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住在山里面的百姓,那怕有敌来犯,也必须先通过安民营的防御阵地。这种安全的对比性,让以前不想搬来这里的百姓,现在都渴望搬到里面去住。
实在没办法搬进里面去住,那商业街后面的无主土地,自然是他们的首选。只是刘兴华在看到这种情况,果断的采取措施,禁止任何人无允许私自建房。
如果商人想在这里建造房屋,必须聘请安民营管辖下的施工队,其建造的房间规格,也不能跟商业街有太大冲突。总之,想在这里建房,一切都要按安民营规矩来。
刚开始很多商人跟百姓,都不明白建个房子,怎么要那么多规矩呢?
可随着房子陆续建起来,他们才真正明白,这样有规划的建房,确实让这里看起来秩序井然了许多。将来如果在外面修一道城墙,那这里便是一座城了。
听完刘兴华的介绍,凤翔很是高兴的道:“贤侄,看来除了练兵之后,你处理民事也很有一番头脑。看这样子,将来只要在外面修一座城墙,这里便是真正的漠河城了。”
对于凤翔大手一挥的憧憬,刘兴华却笑着道:“翔叔,修建城墙只怕不太可能。不说费钱费工不说,单单一座城墙,也无法防御太多。甚至更让人觉得心虚!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建造这些房屋的时候,我大多都采用青砖条石,而并非大山中取之不尽的木屋房。原因就是,这些房子不怕烧,甚至想损坏掉,也要费把子力气。
如果将来这里有敌来防,内有安民营依山而建的阵地防御,外有这些随时可充当暗堡的房屋。我有足够的信心保证,任何打这里主意的人,都会撞的头皮血流。”
让刘兴华这样简单一说,包括负责监督此事的季山河,也终于明白刘兴华。为何对建造这个村外的商业街,会如此下大力气,修建如此坚固却奢侈的房屋。
于此同时,凤翔以一位统兵将领的眼光,开始观看这些朴实却坚固的房屋时。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道:“原来如此!难怪我先前还觉得,这街上看起来有点怪。
只是我很好奇,你为何如此确定,这里将来会有大军来犯呢?你就确信,老毛子敢率军来犯?要知道,这里毕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老毛子也可能不来啊!”
对于凤翔的询问,刘兴华笑着道:“老毛子会不会来,其实翔叔最清楚。有句老话叫‘狗改不了吃屎’,贪恋的老毛子同样如此。
若是老毛子不来,那么这里将变成,真正令他们寝食难安的威胁所在。总之,漠河是大清的,也是漠河百姓的,更是我刘兴华的。老毛子想轻易占领漠河,没那么容易!”
看到刘兴华真的在为战争做准备,凤翔也感叹,一个民团指挥官,尚且感受到眼下迫在眉睫的战争阴云。朝廷那帮王公贵族,却依然醉生梦死,只顾争名夺利。
想到这些,凤翔略显没落的道:“唉,要是人人都有你这份爱国心,也许我天朝也不会沦落至此!算了,不说这些,还是领我去里面看看吧!”
单单外面的布置,刘兴华就做的如此周全。那么进入基地大山中的布置,想必会更加周全。这样环环相扣的防御布置,确实会令来犯之敌头疼不已。
在刘兴华领着凤翔,参观基地外修建不久的商业街时。那些随安民营士兵,踏进基地移民村的瑗珲百姓,也终于相信,刘兴华的承诺是可信的。
根据凤翔提供的百姓户籍名册,提前便找好的猎户村百姓,便开始根据名册。按照一家一房的规矩,将打扫干净的房屋钥匙,送到这里移民的手中。
伴随着移民踏进,这些所谓的新家,看到里面东西虽然不多,却足够他们在此安心休息。甚至一些细心的百姓发现,那些炕头上,都放置了崭新的被褥。
开始还心怀忐忑的百姓,这会却激动的有些热泪盈眶。不管接下来,他们要在这里付出些什么。单单这份细心的安排,便令他们对刘兴华心怀感恩。
伴随移民们开始纷纷入住新居,先他们一步搬迁来的士兵家属,也尽所能的帮他们解答一些疑问。而不多时,热腾腾的饭菜,便被专人推着送进了移民村。
安置移民的事情,有提前布置的人手负责。刘兴华做为安民营的指挥官,此刻却只带着凤翔,游走在对外人高度保密的山口阵地上。
每看到一个士兵,便能享受一次敬礼的凤翔,也发现这种新式军礼的方便。相比他们军中的礼仪,动不动下跪请安,这种礼仪无疑更方便了许多。
看着这些士兵略显兴奋的表情,凤翔也觉得很满足。那怕在这里,他没享受到一起下跪请安,他还是觉得非常高兴。因为,在这里他真正看到想看的东西!
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跟坑道,经过刘兴华简单的讲述之后。身为领兵将领的凤翔,也忍不住感叹道:“贤侄,现在我相信先前你说的话了,你果然是个将才。
有这种工事存在,确实能令来犯之敌胆寒。只是贤侄应该知道,老毛子大军都配备了火炮,一旦动用火炮的话。你们能扛的住吗?”
