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笑着,有丫头过来传话,“老太爷命七小姐去书房。不用换衣衫,就这般盛装前往。”流年笑吟吟答应了,等传话的丫头走后,原地转了几个圈,“好不好看?若是入画,会不会成为传世名作?”老太爷向来以书画名家自居,命自己盛服前往,自然是要画及笄图的。
何离喜滋滋点头,“好看!若是画出来,定比洛神还要美!”谢四爷、棠年都是面色淡然,不置一词。丫丫则是对张屷无比同情。小哥哥,她从小被这样的亲娘夸奖长大,往后你俩一道过日子,这拍马屁的学问,你要再长长。
丫丫和小子颐留在静馨院,谢四爷带着棠年、流年去了老太爷的书房。老太爷笑咪咪端详流年半天,下笔画了一张及笄图出来。画完后捋着胡子看了又看,得意之作,神来之笔!
谢四爷客气的拱拱手,“献丑了。”命人铺好雪浪纸,提笔也画了一幅及笄图。他这张图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画中女子梳着高高的云髻,翩若惊鸿。
棠年手痒,也提起笔,“小七,哥哥也为你画一幅。”流年笑咪咪点头,“好啊好啊。”这个时代又没有照相机,要是有,我得照个成千上万张。画吧画吧,画的传神一点。
晚上,流年又被丫丫拐到南园耳房,约会张乃山。张乃山本是送过生日礼物的,有雅有俗。雅的是一管自制的竹笛,俗的是一匣子金器玉器。这晚看到盛装的流年,张乃山忽然想了起来,“小七,我把你画下来,请能工巧匠雕成玉像。”把流年乐的,画下来,还要雕成玉像?张乃山你真识趣,知我者,张乃山也。
过了流年的生辰,很快就是腊月了。四太太忙着过年前的种种,还要操心锦年的婚事,人都瘦了。谢四爷宽慰她,“不急,慢慢挑,给锦儿挑个趁心如意的。”终身大事,急不来的。
到过年的时候,小子颐已是会认人,也会笑了。若是丫丫和棠年在,她便不肯给别人抱。当然也包括谢四爷和流年。谢四爷只是心里发闷,流年很是愤愤,“谢小丫,我是你亲姑姑!”连我都不让抱,真不像话。小子颐窝在丫丫怀里,咯咯笑出声来。
元旦朝贺,皇帝强撑着亲自出席,仪式结束后,将养了半日才略好些。接下来的春节宴会,皇帝都委派太子代为主持,自己在乾清宫中静养。
后宫事务,如今是徐皇后和梁贵妃共同主持。本来徐皇后才是名正言顺的六宫之主,可梁贵妃一旦主持过宫务,便放不下权柄。后宫中诸妃嫔也多有巴对她的,要知道,梁贵妃的亲生儿子已被立为皇储,将来会登基做皇帝。本朝惯例,皇帝若非嫡出,嫡母、生母同为太后。梁贵妃这太子生母,铁定会是未来的皇太后。
同样是皇太后,一个是亲娘,一个不是亲娘,皇帝听谁的?向着谁?这还用问么,自然是向着亲娘。太子殿下肖父,和圣上一样英明果断,有这样的储君,还是多多奉承梁贵妃,以求自保。后宫中不少妃嫔,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因此奉承梁贵妃的,竟比奉承徐皇后的还要多。
还有几个心思灵慧的,时常往静孝庵中走走,使出浑身解数讨好静孝真人。这位是圣上原配,更是太子殿下敬重之人。将来么,也是说得上话的。
含山郡主依旧备受皇上宠爱,每回她带着遂平县主进宫,殿中都会响起笑声。不过宫中并无人巴结讨好含山郡主,一则是郡主从不在皇上面前为谁说好话,二则,皇上眼看着不行,含山郡主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正月下旬,朝中发生两件大事。一件是梁贵妃被隆重册封为皇贵妃,一件是苗乱愈烈,太子命原东昌侯沈迈为贵州总兵,带兵平叛。
皇贵妃和皇后只差一级,梁贵妃这位份一升,在后宫中自然更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文官中颇有几位为此皱眉的,觉着太子未免过于抬举自己生母。但是要劝谏呢,又很是犯不着:梁贵妃根本没娘家!她是家乡遭了灾,父母族人死的死散的散,剩下她孤身一人。这样没娘家的妃子,兴不起什么风浪,不必多事。
