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藏经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移动藏经阁- 第1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宁可让天下大乱,也不许他人为官?难道你们觉得其他人做不好官?”

    “本官不管其他人做不做的好官,反正他们只是贱民,贱民凭什么与我等文人同堂而立,贱民只配跪在我们的面前,别说是天下大乱,哪怕是天下人都死绝了,只要我们文人还在就可以……”

    “满口胡言,给咱家把他的嘴巴堵上。”

    姚崇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可是这么想的是一回事,却绝对不能拿出来说。

    一旦让世人知道了他们的想法,那么将会是他们的末日。

    果然,周围的那些人看到这个画面,脸上全都露出愤怒之色。

    姚崇终于明白,武则天昨天说的话。

    她是要让儒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是要灭儒!

    想到这里,姚崇的浑身就开始颤抖起来。

    “她怎么敢这么做……她怎么能这么做?”姚崇心中又惊又怒。

    他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到这个东西的威力。

    这是比报刊更加恐怖的东西,姚崇突然记起来,洛阳城似乎前几日就看到过这个东西。

    只不过一直都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此刻这个东西突然出现了画面。

    而且还出现了如此骇人的画面,如果其他地方也在同时播出这些东西,那么后果将可想而知。

    到时候天下将再无儒家的生存之境!

    姚崇越想越怕,紧紧的盯着屏幕上的播放内容。

    画面又切回到上官婉儿的身上:“常言道,**************,无情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婉儿虽然也读四书五经,也读儒家大义,可是不管是孔圣人还是孟圣人,都没有教我们厚颜无耻,儒家讲究的是修身养性,教我们的是礼义廉耻,给我们的是人生之道,可是再看看如今的读书人,个个薄情寡义,自私自利,哪里还有儒家门人的样子?”

    “当然了,如果这么说的话,那就太片面了,以偏概全,文人如此,我们却不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坏人,可是婉儿可以肯定的说,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是天性凉薄,他们追求的是荣华富贵,追求的是封官拜爵,可是诸位不妨想一想,他们真的适合当官吗?孔孟之道教了我们什么?教我们的是礼义廉耻,却没教我们如何治国平天下,用儒家的学问来治国,这真的可以吗?再回顾过去历朝历代,国家的覆灭,就是因为文人治国不精,导致国家灭亡,只要一个法令政策,天下就会产生动荡。”

    姚崇看着屏幕中上官婉儿夸夸其谈,她自诩读书人,可是她又在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辩解,再自我反驳。

    最后得出一个让姚崇头皮发麻的结论,读书人根本就不适合为官。

    这个结论让姚崇怒不可遏,因为这个结论是在挖儒道文人的根基。

    如今的读书人有多少?大概整个大唐,二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读书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读书人?

    因为他们都想要为官,可是如果读书人不能为官了,那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读书人是不生产的,没有生产劳动力,大部分的读书人已经是入不敷出,常常是饱一顿饿一顿。

    对未来的崇敬幻想是他们唯一的精神食粮,一旦武则天斩断了这最后的希望。

    那么文人将会彻地的灭绝,想到这里,姚崇变的更加恐惧。

    “文人自诩高人一等,可是文人真的高人一等吗?为什么他们觉得,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读书写字,识文断句?天下人就不可以读书写字?在过去的时候,大家可曾经想过女子可为官?我上官婉儿就做了官,而且官位不低,权力不浅,再者工匠与商人呢?文人掌权户部、工部的时候,都是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可是自从由商人以及工匠接手后,户部与工部才真正算是各司其职,过去户部工部不过是文臣的敛财工具,以前没有人敢说真话,即便大家心里都知道,可是却不敢说出来,今日,婉儿便做这千古罪人,冒犯一下天下大不讳,女人能够当官!那么商人与工匠同样能够当官,甚至就算是农户也可以当官。”

    上官婉儿直接抛出了一个炸弹,一个把所有人都震晕的炸弹。

    而不同于过去,如果过去上官婉儿说出这些话,那么她绝对要以最凄惨的方式被文人撕碎。

    可是现在文人已经开不了口了,首先是文臣已经被彻底的打压了。

    剩下的文臣自保尚且勉强,更何况是出言反驳。

    而且就算他们反驳,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声音。

    报刊还有电视的资源,被武则天完全的掌握了,文臣能怎么发出声音?

    哪怕他们真的发出了声音,有人愿意听吗?

    “如果天下人都开始读书识字,识文断句了,那么文人还有骄傲的资本吗?”

    轰隆隆——

    姚崇的脑海就像是被雷劈中了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绝户计!

    杀人不见血!让全天下人都识字了,那么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吗?

