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大唐-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现在心里清楚了,一定是父皇李世民派梁王出去的。李是亲王,不是能够随便离开京城的。

    杨妃娘娘居住的承晖殿。

    杨妃娘娘很久没有看到李,心里十分想念。她派人到梁王府打听过,梁王府的人说他带着杨康等人出门了,究竟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她问过李世民,李世民说他去考察修路的事情,去了洛阳了,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她这才放下心来。

    这天,中书侍郎岑文本来看望她,她又问起李的消息。

    岑文本说道:“娘娘放心,皇上专门派人保护梁王殿下,他是不会有事请的。”

    杨妃问道:“儿去洛阳修路,要去多久啊?”

    岑文本一怔,随即想到,应该是皇上告诉她李去洛阳修路了。他说道:“长安到洛阳,这么远的路程,路上是要一点点勘察的,时间会长一点的。不过没关系,路上的地方官府都会照顾殿下的,娘娘不必担心。”

    杨妃心里好受了不少,说道:“这孩子,出门也不跟我打个招呼,出门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捎个信回来。”

    云中大将军府。

    李接到契哲罗的密信,说已经联络了铁勒部的两位长老,还有其他的几位小部族首领,但是,需要契乌云公主亲自出面去做工作。于是,他就前来向李靖辞行。

    当李说明来意,李靖担心地说道:“殿下,送铁勒公主去阴山,臣派人去就行了,大战在即,一触即发。边境上太危险了。”

    李说道:“这件事,还是我去吧,两位公主的事情我熟悉,我去边境,方便和她们沟通联络。”

    李靖说道:“好吧,臣派人护送殿下。”

    李靖派了一名校尉,率领500名骑兵,护送李等人前往边境上的韩庄县城。

    李等人走后,李靖拿出密码本,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长安。梁王殿下的安危,责任重大,他必须报告皇上事情的来龙去脉,否则,一旦有事,这个责任他承担不起。

    当天夜里,李等人就来到了韩庄县城。

    进了县衙,李陪同契乌云姐妹,来到了县衙的后院。在院子门口,李说道:“早点休息吧,明天一早咱们就动身。”

    契乌云点点头,向院子里走去。李也转身往外走,忽然,背后传来了契乌云的叫声:“殿下。”

    李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契乌云站在那里,向他招手。

    李对程处默和杜荷说道:“你们先去休息吧。”

    杜荷笑着对他比划了一下,李不理他,径直走向契乌云。契高娃和采纱也识趣地进屋去了。

    李来到契乌云的身边,发现她眼睛亮晶晶的,仔细一看,美人竟然流泪了。

    李伸出手去,握住了她冰冷的小手。契乌云一下子扑进了他的怀里。李脱下身上的大氅,将她的身子裹住,默默地抱着她。

    契乌云无声地哭着,李心里也很难过。这位可怜的少女,国破家亡,小小年纪就要背负复国救母的责任,压力太大了。

    这些天来,李成为了她的依靠,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可是,明天就要分离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契乌云无比伤感。

    北方的初冬的夜晚,已经异常地寒冷。两位少年紧紧依偎,心里都是一团火热。

    第二天一早,李等人护送着契乌云来到了边境线上。

    这里是一片荒凉的戈壁,砂石堆里,零星的枯黄野草,在寒风中无声地摇曳,一派凄凉景象。

    在伤感的告别后,契乌云跟随着契哲罗派来的武士,走向戈壁深处。

    李等人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越来越小,渐渐地消失在灰蒙蒙的雾色中。

    契高娃忍不住哭泣,在采纱的劝慰下,上了马车。众人一起回到了韩庄县城。

    李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平时很少犯愁。自从有了契乌云这个红颜知己以后,心事也多了一些。整整一天,他都没精打采的。

    第二天上午,杜荷、程处默来到了他的房间。杜荷说道:“哥,在屋子里沤肥呀,走,出去转转吧?”

    李懒洋洋地说道:“一个破县城,有什么可转的?冷乎乎的,没劲,不去。”

    杜荷笑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大老爷们,害什么相思病呢。”

    李不好意思了,说道:“你胡扯什么,转转就转转。”三人骑着马,向街上走去。

第一百零四章 人贩子

    韩庄县是一个边陲小县,县城经历过两次战火,破败不堪。街头行人很少,大部分人都衣衫破旧,面色灰暗。

    李来自后世,那个时代的人们物质丰富,生活幸福,衣着鲜艳,人们的脸上神采飞扬,一片生机勃勃景象。这样的反差,令他更加郁闷。

    走了没多远,李说道:“没劲,回去吧。”

    杜荷和程处默拉他出来,就是想让他散散心,看到街头这般景象,也觉得无趣。

    杜荷说道:“好吧,回去玩牌吧。”

    几个人调转马头就往回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前面街边的一个小巷子口,一个壮年男子抱着一个3…4岁大的孩子匆匆走了出来,李发现,那个孩子的嘴被捂住,腿在挣扎。就觉得哪里不对了。

    他一时没有想明白,那个男子已经上了街边停着的一辆马车。就在这时,小巷子里面传来了一阵女人的哭喊声:“孩子,我的孩子呢!”

