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平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荡平天下-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相大人怔怔的不知所措,这位满脸血污的军士回过头来咧嘴一笑,这一笑就露出了他那参差不齐,黄黑难分的大呲牙。

    “大秦都尉陶丁参见国相大人。”

    “啊!”国相大人再次被惊的连连后退。要不是后面的随从扶着他。恐怕他那不太坚实的老腚又要和地面做一次亲密接触了。

    可怜人家陶丁自认为是自家最真诚的笑容。甚至真诚到了有点讨好的意向,奈何在人家国相大人看来,这就是要吃人的节奏啊。

    军营中发生了如此奇葩的事情。一国之相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军士吓得又是坐地,又是后退的。其他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来看稀奇。

    国相大人此时简直尴尬的想要找个地洞转下去,脸面都丢到姥姥家去了。过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惊诧的问道,“你们是大秦的人?”

    这个时候魏冉也走过来了,虽然他的身上也跟别人差不多,但有一点却是不同。毕竟是做过一方大将的人,对于脸面这个关键性的地方还是无比重视的。身上可以脏一点,脸却是必须洗的。

    “属下人不懂事,惊吓了国相,冉在这里赔罪了。”

    “是你!”国相再一次惊诧了,不过这一次没有被吓到,只是令他难以理解,心中所想的大宛勇士,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大秦勇士了。

    不对呀,这个大秦将军手下没几个人啊,难道他另外还有帮手,难道大秦的军队打过来了?难以理解,难以明白啊。

    魏冉呵呵一笑,“国相大人,除了我,还能是何人?”

    国相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饶是他平时能言善辩,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说啥。

    魏冉回过头来狠狠的瞪了陶丁一眼,‘你们就不能收拾一下你们的身上,要注意形象啊,大王曾经说过我们的形象就代表着大秦的形象。‘

    “哦。”陶丁瘪瘪嘴,你的身上还不是一样,不过他懂得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顶嘴,就算魏冉再器重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扫了主将的面子。

    魏冉当然不是真的要训斥陶丁,不过是缓解一下气氛,给国相一个台阶罢了,“不知国相大人此来何事?”

    “这个。。。。”国相大人只觉得今天是自己的黑暗日,怎么尽遇到这些离奇的事,他可不能说自己是来寻找大宛勇士的。

    “真是不巧,我们这里刚刚打完仗,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累的国相大人连一个伫脚的地方都没有,冉之罪也。”

    国相大人连连摆手,“不碍事。。。”这一开口,才发现,原来嗓子正干的发硬,说话都有点难受。

    这个时候,国相也算是回过神来了,毕竟是处理过‘大事’的人啊,不能老这样没有情操。

    “请问大秦将军,你们的大王已经派遣大军来到这里了吗?”

    这一下,魏冉算是被问住了,大秦现在可能会派军过来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不解决赵国这个最大的威胁,不解决河西走廊的胡人,大秦都是不可能派军西征的。

    不过魏冉却是反应极快,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纵横朝堂十多年,把那些桀骜不逊的大秦文武修理得服服帖帖了。

    “虽然暂时还没有,不过冉相信我们的援军很快就会来了,到时候还需要仰仗国相大人多多支持。”

    “呃。。。”国相大人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其实是想问,你们大秦派军过来干什么,难道没事出来旅游,显然那是不可能的,大军在外,就算不打仗,那花费也是个无底洞。

    想想还是罢了,要是惹怒了这些杀神,莎车可吃不消。具体的事情还是回去商量一下再说吧。

    想明白了这些,国相大人立刻换了一个职业笑脸,“尊贵的大秦将军,你为我们赶走了凶残的于阗人,本相是代表我王出来迎接你的。”

    魏冉早都知道这些是什么鸟人,也不跟他们计较,“国相大人的盛情,冉已知之,奈何现在刚打完仗,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别的不说,这满地的尸骸都需要掩埋,否则随时可能会出现瘟疫的。待冉处理好了这些事情,即刻前去拜见莎车王。”

    国相大度的摆摆手,“大秦将军为我们击败了于阗人,剩下的那些跑腿的事情,当然由我们来处理了,怎么还要劳动我们的大秦勇士费心。”

    魏冉咧嘴一笑,这些鸟人刚一打完战,就想着要来抢战利品了,不过也好,那么多东西我们也用不完,给你们一些也无妨,同时也让你们见识一下于阗人的惨状,知道以为谁是你们的‘大爷’。

    “既然国相大人如此说了,冉不敢不遵从。”

    国相大人到没有到处去瞎转,关键是那满地的尸骸弄得他心里面嗝得慌。他随口安排了一下就转身回城了,反正他是国相,本身就是负责动口,至于这些事情,自然会有那些负责动手的人去做。

    在他看来,一场战争下来,死人应该不会太多,随便派个几百人出来,三两下就处理干净了。

    不过等到他回到城里,还来不及喘一口气,城外就派人回来了。原因就是城外的尸体太多,需要国相大人多安排一点人手。

    “于阗人死了多少?”国相大人小心翼翼的问道,样子一点都不像平时的作风。

    军士猛地吞了吞口水,“禀告国相,于阗人几乎。。。几乎死光了。”

    “死光了!”国相一脸难以置信的盯着眼前的军士,希望他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他都不可能和自己说谎。

    “真的死光了?”

