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指使开始到以下的军官。进必须在兵士前面,退必须在兵士后面。

    进入背嵬军,以死铭志!等等……

    从都头起以下者,位置都不稳定。

    每月要考核,考核的内容一是根据训练成果,考举重、负重跑、攀爬、潜行、骑术、骑射、马上格斗。若是十将以上的低给军官,还要比统帅指挥能力,整体带队成绩……二是根据战斗表现,其中最优者才能担任十将。若是五次连续性第一。那么就可以对大队的军职发起挑战。若是都头不能服众,可以在指使见证下,向都头发起挑战。优胜者同时还能获得大量奖励。

    还有。

    若是各小队表现最逊色者,十将必须撤掉,若是各都表现最为逊色,都头立即撤掉,若是每军各营表现最为逊色,指使必须撤掉。

    若是兵士表现最逊者的,扣掉当月所有福利与薪水,若是十人当中第二逊色者,扣掉所有福利。

    逼迫大家去拼命的操练。

    练疯了。

    背嵬军组建时间不长,但已看到训练成果。

    一万名骑兵从大地上驰过,除了一些军官发出低低的喝声,马匹偶尔的嘶鸣,几乎鸦雀无声。

    就象一道飓风突然从平川上刮过,又突然消失。

    王枕是一个奇怪的名字,在拒马河畔有一个人也叫王枕……

    相信有一天,我比你更闪亮,王枕眼中闪着无尽的亮光……

    ……

    “陛下,西府递来札子,说是背嵬军已到了剑门。”

    “哦,坐吧。”赵匡义拍了拍池边的青石说道。他在高梁河畔可耻的怂了,但实际身体素质很好,不亚于宋九,平时也喜欢运动,打猎。只是高梁河过后,箭伤发作,越来越重,于是运动就少了,偶尔来到御苑钓鱼作乐。

    这个习惯还影响了他的后代,宋真宗宋仁宗他们都是如此,甚至自己一个人钓不过瘾,还将大臣请进宫中,宴席,钓鱼,写诗,作赋。

    李神福坐下。

    赵匡义又说道:“神福,你说朕要不要立皇太子。”

    “啊!”李神福差一点滑至荷花池里。

    “不要惊讶,朕知道,后宫中妃嫔在议论,内侍也在议论,外面的官员在议论,百姓也在议论。”

    李神福不敢说话。

    “朕也为难啊。”

    “要么陛下问宋公……”

    明处上李神福提议是不错的,宋九淡泊,又一直是赵匡义的人,位高权重,私心又少,有发话权。不问,为了避嫌,宋九不会说的。但问了,相信宋九一定会提出好意见。

    至少你不能问我一个奴婢啊。

    “神福,你自小就随朕……”

    “这是奴婢的福气。”

    “唉,你不懂啊,背嵬军进入西川,叛乱相信指日可平。”

    “那是,若连一群盗贼都无法平定,如何担当重任。”

    “朕不是说这个,原先宋九还有一个计划,叫驱……”

    赵匡义将宋九那个计划说出来。

    李神福茫然道:“那为何不执行呢?”

    当时不敢放,现在不一样啊,石普回来,已带回辽东的消息。辽国虽将渤海国拿下来,然而损失惨重,没有三五年,都休想恢复。实际不是三五年,加上燕云大半地区打残了,辽国十年也休想恢复到原先的盛况。在这三五年内,辽国是没有办法出兵报复了,即便报复,也不敢象以前那样大规模的用兵。

    但宋朝是一样的。这一折腾,没有三五年,也休想恢复元气。

    那么索性不如执行这个驱计划。

    而且李神福越想越妙,夔峡那块有些头痛,安抚吧,朝廷给其自治权,送礼封赏封官,难不成真让他们一个个做皇帝?可是越抚越坏。若是用武吧,越杀仇恨越多。除非将所有蛮人杀死,可群山苍茫。就是派一百万大军过去也未必能实现!国家有没有这个能力?但现在却是一个好机会,几万十几万乱民一下子涌过去,没得吃没得喝,难道象那样蛮奴讨要,只会抢夺那些蛮主。基本上乱军所过之处。蛮首会扫荡一空。朝廷随后安抚蛮奴,均分耕地。实行仁义政策。那广大的一片地区不但正式纳入朝廷管理范围,还杜绝了后患。

    因此李神福又说了一句:“这主意好啊。”

    “是好主意啊,但现在呢?”

    李神福脸色更是惊惧,心里想,难道皇上要对宋公下手了?这个下手不是贬放那种的下手,一旦皇上这么做。那无疑是场超级大地震。

    “神福,你在想什么!朕只是生气,朕对他一向器重,给他首相又不做。偏偏为了自保,又不敢担当……”

    “这样啊……”李神福心中才松了一口气。

    “神福,朕听说你弟弟一向敬重他。”

    “没有……若他敢,奴婢第一个建议……”

    “得,他的一些作为是让人容易敬重的,就是朕也对他欣赏万分。”

    李神福心中叫苦。

    他有一个弟弟也是内侍,潘美南下时,曾随军管控钱帛封赏,因为当时李神佑岁数小,地位还比较低,一个或有或无的军职。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李神佑对宋九十分有好感。然而说交往,倒是没有的。

    然而李神福明白了。

    赵匡义对宋九开始不满了。

    他是赵匡义最亲近的大太监,知道更多的内幕,赵匡义的身体越来越差。若不然,今天又不会提出何人为太子。

    赵匡义在的时候没事,若是他不在,新老交替之时,宋九可能是功臣,也可能就是罪臣。是不错,刘备有一个诸葛亮。但古今往来不就是这个诸葛亮吗?

