枚,极大的动摇了冯国璋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最终为全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李卫东作为幸存者,在战后就被保送了武汉陆军大学一期步兵指挥专业学习。去年毕业后分到湖南省军区担任军区司令部作训处的中尉参谋,原本想着自己的军人生涯也就是在省军区混个几年,然后调到军区du ;li营当个军事主管,最后三十多岁到某个县国民武装动员部当个部长就脱下军装去厂矿了。结果却因为赵勇的关系,这位原本已经脱离野战军系统的家伙又一次在战争来临的时候重新回到了野战军,和过去的战友一起并肩作战。
这一次赵勇给李卫东的任务和当年的任务一样,率领自己的连队出击,尽可能的给ri军制造麻烦,尽可能的让他们放慢进军的速度。。。
不能不说军队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xing,起码在青年军这里,你看不到传统中**队那种视外敌如虎狼的恶习。ri本在哪里?ri本人是什么人?我们为什么要和ri本人作战?历史上ri本人对我们做过什么?一大堆答案立刻给了青年军广大官兵和小ri本玩命的理由和勇气。。。
一向看政工干部不顺眼的张自忠这次也给政工干部来了一次正面评价:“正是你们不辞辛苦的努力,胜利的女神才会如此眷顾我们!”
李卫东所在的部队是102团第九连,这是最新的编制方法。按照青年军最新的编组要求,青年军不同于边防军系统,他们没有旅这一级建制。由此团一级的规模就升格了,由原来的一团三营,变成了一团五营,每营下设五个连队,这就是青年军系**有的五五制。所以李卫东所带领的第九连严格来说属于102团2营,只是二营营部并没有随同九连行动,而是跟着六连走的。李卫东这次算是du ;li指挥了,因为青年军的电台只配属到了团一级,所以心里压力也不小,毕竟全连一百八十多官兵的生命现在就放在自己身上了,要说一点都不紧张那是假的。
根据出发时的情报显示,ri本人还在青岛了,所以102团得到的命令是尽量前推,然后寻找一切有利地形对ri军进行袭扰和杀伤,不过不是为了拖延ri军的前进速度,而是要激怒ri军,并使之整个行军队列出现脱节。
李卫东连队并不是最积极的连队,因为李卫东这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和那些狂热的新人是不同的。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老连长和指导员是怎么牺牲的,所以他要求所部官兵放慢速度,他要先看看其他兄弟部队和ri军交手的情况再做决定。
但是世上的事情大多都是这样,你越是不想怎样,这事情他就偏偏要怎样。
李卫东给自己连队选择的行军线路还是比较保守的,从寿光到夏店,基本上不在主干道上。而这一路也十分顺利,可一直到胶莱河也没遇见半个小ri本。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
许多年以后,当战争爱好者揭开层层迷雾探索这场关系中ri两国国运之战的真相时,他们恐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战争的指挥者很多时候的表现可能比猪还蠢。”
宇恒一成大将天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尽管他已经是大将了,可这个大将的存在本身就是ri本奇葩的军国政治中最大的奇葩。
在原本的历史上,宇恒一成是个平生未尝一战的人物。你别看他和历史上相比提前了六年成为陆军大将,那完全是因为某人不负责任的改变了历史,历史上的1919年中ri可是睦邻友好啊,因为王振宇这个穿越者引发的山东讨伐才使得宇恒一成在好友田中义一的推荐下成为了山东派遣军司令官,然后按照制度提前晋升了大将。历史上的宇恒一成年轻时就挺聪明,和铃木庄六一样,宇垣从小学毕业后就在母校当代课老师,十四岁就通过了教员资格考试成为了正式教员,十六岁居然当上了小学校长,1894年的小学校长,怎么着也比半野鸡大学校长要酷的多吧,况且只有16岁。但是不久;为了实现自己成为军人的梦想到了东京进入ri本陆军士官学校,不过他上陆大却比白川义则和铃木晚了两期。是1900年陆大第十四期毕业的,是所谓“军刀组”之一。陆军大学校毕业生的前六名由天皇赐予军刀一把,因此这部分人被称作“军刀组”,飞黄腾达的特别快。在萨长两藩斗的你死我活的时代,他巧妙利用两派的势力青云直上,成为了大正末年昭和初年陆军的中心人物。但是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宇恒一成却没有参加过战争却是ri本陆军中十分罕见的现象。
