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追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致命追杀-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的一批恐怖分子,根据这些恐怖分子的名单,顺藤摸瓜,又找出了其余劫机犯的身份。电脑工程师成为FBI内部推崇备至的反恐英雄。但他发明搜索软件的事被FBI压下来。后来,FBI和CIA技术部门联合研制大批用于情报和反情报的软件,其中名为“先发制人”的反间谍软件,就是用来打击包括中国大陆,古巴和俄国在美开展情报活动的。美国把所有到美国的中国公民名单输入这个“先发制人”软件,这个软件是根据中国特工的特点编写的。这个程序成功确定中国大陆派遣到美国的间谍特务,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
  当然,菲利浦赵对于后面这件事一无所知。就连弗洛里达的电脑工程师的故事,他也是在华盛顿偶尔听到一位口无遮挡的FBI外围研究人员透露出来的。
  菲利浦想起这两件事后,激动地“霍”地站起来,他再也坐不住了。那种软件非常容易编写,只要事先获得下面两方面的资料:一是必须严格列出搜寻对象的全面、准确的特征作为软件的筛选条件,以防挂一漏万;二,必须取得美国某些机构的人员名单和个人隐私记录。
  这两条对于菲利浦赵并不太难,虽然对于006情况所知有限,靠这些零星的资料很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个人,更难拿着这些资料到处打听,但如果把这些信息输入电脑,在有限的范围内查找,相信结果不会超出十人。至于第二项,对于研究了好几年电脑,对黑客技术也非常熟悉的菲利浦,可谓小菜一碟,何况这些资料在美国并不是非常保密的。
  菲利浦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家里来回踱步,然后突然坐下后,这一坐就是十二个小时。在前两个小时里,他把现有的资料列成了各种电脑语言,然后,在剩下的十个小时里,他深刻地思考起“什么人会去当间谍?”“什么人又会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地主动去当间谍?”“006会是什么样的人?”“他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些品格又如何反映在他的消费观和使用信用卡的习惯上呢?”……
  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菲利浦·赵在美国华盛顿一间单身公寓里,思考了情报历史上最普通也最深奥的问题:间谍是什么样的人?
  九
  “杀掉这个人?”李昌威刚刚伸出的手又立即缩了回来,没有接林将军递过来的照片,说话的声音里透出讶异和质疑。
  林将军皱了皱眉头,他原以为这两个星期的教育应该起作用,何况面前的年轻人从山里出来不久,思想没有受到过污染……自己曾经只用一个晚上作报告,第二天一个团的士兵和自己冲锋陷阵打国军,苦战十小时,夺下阵地时,只剩下五十人。可是两个星期的循循善诱,到了关键的时候,竟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林将军把照片拍在桌子上,站起来,背起双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不行,他想,眼前的年轻人身怀绝技,又在北京无牵无挂……这任务非他莫属。
  李昌威坐在那里发呆,心里渐渐生出愧疚,觉得对不起眼前花白头发的林将军,可是——他又一想,自己答应过古光爷爷,除非保命和报仇,绝对不用武功去对付人,更不用说去“杀人”。
  “对不起,林将军……”李昌威拿定了主意,不去杀人。
  “‘对不起林将军?’”林将军站住了,弯下腰,满脸不屑地说,“你不是对不起我姓林的,你是对不起千千万万农民兄弟,对不起那些和你一样背井离乡,活得既悲惨又没有尊严的农民工,你是对不起你自己,李昌威同志!”
  老人说着又抓起桌子上的照片,声音低沉地吼道:“李昌威,你知道农民和工人阶级受苦受难的根源吗?知道谁在压迫剥削你们吗?你们也许知道,就是不知道也应该可以感觉到,但是农民天性淳朴,说白了就是大脑简单、得过且过,结果任人宰割,造成了今天的局面。现在这一切都有可能结束,不,这一切苦难都将必须结束、永远结束,我们已经准备了好多年,万事俱备了,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阻挡我们执行这项伟大的计划,不,应该说是反对我们进行的这场伟大的革命。现在、现在,只要除掉这个人,一切都水到渠成。现在,你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能力,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你的肩膀上,你却以不愿意杀人作借口拒绝!”
  林将军把照片摔在李昌威摊开的手上,声音都有些哽咽了。“李昌威,看看眼前的照片,看看这个人,就是这个人,他不死,我们的计划就随时可能夭折,他不死,就有更多的农民工到处流浪,冻死饿死他乡,他不死……”
  林将军突然停下来,他注意到李昌威的奇怪动作。李昌威当时无奈地瞥了一眼照片,随即脸色微微一变,他立即左手把照片举起来,对着光线细看了起来,然后用食指在嘴里蘸了点口水,再在照片上擦起来。
  “你干什么?”林将军问。
  “照片不干净,上面有一个黑点……”
  “我看看,”林将军走过来,俯下身子,看了眼李昌威左手拿着的照片,抬起头说,“那不是黑点,那是他右眼角的一粒痣,我讨厌他,更不喜欢他那粒痣……”
  林将军说着又激动地来回走步,他没有注意到李昌威脸色变得苍白,双肩剧烈地抖动了一下。“自从长着这粒痣的许长征当上国家安全部部长,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他必须死,他必须死……”
  林将军突然停下来,因为他看到李昌威眨眼间已经像堵小铁塔似地站在他面前,脸色像铁一样又冷又硬,声音则显然比铁还冷、还硬。
  “告诉我时间、地点,我不会让他多活一分钟,也不会让他多走一步路!”
