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不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人都是用土坯盖房,用个三五十年一点问题没有,比现在的一些豆腐渣工程强多了。
“行,回头我去找你赵叔,他对这事擅长。”唐守仁点头,只要下面稳固地基牢,上面凑活一些没什么,这样就能省了三成的花销。
“姑,你们要养鸡啊,那东西可不好伺候,尤其是养的多了。”王锦江竖着耳朵听了一会,才知道姑姑家要弄什么。鸡这东西多了容易的鸡瘟,到时候死了就不是一只两只的事情。
不是老话说的吗。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活的东西可不好养,一个不对付,就全赔进去了。
“我们总要试试。在农村,除了种地,只能养些东西发家,唐兴过段时间该去读书了,到处都要钱,总要闯闯的好。”王氏解释一句,他们没什么技术,能干的事很少。
王锦江点点头,小姑家的日子过得也挺紧的,都不容易。
接下来唐家是彻底忙起来了。唐守仁请来的人开始烧砖,王氏给那些帮忙的人做饭,杜氏被唐如海催着每天过来搭把手,唐娟则是被王氏要求安心绣绣品,不用她跟着忙。她要是忙不过来,会请村里的妇人帮忙。
唐娟的任务就是刺绣和看着唐兴,唉,她给家里找了这么多事,可自己却帮不上什么。
山上要种植果树的地方也在同时进行着,这边唐如海看着,找人帮忙挖坑清理杂草。这坑要赶紧挖出来,回头好去买树苗。
王锦江刚从山上挖了不少树坑回来,手里还拎着两只兔子,这是他干活的时候顺便弄得套子,没想到运气这么好,两个地方都套住了。这不拿回家让小姑做了,这两天小姑家为了让干活的人吃好,都是买的猪肉,花销不小,这兔子肉还能多个肉菜。
“哎。林浩,你也回来了?”王锦江看到正要往唐家走的林浩,叫住他,他跟林浩也算是熟了。
“烧砖那边唐叔让大家休息呢,我正好趁着有时间来找唐娟说点事。”唐家有事,他自然要去帮忙,他们兄弟都去了。
“小子,我表妹可长大了,你也不知道避讳点,要是让我表妹名声不好,我可不饶你。”王锦江压住林浩肩膀,他比林浩大两岁,自然可以这么多他,表妹多么文静的姑娘,可不能随便就让这小子叼走,表妹没有哥哥,不是有他这个表哥吗。
“我们光明正大的很,又没有私会,收起你那龌龊的心思,唐婶他们都在家呢,我能干什么。”林浩无语,这个表哥哪冒出来的,比唐叔管的还多。
到了唐家,杜氏在摘菜,王氏在厨房忙碌着,那么多人的饭菜,她也有些手忙脚乱了,明天一定要找人帮忙了。
“都回来了,今天怎么早了,家里的饭菜还没做好呢。”杜氏抬头看林浩他们进来了,以为帮忙的人都回来了,不免有些着急。
“没呢,哪有这么早,现在大家休息一会,还要忙一阵才收工。”王锦江解释道“唐奶奶,这是我猎到的兔子,您收拾了中午加个菜也好。”王锦江把半死不活的兔子交给杜氏,推着林浩去表妹屋,有他在,林浩想干什么坏事也做不了。
屋里唐娟做绣活,唐兴写大字,安安静静的,看两人进来了,唐娟不解“你们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这么快到中午了吗?”唐娟看看自己的绣品,她的速度慢了吗,怎么没有昨天绣得多。
“我是回来送兔子,这小子是有话跟你说,这不我们就一起来了,说吧,找我表妹什么事,不介意我们也听听吧。”王锦江凑到唐兴身边,看着林浩。
“事无不可对人言,你随便听,是这样的唐娟,我去找里正谈了,也想年底交钱,不过里正没答应,说不能再网开一面,要不都这样做,他没法管了,我问了要在那个河段养鱼,需要二十两,我家能拿出十两。”林浩开口,他知道去里正那里肯定会碰壁,不过还是不死心的想试试,不过结果已经预料到了,他想发展自己的养鱼事业,唐家现在又养鸡又种植果树的,他不想跟唐娟的差距太大。
所以目前他只能跟唐家借钱,男子汉大丈夫还没有娶媳妇,就想着跟岳丈家借钱,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挣了钱会还的。
“这件事我知道,等我消息,对了,这是这抽空写的养鱼的技术和一些要注意的地方,你也识些字,不明白的咱们再商量。”唐娟把几张纸递给林浩,村里的孩子因为父辈念了几天书,所以都跟着学了一点字,不算全文盲。
她这么说就是答应借钱给林浩了,只是表哥在这里,她不好明说,王家那边的亲戚还是不要知道唐家有钱的好。
“好”林浩点头,和唐娟对视,眼里充满感激,是唐娟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