至于命原东昌侯沈迈为贵州总兵,也让人说不出什么。沈迈是打死过徐朗,是曾经被夺爵毁券,可沈迈确实是位良将。沈迈在陕西、辽东都有赫赫战功,抹杀不掉。也许徐皇后一直忘不掉前仇旧恨,可是依照祖宗家法,她根本不敢明着干涉朝政。她高兴也罢,不高兴也罢,都挡不住沈迈重新出山。
☆、第132
堪堪进入二月;徐皇后便生了一场恶气。因卓家是未来的后族,所以卓家那尚未婚配的卓显;颇受徐氏族中未婚少女的青睐。卓显年轻秀逸;自是良配,无奈卓家早已放出话;“不宜早婚。命中注定要二十往后方能定亲;否则新妇会有血光之灾。”谁也不能拿着自己的性命去开玩笑,于是眼光放到了鳏居已久的卓行身上。
卓行虽已年近五十,可他向来养尊处优的;并不苍老。单论相貌;卓行也算得上清癯,且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更显得儒雅。若嫁了卓行;虽是继室,却也是卓妃正经的母亲,临安侯府正经的当家主母。恰巧徐氏族中有一名年方十八岁的少女徐扬,是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偏偏命苦,成亲前夕未婚夫从马上摔下来,一命呜呼。徐扬不愿守望门寡,自然要退了亲再觅夫婿。徐扬家中本就中落,又许过一回人,还能寻得着什么好人家?若是能嫁卓行,徐扬极愿意的。虽说夫婿老了一点,可是进门就当家呀。若嫁了年轻人,要还婆婆做儿媳妇的规矩,颇为辛苦。
魏国公夫人进宫跟徐皇后说了,徐皇后觉着很好。让徐家姑娘去做卓家的当家主母,卓妃对着她称呼“母亲”,辽王的儿子们称呼她“外祖母”,极好的事。
徐皇后先是跟卓妃和鲁氏说了。卓妃很守礼,“出嫁女儿,做不了父亲的主。”鲁氏嗫嚅,“家父鳏居已久,并无续娶之意。”徐皇后不悦,“那是从前他怕孩子小,被后母凌虐。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他也该享享晚福了。”
卓妃和鲁氏都不敢做主,不肯答应。徐皇后索性直接宣卓行入宫,当面提亲。这婚事你肯也罢不肯也罢,当着我的面难不成你好意思说个“不”字?谅你不敢。
谁知卓行是个死读书的呆子。卓行文绉绉的说道:“约为夫妇时,岂有一人先死,另外一人便再娶之约?只约终身夫妇也。男女之配,终身不变者也。故无再娶之礼。”
徐皇后呆了呆,“天底下多少男子不幸丧了原配,都要孤孤单单守着不成。”卓行正色道:“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卓行父母早亡,儿子俱已长成,儿妇持家甚贤,无须再娶。”
徐皇后虽也是饱读诗书的女子,可卓行这一番之乎者也的说下来,也把她说晕了。不只做媒不成,这件事不知怎么着还传出去了,清流士林一片叫好之声。太子妃的父亲,是一位有风骨的读书人!
卓行的发妻,十五年前已是一病而亡。卓行又当爹又当娘,辛辛苦苦养育儿女们长大,何其不易。卓行自己是举人,三个儿子也都是年轻轻轻中举,卓行这样的父亲,堪称慈父的表率。文官们,士子们谈起太子妃的娘家爹,满是敬意。
徐皇后气的想病倒,却不得不硬生生撑住。乾清宫中的皇帝一日比一日消瘦,说不定哪天便撒手去了。这个要紧时节自己也病倒,难不成任凭辽王、梁贵妃为所欲为?只好忍下这口气,勉强打起精神。
太子妃娘家爹声名鹊起,最后连四太太都听说了。四太太简直不敢相信,卓行敢忤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亲自开口保媒,怎么着也该应了才是。若照着戏文上讲的,皇后娘娘可以下懿旨赐婚的!虽说实际上也没有哪朝哪代的皇帝皇后下道旨意给大臣赐婚,可但凡皇帝、皇后亲自开了口,谁敢不从啊,不是找死么。
四太太也只是感概下,就忙着挑女婿去了。谢四爷给挑选的许家、吴家、古家,确是好人家,子弟也相貌清俊,知书达理。只是家境上,四太太总有不如意的地方。古家是独子,古夫人又过于讲究,怕这儿媳妇不好当。吴夫人清高了些,十有□不好相处。许夫人倒是宽和的很,偏偏他家是次子。四太太挑来挑去,最后忍痛决定,还是许家吧,婆婆宽厚好相处,比什么都强!
