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满庭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满庭芳-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同意了?”

    康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朕和众臣商议良久,实在没办法不同意。先皇也曾说过,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对手,否则会引火烧身。”

    太后垂眸认真的想了想,跟着问道:“那皇上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康熙稍稍顿了一下,有些迟疑地看向她道:“皇室之中,到了婚配年纪的孩子不多。朕斟酌万分,只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太后闻言,双眸倏睁,瞪着他,立时感觉到了他话中的意思。“皇上的意思。。。是要选宝珍那孩子么?”

    康熙无奈,目光明亮地看着太后,正色道:“母后,宝珍是最合适的人选,朕没有别的选择。”

    “不行,哀家不能答应。”太后挺起腰背,语气认真道:“皇上可以从八旗中挑选一名适龄女子嫁过去,为何偏偏非要是宝珍呢?”

    康熙道:“母后,既然决定和亲,朕就必须表现出应有的诚意才行。如果,朕随便指了一名八旗女子和亲,若让漠西各部知晓,必定会恼羞成怒。”

    “皇上按你这番话来说,那宝珍的身份特殊,就更不适合担当此举了。”太后据理力争,神情激动:“漠西乃是偏远荒蛮之地,一旦嫁过去,今生今世恐难再。。。。”

    “母后,朕也十分心疼那孩子。只是事已至此,为了江山社稷,朕不得不痛下心来。”康熙看着她的眼睛道:“难道,母后要让朕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吗?”

    “皇上。。。”太后闻言,话音一哽,眼泪扑簌簌就往下掉。“哀家方才刚答应过世珂,要好好照顾宝珍,给她指一门好亲。这会却。。。”太后的初衷,原本是想亲上加亲,将宝珍指给科尔沁左翼前旗的贝子阿木尔,原准备再等一年,眼看是白打算了。

    康熙见此,心有不忍,紧握住太后的双手,恳切道:“母后,宝珍的身份隐秘,宫内绝不会有人敢泄露半分。待她出嫁之时,朕会赐予她固伦公主的名号,保她一生尊贵荣宠。”

    话说到这个份上,康熙的坚决用意,任谁都不可能阻拦。

    太后纵使是再怎么心疼宝珍,也不会为了此事和皇上闹翻。她好似浑身无力一般依靠到软椅后背上,没有说话。片刻方才叹息道:“皇上准备什么时候下旨?”

    “五天之后。”

    “这么快?”太后不解道。

    康熙颔首:“此事不易拖延,以免再生出什么变数。”

    “罢了罢了。”太后不由轻叹了一口气:“早晚都要面对。哀家终究还是委屈了她。”

    天色渐晚,李德全端着绿头牌上前,躬身道:“万岁爷,今晚准备点哪位娘娘侍寝?”

    康熙抬头扫了一眼头牌,深吸了一口气道:“都免了吧。”

    李德全善于察言观色,心知,主子的心情不好,便递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宫人们,示意他们的动作都小心着点儿。

    康熙合上奏折,揉揉眉心,问道:“白天的时候,太医们看过宝珍之后,怎么说的?”

    李德全微笑:“回禀万岁,格格的贵体无恙,太医们给开了几副补药,嘱咐时常溜着点即可。”

    “嗯,前阵子,朝中不是有人上贡了两颗硕大的南珠吗?明儿你叫内务府派人给她送过去。”

    李德全忙应了声是,心道:那两颗珍珠可是稀罕的宝贝,原以为皇上要送给太后娘娘做寿礼呢。

    正说话的功夫,外面来了小太监禀报:“万岁爷,德妃娘娘在殿外求见。”

    李德全瞄了一眼康熙,不由低声道:“皇上,德妃娘娘应该是给您送汤品来了。”

    康熙闻言,语气放缓:“传她进来吧。”

    “喳。”李德全一扬手中的拂尘,尖着嗓子道:“传德妃娘娘进殿。”

    德妃今日穿的很素净,浑身上下,只在头饰上稍微花了点心思。她亲自煲了一盅罐焖鱼唇,味道很是鲜美。

    喝汤之前,康熙冲着李德全摆摆手,李德全见了,立马领着宫人们悄然暂退了。

    德妃见状,轻声问道:“皇上有话和臣妾说。”

    康熙道:“五天之后,朕要下一道旨意,封宝珍为固伦荣惠公主,并赐婚于漠西准噶尔部的汗王巴图布赫。”

    “啊。。这。。”德妃怔了怔,随即恢复了端庄怡然的姿态,温和道:“皇上的意思是,要让宝珍格格去和亲?”