    “恐怕是这样,城外往东数十里,尸体铺了一路,到处都是断臂残肢,血流的把地上的杂草都染红了,太可怕了。”

    “我知道了,你出去吧。”国相随手一挥,假装淡定的把军士挥退。不过等到军士离开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手都在发抖,自己想要把它停下来,奈何不仅停不下来,接下来全身都开始发抖了。

    仅用五百人就杀光了一万人,这是什么样力量,难道大秦真的强大到如此程度了吗。这样的力量太可怕了,如果这样的力量施加到莎车人的身上,岂不是要亡国。

    “来人,随我入宫请见国王。”

    国相大人急匆匆的进宫禀报,具体他跟莎车王说了些什么不知道,但莎车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魏冉仅带着数十名护卫进入莎车城的时候,莎车王居然亲自到门口来迎接,其隆重的程度,是莎车自立国以来,仅有的场面。

    其他四国的各级官员都来了,他们一个个低眉顺眼,俯首帖耳,比迎接他们亲爹还要热情,还要恭敬。

    当晚,莎车人不仅把搜集起来的战利品全部送还到了魏冉的军营,甚至还送去了大批犒军的美酒美食。当然,漂亮的女奴是少不了的,魏冉带领的这群山贼军,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宴会之后,魏冉及一众人简直成了这里的神话,无论是军士,还是军官,走在大街上,旁人远远的就要主动让道。

    后来还流传出来一个传说,说是:魏冉这位尊贵的大秦将军进入宴会的时刻,一阵爽朗的大笑,居然吓得大厅中的酒樽掉了一地,那来自九幽地狱的笑声至今为止,都让那些参与宴会的人后怕不已。(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决绝
    魏冉是风光了,不过风光的背后尽是苦涩,在这种破地方无论多风光那都是浮云,再加上这次杀得太狠,已经彻底的得罪了于阗,断了回归大秦之路。从莎车反秦,最近的路就是走南路,南路就必须经过于阗,现在嘛,已经和于阗结成了死仇,还想要从南路走,那基本上很困难了。

    如果要走另外一条路的话,可就够呛了, ;那需要围着大沙漠向北绕一大圈,路途遥远不说,山关险阻却是要命,如果在加上那些山匪盗寇,那简直就是一条死亡之路。

    只不过现在嘛,无论如何叹息都没有用了,至少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被这些西域人捧得跟神一样,美酒、美食、美人从来没有缺过,整天做‘大爷’,这样的待遇,回秦国可是不会有的。只是他心里面还是念叨着什么时候能够返回大秦,那里是他的根。

    只是他不知道,秦赵两国已经打了整整两年了,两年下来,双方都是损失巨大,而赵国现在更是频临亡国的边缘。

    平乡之战为赵国争取了时间,使得赵国集结了大量的兵力,虽然这些兵力驳杂混乱,但人数上的优势还是给进攻的秦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许历死守柏人,王龁猛攻临城,摎率军插入到柏人和临城之间,组成一条坚固的防线,将两城彻底的隔离开来,使得两城失去了互为犄角的优势。

    庞煖和许历几乎同时出兵,想要打通这条中间通道,奈何摎善守,赵军数次在这条防线上撞得头破血流,最后才死了这条心。

    赵军虽然退回去了,不代表他们就准备认输。王齮攻柏人,王龁攻临城,两兄弟为了洗刷王陵的战败之耻,都已经用上了老命了,结果攻打了三个月也没有攻下来。

    赵国已经没有退路了。因此赵军也是红着眼,前赴后继的和秦军拼死作战。再加上赵人多血性,双方在两座城池下面拼了个血流成河,尸骨磊磊。

    赵国剩下的三城中,只有隆尧最是平静,乐毅领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外,只做了几次试探性进攻之后,就停了下来。他主要的任务是防范齐国和燕国对赵国的支援,至于隆尧城,倘若攻下了临城。隆尧自然会不战而降。如果攻不下临城。攻下隆尧也没用。

    三个月后,柏人城的争夺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赵国的防守重点是临城,柏人并没有储存太多的粮草,到现在为止。柏人城里终于吃尽了所有能吃的东西。没有粮草的城池,终于守不住了。

    在最后的时刻,许历带着余下的赵军开始突围,可惜想要在白起的手上突围而出,基本上是不可能。

    突围的赵军终于被团团围在了一块凹地里,许历身边只剩下十余名伤痕累累的军卒,其他人都倒在了突围的路上。

    许历并没有来一场煽情的演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下跟在自己周围的勇士,眼神闪出决然之色。英雄末路了。任何的话语都苍白无力,只能用行动来表达英雄的抉择。