对于这种问题,没将防炮洞意义告诉凤翔的刘兴华,神秘的笑了笑道:“翔叔,想必你老应该听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话。火炮,有时也不是万能的!”
见刘兴华似乎有些应对,却又不肯详细解说,凤翔也只能无奈的道:“你这小子,还跟叔玩这招。行,既然你考虑到这点,那我便不多问了。
现在五百个移民,你也接收了。是不是应该兑现,先前在瑗珲的承诺呢?让叔大老远跑一趟,你是不是能将那一千条枪,一次性先支付给我呢?
至于少你的五百移民,等过些时日,我便让人护送来。现在我大营中,新招募的兵勇,还等着你的武器。早一天熟悉武器,也能早一天将他们派上用场啊!”
清楚一个人换两条枪,确实有些过份。可凤翔清楚,眼下局势紧张。多一千条枪的意义,真的很重要。为了瑗珲跟边境的安全,他也只能跟刘兴华好好商量了。
就在凤翔略显期待时,刘兴华却笑着道:“人家都说,奸商,奸商,无奸不商。你堂堂的二品将军,竟然也玩这招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可谁你是我叔,又是我的顶头上司呢?行,枪的话,三日之后送至瑗珲城。到时我会派人通知你,说不定我还会免费给你送份大礼呢!只是有个条件,还望凤翔应承!”
原本还准备一肚子大义凛然之话的凤翔,也没想到刘兴华会如此痛快。一千条枪,外加十几万的子弹,三天之内便送到。确实够意思!可这附加条件,又会是什么呢?
第一百零四章 承诺安民心
如周勉意料的那样,这位新上任的都统大人,根本没兴趣进入漠河城。只在城外,例行公事般陪他说了两名勉励的话,便把他晾在一旁如同无物。
反观当场被宣读,晋升为朝廷漠河守备的刘兴华。以一介白身,堂而皇之的晋升为进行朝廷从五品的武职外官。而这个消息,令刘兴华同样有些惊讶。
可碍于凤翔当着这么多百姓面,当场宣读由黑龙江将军衙门下发的任命状。他看到莫拉乎轻轻点头之后,才有些无奈的接过这个任命状。
望着刘兴华无奈的表情,凤翔笑着道:“贤侄,看来将军很器重你啊!虽然这是个武职外官,可当年我在这你个年纪,还只是个小小的把总呢!”
对于这样的夸奖,刘兴华还没说话,站一旁的莫拉乎却笑着道:“有些事情,等回村子我再跟你细谈。总之,这份任命,你翔叔也费了一番心思替你进言呢!”
其实对刘兴华而言,有了这样的一纸任命,多了一层官场的束缚之外。对于他将来行事,似乎也有些益处。毕竟,这好歹是个从五品的武职军官呢!
骑马难下的刘兴华,对于一脸得意的凤翔,也只能无奈的道:“那小侄就谢谢翔叔跟将军大人的美意!将来有兴华能帮忙的地方,一定尽力!”
虽然只是一句客套话,可凤翔还是笑着道:“好,这话我可记住了。到时,我若真需要你帮忙,你可不能推辞。莫大哥,你可是见证人哦!”
能让一位朝廷都统,如此耍赖皮般拉拢,刘兴华也觉得非常哭笑不得。可由此也能看出,凤翔对他确实很器重。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费心,给他谋这样一个职位。
一个边关重镇的守备,同样拥有组建守备军的权利。这意味着,除了担任安民营的指挥官外,刘兴华还有权利,在漠河组建一支守备军,甚至管辖漠河的巡防营。
同样听到这份任命的周勉,表情却显得有些不自然。这个从五品的武职外官,跟他这位从五品的矿务总办,也可谓平起平坐了。
如若刘兴华真要夺权,只怕他根本无力反手。好在周勉心里清楚,就巡防营这些老兵油子,估计刘兴华也没兴趣招揽。这样一来,他心里才稍稍好过一些。
在这种混乱之地,加上时局动荡。周勉很清楚,手下有支军队的重要性。这即是震慑地方的保证,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就算一帮乌合之众,也能吓唬一下普通百姓。
宣读完将军府的任命状,刘兴华也算摇身一变,成为漠河百姓心中的守备大人。可只有莫拉乎清楚,刘兴华对这种任命,根本没有任何兴趣。
只是莫拉乎比刘兴华见过的世面多,他清楚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道理。那怕有他做引荐,凤翔跟寿山都给几分薄面,许了刘兴华一任守备的职务。
可刘兴华若真的不识抬举,时间长了也会引起凤翔的反感。不管怎么说,身为一方都统,凤翔更多时候,都会站在朝廷这一边,而非对朝廷不满的刘兴华这边。
这次能这么顺利,拿到这样的一城守备,很大原因也是边关态势越发紧张。凤翔觉得给刘兴华一些权利,或许能让他专心守卫瑗珲城,不用担心腹背受敌。
以他对刘兴华的了解,相信给刘兴华一段时间,刘兴华能训练出一支部队来。就算帮不到他太多忙,阻击一下从漠河入境的沙俄军队,相信还是可以的。
如果让他从瑗珲抽调部队,入驻漠河进行戒备,耗时耗力不说。一时半会,派来的部队,只怕连漠河的情况都摸不清。还不如,找个当地的地头蛇呢!
