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食之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球美食之旅-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1岁时,马奈在落选沙龙展出《草地上的午餐》,在巴黎引起轩然大波,并遭到拿=破仑三世和舆论的攻击。而左拉却肯定他的艺术。马奈总是以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美艳的印象派色彩一直交融在自己的画中。1882年沙龙展出了他生前最后一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因而获得极大成功,官方授予他“荣誉团勋章”。

    病中的马奈说:“这实在太晚了。”第二年的4月30日,马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光和色的世界。

    所以吹短笛的男孩就成了印象派起源的代表作……

    下一个张枫看到了的画家叫做弗雷德里克巴齐耶(jean frédéric bazille 1841…1870),他生于蒙彼利埃一个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上流家庭。巴齐耶在巴黎时学习医科和绘画,医科使他厌烦,并很快导致学业的失败,绘画则使他心旷神怡。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在瑞士画家格雷尔的画室报名和习画时,他结识了莫奈、雷诺阿、西斯莱三位画家,并很快结为挚友。巴齐耶虽然生活也不是十分富足,但却能经常帮助他们。巴齐耶时而同莫奈,时而同雷诺阿一起在阳光下作画。人们公认巴齐耶比任何人都更醉心于表现明亮色彩和描绘空气的清新。

    命运就这样把印象派的先驱们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自己并不晓得是在为十几年后的画派进行准备。

    在创建印象派的画家中,弗雷德里克巴齐耶是最积极热情的一个,也是被朋友们认为最有天分的一个。但是到该画派开始与公众见面这一刻,即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时,巴齐耶却不在他们中间了。巴齐耶参加了朱阿夫团队,并在战争中丧生。新诞生的印象派失去了它最杰出的一员。在随后的一些年中,人们时常忘记这位在战斗中捐躯的画家。

    不过,岁月终将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人们发现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的过人之处。巴齐耶似乎在库尔贝和他本人所代表的印象派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巴齐耶使人们了解到十九世纪的美学革命是如何合乎逻辑地连贯发展,并因此在与古典主义的联系方面,远远超过有关人士的认识。倘若巴齐耶没有死去,而是象人们可以想见的那样,成为印象派的一位大师,其作品的作用反倒可能不会如此卓越。人们从巴齐耶的画中可以看到惊人的熟巧,并且每幅作品都是雄强有力和完整统一的。

    张枫看到的是一副家庭画像,虽然不是耳熟能详,但在很多场合都见过……有的网站拿来配《贵族之家》小说封面,这让张枫很无语。

    草地上的午餐。当年马奈备受争议的一幅画。说争议都是客气的。

    他在1863年将它提交给每年一度的美展评委会。了解美术史的人一眼便会认出,它的主题借鉴了16世纪威尼斯画派画家乔尔乔尼或者提香的一幅名作《田园协奏曲》,当时的专业人士和批评家自然也不列外,因为这张画就收藏在卢浮宫。

    《田园协奏曲》已经是一张很隐晦的作品,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具有象征性的内涵,有人推测他们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缪斯女神与抒情诗人。与之相比,马奈想要表达的意图就更加令人费解了。他在郊外的草地上画了四个现代人:左边的裸=体者是他最喜欢用的模特;中间的是他自己的兄弟;右边戴帽子的是一位雕塑家,他不久也成立马奈的亲戚;远处的女子不可辨认。

    评论家们怎么看也认为,无论是优雅的造型还是严谨的色彩,马奈作品都根本无法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比。他涂抹颜料的手法显得过于粗率,而且把裸=体的女性画在衣冠楚楚的绅士旁边,实在很不得体。

    1863《草地上的午餐》年在落选者沙龙中展出,引起了世所罕见的轰动,他直接表现尘世环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绅士画在一起,画法上对传统绘画进行大胆的革新,摆脱了传统绘画中精细的笔触和大量的棕褐色调,代之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近乎平涂的概括的色块,这一切都使得官方学院派不能忍受。

    这画在构图上,把人物置于同一类树木茂密的背景中,中心展开了一个有限的深度,中间不远的地方那个弯腰的女子,成为与前景中三个人物组成的古典式三角形构图的顶点。在技法上,把绘画作为二度表面的主张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对外光和深色背景下出现作了新的尝试,因此此画在艺术技巧和历史意义上都是一个创新。

    当时大多数人对这幅画的内容有点不习惯,巴黎的现实生活中还未曾见到过此种情景。

    有人说,画家这样构思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实在荒唐透顶。如果画上没有两位潇洒的青年,那不就是法国人所司空见惯的,并为各时代的西方绘画所常有的出浴图或神话人物狄安娜之类的油画了吗?如果也把两个男子的衣服脱去,那不就与拉斐尔或丁托莱托的神话题材的裸=体画差不多了吗?正因为这个裸=体女子在两个衣冠楚楚的巴黎现代男子中间,被强烈地反衬出来,严重的冲击着人们的情感。

