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何晏对仪嘉复又燃起一丝好奇:“孙绍的事情,你又是怎么想的?”
仪嘉听得此话,唇角终于翘起一丝笑意:“孙绍不是孙权的子嗣,其实在孙伯符死得那天起,他就可以说什么都不是了。他的历史不可考,却又有民间说法谓其郁郁而终、孤独终老。我只是不忍心……他毕竟是我童年,很重要、很重要的玩伴,我们已经认识了差不多五个年头。这个世界太乱太扰,看到他那融融的笑意,我就会觉得很心安很心安……”
“所以?你就想把他接到你们曹家入赘?这样既全了你们二人的情谊,又给江东孙伯符生后事给了一个交代?”
仪嘉理直气壮:“什么入赘?这叫共同发展,你这人嘴里怎么就没句好话!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都打成一锅粥了,孙曹两家却又开始惺惺相惜起来。四阿兄都可以娶江东孙家的姑娘,我为什么不能嫁孙绍?”
何晏无语道:“也就是说这次孙绍的事情你还是管定了?”
仪嘉俏皮地伸出一根手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何晏对着某人离开后仍是冒着热气的茶盏笑笑,这个丫头,似乎没他相像的那般可恶。
==
下课后的官学一片喧闹,仪嘉跟贾诩就约在官学的某一处茶厅见面。
仪嘉渐渐大了,而贾先生也老了。两人相知多年,默契十足,不需要开场白便能进入正题。
贾诩帮仪嘉倒了一杯热茶,仪嘉享受地呷了一小口,这才是正常人该喝的东西啊!何晏那杀千刀的,那里的茶都是什么玩意儿啊!
仪嘉润完嗓子后,开始开篇点题:“我想让先生,救孙世子一救。”
贾诩早就看明仪嘉来历,只是并不说破:“阿嘉也知先生我是个怎样的人,这种家务琐事,我可是向来不喜欢沾的。”
仪嘉眨眨眼睛:“就因着是家务琐事,所以这事才会更为简单得得以解决。阿嘉还是那句话,如果将来孙仲谋有了子嗣,那孙绍就是梗在他喉中的一块骨头,一边占着亲子、一边占着兄义,定当是他的一个大麻烦。我相信现任吴侯夫人既可做了吴侯的夫人,也绝不会是那不管事的,怎么可能就由得孙绍担着世子之位呢?”
贾诩捋了捋胡须,摇头道:“你说得不错,可是孙仲谋其人……至今未有子嗣的呀。”
仪嘉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暗淡,似乎在斟酌权衡着什么,最终却又是下定决心脱口:“所以我说,孙仲谋会有孩子,很多很多的儿子。阿绍的后路也并不顺,可即便日后再是怎么不顺,阿嘉也不希望他在这时候便丢了性命。”
阿绍,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地用自己的金手指了,这也算我能在江北为你做得最后一件事情了。
之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下去了。
“好,我信县君,也愿意帮你去跟主公争取。只是县君,你之后的打算又是什么?当真是倾心于孙世子了么?你要知道,主公是如此看重于你,你肩上的责任,可比旁人更重些许,你认为他会同意的么?”
“这都被先生看出来了。”仪嘉毫无掩饰地笑笑,“算人不算己,之后的事,阿嘉大抵也会有太多太多的不知了。故弄玄虚,最后蒙人还是害己,都是两说。不过我还是很信奉孟夫子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保国安家。”
贾诩听得此话复又笑话:“县君你若谦说自己穷,谁人敢说自己为达?”
“是吗?”仪嘉眼睛中闪过一丝失神,“命都快要没了的人,怎么可能是‘达’呢?”