问锦年,锦年红了眼圈,“但凭爹娘做主。”爹爹娘亲都是疼自己的,听他们的吧。姑娘大了,总要出门子的,躲不过。儿时曾经做过的美梦,永远只能美梦了。
谢四爷点了头。许尚书出了名的忠厚,家风清正,家中只有两名嫡子,都有出息。锦年嫁到这样人家,公婆能拿她当女儿疼爱,日子定会舒心。
央了钱阁老夫妇为媒。四月初九是个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定下四月初九换庚贴。锦年躲在大理石屏风后偷听四太太和钱阁老夫人说话,身躯无力的靠在屏风上,心中冰凉。真的要嫁了么,真的就这么嫁了么。
到了四月初九,许、谢两家并没有换成庚贴。宫中皇帝已是两日没有进食,诸大臣都在文渊阁值守,钱阁老哪里抽得出身。四太太心中又是恼,又有窃喜。恼的是锦年的好事被无端耽搁,窃喜的是皇上一旦驾崩,自己那庶子媳妇就失了凭仗,要在婆婆面前立规矩了。虽说自己并不希罕看见她,可庶子媳妇不在跟前奉承,做嫡母的真是颜面尽失。
乾清宫中,皇帝自昏迷中醒了过来,魏硕峰含泪喂他喝了半盏参汤。皇帝闭目将养片刻,闻得殿外隐隐有哭声,虚弱问道:“谁在外面?”魏硕峰恭敬答道:“静孝真人、皇后、皇贵妃、淑妃、贤妃,十皇子、安庆公主、安宁公主,太子妃、几位皇孙、郡主们。太子殿下在您蹋前衣不解带服侍了两日,如今趴在案几上睡着了。”皇帝困难的转过头,看见辽王趴在桌案上,睡的正沉。
“叫醒阿德。”皇帝清晰的吩咐,“宣内阁阁臣、成国公、英国公入见。”魏硕峰答应着,亲自叫醒辽王,命小太监速召阁臣、成国公、英国公。
辽王揉着眼睛,片刻后惊喜的扑了过来,“父亲,您醒了?”阁臣、成国公、英国公奉召急忙进到皇帝寝殿,跪在御榻前磕头。太医在旁服侍汤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硕峰、秉笔太监吉成站在皇帝脚跟前,太子、阁臣、武将之首的成国公、英国公跪在御榻前,任是谁看见这架势,也知道皇帝是真不行了。
皇帝躺在床上,清晰的口述一道又一道遗诏。最后一道是给太子的,“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勤政爱民,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怠荒,保守帝业。”太子含泪听了,接过魏硕峰递过来的那轴黄绫揭帖,拜伏于地。
皇帝交代完国事,闭目喘息。太医院褚医正上前跪下诊了脉,“圣上要歇息休养。”拿一个掐丝珐琅细嘴小壶慢慢喂皇帝喝下汤药,皇帝喝了药,沉沉入睡。
大臣们磕头退出,太子一直守在皇帝榻前。皇帝只睡了两个时辰,便睁开了眼睛。太子忙上前问候,皇帝定定看着他,眼神清明,“阿德,请你母亲过来。”
原以为静孝真人会泣不成声,没想到静孝真人脸色安详,平静的很。静孝真人在榻前坐下,皇帝握住她的手,“我先走一步。小魏子,拟遗诏,静孝真人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丧葬讲究“卑不动尊”,不能因为地位低的人去动地位高的人。如果皇帝已经安葬,静孝真人后死,把地宫墓道重新挖开,再入葬填埋,会打扰地底下的皇帝。通常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可是皇帝有遗诏,那又不同。
有了皇帝这道遗诏,徐皇后如果死了,只能在皇帝陵寝之侧另辟新陵,单独下葬。静孝真人却可以原配的身份,跟皇帝“死同穴”。
