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升级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宫升级记-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后,再等等消息,说不定大公主在后面看不上这沈君曜了。其实,真选了沈君曜,皇上下旨留大驸马在京就是。”

太后想了想,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纪茗萱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心里却不同意,因为从这首秋词里面写到点兵,可见他对沙场的期望。

妻子折了男人的希望,就算再有感情也会产生隔阂。

北边无战事,而且防守兵力也极高,真到了危机关头,这些兵力也足够护送着公主驸马回京。

又等了一个时辰,君子六艺全部考核完毕,沈君曜的综合排名只是中下。

这让太后更看不好沈君曜,纪茗萱看着这上面的资料,看来这沈君曜真的无意于驸马之位。

这位是个聪明人,自知当了驸马,估计一辈子就没法子去边关了,又不想引人注目,所以拿了个中下。

要说纪茗萱怎么看出来的,从他的武艺败给他人就知道。

而且据太监说,这人根本只是闪躲,被人大的还不了招。

沈家军功世家,在边塞极其有名,怎会如此不堪?

荣寿宫内的人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外面急促的脚步响起,纪茗萱和太后同时伸向门口。

“启禀太后,启禀贤妃娘娘,乐阳公主、五公主;皇上下旨,昭选镇国公嫡子沈君曜为驸马。”

太后面色一僵,纪茗萱暗道天意。

“下去吧,让皇上过来一趟。”太后吩咐道。

“是!”

太监退下去后,太后自然不会再说沈君曜的坏话,圣旨已下,太后自不会由人因为她的不满去攻击未来的孙女婿,涂惹大孙女伤心。

“就知道姝灵是个较真的脾气,这第一眼看重了,后面心还就向着他。”

纪茗萱听到太后抱怨,安抚道:“难得大公主喜欢……”

太后想了想也是这个理,不过还是得和皇上说说,一定得将沈君曜留在京里。

大公主终究先回来,太后搂着她说了好一会子话,但是没说任何沈君曜的坏话,只是一味的问大公主,沈君曜好不好。

直到大公主羞极,才住了嘴。

等到赵存洅驾临,纪茗萱和大公主先出去,让嬷嬷带着妙珂和妧芷下去,两人走在路上,纪茗萱问及大公主是否留京一事。

大公主沉默了好一会儿,道:“不瞒贤母妃,我是准备随他一块去北边儿的。虽然舍不得,可是我喜欢的是一个英雄,他若天天呆在京里讨好我,我也许会后悔嫁给他。”

纪茗萱没想到是这么一桩原因,哪个少女不对英雄抱着梦幻。

尤其大公主历经被救的事情,渴望英雄的保护是她的潜意识。

“看来是我多嘴了。”

大公主问道:“贤母妃也是为我好……”

纪茗萱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这回事,是我先前为了安抚母后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于是,纪茗萱将刚才和太后的情形说给了大公主。

大公主的眉毛皱紧,随后又舒展开。

这事也怨不得皇祖母和贤母妃,若不是关心看重她,她们还懒得管。

不得不说,大公主对自己人百般维护,对外人吹毛求疵。

“没事,我会和父皇、皇祖母好好解释。”

纪茗萱神色微松,道:“看来公主很中意沈君曜?”

大公主被太后磨了很久,如今也不脸红了,轻快的道:“现在还看得上眼,以后,就看他的表现了。”

纪茗萱顿时一笑。

大公主见状,也一起笑了。

“婚礼定在腊月,也许过了年,我会和沈君曜一起去边关,这妙珂和二弟要麻烦贤母妃照顾了。”大公主正色说道。

纪茗萱皱眉:“这么急?”

大公主说道:“这宫里,这京城,其实很闷!贤母妃难道不觉得?”

纪茗萱一怔,大公主自从京畿回来,就对她推心置腹了许多。这样的事,就算以前是同盟,她是不会说的。

纪茗萱不语,但是却真实的泄露了自身的情绪。

大公主能够看到,她道:“自从出了宫,我才发觉外面的世界那么漂亮,那么自由。”

纪茗萱看着一脸希冀的大公主,其实,她很想说,外面一点都不美好。对于纪茗萱来说,自由的代价远远比她进宫所付出的心力更加沉重。

纪茗萱不能说,她们的起点不一样,大公主能自由那是她的福气。

“对了,你说二皇子,你想借着你的婚事让二皇子回来?”