  006情报员是华人,这点可以肯定,而且从他提供情报的质量和为国家安全部工作的时间跨度来看,他在美国呆了至少八年,可能已经获得了绿卡,所以——拥有美国国籍或者绿卡的华人……
  006情报员提供的情报绝大多数来自华盛顿高层,而且他使用互联网发送情报回中国时,(北京透露)他所使用的电脑的IP地址不是纽约就是波士顿、费城、或者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城等华盛顿周边地区,唯独没有华盛顿的IP地址,说明他是住在大华盛顿地区,在华盛顿工作,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所在地而特意驱车离开华盛顿到其他地方发送情报到北京,所以——拥有大华盛顿地区的驾驶证或者地址……
  006拒绝北京的金钱资助,说明他有一定的经济来源,或者有固定工资,但不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一是贪钱,二是接受情报经费不易暴露。而006拒绝接受北京资助一定是无法消化金钱,特别是当他在敏感部门工作时,任何额外的金钱都可能让他暴露,当然也很可能有更高尚的成分在里面。他应该是中等收入,定期向美国政府交税,所以——美国税局有他的交税资料……
  006为北京工作多年,但却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说明他做事相当小心,这样的人在开始为北京工作之后,肯定不会因为想念家乡就跑回中国,这就是说,很可能他在开始为北京工作后就没有申请过中国的签证,这点如果从中国驻美国的领事馆获得必要的资料的话,就可以排除很多华人了,因为大部分华人过一两年总会申请签证回中国一趟的,所以——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近五年没有此人的纪录……
  此人报回北京的情报除了原始情报外,很多还夹杂着他自己的分析,这点给北京的印象尤其深刻,作为海外第一线的情报人员,他对情报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惊人的准确,也是国内情报分析专家所欠缺的。据北京的资料,他每次附带的情报分析都非常深刻,用词造句都很恰当并显示出深厚的国际知识和中文文学功底,所以——此人肯定是在国内读的本科大学,应该有名字可查,而且在国外应该又获得过硕士甚至博士学位……
  此人在家使用电脑把获得的情报整理处理成磁碟,然后离开华盛顿到外地的酒吧汽车旅馆的互联网发送出去,所以他必须拥有手提电脑;而且由于他担心泄密等,过去五年他绝对不止拥有一部手提电脑。在美国买手提电脑这样的货品,极少有人使用现金,他们都使用信用卡,或者分期付款,所以——信用卡资料里必有购买电脑或电脑附属配件的纪录……
  ……
  菲利浦·赵把整整六十四条电脑语言编制成过滤软件,然后用一个星期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和华盛顿特区的各公司电脑里储存的消费者名单,当他把两者合二为一输入电脑,当他准备按电脑键盘的时候,他犹豫了,他知道,这六十四条没有能够在他脑子里形成任何形象,他突然怀疑,电脑能够告诉自己脑子里无法形成的什么吗?
  他轻轻按下了“输入”键。
  电脑发出吱吱地超负荷处理数据资料的声音……
  初选进入的五万华人的名字像在筛子里翻滚似的,五分钟后,电脑屏幕显示只剩下一千人……十分钟后,只有一百人还在筛子里哆嗦……
  菲利浦·赵的手也在哆嗦,006会不会在这一百人里呢?
  只剩十个华人的名字还在那里苦苦挣扎……
  菲利浦眼睛盯得充血了,他现在坚信,006情报员会冲出屏幕,走进他的房间,走进他心里,他紧张地低下头……
  处理器发出细微的“咔嚓”声,随后一切归于沉寂,菲利浦赵颤巍巍地抬起头——
  电脑屏幕上只剩下一个名字!