    在当时的展览会上,开明的法国绅士也指责马奈,说他的色彩太“缺乏修养”了。

    这幅画在展厅里出现,简直就像在华丽的建筑物墙上凿了个大窟窿,非常引人注目。画上不论人物还是色彩的明暗,都充满着鲜明的对比。构思如此奇特。它们与学院派的“章法”毫不相干,连现实主义画家也惊呆了。这就是马奈这幅重要代表作在当时的情况。

    西斯莱也是印象派的重要成员,早年与莫奈是同学。他在世时没有什么名气,在印象派中的荣誉也不及前面介绍的几位画家。

第327章:迷上艺术!

    ps:讲讲艺术,估计还有一两章,去看的时候,也能扯上深度的话来!

    ……

    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他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未给予其他人任何较大的影响。他一生除了陶醉在自己酷爱的色彩梦之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张枫对关于他的思想和生活也知之甚少,仅知道他是一位个性谦和、非常腼腆的人。

    西斯莱生于巴黎,但父母都是英国人。他在巴黎接受教育后,到伦敦进入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热爱文学和绘画,1862年又重新回到巴黎,进了格莱尔画室,在那里结识了莫奈、雷诺阿等人,从此开始了他的印象派画家生涯。他受莫奈画风的影响较大,以风景为主要素材。他特别擅长描绘天空,他所画的天空辽阔、深远,色彩变幻丰富,充满大气的感觉。

    在西斯莱约八百幅油画作品中,大多是风景画。并且在其一生中,作品没有深刻的变化,或许正因为他不那样具有革命性,终其一生,所以西斯莱并没获得应有的重视及评价。当然他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和朴实的情感在创作上是表露无遗的。

    毕沙罗曾表示,西斯莱是最纯粹的印象派画家,因为他坚守原初的作画理念透过光与色彩的表现来捕捉自然风景瞬间的真印象。他来到巴比松时为柯罗作品上那种明媚阳光照耀下清新而庄严的画境所吸引,他在继承巴比松画派风格的同时,在色彩和笔触上又表现出印象派的画法。从构图、笔触、光与色的三个方面分析西斯莱分析风景作品的特点:

    1。西斯莱式的构图深受柯罗的影响,工整有序,自由而不拘于形式;天空往往占据画面很大的空间,以展示细腻的光影变化;作品中的人物空间比例小,刻画简练概括;景物的透视性强,不追求任何的夸张形式。

    2。笔触是油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之一,不容忽视。西斯莱作品中以碎点状笔触为主,起轻快而流畅,结构上厚实而沉稳,奔放而有力地描绘天空和水使其富有轻盈和流动感;而且用笔从不大刀阔斧,以精细的写实手法展现他感受到的点滴光影,表现的物象虽少,但絮语潺潺。

    3。画家以色传情,观众见色动情,这对绘画作品的感染力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丽田法国风景为西斯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色彩感,诗人见景生情,胸中出现诗句,画家见景生情,头脑中呈现的形象首先就应是整体的色效果。

    自然本身蕴含着无数生动的色彩画面,西斯莱凭着那双长期训练敏锐的眼睛,通过忠实地直观自然和辛勤的艺术实践,去探索大自然色彩的奥秘,打破传统的“固有色”观念。为了提高色彩的纯度和画面亮度,画家将未经调和的颜色并置,让观众的眼睛在一定距离内把颜色调和起来,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色彩效果。真实地再现景物在光线和大气中的虚实系,西斯莱让外轮廓线隐没在大气中,线条在画面上的作用被降低了,突出了形体色块;画家完全不拘于严密轮廓细节的描摹,而是着眼于在现场中迅速捕捉变化着的对象,使画面形成独具风的美的形式。

    奥赛很喜欢西斯莱的作品,虽然都是风景,但很纯粹的美。张枫想这个画家肯定过着他喜欢的人生,画着他喜欢的作品。

    雷诺阿是法国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

    雷诺阿在印象派绘画集团中是属于较年轻的一个,比莫奈也小一岁。这位艺术家一生的作品大多以明快响亮的暖色调子描绘青年妇女,尤其是她们的**形象。他以特殊的传统手法,含情脉脉地描摹青年女性那柔润而又富有弹性的皮肤和丰满的身躯。他虽也画了不少外光风景画和天真无邪的儿童形象,然而裸=体与妇女形象占据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他的人体油画不同于以前学派画家所追求的那样虚伪和做作。雷诺阿的女人体,洋溢着一种欢乐与青春的活力,一个个都象是伊甸乐园里从未尝过禁果的夏娃,她们悠然自得,魅力惑人。

    附上他的人生经历:

