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眼见齐军向南突围,回身发令道,“南山岭的三百头牛准备,一旦齐人攻山,立刻将它们点火放出去,让他们和齐军迎头冲锋。”
“诺。”
田轸正在率军向南边的山岭发起进攻,当他看到一群怪物冲下来的时候,他就知道完蛋了,这一下整支大军将会彻底崩溃。突然他看见不远处居然是秦王的大裘,“快!那里是秦王,给我活捉秦王,夺我生路!”
不过现在整支齐军都崩溃了,他们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在到处乱串,互相砍杀,哪里还有空来听他的呀。
田轸一马当先的冲向秦王,跟随他的仅仅一千齐国的剑击之士。
嬴荡轻蔑的看了田轸一眼,困兽犹斗,不知死活,“谁能给寡人将他活捉了?”
“末将愿往!”胡殇和子车毅几乎是同一时间站出来,大声喊道。
嬴荡笑了笑,“两位爱卿可同去。”
“诺!”胡殇和子车毅顿时大喜,互相挑屑的看了一眼,随后就率领自己的手下向田轸冲了过去,生怕自己会落后于对方。
齐国的剑击之士不过是一种笑话,他们是由招募的剑客组成,虽然他们个人实力强大,而且还经过了军阵的训练,但在专业人士面前,他们还是嫩了一点,首先他们的配合就不怎么靠谱,这次遇到秦军的军阵,只能用不堪一击来形容一切。
胡殇和子车毅几乎同一时间赶到田轸的面前,纷纷祭出自己的绝招用最快的速度清理他身边的亲兵。这些亲兵都是田轸的家奴,没有任何投降的可能,他们当然要悍不畏死的护卫田轸周全。
“上将军,由我们来挡住秦军,你赶紧率军撤退!”
田轸苦笑了一声,“秦人奸诈,既然给我们设好了埋伏,哪还会给我们撤退的机会啊。诸君,我等与其狼狈的逃走,不如痛痛快快的杀一场。”
“诺,紧随上将军。”
胡殇和子车毅哪管那些,他们的眼中只有田轸一人,能够活着一国上将军,是何等的功劳,又是何等的荣耀,任何人在这样的机会面前,都绝然不容许放过的,况且这个上将军还是齐国这样的强国的上将军。田轸刚要举剑砍向胡殇,却剑到中途被子车毅一剑砍掉了,他已经好久都没有亲自上阵杀敌了,早已经生疏了。正在田轸愣神之间,胡殇抓住机会,把弯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田轸也是个狠人,身为大齐的上将军,哪里容许被俘虏。如果他被俘虏了,这不仅仅是他的耻辱,还是整个大齐的耻辱,那个暴怒的齐王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又怎么可能会放过他的家人。他连忙转动脖子,往胡殇的弯刀上挨了过去,想要尽快的自行了断。胡殇大吃一惊,收手已经来不及了,要是在大王的面前,自己都失手了,拿自己以后还有颜面见人啦。这时,子车毅一拳打在田轸的后颈,田轸立刻就昏了过去。
胡殇感激的看了子车毅一眼,略微的点点头,表示感谢。而子车毅却没有管他,一把将田轸扛了起来,到嬴荡面前邀功去了。
一场大战到天明的时候,渐渐落下帷幕,齐军的十七万大军,只有区区数千人趁乱逃走了,其他的几乎被全歼。
不过嬴荡没有白起、王龁那么狠,等到齐军崩溃,田轸被擒之后,他还是派人去招降了他们。
这一次齐军死伤六万多,跑了几千,投降的也有十万人左右,加上俘虏的民夫三万多人,这就是十三万人了。嬴荡心里面也是暗暗惊喜,这下铺桥修路的人有了,就是不知道,那边的主战场能够俘虏多少人;只要那边俘虏个三四十万,咸阳到蜀郡的直道就可以开工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七十一章 战争讹诈( 一)
原来嬴荡用来埋伏齐军的这支秦军,正是当初巨野泽的五万铁骑,另外还有蒙骜率领的五千风狼军。至于他身后的五千御林军,自始自终都没有参与这场战斗,他们一直都尽职尽责的保护着嬴荡的安全,嬴荡没有动,他们当然也不能动。
虽然齐军已经吓破了胆,只是嬴荡也不敢大意,他安排蒙骜分批将俘虏押走,以免他们聚在一起闹事。而翟景就悲催的被留下来打扫战场,满地的死尸,四处的断臂残肢,早已经让他吐了好几次了。不过这是嬴荡下的旨意,他也不得不强打精神去记录杀敌人数,俘虏人数和缴获的战利品。
嬴荡率领御林军先一步离开,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他们依然要负责押送一万齐军俘虏,好在这些齐军比较乖巧,没有半路逃走的事情发生。关键是这里一直都是秦魏交战的主战场,打了几十年战,就算是有人也早都被吓跑了,在这荒山野岭,齐人跑出去的话,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函谷关前的战斗已经结束,秦军士卒都在自发的打扫战场。战场之上尸体堆积如山,残臂断肢散落了一地,从绳池一直到伊阙,鲜血把山脚下的林木杂草都染红了,甚至还有一些受了重伤,却没有死去的战马依然在那里有气无力的嘶鸣,显示着六国大军死伤是多么的惨重。
嬴荡看到这一幕也是心有余悸,想不到死了这么多人,战马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有的时候,马蹄正好踏破了死人的肚子,‘嘙’的一声,血一下子冒出来溅得他满腿都是。
“乌获,你去前面看看,他们在争执什么?”