“你不是钱不够吗,我手里有一两银子,要不借你。”王锦江可看不懂唐娟和林浩在玩什么哑谜,不过还是好心帮忙,唉,林浩都要奋斗了,他比林浩还大呢,是不是也该做些什么,在家种地确实是挣不到钱。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不用了,我已经找到人借了。”林浩真诚道谢,他和王锦江见面没多少次,他就愿意借给钱,人确实是不错,不过如果不这么防着他就更好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饿着厨子
“娘,您没事吧。”唐娟看着王氏,不知道该怎么劝,一样米养百样人,遇上什么样的父母都是命,挑选不得。
“没事,娘都习惯了,你姥姥不疼女儿,认为女儿是赔钱货,可还要女儿拼命往家里拿东西,好像永远也偿还不了她的养育之恩,却不知我从懂事起就在帮家里做事,从来没有一刻清闲,比在咱们家还要忙还要累,可是姥姥就是认为应该应分,就是因为娘小时候受的那些苦,才不想让我的女儿再遭受一遍,只要你学会了该学会的,做不做家事都随你,等嫁了人就没有当姑娘时那么清闲了,娟子,不管将来唐兴怎样,爹娘永远是你的后盾,女儿怎么了,女儿也是要疼爱的。”王氏语气有些重,看来她的心情真是不好。
她们都走出来了,还听到姥姥姥爷的争吵声,不过随他们去吧,对于她这个外甥女来说,他们都是陌生人。
“我懒得理你,你就糊涂吧,等女儿再也不进家门,看看谁脸上难看,锦江,去收拾两件衣服追上你姑,你姑那忙着呢,你去帮帮忙干些活,不用急着回来,快去吧。”王有财怒气冲冲的说道。
“你什么意思,我这个当娘的跟她提到要求都不行了,我十月怀胎把她生下来,合着白生了,我还要看她的脸色,你看看她,说走就走,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张氏不依不饶的嚷嚷着,可惜王有财回屋了,院里只有端着盆子的儿媳妇。
“看什么,晒衣服去,一个个的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嫌我碍事,都是些丧尽天良的。”没人响应她,她只好停嘴,训了儿媳妇一句。往外走去,家里生气,还是去外面吧。
刚出村子,唐娟和王氏就听到有人叫她们。回头一看是王锦江 ;。
“你怎么追出来了,小姑没事,等我有时间会再来看你爷爷奶奶。”王氏皱眉,她现在不想回那个家
“小姑,我没劝你回去,是我爷爷说小姑家里忙,正好我家现在没什么事,我去给小姑家帮忙,小姑可不要赶我走,要不我没办法对爷爷交代了。”王锦江一副我跟定你的样子。
“那就走吧。”看侄子肩上包袱都背上了。她还能说什么,不过心里还是安慰的,爹心里还是有他的。
“嘿嘿,表妹,我去你家后。你可别嫌弃我烦,我会一点打猎,回头进山给你们猎兔子去。”王锦江看小姑的脸色还是不好,自觉的不去打扰她,凑到表妹身边,表妹真是长大了,还记得她小时候头发黄黄的。个子小小的,抱在手里好像都没有什么分量似得。
“好啊,那唐兴一定很高兴,他想进山玩,都没人带着他。”唐娟笑笑,她看出来了。这个表哥是个憨厚的性子,人应该不错。
来的时候不急着赶路,回去的时候就快了,午饭前王氏三人回到了村子,路过唐家老宅的时候。正巧碰上端着大海碗出来的杜氏。
自从知道家里要出个读书人了,或许将来她还能当个诰命夫人,杜氏走路都是带风的,整天仰着头走路,趾高气昂啊,要不是唐如海警告她,她还不知道收敛一些。
现在杜氏对唐兴是千好万好,知道儿媳妇回娘家了,这不主动做了好吃的要给儿子孙子送去,她将来过什么日子,可全指着唐兴呢。
“你们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杜氏不解。
“这不家里事多,我回去转一圈就回来了,以后不忙的时候再回去也一样,娘您这是。”王氏停下脚步问道。
“这不知道你不在家,怕饿着他们爷俩,我给做点饭送去。”杜氏把碗往前一伸,做的炖菜,肉也不少。
“辛苦娘了。”王氏能说什么,只能道谢。
王锦江使劲的咬着牙才没让自己笑出来,姑父是大厨,什么饭不能做,哪有大厨让自己饿死的,亲家奶奶真是有意思。
杜氏是谁啊,耳不聋眼不花,自然看到王锦江嘴角的面部肌肉在抖动,“呦,这是亲家家的大孙子吧,你怎么跟着来了。”
这两个儿媳妇家没一个让她满意的,老大家的是穷鬼,老二家的是泼皮,真是不给她长脸啊。
“唐奶奶好,我爷爷知道我小姑这事情多,就让我来帮忙,家里人别的不行,出把力气还是可以的。”王锦江客气的说道,这个亲家奶奶他来了多少次都没被正眼瞧过,都习惯了。
“这是应该的,行了,既然你回来了,就端过去吧,让唐兴多吃点肉,那孩子正是长个的时候。”杜氏把碗塞给王氏,转身回了院子。
王氏端着碗苦笑,这婆婆。
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唐兴正在摆放碗筷,厨房传来做饭的声音,不用说,正是唐守仁在做饭,他要是让自己和儿子吃不上饭,那可真是笑话了,家里有什么不能凑活做点,当然他大厨的水准不能失了。