    1840年代-雷诺阿生于法国haute…vienne的小镇里蒙,後来随家搬迁到巴黎。

    1850年代-因为在瓷器工厂学画瓷器,而开始绘画之路。

    1860年代-正式在巴黎习画,认识了相当多的画家朋友,包括莫内在内。

    1864年他正式有画进入沙龙展。这段时期雷诺阿的甜美画风大致出现了,他也专注在水面光影的画法改进上。

    1870年代-参加了沙龙落选画展,开始了印象画派的说明和推广。普法战争期间,他曾被政府误以为是间谍而逮捕。这个时期雷诺阿不像卡米耶毕沙罗,高更等画家走避他乡,而是待在巴黎画了很多街头生活风景做为纪录,这些画作他都用大尺寸的画布绘画,经典之作煎饼磨坊的舞会(balmoulinla galette或dance《亨利奥夫人》le moulinla galette)就是1876年画出来的。此画有1。30米高,1。70米宽,现收藏于法国奥塞博物馆。

    1880年代-1881年雷诺阿画出了另一个经典的作品:船上的午宴(luncheonthe boating party)。但在此画之後,他逐渐放弃专注在制造光影的呈现,而趋向于较平实的描绘。这段时期他也旅游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并结婚生子了。

    1890年代-此时雷诺阿已可算成功的画家,安享家庭和乐的气氛当中,他仍继续绘画,画出了许多迷人的亲情小品。

第328章:最后的艺术!

    1900年代-雷诺阿晚年仍勤勉的在绘画上精进,他画了很多**的女性,将柔软的视觉触感表现的栩栩如生。

    1910年代-雷诺阿有生之年终于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悬挂在罗浮宫中,

    1919年逝世。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画家生前贫病而死,但这幅画1990年卖出7810万美元高价。实在是很讽刺。

    张枫仔细的考究起这副画来,从技巧上来看,透过树叶的阳光斑驳的洒下来,光与色斑的处理手法,充分表现了印象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光与色的变化的高度敏感。

    画集中体现了他所处的那个最具有印象主义精神的时刻。里面的人却穿着当代的服装。男人们都戴着高帽或草帽,女人们均穿着用箍扩撑着的裙子和腰垫。在这幅画中,一个室外的波希米亚舞会的平凡景象,变成了美丽的女人们和殷勤的男人们的充满光感和色彩的梦。一束束光线,忽隐忽现地在人物的色彩形体上摇拽着有蓝的、玫瑰红的和黄的,细部交融在浪漫的烟雾之中,使得所有这些愉快人们的美感柔和起来,并提高了这种美的价值。

    画中舞蹈着的是当时的蒙马特女王拉。姑柳与男舞伴华兰丹。她是一个充满野性、缺乏教养的舞女。人们围着舞池,注视着这激烈的表演,谁也不在乎自己是谁,在这个地方就是尽情地享乐。

    “艺术不就如此吗?”张枫看完后,忍不住叹道,要什么教条,拍照留念后,张枫继续往前走,来到了贝尔特摩里索特所作的画前。

    贝尔特摩里索特(berthe morisot),1841年元月生于布尔日(bourges),1895年三月死于巴黎,法国画家。摩里索特是第一位加入印象画派的女画家,曾受教于柯罗(corot),好友兼大伯的马奈(ma)对她的画有绝对的影响。摩里索特嫁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不同于其他的印象派画家,摩里索特特注重于色彩的光学体验,和美国的卡萨特(cassatt)同被认为19世纪后半叶最主要的女画家。

    画家贝尔特摩里索特以女性特有的感性来描绘母亲和孩子以及画家的女儿,在摩里索特的作品里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的细腻和稳健。摩里索特除了多次担任同时代大画家爱德华马奈的模特以外,有人指出她和此人有师徒关系以上的(恋爱的)感情。

    贝尔特摩里索特小时候和她的妹妹埃德梅一起在约瑟夫伯努瓦吉夏尔那里学习油画,她们受到了那里的画家作品的影响。后来,卡米耶柯罗来到巴黎学习巴比松画派,开始在户外创作作品。贝尔特摩里索特也转而向柯罗学习。

    一八六四年画家卡米耶柯罗首次入选沙龙后,在卢浮宫美术馆经由沙龙画家亨利方丹拉图尔的介绍与爱德华马奈遇见。除了马奈受到极大的影响之外,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巴齐耶等巴蒂尼奥勒派(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和埃米尔左拉等的美术批评家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八七四年,贝尔特摩里索特和爱德华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结婚,四年后的一八七八年她们的女儿朱莉马奈诞生。结婚后的贝尔特摩里索特参加了第四次印象派展览。

    后来,摩里索特一**五年死于巴黎。

    她喜欢描绘室内景物,似乎想在熟悉、亲密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幅《摇篮》是女画家第一次参加印象派展览的作品之一。在画中描绘一位年轻的母亲注视着自己入睡的孩子情景,母亲和在纱帐内熟睡的婴儿构成了极为深情与和谐优雅的画面,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