大公主点了点头,说道:“虽说那里安稳,但是,二弟如今也十岁了,再过两年也要选人伺候,三年后更要娶妻,他若一直在皇陵,难免在这份上受到欺压。”

“公主,宁妃也许是继后的人选,您让二皇子回来,不是让他更加危险。”

大公主皱眉,随后沉下脸,说道:“这你放心,我会让她彻底失去皇后梦。”

纪茗萱不知道大公主的打算,说道:“不要冲动。”

大公主说道:“你放心,我会小心的,反正我要出嫁,也不会动宁妃和五皇子,父皇和皇祖母是不会计较的。”

纪茗萱摇头:“还是不成,宁妃不好对付,万一连累你的名声对你以后更加不利。你还是安心待嫁,二皇子成年,我一定为他把关,定不叫他的婚事小瞧了去。”

大公主面色柔和,道:“我会量力而行的,真的没把握,我不做就是。实在出了事,还请你帮我收尾。”

纪茗萱知道大公主主意已经定下,怅然一叹。

大驸马的人选终究是定下了,也不知大公主如何劝的,太后再也不提留下沈君曜在京城的事。

八月十二是纪茗萱册封贵妃的日子。

同时,大臣请立皇后的消息在此刻越来越盛。

赵存洅私下知会礼部在贵妃册立后,准备皇后吉服吉冠。

这消息偷偷被传出,顿时让人消停起来。

繁琐的贵妃典礼结束,纪茗萱这时有些拿不准赵存洅的心思。

按照他的性子,这样的逼迫,他根本不会动摇,只是这准备皇后的吉服吉冠是怎么回事?

让人给纪家传消息,一切低调行事。

八月十三,大公主突然感慨中秋将至,不知明年是否还能与祖母父皇赏月,又哀鸣出嫁女子的无奈,说那中秋节合该骨肉团圆,却让出嫁女人忍受分离之苦。

一时触景伤情,竟然惹得太后都伤怀起来。

帝见此情况,念后宫众妃伺候多年,圈了十数人准备给与省亲荣耀。

其中,瑞贤贵妃、宁妃都在这十数人中间。

一时之间,这十数妃嫔在朝的官员官员闻到风声,纷纷递上折子,请求娘娘主子于中秋探亲。

赵存洅欣然应允。

一时之间,后宫喜气洋洋,因为,在京有家族的妃嫔都在名册,那些远在其他州郡的,艳羡之后只得回宫哭了了事。她们也没法子,只能怪同人不同命罢了。

纪茗萱接到贺喜,虽说并不如其他妃嫔那般兴奋,但是总归高兴。

这也是一种荣耀不是,不过高兴过后,纪茗萱却不由的猜测这背后的主意,因为,这是

作者有话要说:从小黑屋出来了,加上昨天人代发的,三篇文共更了一万五

谢谢妞妞亲亲的地雷

省亲梦碎(二)

不管纪茗萱如何怀疑;中秋佳节还是如期到来。

用过赐宴后;一众妃嫔拜别太后和皇上后;各人都上了轿。

贵妃的仪仗绝对壮观;纪茗萱的车轿更是华贵夺目。

轿子平稳舒适,比之其他更大上不少。

随着轿子出了后宫,再出了宫门;纪茗萱能听到大街上的窃窃私语。

轿子旁边的窗帘能够映照不少灯火;凭空让人放松了不少。

纪家在东城区一处,这地段均是显贵朝官之家。

纪家中门大开,纪林群带着全府家眷喜气洋洋的迎在外面,周围的邻居不自觉打开门以示尊敬。

终于;纪家人看到长长的队伍;众人不自觉整理衣冠。

当轿子慢慢落下,芝草掀开轿帘,冯嬷嬷连忙上前搀扶纪茗萱。

“微臣/臣妇/臣女恭迎贵妃娘娘。”

纪茗萱也许在此时应该表示自己的激动,可是纪茗萱从一出宫,纪茗萱的心就没有什么激动感觉。

她走过去,轻轻搀扶起纪林群,又扶了扶孟氏祖母。

“父亲、祖母快请起。”

