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追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致命追杀-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都不说话,互相看着,目光中都有不解和无奈。
  这时已经踱到窗口的许长征再次趋过来,把手放在杨文峰肩膀上时,他满脸的恳求和真诚让杨文峰心头一颤。
  “文峰,让我帮你恢复记忆,让我帮你治好头痛,好不好?我需要恢复记忆的你,我也需要你恢复记忆后帮助我!”
  杨文峰忍住再次袭来的头痛,重重地点点头。
  “有你的配合就好办了,我们立即着手开始,找最好的医生给你拍片、做脑电图、做CT,使用最好的设备和药物,我会让全国最好的脑科医生,内科大夫给你看病,也找最好的心理医生为你服务……”
  “心理医生?”杨文峰喃喃地重复着。
  “是的,心理医生,特别是这点,更加需要你的配合。”
  “心理医生……我的配合……”
  “是的,文峰,根据你的情况,医生说可能是生理病变,但也可能是心理问题造成,这得等到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后才可以确定,如果排除了生理问题,那么就是心理医生的工作。你自己深通心理学,你知道任何心理医生如果得不到你的配合,很可能到时接受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的是他们而不是你,所以如果需要走这一步,我需要你全力配合,也就是放松、不要有任何抵触情绪!”
  杨文峰抬起头,看到许长征部长恳求的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
  “好,就这么说定了,”许长征大声说着,脸上显出兴奋,“到那时,我就会知道在我面前的这位救命恩人、我最信任、也最喜欢的好朋友杨文峰是谁了!”
  “杨文峰是谁?”杨文峰迷茫地看着眼前兴奋的国家安全部部长,感觉有些陌生。
  三
  亨利·杨是谁?谁是亨利·杨?他获得了什么样的至关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绝密情报?
  这是国家安全部三次发来密码电邮催促他查清的,这是许部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的任务,菲利浦·赵有些担心,因为在他的心中,他却更想知道,亨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去当间谍,他有什么样的人品和品质,他现在怎么样了……这些显然不是北京所想知道的,也不是他的工作。
  但他发现,北京的绝密任务让他浑身充满干劲的同时,自己心中的疑问和关心却让他心中充满激情。
  他先从华盛顿特区、马里兰州和北弗吉利亚的车辆管理所着手。
  ……
  “女士,你好,我想查一下这个人的资料?”一位戴墨镜的顾客听到叫号到自己时,走到5号柜台,把一张小纸条递给一名黑人妇女工作人员。
  那妇女接过纸条,瞟了一眼,“亨利·杨?”然后她抬眼盯住眼前的墨镜。
  “对不起,是这样,这个人撞了我的车,当时他给了我这个名字,可是我左等右等,他没有打电话给我。”
  “是这样,可是,你知道,我不能向你提供任何资料的。”黑人妇女说。
  “我知道,我不需要你提供任何资料,我只是想确定这位仁兄不是胡乱写了个名字敷弄我。”墨镜腼腆地笑了笑。
  “原来是这样,”黑人妇女被英俊的亚洲美男脸上的腼腆感染,也笑了笑。
  黑人妇女站起来到房间里查电脑资料库时,墨镜耐心地站在那里。
  过了足足十分钟,黑人妇女手里拿了一张打印的纸出来,墨镜注意到她眉头深锁。
  “年轻人,别说我不能为你提供任何资料,”黑人工作人员把那张纸递给墨镜,“就算我想提供,也没有办法,奇怪的事发生了,这就是你要找的人。”
  墨镜看了一眼那张打印出来的表格,上面除了名字一栏填着“亨利·杨”外,车牌号、地址、服务单位等等一切栏目都是一个大大的“无”字。
  “电脑出了问题?”墨镜佯装不解地问。
  “没有可能,”黑人妇女说着已经按响了下一个要服务顾客的号码,“要出问题,也是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我看你只好自认倒霉吧”
  墨镜走出车辆管理所,取下墨镜,菲利浦·赵朝自己的车走去。
  他感觉到不对劲,随即驱车到五十英里外的亚历山大市,在那里他可以在公共网吧进入他不该进入的网址。
  他进入了美国税局档案资料库,如果可以找出亨利的税号,事情会简单得多。他只有半个小时时间,这是美国重要保密机构发现自己网址受到恶意侵入到评估损失后报案的标准时间。
  他查出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亨利·杨,无奈地笑笑,中国人移民到国外,经常会选择一些报纸杂志或者好莱坞大片上常用的名字,所以同名同姓到处都是,什么琳达·李、皮特·黄、杰克·陈等名字在唐人街一叫,几十个人回头看你。他决定进一步搜索,于是把报税额和年纪输入,出现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亨利。他点击了一下这个名字。
  电脑屏幕出现了空白,他眼睛紧紧盯住这一片空白足足有三十秒,当他再移动鼠标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无法控制,死机了。
  他站起来,关掉电脑,迅速从旁门走出去。
  这时,他已经可以确定,出了问题,自己一个星期前才靠电脑搜索到亨利·杨这个名字,但今天当自己要具体找出此人资料的时候,却无法调出进一步的资料。这让他确定,自己正朝正确的方向摸索,只是,他也同时感到,有人在和他赛跑,有人在删除亨利·杨的资料……