    曹家学刘家,结果养了一个司马。

    恐怕宋九不久要下去了。

    难道宋九这一辈子真不能做真正的首相?

    他在胡思乱想,赵匡义说道:“神福,你老实说,朕数子当中,何人能为皇太子?”

    宋九好办,尽管这次宋九想自保,想不让人说闲话,想猜测君心,猜测的结果似乎还是对他不相信的结果,那都好办,因为宋九对权利**不强烈。

    然而何人为皇太子?

    原先看好长子,但长子狂了。

    看好次子,次子死了。不仅是死,并且是因为没有管好家,让小妾毒死的,就是不死,也不是一位皇储的好人选。

    但还有,三子二十七岁,四子二十五岁,五子二十三岁,六子十八岁,七子十二岁,八子十岁。

    他最喜欢的是老八元俨,每有朝会酒宴,都将元俨带到身边,并明确表态,不到二十岁不得封王。不是不封王,而是让元俨不过早出宫。

    不过元俨太小了,就包括老六元偓都不行,万一自己有事,十八岁的老六根本来不及成长。就象大哥一样,若非是想载培赵德芳,早早给赵德昭正名,自己能有机会吗?这个错误是不能再犯的。

    因此接班人只有在老三元侃,老四元份与老五元杰之间产生。

    不一定是老三,老大下去了,老二也下去了、,就没有长者为大这回事了。

    先是老四赵元份,他与老大一样,性格宽厚。宽厚也行,关健比老二更差。其妻是李汉斌的女儿,李氏悍妒惨酷,宫女小不如意,就被鞭杖或致死。

    这样的治家,还能治国吗?

    因此只有抛弃老四,在老三与老五之间挑选。

    老三运气好,无论是前妻小潘氏,或者后妻郭氏,都贤惠过人。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也说明老三有治家之能。但老三也不能让他满意,因为很早之前他就做了一件事,在未迎娶小潘之前,就买来川女刘娥,并且还是一个私奔的人妾,一个街头卖艺的艺伎。因为是人妾,那方面就比较厉害了,所以让老三留恋不忘,自己三番五次下令,才送出府去。除了这个刘娥,还有一个杨妹妹,当时只有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就要那个了……

    但在这时,也没有错。

    只是赵匡义担心自己这个三儿子以后就象李煜一样,留恋女色,贻害国家。

    所以他又开始观注老五元杰。

    元杰颖悟好学,会作词,擅长草书、隶书、飞白,还建楼藏书二万卷。这与赵匡义一样,赵匡义也喜文学,读书,藏书,偏爱文章好的官员。

    但姚坦假山一案后,赵匡义又犹豫不决了,有文学才能未必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不用宋九提醒,这一条赵匡义也知道。

    关健之前赵元杰还顶了一个蜀王的称号。

    有蜀王不代表着他治理过巴蜀,但巴蜀大起义,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

    也就是几个儿子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

    “走吧,朕要下诏让李继隆回来。”

    “陛下,不可啊。”

    “耶律休哥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干嘛不站队

    耶律休哥死讯迅速传开。

    尽管在河北李继隆已经两次击败了他,但这个人仍不可小视,是宋朝的第一号心腹大患。

    闻听耶律休哥死了,京城就差一点来一个普天同庆。

    传来的还有耶律休哥的死因,主要就是尹继伦那一刀砍狠了,随后冒着严寒远征辽东,又遭到石普伏击,渤海国灭掉后,耶律休哥病重,不久前去世。

    李继隆调回京城述职。

    但也不是解掉兵权,河东有了石普等重将,还有张齐贤,尹继伦又是直接导致耶律休哥死因者,于是让尹继伦前赴定州,担任河北防御重职。耶律休哥调到西北。

    随之还有一系列的调动。

    但李继隆的调动最为明显。

    无他故,他还有一个身份,乃是国家的国舅。

    ……

    八月桂花香。

    庭院深深。

    张耆府上并不奢侈,但相对于他的官职来说,这个宅子算是比较华丽,四进四出的院落,前后一大一小两个花园,风景幽美。但这不算什么,关健是后宅还有一个很大的书房,里面藏书几达万卷。这才是一笔可怕的财富……

    张耆地位太低,否则赵匡义来看一看,便什么都知道了,凭借这个宅子,这个书房,若无儿子支持,张家能治得起吗?那样,刘娥会很惨。

    刘娥静静地听着张耆的禀报。

    然后皱眉说道:“不好,皇子危矣。”

    “娘子……”

    “指使,你想一想啊,李将军乃是李皇后的兄弟……”