第42章 怀疑
许是得了门房通报,仪嘉还未抵达院子,就见张韶已然在外迎接。
仪嘉笑吟吟地对着张韶招呼:“二嫂子脱不开身,我便拿了帖子过来叨扰,还望婶子不要嫌同我小孩子家说话麻烦才好。”
张韶亦是笑言道:“县君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外头风大,快生屋里坐着罢。”
仪嘉坐定后抿了口茶,对张韶道:“司马小叔叔同我二阿兄关系好,婶子同我二嫂子也说得上话,这也极是难得的。”
张韶唏嘘道:“我同你嫂子都差不多,膝下又无子嗣,难免说起话来投缘。”
仪嘉眼睛眨啊眨:“明明看着司马小叔叔待婶子还是不错的,不比我二阿兄……花心,为何婶子还不见好消息呢?”
张韶面上一红:“他总说分家之后再要才好,也省得我们你大婶母多番叨念,让孩子心里不痛快。虽说这话不差,但我也知道,他其实是没那个心思。”
仪嘉点头,的确,她二阿兄同司马小叔叔处事起来就跟不要命似的,她经常听的阿母卞氏叨念,门房总说祎郎子夜回来五更走,就怕孩子身体会吃不消。
正说着,外面丫头入内递信,说是家中大娘托人送来的书信。
眼见张韶看完书信后满脸喜色,仪嘉忍不住去闹她:“好婶子,您倒是跟我说说,什么东西能叫您这般欢喜这般?”
张韶有些警醒地看了一眼四周,拿手揽住仪嘉的腰:“这事儿我只跟你说,你也不许跟旁的人漏出去。是我娘家大阿姊,几年前战乱时候失散,后来遇上了良人,刚刚膝下添了个小子,倒是叫我欣喜之余好生羡慕呢。”
“婶子的阿姊?我之前也没怎么听说过。”
张韶叹口气:“这事儿说起来也是孽缘,你当她那夫主是谁?是那蜀中赵德,现下忌讳着战事,我们府上跟那边也不能往来太过频仍。县主也莫要疑虑,你二阿兄也知道此事,还曾嘱咐我们夫主莫要因着这事儿拘束了心思,我这才放了一半的心。”
仪嘉脑子还算清醒,未曾忘记今日来司马府上的使命。
可眼下看来,张韶不只是粟邑令张献女儿,更是丁夫人交好的表侄女儿,赵德大公子生母的亲妹。
二阿兄许是因着早年对不起司马弋的原因,所以对他倍感信任和迁就,可是如果算一算时间,赵德身边的那位侍妾“张夫人”是在五年前就跟着皇叔的,也就是司马在娶张韶时候就知道此事。
那么司马娶张韶到底是不是别有居心,那个挑拨哥哥们是非的人又会不会就是司马弋呢?
仪嘉回府之后脑子更是乱了,谁知走着走着身后有人轻轻有人一拍自己的肩膀。
仪嘉回头见到是顾钟,便强打起笑意对他道:“难得看到阿钟你这么调皮,阿父之前还总也说你跟个老学究似的。”
顾钟也仪嘉算是一起长大的“同龄人”,听得此话也是莞尔:“阿嘉你还是这么顽皮。难得这些时日秋高气爽,学里又没什么事情。周处机说是要在昇阳山庄做东,请咱们一道儿去煮酒看诗,你在家里头闲着也是闲着,不若跟我同去玩玩也是好的。”
一想到周处机那人的种种损招,仪嘉莫名从心底里面就是有些抗拒。可顾钟这死小孩小半辈子没对自己提过什么要求,仪嘉也不能太不给他面子。再说出去附庸下风雅也不是坏事,王羲之那时候跟谢安也老干这事儿,否则又怎生会有《兰亭序》这般传世名作的呢?