    康熙微微沉吟:“嗯,朕希望这件事由你去告诉她。”东西六宫中,除了太后娘娘之外,就数德妃和宝珍的感情最好。

    德妃听到他的话心中一凛,稍显犹豫,跟着问道:“皇上,太后她老人家知道这件事吗?”

    “白天的时候,朕已经和她说过了。”康熙轻轻地抿了一口鱼汤,沉声道:“事关江山社稷,朕实在不能顺她老人家的意。。。。”

    德妃闻言,虽然心里面有点乱,不过她依然敛声静气的立着,神色如常:不管怎样,皇上的旨意,自己只能完全遵从。于是,她点头附和道:“皇上请放心,臣妾会好好和格格说的。”

太子卷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当天夜里,德妃几乎整晚未睡,只在天快要亮的时候,稍微阖眼眯了一会,养养神。待到第二天清早,她提前吩咐小厨房在午膳时多做一些宝珍喜欢的吃食。

    午初时分,德妃派人去请宝珍过来景仁宫用膳。宝珍闻言,立马梳妆打扮一下,携着宫女兰芝匆匆赶往。

    “格格万福金安”侯在门口的小太监跪地行礼。

    宝珍微微含笑说了一声:“起。”跟着抬脚缓缓走了进去。

    屋中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气,馨香清雅,德妃端坐在黄花梨木椅之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宝珍上前一步,微微屈膝道:“宝珍给德妃娘娘请安。”

    德妃闻言,悠然一笑:“好孩子,起来吧。”说完,起身拉过她的手,仔细地打量道:“上次受的伤,可都好利索了?”

    宝珍道:“有劳娘娘挂心,这点伤不碍事的。”她手上的纱布已经拆了,继而,只留下了一道淡淡的伤疤,横在手掌中间。

    午膳早已备好,德妃领着宝珍一起入席落座。“本宫特意吩咐小厨房做的,你尝尝看,好不好吃?”说完,亲自夹了一块红烧春笋递进她的碗里。

    宝珍乖巧地道了一声谢,尝过之后,轻声道:“娘娘,这春笋肉质鲜嫩、美味爽口,很好吃。”

    德妃闻言,又笑着为她夹起一块,递过去道:“你喜欢就好,来,多吃点儿。”

    如此一顿饭下来,宝珍不禁有些受宠若惊,这样的德妃娘娘,与平常很不一样。

    午膳过后,德妃果然遣开了旁边的宫人,只留下她一个人在跟前说话。

    宝珍见状,暗自深吸了一口气,只见,德妃用手指了指身旁的位置,示意她坐过去。

    德妃神色如常,拉过她的小手,轻轻握着道:“格格,本宫接下来要说的话。事关重大,你一定平心静气地好好听着。”

    宝珍闻言,不敢掉以轻心,垂眸回道:“是,娘娘请说。”

    德妃不是一个喜欢说话拐弯抹角的人。和亲之事,她没有做一点不必要的遮掩,直接说出了皇上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

    宝珍的脸色刷地白了。只觉脑袋里“轰”的一声,好像炸开了。和亲?准噶尔部?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德妃见她脸色苍白,好生心疼道:“格格,皇上心里也是疼爱你的,只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社稷江山着想,实属无奈啊。”

    宝珍身子一僵,心口沉沉窒住,猛然跪倒在地,紧张地拽拉住她的衣袖道:“娘娘,宝珍不能嫁。。。不能。。。”

    德妃叹了口气,直凝住她那张粉嫩的脸蛋,怅然出声。“本宫知道你心里面委屈,但是局势所迫,岂能轮到我们选择。本宫保证,待你出嫁之后,一定会派人好好照顾长公主她们。”