纪林群自觉自个面子里子都得了,顺着纪茗萱的手站起来,然后看了孟氏一眼,两人分开一条道。

纪茗萱看着母亲带着大哥五弟等人同样跪迎,有很多人,纪茗萱不认识,估计是纪家的亲戚。

纪茗萱没想到已经出嫁的三姐纪茗莹也在。

“都是自家人,快快请起。”

话落,只闻其名不闻其人的纪家族人心中一舒,娘娘对纪家甚是照料。

众人起身,没有几个人敢抬起头直视的。

但是心中还是有着强烈的感觉,能够进宫的纪家命妇见多了纪茗萱自然镇定,但是自从纪茗萱进宫后没见过的,众人回想起记忆中的纪家的四丫头,不免心叹变化太大。

这是一种无形的气场和威压,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看着人群分开一条大道,纪林群跟在纪茗萱身后半步。

纪茗萱看着纪府大门,说道:“这似乎变了不少。”

纪林群道:“娘娘说的是,纪家人口也多了起来,所以纪府在三年前扩张了不少。”

纪茗萱轻轻点头,然后提着脚步向大门走去。

扩府之事,纪茗萱也知道,那时候芝草禀报过她,她还让芝草特意去通知纪林群不要违例。

如今看着中门,气派规矩,可见是将她的话记在心中。

纪茗萱这时不由的感激上苍,并没有给她一个极品家族。

进了中门,纪家的下人沿着路跪成一排,直接走到大堂。跟来的仪仗队将纪茗萱进去,他们候在屋外,宫中禁卫更是将整个纪家护卫住。

这大堂比之五年前,也扩大了几倍。

大堂中摆着一张桌子,上面布置好了丰富的家宴。最上首的是一张杏黄柔软的座椅。

跟进来的纪家人少了一大半,进的屋子里的不是纪家嫡系,就是纪家家族有名望的老人。

纪林群是族长,所以跟在最前面。

“冯嬷嬷带着人退下,本宫和家里人聚一聚。”

冯嬷嬷思忖着点了点头,示意芝草好好照顾娘娘。

芝草一直带着笑,这纪家终究是她呆了近十年的地方,心中也觉的亲切。以前替娘娘回纪府办事,芝草都没有像今天一般开心。

冯嬷嬷带着宫女站在大堂外,纪茗萱笑道:“屋内都是自己人,不必拘束了。”

众人脸上带着笑,却没有一个真的敢不拘束。

芝草接到纪茗萱的示意,芝草笑道:“老夫人、老爷,夫人、二夫人、大少爷、大少奶奶,三姑奶奶、五少爷,孙姑娘、孙少爷快入座,娘娘就盼着和各位好好聚聚。”

芝草大伙都认识,所以被她这么一说,顿觉得亲切。

孟氏道:“还请娘娘上座。”

纪茗萱看着那张首座,芝草连忙上前移开那张作用,然后搬来一张和其他座椅一样的座椅。

纪家人心思转动,纪茗萱轻轻走到孟氏身边,道:“祖母上做,今儿全凭太后、恩典,只盼此宴上只论骨肉亲情,您是长辈,就请上座。”

孟氏听到这话又是惶恐,偏偏又舒服。

纪茗萱见状,亲自扶着孟氏坐到首位上。

孟氏无奈,只得坐下去,纪茗萱见孟氏坐定,便对纪林群说道:“父亲快请坐。”

纪林群拱手行了一礼:“谢娘娘。”

纪茗萱待纪林群坐下,又看向嫡母郑氏,郑氏在家里虽说不如五年前,但是却也没人和她争个强的。所以,脸色还不错。

郑氏心中如明镜似的,这位贵妃让了祖母和父亲,是至孝,她这个嫡母真占了这位置,说不得有人说什么了。

贵妃真想让她坐,不会先看她,而是直接相请了。

“今日娘娘省亲,代表的是天家荣耀,理应坐在首位,然娘娘至孝,请娘娘万不可推卸主位。”

纪茗萱见郑氏退后一步,轻声道:“母亲如此叙话,本宫不当拒绝。”