仪嘉最终也是应着:“难为你还想着我,到时咱们一同乘车出府便是。”
昇阳山庄的北面有好大一处斜坡,茵茵绿草上面甚是随意地搭起了临时的桌案和烤架。亭边的黄铜锅子当中煮着滚得发白的高汤,琳琅满目的各色肉类并排放在烤架和分格鼎旁。
仪嘉上大学时候就是海边烧烤团队的主力军,这次聚会当中也是不能免俗。
为着方便给各位“斗酒诗百篇”的学者食用方便,仪嘉在帮着布置的时候就跟厨工那里要了很多竹签,并且嘱咐一定要拿几罐蜂蜜和些许馍片儿。
用竹签串好嫩炙,拿各色调料摸匀烧烤,最后一股脑儿包进前后刷了三层蜂蜜的烤“土司片儿”,简直就是仪嘉对于烧烤文化幻想的全部。
事实上她也这么做了。
不少之前官学中的同学也来敬仪嘉酒,都被好阿兄顾钟用“阿父不许府上女孩儿饮酒”给挡了。
周处机拿筷子敲打白玉碟乜斜着眼睛跟别人拼诗,在仪嘉看来怎么都像是要饭的在外头敲碗。
果然还是相由心生!
深秋的天气,终归还是有些许小风和凉意。
过了晌午时分,仪嘉总觉得有些头痛,便寻了一位书童问路,想去山庄里面的房舍暂作休息。
谁知走过一处花厅之时,仪嘉便听得里头仿佛有人在说些什么事情,隐隐还有司马小叔叔的声音传来。
花厅内,钟离诩摇着羽毛扇子对司马弋不依不饶道:“君誓此生不得为顾公所用,当匡扶晋室,以正天下。悲夫,吾观君之所为,实弃当日之所谓。如若师弟实为顾之所迫,不若同诩共赴蜀中,同晋室皇叔共谋朝事,何如?”
仪嘉蹙眉,那个一袭白衣貌若谪仙之人,正是近期之内出山襄助赵皇叔的奇士钟离诩。听他此等说法,司马弋和他之前还曾在同一门下,果然司马这人同蜀中还是深有瓜葛。
见司马弋仍是垂眸不语,旁边一武将打扮的人物对着司马弋举起碗来,将其中的琼浆一饮而尽:“司马老弟,我周蒙是个粗人,不懂得你和钟离军师这言语之中的弯弯绕绕。我只问你一句,你既知当年事情,却仍是娶了张家小娘子,不就是为着不同俺们蜀中断了联系?皇叔有了你和钟离先生襄助,必得举天下之事。先生是识时务之人,如此大好机会,何不速速从来?”
钟离诩又是附言道:“司马亦知顾公本为良才,手下又有能臣众众,不比皇叔爱德惜才。且顾公此人极具多疑,得才行冒于顾氏公子者,或当杀之以保基业,师弟也该早作打算。”
钟离诩边说边把手中银筷向着窗边投掷出去,只听得“咔嚓——”一声,窗户菱格之上劈出一道缝隙。
仪嘉一惊,慌忙后退,却不想被那周蒙一个箭步赶了出来,拿未得出鞘的刀柄架在了仪嘉脖子之上。
司马弋开口阻止道:“周兄且慢,这是我一个不懂事儿的小侄女,在前头跟着集会,想来是闲得无聊逛过来的。”
仪嘉还要对那司马弋说些什么,却不想脖颈一痛,瞬时就瘫倒在了周蒙怀中。
钟离诩蹙眉,原本顾鄂出动,郢京守备松懈,他才凭着同赵氏皇族中人的交情前来这里。周不疑为着这次他同司马的见面,甚至还拉了整个京中的官学子弟来掩人耳目,谁知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行踪。
钟离诩对着司马作了一揖:“这小娘子……终究还要看司马你的本事了。”
司马将周蒙怀中的仪嘉接过,唇角抿出一丝笑意:“这个自然。”
==
仪嘉睁开眼睛时候,发现自己已然处在最是熟悉的绣房之中,奶娘和丫头都是恪尽职守地立在床头。
见得县君乍是清醒,那奶娘先是堪堪叫了声“菩萨”,而后指着坐在不远处那人对仪嘉道:“这次多亏了司马公子将县君送来,夫人现下不在府上,等归来之后定要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仪嘉的目光渐渐汇集在不远处的那个男人身上,见他利落地起身,迈步,波澜不惊地行至自己床前,一如什么都没有发生那般对她招呼:“阿嘉?身上可是觉得好些了?”