  不是有人,能够从政府资料库里删除个人资料的应该只有FBI或者CIA这样的机构。因为就算车辆管理所和税局本身也没有权利删除公民的资料。
  想到这里,菲利浦头上渗出了汗珠。他在油门上使劲一踩,小车像赛车道上的赛车一样飞驰而去……
  三天后,当菲利浦从美国出生改名登记处出来时,他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这是他追寻的最后一个单位,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他前一天已经以黑客技术进入此机构的资料库,结果一无所获,第二天,他硬着头皮,来到了这里。
  移民到美国的人在归化美国的时候,绝大多数会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英语标准名字。特别是中国人,他们的汉语拼音名字叫起来非常拗口,很多白人同事根本无法正确发音,听着自己的汉语名字被白人们不停歪曲发音,很多华人感觉到和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于是在入籍美国时,都会把名字改为(或者加上)一个英语名字。改名字必须到出生改名登记处登记、公证,并存档。这些改名资料虽然也属于保密,但由于任何雇主都有权利查询自己的雇员的原来的名字,所以这种保密形同虚设。菲利浦知道,亨利这个标准的英文名字是到美国移民归化时改的。他如果能够从政府的出生和改名登记处查出亨利·杨的汉语名字(汉语拼音),那么再要求北京暗中调查,也可能会柳暗花明。
  这个部门由于需要改名者的亲笔签名,所以除了电脑记录,他们都留存有各个公民的改名表格的原件资料。
  菲利浦出示了自己前夜伪造的雇主调查单,面带腼腆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十分钟后,那个雇员走出来,摇摇头。“亨利·杨先生的改名档案上个星期被人拿走了。”
  “这种个人档案也可以拿走?”菲利浦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我想,肯定是有权拿走的单位拿走的,这不是很明显吗?先生!”
  整整两个星期,菲利浦跑了十几个单位,秘密侵入了数十个政府网站的资料库,可是到现在为止,仍然和两个星期前一样,他只有那一个名字:亨利·杨。
  这个人到底是否存在?为什么所有政府部门要就是没有这个名字,要就是资料不全,又或者刚刚被人删除了资料?
  难道一个人就靠这样删除电脑里的资料就会化为乌有?就会消失无踪?
  不,一定不是这样,菲利浦难过地想,这个人不但存在过,而且他是北京最优秀的特工,他是006,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不可能就这样被删除,不可能!你可以消灭他的肉体,可是你无法把他在华盛顿街道上踏出的足迹抹掉;你可以从电脑上删除他的名字,但在广袤的虚拟空间,一定有他的音容笑貌和蛛丝马迹……
  虚拟空间?电脑网络网际空间?菲利浦突然愣住了,他仰头看向天空,他想,006一定会留下一些什么,那些东西是任何人无法删除掉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无名英雄!
  四
  菲利浦·赵是这样推测的,从006情报员和北京的联系方式,以及他靠互联网输送一份份重要情报来看,006情报员在生活和工作中肯定大量依靠电脑和互联网,可想而知,他应该对互联网比较熟悉,而且这么多年来,006很可能像一些迷上网络空间的年轻人,在这个虚拟空间处处留下了自己“到此一游”的足迹和身影。
  菲利浦知道,人类虽然发明了互联网,但却至今并不完全理解并能够控制互联网,因为那电脑大师们的手指头下创造出来的虚拟空间好像越来越真实,也越来越无边无际和不受任何人的意志控制,这后一点正好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宇宙相吻合。只要你成为虚拟空间的公民也就是所谓的“网民”,只要你在这个空间“生活”过,那么,你的足迹和气味就永远留在了那个虚拟空间,只是你可能并不知道,又或者,你自以为自己已经小心擦干了足迹。
  在现实社会里,强大的势力可能会从肉体和精神上消灭一个人,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可以在虚拟空间为所欲为、彻底消灭一个幽灵或者思想,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幽灵或者思想畅游、徘徊过哪些地方,而且,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发射台可以工作,还有一根电话线没有被拔除、还有一台电脑还开着机在运转,就没有人敢保证他们已经成功消灭了一个幽灵或者思想。
  菲利浦决定先到网上去寻找亨利·杨,也就是006情报员的幽灵,然后再找到他的真实存在。要知道,他最早正是通过电脑搜寻到亨利·杨的,只不过,他当时在搜寻过程中可能引起了有关单位的警觉,他们赶紧删除相关资料。