唐兴抬头看着走进来了的娘和姐姐,还有表哥,愣了一下,连忙喊道“爹,我娘回来了。”
“媳妇,你怎么回来了,锦江也来了。”唐守仁拿着铜勺走了出来,媳妇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他以为怎么也要到下午了。
“家里这么多事,我不放心,转了一圈就回来了。”王氏拿了个板凳坐下,在娘家连口水都没喝,一来一回的,她腿都酸的要命。娘家受到的待遇她不想说,她也是要面子的,有些事跟最亲的丈夫都不能分享。
“哦”唐守仁看自己媳妇的脸色,又看看自家闺女对他眨眼,唐守仁聪明的什么都不问。
“姑父,我来给你们帮忙了,您可不要赶我走。”对这个姑父,王锦江是亲近的很,因为姑父人很好。
“不让你干完活,才不让你走呢,你小子可有的是力气,等着,姑父给你做饭去。”唐守仁笑笑,赶紧回了厨房,锅里还有菜呢,别糊了。
“那我可是有口福了,唐兴,怎么不认识表哥了?”王锦江摸摸唐兴的头,这小子两三个月不见长高了不少。
“当然认识,我在想表哥来了,让你带着我去玩什么。”唐兴拖着下巴一副我在思考的样子。
“你这小子,你表哥刚来,就算计上他了,整天就知道玩,上午干什么了?”王氏无语,这小子看自家侄子脾气好,真是吃定他了,不知道随了谁,心眼那么多。
“娘,我这一上午可没闲着,待在我爹身边听吩咐,还跑了几趟腿,累死我了,一会我要多吃一碗饭才够。”唐兴赶紧做出汇报,顺便表扬自己。
“你呀”王氏轻点儿子额头,这话里有水分,能信一半就不错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异想天开
“家里忙着呢,我让他跟在后面跑跑腿传个话。”王氏回了一句。
“府城挺好玩的,就是人多,姥爷,我娘给您拿来的点心就有从府城带回来的,您尝尝合不合您的口味。”第一次见娘这边的亲人,唐娟有些生疏,她的性格有些冷,做不到第一次见面就能很亲近。
“好好好,回头姥爷尝尝,沾了你们的光,我这老家伙也能尝到府城的点心了。”王有财笑着点头。
“你这个老东西,就是给你县城买的点心,你也吃不出来,你吃过多少好东西。”张氏从屋内走了出来白了自家老头子一眼。
“说的好像你吃过似得,管他哪的点心,进了肚子还不是要被消化了。”王有财懒得理会自家老婆子,转头问女儿“家里忙什么呢,连唐兴那个小家伙都跟着跑腿,是不是守仁又去给人做喜宴了?”
“没有,唐兴要去县里读书了,为了供他读书,我们买下了山脚一块地,想着养鸡种果树,怎么也要把孩子供出来。这不娟子他爹找人要垒围墙,以后可能要很忙,女儿可能没时间长回来看你们了。”王氏解释了一句,没有提给县令儿子当伴读的事情,要不她娘边想出什么来呢。
“送唐兴去读书?怎么想起送孩子去读书,那可是烧钱的事情,你们一个普通的农户哪里供得起,这做人还是要本分,把孩子养大了,有那些钱给孩子多置上两亩地不比什么都好。”张氏挑眉看向女儿,满脸不赞同,觉得女婿家这是在瞎胡闹,庄户人家有几个供孩子读书的,还不是供不起吗。
有那些钱不说资助一下娘家,娘家还能念她一声好,供孩子读书。要是当不了官,那些钱不是打了水漂了。
“读书怎么了,读书是好事,咱们家要是出个读书人脸上有光。这事爹支持你们,不过读书确实是费钱的事,你们可要省着点,爹娘这边也帮不上你们什么。”王有财一拍大腿赞同道,如果有个读书的外甥,他这个当姥爷的出去脸上也有光,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唐兴要真是考取了功名,那钱不是很容易就回来了,当官为的是什么。
“你高兴什么。唐兴就是当了大官,那也是人家唐家的事,有你王家什么事。”张氏有些刻薄的说道,这外孙对他多好都是白眼狼,吃了喝了就走了。什么都不如自家的孙子,那才是亲的。
唐娟在一旁默默的听着,看来这姥姥可不是个好脾气的,她来了这么一会了,连看都没看过她一眼,遇上不疼女儿的娘,谁也没办法。
“爹。大哥大嫂他们呢?”王氏来家里是想看看父母,不是来听他们吵架的,而且是拿唐兴的事情吵。
“你大哥去地里转转了,你还不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你大嫂去洗衣服了。一会就回来了,你二弟带着小河那小子出去玩了,这么大人了,一点正形都没有。”提到小儿子,王有财就头疼。比孙子还大一岁呢,可是一点正事不干,让下地也不下地,就这么混着。
“咱家老二怎么了,还不是你没本事,不能给儿子找个好事,种地多累,大儿子已经在种地了,老二不愿意种地怎么了?”张氏忍不住护着儿子,小儿子是她拼着命生下来的,自然要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