我们来对照一下ri本的历次对外战争,首先是1894年的中ri甲午战争,或者叫ri清战争。宇垣是冈山人,本来在军队的升迁是落到控制军队的长州人后边的,但他遇到平生第一个贵人:冈市之助(后来的陆军大臣),他毕业后以士官候补生被分配到姬路旅团,当时冈市之助是大尉,对他甚为赏识,后来中ri开战,宇垣以近卫联队中尉的资格,被派往广岛大本营,在营中每ri目睹同营之人不断奔赴战地,自觉技痒,ri望上官指派而不可得,乃鼓足勇气面见参谋次长川上cāo六,川上好言安慰,说一定会派你去的,不要着急云云。结果都快议和了,还是没他什么事,他再次面见川上,川上教训他:东方战事又不是这一次,潜心学习,下一次一定会轮到你的。战后入陆军大学校,冈市之助正好是教官,等他毕业,保送他去德国留学。在接下来的是1905年的ri俄战争,川上cāo六果然没有骗我们的宇恒同学,果然东方战事不止这一次啊,吆西!兴冲冲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宇恒一成立刻做好了大展拳脚的准备,结果却是在整个ri俄战争期间历任元山后备诸队指挥官,后备第1师团参谋,韩国驻扎军参谋,第1军参谋。准确的说,就是成为了后备军,只能眼巴巴的盼着前线的部队死光光了才能轮上去的那种。宇恒一成纵横沙场的梦想最终没能实现,因为历史上等到1931年他就因为三月事件(1931年3月后来的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和大川周明策划过一次政变,要推宇垣做首相。后来虽然宇垣自己制止了这次政变,但是讲不清楚到底参与到了什么程度?)而被迫辞职,6月17ri编入预备役。他十分遗憾的错过了后来的侵华战争,自然也就没资格成为战犯并且一直活跃于战后的ri本政坛。
但是现在这些全变了,宇恒一成居然获得了率部上战场的机会,他来不及感谢天照大神就必须考虑该怎么打的问题。
其实如果单单是军事问题,宇恒一成反到不用烦了,他宇恒一成就算军事素养再不合格也不会影响到ri本皇军的战斗力。因为和青年军一样,ri军的司令官只需要决定战役目标就可以了,接下来如何实现目标不需要他去费脑筋考虑,各级参谋机关会如同后世中国沿海的代工工厂一般,把这个目标分解到各个生产线上面去。换句话来说,哪怕是换个猪来当司令,ri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受影响,有点后世国有垄断企业的味道。
真正让宇恒一成烦恼的是政治问题,后世军史学家在这一点上一致认为,宇恒一成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聪明,考虑的问题太多太细,算政治账算的太多了。。。
所以等李卫东他们推进到胶莱河,小ri本的军队还没从青岛开出来。他们的司令官阁下还在天人交战了。。。
不过这也不怪宇恒一成本人,实在是东京方面到现在还没就战争的规模达成一致。原敬首相为首的一派虽然勉强同意出兵,但是他们坚持这次战争只是一次惩戒行动,打乱支那统一和崛起的步伐即可,不要刺激敏感的英美列强,不要引发外交干涉。而田中义一的志向显然不在此,等到ri本真正出兵之后,田中义一开始鼓吹“世界征服理论”。按照他的意思,在山东的战争规模要扩大,不仅仅是在山东,在东南地区还要组织战无不胜的皇军去登陆,最终在一片混乱中,谋取满洲这个帝国的生命线。。。于是宇恒一成接到了来自东京的两个命令,一个是原敬首相亲自下达的暂缓出兵命令,另一个则是田中发来的果断出击的命令,这根本就矛盾的命令让宇恒一成一阵头晕眼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