    他们曾经骄傲的身份,将会彻地的荡然无存。

    相较于先前上官婉儿的言论,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前面上官婉儿只是让民众厌恶读书人,可是她最后一句话,才是真正的杀招。

    进宫!进宫见武则天!姚崇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哪怕姚崇现在已经辞官告老,可是他要入宫,依然有非常多的渠道。

    打定主意后,姚崇就快步的朝着皇宫的方向前进。(未完待续。)

第两千七百三十五章 士族

    “草民姚崇,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果姚崇还是丞相,位极人臣之时,即便是面见武则天,也不需要参拜大礼。

    可是形势比人强,这时候的姚崇,已经没有了任何骄傲的资本。

    如果这时候还端着架子,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姚大人,莫要多礼,你年事已高,还是不要累着身体了。”

    哪怕昨天晚上,两个人针尖对麦芒,可是在这御书房中,武则天还是与姚崇一番虚与委蛇一番。

    “草民不敢失礼。”

    “姚大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草民想请陛下,放过读书人一条生路。”

    “朕怎么听不懂姚大人的话?朕自问已经很少做杀孽了,即便是昨天参与的人,也只是抓了几个罪魁祸首,就连他们的家人都未波及,姚大人要朕放过读书人,却不知道是哪个读书人?”

    武则天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姚崇又何尝不知道武则天是在装蒜呢。

    可是他毫无办法,委求的看着武则天:“是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请陛下开恩,放他们一条生路。”

    “姚大人此言差矣,朕何曾要天下读书人的性命?”

    “陛下何必装糊涂呢,陛下的计谋无双,将儒家逼入绝境,断了读书人的生路,恐怕比杀了他们更残忍。”

    “残忍?”武则天嘴角抽了抽:“这便让你觉得残忍了吗?这千年的时间里,读书人又何尝给他人生路?”

    “至少儒家没有赶尽杀绝,士农工商,每一个户籍都有自己营生的手段,唯独读书人,唯有出仕一途,可是如今陛下却封了这条路,这无疑就是对读书人赶尽杀绝。”

    “依着姚大人的意思,那就是回到过去那样,官全都回到你们读书人的手上?”

    武则天冷冷的看着姚崇,姚崇当然希望如此,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斗了这么久,他们都知道彼此的目的,所以姚崇知道武则天绝对不可能放弃苦心经营的计划。

    更何况武则天已经赢了,她更不可能自毁长城。

    “草民知道过去的想法有所偏差,可是草民依然认为,这天下不能没有读书人,士农工商,每一个阶级,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所以也请陛下,留给读书人一点机会,而且草民相信,只要陛下在,不会再出现过去那样,文人只手遮天的局面。”

    姚崇的语气诚恳,言词也是句句在理。

    不过姚崇还有一句话没说,武则天在的时候,的确不会再让文人复辟,可是武则天现在都多少岁了?

    以文人的手段,只要没有了武则天的压制,那么到时候还不是重复文人的天下?

    即便再让文人隐忍几年又如何?

    “哈哈……”武则天突然大笑起来,开始的时候,她还真的以为姚崇服软了。

    可是听到姚崇后面的话,武则天终于醒悟了。

    “姚大人啊姚大人,您果然是老谋深算。”武则天笑看着姚崇:“你现在只想着,等着朕死了,文人又能只手遮天了吧?”

    “额……这……陛下误会草民了,陛下洪福齐天,怎会那么……”

    “没有误会,朕并不怪你,朕意已决,只要这天下全都是读书人,那就不再有读书人了,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并且朕要推广诸子百家学术,开办学院,广招门生弟子,并且不收取学费,甚至还能领取小额的赏钱,朕要让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够读书写字,都能识文断字!”

    “陛下,您的想法太异想天开了,陛下觉得,如果这么做的话,需要多少钱?”

    “姚大人,看来文人的确是不适合做官,若是你能够算的清楚这笔帐,朕倒是不介意恢复你的官职。”

    “天下人口亿万,如何算的清楚?”姚崇觉得武则天根本就是在刁难他。

    “呵呵,并无亿万,一共五千万人口,只有姚大人所说的一半,其中八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适龄的孩童八百余万,这八百万孩童全部入学的话,每年需要国库支出大约六百万两银子,当然了,前五年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入学,所以支出会逐年上升,不过通过每年六百万两银子的支出,大概能够产生一千万两的利益链条。”

    “什么是利益链条?”姚崇愣了一下,猛不丁的听到武则天嘴里蹦出的陌生词汇,不由得有些愕然。

    姚崇分明看到武则天眼中的嘲讽,这让姚崇非常的不适应。

    如果说先前的尔虞我诈,手段尽出,输了也就输了,技不如人也无话可说。

    可是这学识他却自诩当世巅峰,便是有比自己更聪明的,未必有自己的见识,有自己的见识却未必有自己聪明。

    可是如今却对武则天的一个词汇想不明白,这让他非常的郁闷。

    “那姚大人可明白什么叫做产业链?”