    街边那辆马车,立即加快速度驶离了。

    李大喊一声:“拦住那辆马车!”

    杜荷、程处默立即纵马向马车追去,马车上的人看到有人追赶,跑得更快了。

    由于街头行人稀少,马车跑得很快,杜荷和程处默一时还追不上。正在这时,马车的前面出现了两名捕快。程处默喊道:“拦住那辆马车!”

    两名捕快没有阻拦马车,等马车过去,他们走到了路中间,要拦阻杜荷等人。

    杜荷快马来到了捕快近前。年长一些的捕快伸开双臂,喝道:“停下。”

    杜荷没有停留,挥起马鞭在他头上狠抽了一鞭,纵马驶过。

    年长的那名捕快,脸上被抽得红肿,已经渗出了血丝。他捂住脸对那个年轻的捕快喊道:“你快去叫人。”

    李看在眼里,觉得不对,立刻对杨康说道:“拿下那个捕快。”

    杨康立刻带人上去抓住了那个捕快。

    再说杜荷和程处默,纵马追上了马车。杜荷命令马车停下,马车夫不理睬。杜荷火了,一枪刺中了马车夫的后背,将他挑下了马车。

    程处默上前拉住了马的缰绳,两人将马车押了回来。

    孩子的母亲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子,在她的身边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们看到孩子,急忙上去抱过来,惊喜地哭叫着。

    李看到,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

    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位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在院子门口玩,临时让她的母亲看护孩子,她的母亲是个盲人,看不住孩子,就被人将孩子偷走了。

    这时,闻讯赶来了很多邻居,还有很多路人围着。大家看到李等人身穿便衣,又抓了一个捕快。大家都不敢说话。就连孩子的母亲也不敢多说,抱着孩子就想离开。

    李觉得事情诡异,就让人把那个捕快先押到一边的巷子里。众人这才开口说话了。

    原来,本县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的孩子被拐卖,县里接到了报案,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曾经有人家抓住过一个人贩子,送往官府,结果很快就被释放了。那家人却在一天夜里,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还死了两口人。

    百姓们都十分惧怕,因此无人敢管此事。

    这时,跑来了一大群捕快,为首的班头气势汹汹的,分开人群走了进来。他喝道:“什么人,好大的胆子,竟敢殴打公差?”

    程处默说道:“你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班头看到李等人,虽然身穿便衣,但是,衣着华贵,一看就是有来头的人。

    昨晚,县衙来了客人,他虽然不知道客人具体的身份,但是,客人是在正六品校尉的保护下来的,身份可想而知,比他们家县令大人肯定官大多了。

    看到这些人,他认定和昨晚来人有关。他不敢造次,拱手说道:“小人是本县的班头,不知贵人如何称呼?”说完,用眼睛寻找被捉拿的那个捕快。”

    李的身份保密,这次来到这里,又是身负重大使命,按说不该过问地方上的事情。他只要是把被抓的人贩子,交给地方官府就没事了。

    可是,李原本就十分痛恨人贩子,就是这些没有人性的人贩子,造成了多少家庭的生离死别。他和契乌云又刚刚分离,心情郁闷,正想着找人出气,于是决定插手此事。

    他叫过程处默,对他低语几句。程处默点头,来到了捕快的班头面前,掏出了大将军府的腰牌,对班头说了几句。

    班头面色苍白,点头答应,带人走了。他们走了不远,班头暗中派人监视李等人的行动,自己回去找人商量对策。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隶属于兵部,地方官符没有直接管辖权。李为了不受县府的干扰,就把抓来的人押到了驿站,进行审讯。

    为了防止意外,他派程处默调来了大队官兵保护。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贩子都拒不交代,尤其是那个中年捕快,更是死拧。杜荷亲自用鞭子抽打,没有什么效果。

    周攀出身江湖,又是类似于秘密警察的暗影组织的头目,手段多得是。他把三个家伙放在一起,抓住了那个已经受伤的马车夫,直接用手把他的手指一根根撅折了,然后,用力撕扯,直接把断骨露出外面。马车夫想交代都来不及了,因为他已经昏过去了。

    周攀把几根硬扯下来的手指,放在人贩子和捕快的面前,他们立马就交代了。

    听完了他们的交代,李眉头紧锁,有些头疼。

    这件小小的拐卖人口的事件,背后竟然是一个庞大的犯罪集团,他们不仅拐卖儿童,还大量拐卖妇女,并且还向草原上走私盐铁等军用物资,他们背后有官府的支持,至少是本县的县令参与了此事。

    李和周攀简单的讨论了此事。

    周攀建议,不要继续插手此事,贩卖人口、物资,牵扯到不同的地域,这件事的背后牵连的就绝不仅仅是韩庄县令这么简单了。要想清查这么大的案子,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