  许长征、杨文峰和沙伟三人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各想自己的心事。路边的行人不多,路上的车流也很畅顺。四位训练有素的国家安全部特工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已经按逆时针方向换了四次位置。
  这时马路上靠近对面人行道的地方传来轰然声响,杨文峰最先转过头,他看见远处两辆轿车相撞在一起,他心中一紧,那正是他刚才在车上有三四次留意到的挂军牌的两辆轿车。这时许长征和沙伟也顺着他的目光寻到了出事的方向。
  这之间只有三秒钟,这三秒钟里四位特工同时上前两步,缩小了保护圈,同时其中三位的手抓住了腰间的武器,但他们并没有朝向出事车子的方向看过去,职业训练起了作用,他们仍然各负其责紧张地注视着自己应该守望的方向。只有本来面对马路的特工看到了出事的车辆,但他没有来得及掏枪,就感觉到身后一股强劲的气流铺天盖地而来,随即他失去了知觉。
  袭击者是从出事车辆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从人行道这边的房顶上俯冲而下的,那袭击者好像老鹰一样俯冲到地上,双手乍一沾地,随即弹簧般地弹起,跃上那位离他最近的特工的肩膀,双脚分两边一接触到肩膀的同时,微微使力,脚下的特工顿时失去了知觉……
  这时,另外三位并没有中袭击者声东击西诡计的特工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呈三角形挡在了许、杨、沙三人和袭击者之间,左右两位抽出了武器,中间的一位身材魁梧,完完全全地护住了许长征,不但隔断了袭击者的视线,也切断了袭击者的进攻路线。
  这一切发生在五秒钟之内,许长征惊讶地回过头来,本来他应该什么也看不见,因为那位身材魁伟的特工本来应该挡在他和袭击者之间……可是,他却看到了一切——
  两边的特工的手枪已经被暗器击落在地上,挡在自己前面的身材魁梧的特工正软绵绵地以慢镜头的速度瘫软下去,许长征恍惚看到——说“看到”不如说“感觉到”更加贴切,一个好像似人又好像似炮弹的东西像离弦的利剑向他激射过来,在他有了自己遭到袭击的意识地同时,那人的两只寒气逼人的利爪离他的咽喉只有三寸……
  第七章
  一
  康伴智二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时,同班同学中的佼佼者直接被香港中信、中银等大公司招走了,接下来有一些热门单位如经贸部、外交部等又派人事部门来人拿走了十几名同学的档案袋,轮到康伴智的时候,面前的分配选择只剩下两个:国家安全部抑或回内蒙古自治区外事办。康伴智是内蒙古自治区考进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在这两个选择面前,康伴智很犹豫了一阵子,最后他选择留在北京。
  到国家安全部上班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康伴智都在观望。他害怕太投入,因为很多年轻人一进来就热情高涨,领导很快就委以重任。结果转眼间,当他们真正明白了这里的工作性质,不愿再干,想跳槽时,已经晚了。因为他们接触了国家机密,调出去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由于太投入而接触了机密,所以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消密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单位确实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的”。
  康伴智抱着这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不知不觉过了两年。这时和他一起进入国家安全部的大学生已经先后从一般干部成为“副主任科员”,康伴智很是不以为然。两年来,他一直在东张西望,准备找到好单位就跳槽。当时国家安全部普通科员的月工资是一百一十九元,吃不饱也饿不死。
  就在康伴智东挑西选,看这个工作不顺眼,看那个工作不尽人意的时候,他注意到和他一起进国家安全部现在和自己同宿舍的两个年轻人身上起了变化。那两个年轻人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自然比康伴智勤快努力很多,所以从一开始就经常被领导带出去执行秘密任务,两年下来,他们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经常被委托在北京范围内接待来北京汇报工作的秘密情报关系或者全省各个安全厅来京汇报工作的领导干部。
  每次看到他们屁颠颠跑出跑进,安排住宿,安排宴会,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康伴智就在心里冷笑着想:为了一百多块人民币,值得吗?
  但不久他就发现情况有些异样。因为虽然三位都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但那两位却逐渐提高了生活档次,先是好烟好酒不停带回宿舍,到第二年的某一天早上起来,康伴智打开大家共用的衣柜时,才突然发现,自己需要用衣架挂起来的高档西装高级衬衣已经没有了,而衣柜却越来越挤。他发现同宿舍的两位同事在短短两年里竟然添了好几套高级西装……当天,他开始观察,结果马上发现了更多不寻常,两位同事的手表都换了,钱包里的钱装得满满的,对了,他们的头发上还擦了油,其中一个的床头还放着索尼随身听。
  这一发现让康伴智很好奇也很不舒服。光那几套西装就足足超过他自己两年的工资。从那以后,他开始仔细观察,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问题出在接待上。他这才知道两位同事整天跑出跑进乐此不疲的原因。每次接待都是预先从情报经费中领取,接待过后再把发票拿回来,贴上“情报特费报销单”,让处长签一个字,拿到财会实报实销。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知道了两位同事兼室友发了小财的秘密后,康伴智的心理不平衡了,他自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比那两位强,但他们不但升了副主任科员,而且还先富起来了……
  康伴智开始改变人生计划,他决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工作,逐渐改善生活环境。正如他自己所想,他确实比一般的年轻人优秀,一旦他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就在工作中显示出自己的特长和实力。他比其他人更勤快、更会察言观色、也更善于思考和算计。三年后,他是那一批大学生中最先转成主任科员的,他是被跳级提升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越来越喜欢上情报接待工作以及情报工作本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