    “草民愚钝,请陛下明示。”

    “姚大人,朕是真的对你非常失望,你曾经贵为百官之首,却连这些东西都不明白。”

    姚崇低着头,不让武则天看到他的脸色,红润的脸色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羞的。

    “姚大人,这是一文钱是吧?”

    “是。”

    “这一文钱是由赤山黄铜开采而来,一个民夫一天能够采集大约炼制一百文铜钱的黄铜,他能够得到大概十五文钱,炼制以及损耗,又去了三十文,然后是运送,中间又去了三十文钱,这就去了七十五文钱,由朝廷开采炼制的铜钱,朝廷实际到手的应该是二十五文钱,这其实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挖矿的民夫,炼制的窑夫匠师,以及运送的镖局或者官兵。”

    姚崇想了想,当即就明白了:“陛下,这不过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词汇,又有什么意义?”

    “朕是在告诉你创造利益的过程,制钱是最浅显的表现,那朕问你,若是把这铜钱换做其他的东西呢?比如说桌子上摆着的这个瓷瓶,需要的工序更多,这也就意味着所能创造的利益越多,而这些落到各个工序创造者手上的钱,他们又把钱花费出去,钱就开始了流动,这就是商道,就如水一样,水流鱼活,水平鱼死。”

    “可是陛下说的这些,都是限定在物品本身的价值以内,并未创造更多的价值,可是陛下先前说,每年支出六百万两银子,却能够创造一千两百万两的利益链条,草民想不明白。”

    武则天深深的看了眼姚崇,果然,人的脑袋如果被限制了,那么不管自己如何的提示,他都无法更进一步。

    “这钱并不是直接给予那些孩子的,是投入产业里,让这些产业来利生利。”

    武则天先前说的是生产利益产生的过程,可是投入教育产业,则不是那么直接,这种投入,是对某一个领域商业的激活。

    如今的中原,教育产业非常的匮乏,一个村子里可能就一个两个识字的,而且这一两个识字的还不怎么愿意出来教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读的是圣贤书,交给贱户是对圣贤的侮辱。

    当然了,也有个别的受富户的钱财吸引,放下身段去富贵人家教导他们子女的。

    这基本上就是目前大唐的教育体系,各个大的城池都有书院,而大部分都是官办的书院,这些书院进去的条件苛刻,非富即贵,甚至还要有赐帖推荐才能够进去,普通人家根本就不可能获得赐帖。

    这也导致一些名流,就靠着贩卖赐帖给富户,然后获得大量的金钱。

    这就使得大部分人都没机会接触到书典,即便能够接触到,也非常的有限。

    还有一点,那就是士族对文化的垄断,因为纸张、字画的金贵,书典的价格都非常高,普通人家根本消受不起。

    名门望族收集大量的典籍,只供自家的子弟观看学习,所以素质与文化程度,要明显高于普通人家或者普通书院的学生。

    有些书生抱着一本两本书,就是一辈子,几乎把这本书倒背如流,幻想着就凭这一本书,就能够高中金榜,这无疑是天方夜谭。

    先不提门第的差距,单是这学问,就比人家豪门差了几个等级,能够高中金榜的,更是万中无一。

    所以官位不但被文人垄断,同时也被士族垄断。

    而士族才是武则天最为头痛的对手,如今武则天虽然赢了以姚崇为首的文臣,可是只要士族没有倒下,那么武则天也只算是赢了一半。

    现在武则天要想大力推广新式的教育体系,那么无疑就是触及士族的利益。

    当然了,赢了文臣之后,武则天已经不再如过去那样畏首畏尾。

    当初武则天还担心,斗不过文臣,可是一番你来我往之后,武则天发现,文臣也不过如此。

    她现在倒是很期待,士族的反应如何,是否会如文臣这样兵行险招,还是与自己暗地里使坏。

    姚崇最终还是没有说服武则天,其实他进皇宫,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

    “陛下,只希望您不会后悔,毕竟士族的手段,可不比草民差,想必您很快就要面对他们的责难了。”

    姚崇的背后也有士族,虽然不是五姓七宗,却也是陕州有名的望族。

    一个两个名门望族也许对武则天没什么影响,可是如果天下所有的名门望族联手,那么就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对付的了。(未完待续。)

第两千七百三十六章 清河崔家

    洛阳城外,来往的行人已经习惯了跪伏在地上的降军。

    这些降军也不与来往行人交流,一直跪到第三天。

    突然,有人感觉到天空中一阵清风吹过。

    一个阴影掠过他们的头顶之上,有人抬起头看向天际。

    只见一个黑色的长蛇在天空中遨游,不对……那不是长蛇,那东西长着四肢……

    龙!那是一条黑龙!

    原本平静的降军中,恐慌与不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