    宝珍摇了摇头,紧紧咬住下唇,泪水不停地染上双腮,连四肢也隐约发起抖来。“我不嫁。。”

    德妃望着她那满脸泪容和脆弱颤抖的模样,心中说不清是怎样的感觉,忙把她搂进怀中,轻声软语地哄道:“格格,你这样真是要把本宫的心,都给哭碎了。”

    宝珍忍着泪水,重新抬起头来,哽咽道:“我要去见太后。”她认定事已至此,只有太后才能帮她做主。

    德妃闻言,亦是一愣,随即缓缓地点点头:“好,本宫这就带你过去。”

    宝珍认定,太后娘娘是自己唯一的救命草,根本没有想到她老人家其实早已知晓此事,而且无能为力。

    宁寿宫中,太后看宝珍一动也不动,只是伤心绝望的看着自己,终于看不下去了,伸手抱住她道:“孩子,别怪哀家和皇上,如果,真有别的方法也不会这般委屈了你。。”老人家是打从心里感觉对不住宝珍这孩子,待见她哭得身子都软了,心下又是一疼。

    宝珍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会儿,只觉胸口突然传来一股闷疼,随即眼前发黑,整个人陡地失去了意识。

    语莺斋。

    宝珍紧闭着双眼,脸上的表情虽平静,双手却不自觉地攥握成拳。眼泪缓缓地从她的眼角溢出,一滴滴滑落在洁白的枕巾上。

    兰芝和翠云守在她的床边,见此忍不住揪心,手里的手绢都快揉烂了,却又不知该任何安慰主子。白天的事情,她们已经都知道了。虽身为下人,但她们也为自己主子的命运不平。漠西乃是偏远之地,皇上这么做,无疑就是将格格送入虎口。

    须臾,宝珍缓缓坐起身子,扭头瞧了一眼窗外,轻声道:“打开隔扇。今晚月色不错。”

    翠云闻此,微微一愣,忙起身打开窗户。

    窗外,月儿如勾,夜色如墨。面对如此美丽的夜色,宝珍的眼神之中有着毫不掩饰的苦涩。和亲之事,自己除了乖乖认命嫁人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阮氏和弟弟,还要继续靠皇室照顾,不记皇上半点过,只记皇上万点恩,她说什么都不可以忤逆皇上的旨意。

    第二天一早,康熙携着德妃过来看她,话里话外竟是安慰劝说之意。说实话,皇上也不想宝珍,因为这件事情身体再有个三长两短的。而且,太后的身子也很是不好,起床时突然犯起了心绞痛的旧疾,太医们现都跟在宁寿宫会诊。

    宝珍定了定心神,虽心中有怨,却深知喜怒不形于色方可谋得存活之道,于是,故作恭顺:“和亲之事,儿臣谨遵皇阿玛谕旨。”

    德妃在旁,略显安心地瞄了她一眼,庆幸她没有冲动说出什么气话。

    康熙对宝珍的顺从的态度很满意,当即龙颜大悦,连声说道:“好,好,不愧是咱们大清国的格格,朕果然没看错人。”

    宝珍闻言,在心底冷冷地一笑,脸上却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对于准噶尔部,宝珍只知道那位大名鼎鼎的噶尔丹,其他一概不知。未来的日子究竟会怎样,她实在无从想象。

    这天,宝珍将寝宫内的所有人一并叫来,她已经想好了:漠西毕竟是荒蛮之地,是去是留,还是让他们每个人自己决定吧。

    平心而论,宝珍格格是一位难得的好主子。性格温和,待人亲切,凡是在她身边当差的人,个个都是月例丰厚,日子好过得很轻松。

    宝珍的语气平和道:“再过两天,皇上的圣旨就下来了。你们跟了我一年多,我自认待你们不薄。今天,我只想让大家撂下一句实话。想继续留在宫里的,只管上前一步,我这个做主子的,自会替你们安排。”

    小太监和宫女们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宝珍见此,跟着道:“放心,不管你们是去是留,我都不会责怪你们。”