仪嘉抬眸,见帷帐之上挂着顾鄂亲赠于她镇邪用的三尺长剑,即刻握住剑柄拔剑出鞘,将锋利之处抵在了司马弋的脖子上。
奶娘和丫头们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对着仪嘉呼天抢地:“县君可是中邪了,这是司马公子啊,您万万使不得!”
仪嘉厉声道:“都给我出去!出去听见没有?难道本县君在自己房里说话都不顶用了么?”
仪嘉虽然素日里总是笑吟吟的最好说话,也从来不去难为这些底下人。但她终归是顾家的人,有着顾家人本身骨子里倔强和厉色,属于不怒自威的那种形神。此时少女正是动气时分,原本灵动的大眼睛中满满都是愤然和杀气。
奶娘等人终究抵不住主子这般怒色,忙是磕头之后匆匆退却,急吼吼地找了小厮去隔壁院子当中看看二公子可否在府。
仪嘉气息不稳,那长剑又甚是沉重,故而她握住剑柄的双手也在哆嗦:“司马弋,我问你。你娶张家婶子,哄我顾家公子,教唆我哥哥们自相兄弟争斗,又同那蜀中赵德属下私会西郊。好歹我敬你是磊落读书之人,只是求你一句实话,司马,你做这些究竟是何目的?”
第43章 桐仁之战(1)
司马弋立定在原地,老神在在地看着仪嘉:“既然你一定要一个答案,如果我说是巧合,你估计不会信的吧?”
“巧合吗?”仪嘉漂亮的眼睛微微上挑,露出一种介于嘲讽和心痛之间的神情,“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巧合,你如果打定了主意要耍赖,为什么干脆不说我是在魂游?这样我信得也许会更多一分。”
司马弋丝毫不避讳仪嘉的目光:“仪嘉,我并没想着要骗你些什么。当年娶你张家婶子的时候,的确也存了些许的小心思。然纵观天下大势,无人可出顾公其右,赵德、孙翊虽有一时之盛,却也只一时之劲也。钟离与我多年同门情谊,有朋自远方来,待之不周,非礼也,故此一见。既然我认定顾公可掌天下之势,也就愿意不遗余力襄持你的兄长,至于旁的东西,我再没有去做,也望阿嘉你不要多思伤身。”
仪嘉冷笑两声,手中的三尺长剑窝得愈发紧了:“阿嘉听说‘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只有小人才会畏威而不怀德。你本意愿扶持晋室,看不上我顾家门阀,如今见我阿父势大,才起了归顺之心,就是实实在在的小人。我不会容许有小人在我的兄长们身边作祟的,你能同周处机那厮勾结一起,就定当不是什么良善之人,既如此,我替天行道也不足为过。”
一声急切的“顾仪嘉”在门边响起,仪嘉有些失神地望向不远处的顾祎,见兄长对着自己练练摆手:“仪嘉,不可。”
见到二阿兄其人,仪嘉脑中万千思绪和委屈瞬时溃不成军,泪水一刻之间就充盈了整个眼眶,连声音之中都透着丝丝哽咽:“二阿兄,他不是好人!”
“什么好人坏人?仪嘉你多大了,还要用好人坏人这种东西来区分…身边的人?我知道司马和钟离诩的事情,也知道张家姑娘同蜀中的干系。阿父当年拼着惜才之心连赵德都不舍得杀,你怎么能舍得杀司马?你素日听了那么多阿父的教导,有怎能做出如此次荒唐之事?”
当年周洵陈旭等人曾经对着顾鄂进言,说是赵德不除必有他日之患。可阿父当年明明有很多机会除去赵德,最终却还是没有动手,放任他出击袁署,最终酿成其人今日坐镇蜀中反顾之事。
仪嘉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簌簌滑落:“你们这些人总是这么唯利是图,哪里及得上阿父万一!司马对自家枕边人端的是利用之心大过夫妻之情,你却对同胞兄弟千防万计,你们明明就是错了,却总一副天下情理都是你们占尽的样子,真叫人心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