正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黑龙江将军寿山,才破例许了刘兴华一个守备之职。可其应该享受的俸禄,甚至组建守备军的钱物,根本只字未提。
这意味着,刘兴华只有守备之名,能不能做到名符其实的守备,那就看他的本事。这也算是寿山,对刘兴华的一个考验。能成,那他凭白捞到一个功劳。
如果刘兴华成不了事,那他也没什么损失。至少在寿山看来,就当偿还当年跟莫拉乎的情谊。一纸任命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只是武职外官罢了!
没在漠河城待多久,随着护送移民的队伍抵达。凤翔继续下令,队伍继续往猎户村方向前进。让本以为可休息的移民们,也忍不住哀叹还要走到什么时候。
其实这批迁移而来的百姓,大多都是在江对岸没了活路,希望重新找条活路。得知新上任的都统大人,给他们找了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所在地有点偏远。
可对这些百姓而言,住在江这边的他们,其实已经不算清朝百姓。若非这里,没什么老毛子居住,他们只怕早就活不到现在了。
如果可以,他们也不愿背井离乡。可现在实在活不下去,如果再不离开的话,指不定那天便饿死在河对岸都很有可能。
抱着树挪死、人挪活的心思,这些移民看在一人一两补贴银子的份上。最终还是答应官府的迁移令,从江对面拖家带口打算来漠河定居。
身为瑗珲人,他们对于漠河多少有些了解。如果说他们住的地方穷,日子不好过。那么漠河只怕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可这里毕竟有金矿啊!
总之,搬到这里的移民中,真心实意想来的根本不多。面对这种前途未卜的迁移,他们着实心中无底。不明白,官府说的那些东西,到底能不能兑现。
在凤翔的介绍下,这些迁移来的百姓,算是知道他们未来的管理者。望着年青的刘兴华,不少百姓心里都有些犯嘀咕。这样的年青人,说的话靠谱吗?
就在众百姓困惑时,刘兴华骑在马上大声道:“诸位乡亲,蒙都统大人厚爱,本人已经正式被任命为漠河守备。从今往后,诸位也算我刘某人治下的百姓了。
请诸位乡亲放心,我保证到了基地,你们绝对不会后悔迁移来这里居住。总之,我给乡亲们一个承诺。只要你们肯努力做事,我保证诸位吃的饱穿的暖,住的安心。
在前方的基地里,我已经命人给诸位盖好了房子。虽然只是简单的砖木房,却足够给乡亲们遮风挡雨。到了那里,我会根据各位擅长的事情,提供相应的工作。
会种地的,刘某会给你们找到可开垦的粮田。会打猎的,刘某会给你们提供狩猎的机会。会打渔的,这里同样有不少鱼可打。总之,各位都能找到事情做。
只是有一点,刘某也先告知诸位乡亲。各位搬到这里的前半年,一应所需的粮食,都由刘某提供。而诸位需要付出的,便是你们的劳动果实,以物兑物。
如果不出意外,半年之后你们便能,拥有一点余钱,去置办你们所需的东西。至于你们的孩子,到了基地全部可以进学堂免费读书。现在各位乡亲,可以放心了吧?”
有了这番话提气,原本觉得体力耗尽的百姓,又觉得身上的力气回来了。原本有些迟缓的队伍,很快便重新加快速度,往猎户所在的地方走去。
看着重新充满生机的队伍,凤翔也难以置信般道:“贤侄,你说的那基地,真能提供百姓这么多好处?那这样一来,你招收他们,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刘兴华笑笑道:“翔叔,小侄做事,只求无愧于心。另外一个,也是希望漠河能变得热闹一些。你也清楚,有人的地方,才会有生机,才会充满机会。”
这话虽然说的很含糊,可凤翔突然有种直觉。眼前这个年青人,行非常之举,所图只怕也不小。可至少有一点他清楚,那便是这年青人,至少不会祸害百姓。
从他现在的所作所为,凤翔也觉得,这些在江那边过不下去的百姓。能搬来这里,或许是一种幸运。至少他清楚,百姓到了这里,不用担心老毛子的祸害了!
第一百零三章 新式的军礼
当漠河城外的官道上,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之时。负责欢迎跟警戒的新一连士兵,也觉得什么时候,漠河城竟然会聚集这么多人,平时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聚集的百姓越多,意味着他们承担的警戒责任便越大。就在新一连的士兵,觉得有些紧张时。被刘兴华安排在现场指挥的季山河,很适时的稳定了士兵们的情绪。
今天也是一身安民营军装的季山河,尽管走起路来有些不雅。可谁都不敢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