乌获低头应了一声,就骑马快速的跑过去,一点都没有担心踏中地上的死尸的意思。
“启禀大王,那边是两位王将军正在和上将军争执,两位王将军想要冲进联军的民夫营,现在已经被上将军阻止了。”
嬴荡因为穿着一身甲胄,没有打他那个拉风的大裘,秦军的将士一时没认出来,待看到乌获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了,连忙过来行礼。
“参见大王!”
“各位将军免礼,尔等立下如此大功,寡人欣慰,待回到咸阳,必重重有赏。”
“多谢大王!”
“上将军,你来说说,刚才你们在争执什么呀?”
司马错看了一眼周围的将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来这一战,他的威望完全被白起给盖住了。对于那些老将来讲,包括赢豹在内,司马错依然是他们的战神,可王家兄弟这些新锐将领。已经开始不买他的帐了。“王龁,你来说。”
“诺,是这样的:齮弟和陵弟以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营中的民壮,与其等他们闹事,还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们,免除后患。”
嬴荡一阵头痛,这些秦军将领一个个都是嗜杀成性,这只不过是民壮而已,因为没有粮食,都要把他们全部杀光,太令人难以接受了吧。
“难道没有缴获粮草吗?”
“诶,开战的时候,铁鹰剑士入营,首先就是去焚烧联军的粮草,如今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你们这次抓了多少俘虏?”
“这个,三晋和楚军都不降,我军没有抓到俘虏。”
司马错眼见王龁睁眼说瞎话,连忙回道,“大王,进入崤山的韩军被斩首两万余人,其他的都降了。”
嬴荡只觉得很蛋疼,他还等着拿这些俘虏去修桥架路呢,可这是什么事,百万大军的厮杀,居然俘虏仅有三万多人,说出来谁信。
只不过他知道,这时候绝对不是教训他们的时候,以后再找他们算账。现在刚刚大胜,将士们正是无比兴奋的时候,倘若一瓢冷水浇下去,立刻就会冷了他们的心,甚至会留下很严重的心理阴影,这对以后的征战是很不利的。
正确的方法是,等他们这股兴奋劲过去之后,再一个一个的找他们谈话,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一点他可是有亲身体会的,以前每次发工资的时候,那个该死的校长就要点说他几句。慢慢的,他就觉得为了这么一点工资去受这种窝囊气不值得,渐渐的他对工作就再也没了热情,纯粹就是应付了事。
“这些民夫全部交给上将军来管理,尔等尽快打扫战场,另外派人回咸阳报捷,让右丞相侯嬴尽快赶过来处理善后事宜。”
“诺。”
“上将军,你去清点一下,总共有多少民夫,将他们分批押进函谷关。”
“诺。”
“派人将白起找来。”
“大王,白将军亲自带人去查看韩魏军队的情况去了,他说此时我军大胜,正是兵骄将惰之时,倘若韩魏两国再次派军来攻,那我军就危险了,他不亲自去看清楚,不放心。”
嬴荡赞赏的点点头,这个白起真是面面俱到,连这一点都想到了,难怪他的名声能够将其他名将都比下去,是仅次于汉朝韩信的不败战神。
函谷关外的战场,秦军一连清理了五六天,才清理完毕。嬴荡也没有急着赶回咸阳,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一战完全把六国打的散了胆,按理来说,正是乘势进攻之时。可是,这一战也把秦国打的元气大伤,战死加上受伤必须退役的,已经接近八万人了。再加上此攻打宜阳损失的六万多人,这都是十四万了,秦国能够几个十四万军队啊。
当然,他一点撤军的意思都没有,虽然咱现在不能继续打仗,但咱可以来一个战争讹诈啊。这一招后世的帝国主义经常用的,而且屡试不爽,不趁着这次大胜黑他们一把,简直对不起牺牲的那些秦国将士,对不起嬴荡自己。
“参见大王,恭贺大王旗开得胜。”
侯嬴领着宁越、杜赫终于抵达了函谷关。后面跟来的还有各家的家主,他们是来捡漏的,一场大仗之后,有很多好东西都散落在战场上,普通人随便捡点都能发财。
“诸位爱卿平身吧,如今身在军营,就不要如此多礼了。”
“诺,不知大王召我们来所谓何事?”