太子热泪滚滚。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却是她精心抚养长大的。她是平常又平常的女子,一辈子也没有什么非份之想,只愿死后跟父亲合葬。她,总算如愿了。
静孝真人微笑,“不跟你合葬,怎么能够?你在地下安眠,我却去打扰你,怎么忍心?”她圆润平凡的脸颊比平时美丽,嘴角滴下鲜艳的血滴。
皇帝不敢看她,闭上了眼睛。一滴眼泪慢慢流下,皇帝喃喃,“你这又何苦,这又何苦。”我不怕打扰,人都死了,怕什么打扰。你有阿德,有孙子孙女,在这世上再逍遥活上几十年,不好么。
太子惶急的抱住静孝真人,“母亲!”静孝真人吃力的抬起手,想替他擦拭额头的汗珠,“阿德,你有嫡母,有生母,她们并尊为太后,都是名正言顺的。我呢?你尊重我也不好,不尊重我也不好,我活着,就是让你为难。”
太子抱紧静孝真人,“我不怕为难。”一个人既然想当皇帝,还怕为难么。内阁、通政司、六科,哪个是好打交道的?都有成堆成堆的大道理等着我。
静孝真人脸上浮现一丝微笑,“阿德,你生母没读过什么书,可性子伶俐,能帮你不少。那个女人么,你登基前几年,一定要敬着她,顺着她,捧着她,博个孝顺的名声。阿德,你不比小九,做了皇帝也不要大意,知道么?”太子泣不成声,连连点着头。
皇帝睁开眼睛,“阿德,把她抱到我身边。”太子抹抹眼泪,抱起静孝真人,放在皇帝身侧。皇帝握住她的手,温和说道:“活着,死了,咱们再也不分开了。”静孝真人腹中一阵疼痛,却欢喜无限。他说话真好听,真想听一辈子……
皇帝静静握着原配妻子的手,这只手原本是温热的,后来一点一点变的冰凉。从没喜爱过她,这会儿心里却空空洞洞的,说不出什么滋味。
太子擦干眼泪,轻轻替静孝真人盖好被子。皇帝依旧握着她的手,“阿德,叫小十、安庆、安宁进来。”老四老六已经就藩,在眼前的儿女,只有这几位了。
十皇子、安庆公主、安宁公主眼睛都红红的,进来到御榻跪下。十皇子翁声瓮气说道:“父亲您又吓人玩了?一点也不好玩,您快起来吧。”还记得皇帝装病那一回的事。
皇帝微笑道:“过两日便起来。”安庆公主已是两子之母,看出皇帝说话都已经困难了,忙推推十皇子,“小十,父亲生着病怎么起来,过两日身子大好,自然起来了。”十皇子嘟囔了一句“知道了。”神色闷闷。
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子两女,小十性子憨,安宁娇气,安庆没了小九这亲弟弟,往后也是艰难。太子俯伏在地,“父亲,儿子一定好生照看弟弟妹妹。”皇帝微笑,却是说不出话来。
接着又见了太子妃、孙子、孙女,还有皇后、皇贵妃、淑妃、贤妃,皇帝只静静躺着,没有说话。皇后和皇贵妃都知道静孝真人进来了,却没出去,更见御榻上明明躺着另外一个人,心中都是犯酸。怎么圣上临走之时,放心不下的竟是她么。
国事、家事都已交代完,皇帝还闭不上眼睛。太子在御榻前跪下,“父亲,召阿嶷前来,可好?带上小子颐。”皇帝摇了摇头,“阴气太重。”临死的人,阴气很重,小孩子抗不住的。
太子一时冲动,“如此,请南宁侯夫人一见,可好?”父亲隐藏的这么好,世上知道这件事的根本没几个人。朝臣都知道含山郡主六岁进宫,皇上一眼便喜欢上了。却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皇帝已经混浊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光彩。不过一眨眼的功夫,皇帝又摇了头,“对她声名有碍。”皇帝临终前召见一位侯夫人,成何体统。
太子站起身,“南宁侯夫妇来见您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