    周攀劝阻李,心里还有个想法。

第一百零五章 联络

    周攀自从和这位梁王相处以来,心里很喜欢他的做派。这件案子的背后,不定牵扯多少官员,也许还有贵族在里面,处理这种得罪人的案子,他不愿意让梁王插手。

    李心里不痛快,可是他真是没时间管这件事,但是让他就此罢手,他也不愿意。

    县衙他是不方便回去住了,他就把契高娃等人接出来,找了一个农庄临时住下了。

    他写了两封密信,一封给唐太宗李世民,一封给太子李承乾,让他们派人调查此事。

    接下来的两天,李也暂时忘记了此事,专心等候契乌云的消息。

    一天中午,一名到县城办事的士兵,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县城里发生了血案。盲人妇女祖孙三人被火烧死,县令上吊自杀,捕快班头和三名捕快失踪,总之,前面提到的那些与拐卖人口案件有关的人员,要么死了,要么失踪。

    士兵把消息告诉了校尉。周攀已经提前跟校尉打过了招呼,不让梁王知道相关的消息。校尉把消息告诉了周攀,周攀等人把消息隐瞒了下来。

    李并不知道,这个偶然的事件,在战后,会使他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

    再说契乌云回到草原上,接触的第一个部落首领,是她的一个远房伯父契沃里克。

    契沃里克是铁勒部除了长老以外,最大的部族之一,拥有6000户部众,可调动5000骑兵。契哲科的政变,他的草场被契哲科的亲信侵占了不少,因此对契哲科十分不满。

    契哲罗已经和他秘密接触,已经基本上做通了他的工作。

    契沃里克今年54岁,留着山羊胡子,他的脸上,被岁月的风霜雕刻的痕迹很深,看上去至少在60岁以上。这天,他的大帐里,来了一位男装打扮的年轻人,她就是契乌云。

    契沃里克向她行了个礼,说道:“公主殿下,契哲罗已经跟我说了,大唐的李世民已经答应了要帮助你复国,具体的条件是什么?”

    契乌云说道:“今年的大唐,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国力增加了很多。大唐皇帝陛下,决心倾全国之兵,不下百万之众,彻底解决草原问题,已经在数月以前,就秘密做好了战争准备,在铁勒部的对面,现在就已经集结了不下20万大军。”

    契沃里克说道:“这些情况,契哲罗都已经跟我说过了。我认为,草原上也能调动几十万人马,这仗打起来,唐军未必能够占到便宜。”

    契乌云说道:“草原上的兵力虽然也不少,可是分属各怀心思的三家,您认为,他们能够像大唐一样,那么齐心吗?”

    契沃里克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仗打完了以后,天可汗(李世民)对草原上如何安排?”

    “天可汗说过,要立我为新可汗,我即位以后,会推荐您担任长老,并且分给您相应的部众和粮食、牲畜。”契乌云说道。

    契沃里克说道:“好吧,我同意你的意见,一定会配合唐军的行动的。”

    随后,契沃里克派出自己的长子契玛尔乎,护送契乌云前往其他部落。

    十几天下来,契乌云顺利地说服了几个部族的首领。接下来,就是要说服铁勒部的长老了。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契哲科可汗的三叔契章。

    契章目前是铁勒部第二大的部族首领,也是资历最老的长老之一,在铁勒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契哲科夺权后,换掉了两位长老,但是碍于契章的影响力,一直不敢对他下手。

    契哲罗是契章的外甥女婿,他当初带着狼王回来的时候,就是先投奔了契章,由他引见给契哲科可汗的。

    契哲罗的行动一直受到监视,因此他没有任何举动,一切活动,都是他进入契章的营地,通过自己的小舅子秘密完成的。

    这天,他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的小舅子麻含古,随后就跟着麻含古来到了契章的营地,在麻含古的家里,他见到了契乌云。

    麻含古今年31岁,长了个枣核脸,脑袋尖尖的,尖顶上扎着一根小辫,周围的头发剃得光秃,显得十分滑稽。他引见了两人以后,就退了出去。

    “公主殿下。”契哲罗躬身施礼。

    “辛苦了,哲罗叔叔。”契乌云说道。

    两人见面,十分激动。

    互相问候过后,契乌云介绍了大唐的情况,以及她和铁勒部几位首领见面的情况,总之,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契哲罗向她介绍了契章的情况。

    契章出身铁勒部贵族,是现任可汗契哲科的父亲、先可汗契葛的弟弟,是铁勒部第一勇士。他为人正直,仗义敢言,他的部族里,掌握着2万名铁勒部最勇猛的战士。在铁勒部中威望极高。

    这次他的两个侄子自相残杀,尤其是契哲科用卑鄙的手段,勾结外人,夺得了汗位,令他深深不满。

    作为部族的长老,面对外敌,加上今年的大旱,草原上内忧外患,他不愿意铁勒部分裂,因此没有公开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