  虽然006情报员接受北京的指令和传递情报都是到远离华盛顿的地方完成的,但此人不可能在家不上网,他必须了解美国和中国的情况,阅读新闻,掌握国际形势和互联网动态,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每次驱车远离华盛顿去“工作”时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互联网。而且,菲利浦按照常理推测,006情报员虽然输送情报时都是使用隐蔽的手段,使用化名和假名,但在家里和办公室上网时,他一定老实得不得了,装出好像压根儿就不知道互联网上可以使用化名和假名的样子,这就是说,在家和办公室,006情报员一定是使用真名上网。他的电子邮件,他的通信联系,他的网站注册等等,都是使用“亨利·杨”这个名字。大智若愚,在不需要狡猾和欺骗的地方,要绝对诚实,这是一个好的情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想到这里,沮丧的菲利浦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这次他的希望是在虚拟世界里。
  接下来,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设想出亨利·杨会访问哪些网站,会注册哪些电子邮件,他可能还会上网加入一些社区甚至上网聊天……他把这些结果都一一写下来,结果写满了两张纸。第一张纸上写的是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中文报纸的网页,《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等,对于一个不但会获得情报,而且每次输送这些原始情报到北京的时候,都附有深刻的情报分析的优秀情报员,不可能不阅读以上的媒体报纸和杂志。至少菲利浦是这样认为的。
  这些媒体大多不需要注册,但如果想阅读全部文章,或者想加入讨论的话,则必须注册。接下来,菲利浦逐一进入这些媒体,试着阅读和注册,当他基本上搞清楚程序后,他离开了家,驱车到郊外的网络酒吧。
  在那里,他开始把名字亨利·杨输入这些媒体网站的内部访客搜索,只要这位006情报员哪怕一次使用了真名注册,那么菲利浦就可以使用黑客技术,进入媒体的终端机,把注册人亨利·杨注册时的IP地址查出来。这样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使用这个IP地址的用户,也就是亨利·杨的住家或者办公室。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可能会轻而易举地从政府的资料库中删除亨利的资料,但如果说要删除亨利在一些大媒体网站的足迹,那就不实际了。
  在现实世界感到无能为力的菲利浦一旦进入虚拟世界,顿感游刃有余。由于每个媒体都把自己的注册客户看作私人资本而加以保密,菲利浦整整化了两天时间才逐一攻破每一个网站的客户资料库。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找到了好几个英文名字“亨利·杨”,根据IP前两个数字代表国家号码和地区城市号码的过滤,剩下了他要找的006的IP地址。他拿起笔,小心地记录下IP号码。
  当他正准备进入搜索程序,以黑客技术进入详细的华盛顿电讯公司的IP地址对照资料库时,他发现自己使用的电脑右下角屏幕上的输入输出量有些微变化——这时他并没有使用电脑,然而,这种输出输入量的微妙变化立即让他想到,自己现在正在使用的电脑被人侵入,有人在使用跟踪程序寻找锁定自己的位置……
  他感到头皮一阵发麻,顺手把电脑关掉。他一直很小心,凡是涉及到亨利·杨这个名字的搜索,他都是到郊外不同的网吧,可是他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情节。那就是,如果006情报员已经出事了的话,而且那些人又删除了他在现实世界的一切存在资料的话,那么任何人在虚拟世界搜索这个敏感的“亨利·杨”,这一搜索过程本身都将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巨无霸信息搜索机和密码破译器所截获。
  他起身匆匆离开网吧,心有余悸。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难,而且,菲利浦第一次思索这个“今后”到底还有多久的问题。他知道,自己的黑客技术虽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如果与美国国家安全局那传闻中三层楼高的终端机相比,显然不值一提。
  现在这个国家安全局的巨无霸已经开始跟踪自己,那就是说,无论他到哪里,只要一打出英文的亨利·杨这个名字,虚拟世界秘密警察就会马上如影随形地跟上来,也许可以和他们捉迷藏,那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采取游击战……然而,这是在美国,在他们的国土上,抓到自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网吧和酒吧都安装了保安用的摄像镜头,而且街道上也有可以拍摄到模糊影像的摄像机……现在停止还来得及,要想长期在美国潜伏下去,要想在美国呆下去——可是,他没有退路,国家安全部许部长亲自下达的命令非常简短和明确:不惜一切代价!
  菲利浦现在才真正理解了这不惜一切代价的含义,特别是对于一个间谍来说的含义。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来讲,当他第一次把亨利·杨这个名字输入电脑进行搜索的时候,他已经暴露了,虽然他当时沉湎于工作,并不知道,但太平洋对岸的许长征显然早就清楚这一切。
  不惜一切代价!
  就是说自己现在正和美国国家安全局里世界上最复杂最庞大最先进最可怕的电脑赛跑,是自己先找出006的失踪真相,还是他们先找到自己?至于找到006真相后自己是否还有时间逃离美国、是否有时间活着离开美国,那已经不是他现在思考的问题。找出真相,立即通知北京,完成这一伟大而光荣任务的同时也满足自己强烈的好奇心——006到底是谁?为什么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