    这中间又有很多弯弯绕绕。

    赵元佐“发疯”了两三年,一直没有废,关健是有一个人。李处耘之女李皇后。

    李皇后喜欢赵元佐有好几个原因,赵元佐机警,懂礼仪,仁爱。

    从他同情堂兄叔叔就能看出来,对李皇后更是尊重有加。

    赵元佐与赵元侃之母也姓李,符氏未死之前,一直无子,赵匡义纳了数名小妾,就包括赵元佐兄弟的母亲。

    一样的姓李,可能会更亲近一点。

    搞赵廷美的人是赵普。李皇后的父亲就是赵普陷害弄下去的,郁郁寡欢之下去世。赵元佐痛恨赵普,这一条能让李皇后与赵元佐走得更近。

    可是后来赵元僖用计,刺激赵元佐烧王宫,终于弄下去了。

    因此宫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赵元侃上位,这一派系就是李皇后派系。毕竟赵元侃与赵元佐的同母兄弟。

    还有一派系便是支持赵元杰的。

    至于赵元份。谁去管。

    并且李皇后曾有一子,可惜夭折,以后便无孩子了,于是将赵元佐的长子赵允升抱到宫中收养。

    不然为什么姚坦进谏,就迅速传到了宫中。

    这中间李皇后功不可没。

    官家,看看。这就是你要选择的接班人。还没有上位呢,若是上位了,还不知道怎么奢侈,剥削天下百姓。

    但现在李继隆从河北调到西北去。难免让刘娥想入非非。

    刘娥一提醒,张耆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喃喃道:“怎么办?”

    刘娥也在想。

    大半天后,“张指使,只有一个人。”

    “谁?”

    “宋公。”

    “不行啊。”张耆立即摇头。

    宋九虽不是首相,但地位超然,其影响力绝对可以与当初的赵普相当。

    只要他出面,不要说是赵元侃了,就是抚持老四,都可能将老四赵元份扶上来。

    然而宋九不欲生事,不要说赵元侃,当初赵元僖坐镇开封,人称贤王,其妻邀请潘怜儿前去做客,都让潘怜儿拒绝了。

    张耆是谁啊,刘娥是谁啊?

    “张指使,你让奴家想一想。”刘娥走来走去。

    “娘子,勿要异想天开,不要说服宋公了,即便见,你都见不到宋公。”

    “也未必!”

    刘娥提起笔,写下一行字:宋公忠公爱国,一生任劳任怨,妾身敬仰之。然智者百密一疏,今宋公同尔也,令妾身忧之。可否劳尊驾而屈贵体,容妾身一见而叙乎?

    然后将它封好,说道:“张指使,你派亲信将它送给宋公。”

    “管用?”

    “试一试吧。”

    张耆派家中管事将此函送到宋九府上。

    不久管事回来禀报:“大郎,大娘子,宋公将信函退回来了。”

    “我就说嘛。”

    刘娥也失望,盯着信函说道:“他说了什么?”

    “什么也没说。”

    “算了,你下去吧。”

    管事下去,刘娥拿下信函准备放在油灯上烧掉它,但忽然停下来,脸上露出惊喜。

    “娘子,为何高兴?”

    “看。”

    张耆盯着信看,上面除了用他名义的落款外,什么也没有。

    “你看封口啊。”

    “封口怎么啦?”

    封口上又让宋九用火漆封上了,但其他的还是什么也没有。

    “火漆。”

    “娘子,属下不懂。”

    “宋公为何用火漆重新封起它。”

    “也许未看。”

    “我在指使府上,当真宋公不知道,不管妾身身份如何卑微,总得过殿下的宠幸,宋公傲慢如此,看都不看?”

    “也是,但可能他怕泄密。”

    “若是怕泄密,烧掉它,让大管事带一句话回来,我们能怪罪他?”

    “难道……”

    “不管这点,再说我们送信过去,就是拒绝了,难道一句话都不回?”

    “让属下打开它。”

    张耆小心打开火漆。

    信还是那个信,不过后面又加了一句话:某不知疏于何处,娘子若赐,某闻开封寺塔东有伏牛峰,峰峭陡拨,罕有人迹。然别具风景,后日某值假,当于峰顶一叙。

    “这个字真不怎的……”

    “娘子,人家才华非是字啊。”张耆说话声音都颤抖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

    有戏了。

    ……

    “官人,你当真会这个贱婢!”潘怜儿说道。

    非是她看不起刘娥曾经的伎子身份,主要是替她死去妹妹打抱不平的。当初赵元侃在迎娶小潘氏之前,还藏污纳垢,若非赵匡义下令,说不定妹妹还要“退居二线”。

    后来赵元侃将刘娥送给了张耆,没有人管她了。刘娥终是妾婢身份。送给了张耆,那就成了张耆的小妾,从此再与赵元侃有关系。

    “怜儿,你不懂,当真这个刘氏成了张耆的人?”

    “难道不是吗?”

    “不是。不但不是,这些年刘氏藏于张耆家中。一直在读书写字。至少那笔字写得比我还要好了。至于在张耆府上,张耆明为收留,实际将她当成了主母。”

    但宋九也好奇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