嬴荡将目光投向侯嬴,现在樗里疾快不行了,他必须得找一个能够顶替他的人。虽说侯嬴现在已经坐上了左丞相的位置,但毕竟还没来让他发挥出应有的才华。
“左丞相,如今我们大胜六国合纵大军,你觉得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大王,虽然此战我秦国大胜,却损伤颇重,已经不能再战了。接下来应该修养生息,待恢复了元气,再找六国算账不迟。”侯嬴不知道嬴荡为什么这么问,还以为他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呢。
嬴荡点点头,“这个寡人知道,寡人是问,接下来应该如何面对六国,难道大家就这样相安无事吗?”
侯嬴听到嬴荡现在依然清醒的很,毫无被冲昏头脑的迹象,顿时松了一口气,“大王,此战全赖大王英明神武,众将骁勇善战,我军才得此大胜,然而中间颇多侥幸之处,倘若再起战端,六国断然不会如此轻敌大意,我军再想取得如此大胜,恐怕难上加难。因此,对待六国,我们应该分而治之,北边的赵国,东边的齐国和燕国,我们都应该以拉拢为主,极力的与之结好,使之不能与我们捣乱。至于韩魏楚,待我们恢复元气之后,就应该回以颜色,一方面蚕食他们的城池,一方面让他们畏惧我大秦。”
嬴荡点点头,已经有点接近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了,但还不够,应该还需要针对每一国,每一个细节的策略。要有长久的战略,还要有短期的计划。
“左丞相看来最近太忙了,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这样吧,你下去之后就召集属官,为秦国制定一套长远的战略,和短期的计划。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中间有什么阻碍,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解决。计划要分三套,一套应急,一套备用,选择最好的一套执行。”
“诺。”侯嬴行了一礼就退下了。他现在心里面还在发虚,想不到大王想的这么长远,而自己身为左丞相,居然没有帮到他,惭愧啊。
“寡人也来说说寡人心里面的想法,诸位都来参详一下,有什么不足和遗漏的地方,不要拘束,大家畅所欲言。来人,拿酒肉来,我们边吃边谈。”
“诺。”文官和武将分开坐于两边,侍卫很快就将酒肉拿上来了。
“寡人是这样想的,此次大战,我军损伤极重,短时间已不能再战。但我们接下来的各项措施必须得实行,修桥架路,兴修水利,这都得需要钱粮和人手。这些钱粮人手从哪里来,当然问六国要,我们打胜了,打的他们失了胆魄,虽然我们已不能再战,但他们不知道啊。我们现在要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逼他们给我们送钱粮,送丁壮,还要给我们割让城池,要不然我们就不会跟他们善罢甘休。”
听了嬴荡的话,众臣立刻就沉默了,虽然觉得这样比较冒险,但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况且,一旦成功了,其中的好处难以计算,就算失败了,秦国也没什么损失,当然,嬴荡必须得损失点小小的面子。
第七十一章 战争讹诈( 二)
“大王,要是列国不肯答应怎么办?”翟景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就要看诸位的表演了,我们现在就开始集结军队,做出一副随时准备开战的姿态,寡人就不信了,他们就不害怕。当然倘若真要遇到几个硬骨头,打一两场小战也无妨。”
“那么大王,倘若真要开战,我们应该出兵几何?攻击什么地方呢?”白起一说到打战,立刻就进入了状态。
“这一点寡人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打仗嘛,还是你们在行;寡人这个外行就不来指挥你们这些内行了。”
不料嬴荡话音刚落,下面的将领立刻就来劲了。
“大王,我们不如打安邑。”赢豹
“不,我们还是打新郑,韩人懦弱,土地更加的肥沃,打新郑更好一点。”
“我看,还是打楚人的黔中好一点。”
。。。。。。
嬴荡只觉得蛋疼到了极点,能不能有个靠谱儿的,怎么不去打齐国的临淄啊。安邑是什么地方,那是魏国的旧都,虽然他们现在把都城迁到大梁去了,但安邑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就跟秦国的栎阳一样,那是祖宗陵寝所在地。至于新郑就更离谱了,那是韩国的都城,这是打小仗,还是打灭国战啊。至于楚国的黔中,这个比较靠谱,但那是楚国的西大门,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那里,历史上,正是因为黔中被秦国所攻占领,这才有了白起千里奔袭郢都的壮举。
“上将军认为呢?”
“大王,臣的意思是能不打,还是不要打,毕竟我们现在经不起挫折了,一旦损伤过重,那可就伤筋动骨了,倘若真要打,也只能是虚张声势,魏国的河东倒是个好地方。”
嬴荡点点头,“那么白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启禀大王,臣以为只要大王不是要的太狠,这一仗是打不起来的。”
“哦,为何?”
“大王,臣已经去看过了,如今韩魏两国如临大敌,纷纷布兵与秦国结临边境,深沟壁垒,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生怕我们会打过去。他们已经吓破了胆,如何能够再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