芝草听了,就扶着纪茗萱坐在孟氏左手第一位,与纪林群相对。

接着,郑氏等人一一坐下。

纪茗萱没有动筷,旁人也不敢吃。

纪茗萱将家里的人神态都看在眼里,孟氏面带微笑,纪林群也是如此。郑氏规矩,她的生母真心欢喜,大哥纪明礼儒雅严谨,大嫂林碧瑶显得自然许多。

五弟是不是抬眼瞧她,却也谨守规矩,唯一无忧的便是纪家嫡出孙辈纪惜和纪怀了,毕竟一个四岁一个两岁。

“姑姑,惜惜敬你一杯。”纪惜干脆拿着一个小酒杯站了起来。

林碧瑶瞅见贵妃脸上的笑意,她做对了。

惜惜平时就得贵妃爱宠,这宴会上总不能继续这样尴尬下去,惜惜打破这等环境正好。

纪茗萱道:“惜惜还小,不能喝酒。”

纪惜歪着头道:“惜惜喝的玫瑰香汁。”

纪茗萱一听,她自然知道,不过是调动宴席上的气氛而已。

于是,纪茗萱端起酒杯吟了下去。

纪惜慢慢也喝了下去。

纪怀看着姐姐喝好香的甜甜,于是也道:“姐姐,喝……”

林碧瑶抱着儿子,颇不自在。

纪惜看着弟弟,道:“要叫姑姑。”

纪怀这点还是明白的,转头看向纪茗萱,双手做了个讨喜的动作:“姑姑安。”

纪茗萱一笑,看来林碧瑶费心了。

“怀儿乖。”

“说来也是本宫第一次见怀儿,怀儿很像父亲。”纪茗萱招呼坐在她下下首的林碧瑶将纪怀抱过来。

月娥(二夫人,纪茗萱的生母)坐在纪茗萱和林碧瑶的中间,于是也搭了一把手。

纪怀被换了个怀抱,不但没有不适,反而很好奇的看着纪茗萱。纪茗萱稍微侧过头,芝草连忙将纪茗萱准备的金锁拿了出来,纪茗萱接了过来,轻轻给纪怀带上。

“怀儿看来极有灵气,日后好生教养,纪家也圆满了。”

纪怀的父亲,纪明礼站了起来,林碧瑶随着丈夫起身,道:“谢娘娘教诲。”

纪茗萱放下纪怀,芝草将其抱回给林碧瑶。

纪茗萱对月娥笑了笑,看向坐在林碧瑶对面的明益,十三岁的少年和纪茗萱看起来又三分相似。

“明益,本宫也听说了,这次虽然落举,但是你还年轻,慢慢来。多听听父亲和李大人教诲,再考几次定然能中的。”

纪明益本来落举心中不快,虽然在家里没有表现出什么,但是心中却是郁闷的。

如今听到远在宫里的胞姐如此关注,又关心的鼓励,他的心情也舒畅些。从小,四姐姐就对他十分信心。

“四姐……娘娘,明益会尽力的。”

纪茗萱点点头,纪林群见状,眼中带着浓浓的笑意,他年少多才,也是在十四考上秀才,十九考上举人,到了二十八才考上进士。如今小儿子虽然落举,但是学识比起他十六岁都不差。

纪林群十分得意,他的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有才之人,女儿也是孝顺,如今官运亨通,家族逐渐变成新贵,他觉得一生也圆满了。

纪林群不是没想过那国丈之位,但是他不是昏聩之人,他能考中进士,甚至能够留在京里做实缺,可见他也是有成算的。

如今钟家如日中天,这皇后和太子之位在纪林群看来,自己女儿和外孙希望渺茫,所以他决定听女儿的话,低调行事。

女儿能混到贵妃的位子,又能掌管宫权近五年,便已经让纪林群不敢小看。他觉得,照着女儿的意思做,一个富贵还是能搏求的。

纪茗萱微笑,然后开始问候各人。

在这种境况,众人都只会答好,纪茗萱也笑眯眯的听着,仿佛为家里的安好如意感到开心。

当晚宴用完,纪茗萱看了看时辰,约莫还有一个时辰才到回宫的时间,于是纪茗萱亲自将东西赏了下去,然后就说回当初她的闺房看看。

纪茗萱的房间没什么变化,纪茗萱躺在椅子上,似乎有了些醉意。

芝草吩咐一同跟来的宫女给纪茗萱梳洗,熬解酒汤。

用过后,纪茗萱道:“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