    正在这时候,秦军突然闪开一条通道,白起骑马越众走进包围圈,后面跟着王齮和胡殇。

    胡殇取出弓箭。正要向许历射去,白起立刻抬手阻住了他,转头望去,“许历将军,赵军已经败了。你能率领一支残败之军,在我大秦铁军的攻击之下,坚守达三月之久,已经无愧名将之名。你做了这么多,为赵国已经是仁至义尽,到了这个时刻,你归降吧,我王爱才,定会重用于你的。”

    许历艰难的站直了身躯,向白起拱了拱手,“久仰了,许历能在有生之年见到闻名天下的白起将军,幸甚之至。只不过别人可降,我许历不降。”

    许历的一番话,令白起心中一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赵国不愧强国之名,有这样忠勇的将军,有这样慷慨赴义的将士,其他五国难望其项背。

    许历转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周围的军士,“白将军,许历求你一件事,不知可否?”

    白起一愣,这样的铁汉,居然有事求自己,“许将军尽管明言,白起倘若能做到,义不容辞。”

    “我这些忠勇的将士跟随我征战多年,虽然秦赵互为仇视,但与他们已经没关系了。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们,还请白将军赏些薄面,放他们回家种地,厉感激不尽。”

    白起还来不及回答,许历身边的一名军士立刻慷慨的大声说道,“将军要走,我等岂能独活,我等先去黄泉路,为将军探探路。”说完,拔剑就往自己的脖子上抹。

    许历还来不及阻止,这名军士就已经倒地身亡了。剩下的军士也立刻行礼,“将军,我等先去了。”说完,齐齐拔剑自杀了。

    看着眼前朝夕共处的将士倒地身亡,许历心中一阵痛楚,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好啊,有尔等相伴,黄泉之路,吾道不孤矣。”说完,也是拔剑自杀了。

    白起摇摇头,“厚葬之。”说完,头也不回的去了。

    王齮和胡殇两人面面相觑,想不到和他们相持达三月之久的一代名将,就是这样一个结局,也是摇摇头,“好吧,派人去寻几付上好的棺木,厚葬他们吧。”

    柏人失守,临城的末日就快要到了。秦军腾出手来,数十万大军扑过去,小小的临城可就没有邯郸那么坚固了。

    虞卿在外求不到帮助,也早早的回来协助守城,他虽不能上阵搏杀,但有他的统筹调配,赵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赵国战场眼看局势好转,秦国的西线战场却是形势不容乐观。胡人联军三十万,分三路猛攻九原、合台子和狄道。司马错和王陵率军苦苦抵挡,奈何敌军势大,仗打的极为艰苦。

    好多次大臣都向嬴荡谏言,要他放弃攻赵,撤军回来抗击胡人,但都被嬴荡咬牙拒绝。西线不论打的多艰苦,只要还能坚持住,灭赵的决心就不会变。

    如今好了赵国只剩下最后两城,能战之兵已经所剩不多了,攻克临城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这时,嬴荡才下旨,子车毅帅五万秦军从赵国前线回河东安邑,嬴稷率五万秦军立刻西进,准备反击胡人。
第九十七章 百里祖训
    河套九原,这里是秦国的炼铁基地,也是抵御北方胡人的第一道防线,虽然现在秦国已经占领了昔日梦寐以求的宜阳铁山,但老秦人还是觉得九原更实在,更可靠。正因为如此,秦国才加大了九原的开发力度。

    如今的九原不仅是一个铁矿基地,他还是秦国北方重要的贸易中心,昔日的边陲小城,如今已经扩建成了巍巍雄邑。

    也正因为这里有铁矿,正因为这里富饶,才会成为了胡人进攻的主要方向。

    乌孙、大月氏、匈奴集中三十万大军南下,其中有十五万就压向了九原。

    九原城已经是危在旦夕,胡人一次次的攻上城头,却又一次次的被赶下去,城下堆满了断臂残肢,墙垛上挂满了尸首。那被猛火油烧得漆黑的城墙,那残破不堪的城门,都在向人们述说这场战争的惨烈。战争还在继续。。。。

    满身是血的王陵伫立在城头,紧蹙的双眉,紧紧的盯着城外的胡人。胡人打仗没有章法,装备又差,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指挥,但胜在悍不畏死,他们都是在艰苦环境下生存的,为了食物往往都要拿命去拼。

    大月氏和乌孙的生存环境相对还要好一点,对于依然挣扎在漠北的匈奴人来说,九原的富庶犹如悬在半空中的人间仙境,令他们无比的神往和妒忌。而且匈奴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原人不一样,对于如此美好的东西,要么就抢过来,要么就毁掉,任由好东西留在别人的手里,那绝对是不行的,那是对昆仑神的亵渎。

    这些年来,被秦国屡次打压,本来四分五裂的匈奴部落也渐渐的凝聚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