    翠云闻此,突然上前一步,跪在地上道:“格格去哪儿,奴婢就去哪儿。”

    她的话音一落,兰芝也跟着跪地道:“奴婢也愿意跟着格格,尽心尽力服侍您一辈子。”

    说话间,屋中的所有人都附和道:“格格去哪儿,奴婢(奴才)就去哪儿。”

    宝珍微微沉吟道:“你们可要想好了?莫要因为一时冲动,耽误了自己个儿的一生。”说完,她又看向兰芝,继续道:“兰芝,年底你就可以出宫回家了,我是不会留你的。”

    兰芝闻言,眼眶一红,忙跪行上前道:“格格,奴婢不出宫了。奴婢要陪着您一起去漠西,求格格您成全。”

    “那你的家人怎么办?他们还在等着你回去。”宝珍深深看了她一眼。

    兰芝闻言,嘴角浮现出一丝苦笑,垂眸道:“奴婢十二岁时就被父母卖进了宫里,他们早已习惯了没有奴婢的日子。”

    兰芝表态之后,其他人也跟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的意见完全统一,连年纪最小的冬离,也是抱定了主意。

    宝珍见状,心绪复杂,眼睛酸涩。

    两天之后,康熙颁下圣旨,宝珍授封为固伦荣惠公主,并赐婚于漠西准噶尔部的汗王巴图布赫,即半个月后,从京城启程前往漠西。

    太子胤礽闻此,眉心紧蹙,心头竟划过一丝锋利的寒意。没想到,宝珍真的宁可去和亲,也不愿随了自己,整个人顿时有些恼了。跟着,他将一肚子的脾气全都撒到了孙公公的身上。孙公公跟了太子爷二十年了,从来不曾被主子这么喝骂过,吓得他差点减寿了三年。

    当天下午,胤祯跑着来找宝珍,却被兰芝给拦在了院外。“十四阿哥,格格身子欠佳,不宜出来相见,还请十四爷。。。。”

    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胤祯抬手打断,他一改平常嘻嘻哈哈的模样,急切问道:“我今天就要见你们主子,谁也别拦着我,否则别怪爷不客气。”

    兰芝见状,忙跪地道:“十四爷,奴婢求您别这样。宫里面的规矩,爷都知道的。”

    胤祯不依,抬脚就要往里闯,兰芝无奈,只好一把抱住他的腿,恳求道:“十四爷,我们格格真的不舒服,您先请回吧。”

    ps: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o(╯□╰)o

太子卷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宫女们一见到这等情况,也跟着跪了下来,帮忙拦住胤祯,连声道:“十四爷莫动怒。。。。请您留步。”跟着,身后传来一阵小跑步的声音,孙嬷嬷急急赶到,小声劝阻道:“小祖宗,您这是在做什么啊?快和奴婢回去吧。啊?”

    胤祯拧眉,只是匆匆抬头撇了她一眼,然后,硬是不顾众人的阻拦闯进了屋子。

    孙嬷嬷见状急慌了,暗道一声“不好”,连忙跟了上去。

    院子里传来这么大的动静,宝珍早听出来来人是谁,可自己实在无心见人。这会,待见胤祯气冲冲地闯进来,略微吃了一吓,旋即双脚移下软榻,站起身道:“十四阿哥,你这是?”

    胤祯纠结着眉心,毫不犹豫地上前抓住她的手,强烈而有力。“走,跟我去见皇阿玛。”

    宝珍惊讶于他的贸然举动,挣扎着想抽开手,无奈,手骨被他紧紧攥着,任凭自己怎么用力都无法挣脱。

    孙嬷嬷和兰芝翠云也跟了进来,惶惶恐恐地看着两位主子,焦急道:“十四爷,有话好好说,您先放开格格”

    胤祯看着宝珍微愣的神情,急切道:“我们这就去见皇阿玛,让他收回旨意啊。”

    宝珍闻言微怔,忍不住后退了一步。“不行。”

    胤祯听她拒绝,急躁透了,神情纳闷:“为什么不行?难道,你真的要去漠西,嫁给那个野蛮的巴图布赫不成?多么荒唐”

    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