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侄愿将此贴,献于族叔。”薛绍突然说道。

    这下,父子俩的眼神都同时略微变了一变。虽然这变化极度细微,但至少是没有逃过薛绍的眼睛。

    关心则乱,谁也无可避免。这对父子再如何装腔作势,心里终究是很在意这副字贴的。

    “无功不受禄,你拿回去吧!”薛元超淡淡的道。

    “小侄愿将此贴献上,实则是有个不情之请。”薛绍继续道。

    “既然是不情之请,更是不必说了。”薛元超端起了茶碗来,“曜儿,送客!”

    薛曜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小心翼翼收起字贴送回薛绍手中,“承誉,请吧!”

    薛绍接过字贴,微然一笑,“世上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只是伯乐。”

    薛元超双眼略微一眯,嘴角轻轻一扬露出一抹冷笑,千里马,就你?

    薛绍将字贴举了起来细细的端详,“既然这匹千里马被他的伯乐所嫌弃,那还不如就此烟消云散,总好过将来明珠暗投、遇人不淑!”

    什么?

    薛家父子有些愕然的看向薛绍。

    “嗞——啦!”

    薛绍双手一挥,将《虞摹兰亭序》一撕为半!

    “你!……”

    这下,纵然是快要修炼到了仙家心境,薛元超也是无法淡定了。

    他嚯然站起,双目如炬的瞪着薛绍。

    薛曜的脸则是快要白了,张大了一张嘴说不出话来,仿佛能塞进好几个煮熟的鸡蛋。

    “嗞啦”!

    “嗞啦”!

    “嗞啦”!……

    一声声,如同是撕在了薛氏父子的心头,眼看着就要滴血了。

    薛绍仍是面带微笑,仿佛撕的不是一篇价值连城的传世名作,而是一张擦屁股的草纸。

    这一世历经沧桑,薛元超早已将忍耐的功夫修炼到了极致。他深呼吸别过脸去不想再看薛绍,手一挥,“还不送客!”

    薛绍很是淡然的拍了拍手,“族叔勿催,小侄马上就走。族兄,可否借小弟文房四宝一用?”

    “……好吧!”薛曜看着地上的碎片,深是遗憾的摇头重叹了一声,就从一旁的书阁取来了笔墨纸砚。

    薛绍一手负背,一手执笔,斜眼瞟了瞟薛元超,老头子真能忍,明明已经气得快要三尸神炸跳了,还能不动如松。

    提笔,薛绍在那白花花的上好萱纸上写下了一行字,放下笔,吹了吹墨迹,对折叠好。

    薛氏父子一直静静的看着他。

    薛绍捧着这一贴纸双手捧到薛元超面前,略一低头,平声静气道:“族叔既然不喜欢虞世南的真迹,那就请收下小侄这一贴拙作吧!”

    薛元超一手剪背一手捻了捻胡须,眼神冰凉神情淡漠,完全没有伸手去接的意思。

    “二十年之内,此贴必然要比《虞摹兰亭序》更为值钱!”薛绍双手往前一抛,也不管那薛元超接是不接。

    薛元超下意识的一伸手将它接住,老眉一扬,“竖子,狂悖!”

    薛绍不以为意的微然一笑,退后一步拱手一拜,“小侄无礼冒犯了!……告辞!”

    转身就走,大步流云。

    薛元超手一抖,原本对折的那张纸贴铺展开来,露出一行称不是上名家风范、但是绝对铁钩银划、驰骋贲张的字。

    一向是临泰山之崩而不改sè的当朝宰辅薛元超,终究是变了脸sè。

    七个大字——

    “薛子当为天下雄”!

    。

    【求收藏!……红票,大力一点啊!】
第55章 天下文宗
    残阳斜照,倦鸟归林。龙首池里的一汪碧水,被柔柔chun风所吹皱。

    “本宫听得头都疼了!”太平公主苦恼的皱着小眉头儿,“婉儿,情爱之事为何如此复杂难懂?一会儿如蜜甘甜,一会儿又如煎似熬!人莫非是生来就是要犯贱的么,明明如此痛苦,还纷纷趋之若鹜?”

    “公主殿下,追求情爱,是人之天xing。”上官婉儿侃侃的答道,“其实,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份独属于自己的情爱,个中滋味唯有自己方能品评,外人都不足以体会。旁人的经验与观点,也并非完全就能适合于自己。”

    “那本宫与你说了这大半天,都要口干舌躁了,岂非是白说?”太平公主更是郁闷了。

    上官婉儿低眉颌首,“婉儿无能,未能帮到殿下!”

    “……”太平公主皱着眉头咬了咬牙,“你便直接告诉本宫,今ri不欢而散之后,我是否应该主动去找他呢?”

    “这……”上官婉儿为难的犹豫了片刻,说道,“这等事情,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公主殿下觉得值得,就可以去做;如若觉得不值得,就不必去做。当然,前提是天后娘娘会准许。”

    “说了等于没说嘛!”太平公主不满的轻哼了一声,“婉儿,本宫对你和盘托出倚你为心腹,你为何时时有所保留,不肯对本宫直言相告?”

    “殿下误会了。”上官婉儿答道,“实在是,情爱之事没有道理可言,更没有对错可言。因此婉儿也不敢断言,如何做是对、如何做是错。这天底下,怕是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明断情爱之中的是非对错。向来只有……爱,或者不爱!”

    “哦?”太平公主眼睛一亮,“情爱之中没有是非对错,只有爱或者不爱?”

    “婉儿愚见,便是如此认为的!”上官婉儿答道。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如此,本宫决定了!——出宫,去找薛绍!”上官婉儿低眉颌首而拜,不置可否。

    太平公主诡奇的一笑,“本宫要挑个合适的时机去请奏母后,并且,让你陪我同去!”

    “……”上官婉儿再度愕然,我可是天后的贴身女官,却要陪你出宫去……谈情说爱么?

    “你怕天后不允?”

    上官婉儿点点头。

    “嘿,本宫自有妙计!”太平公主神秘而自信的笑了起来,智珠在握。

    ……

    夜幕悄然降临。

    薛绍与月奴远远的在一座府第之前翻身下马,正巧看到那府门大开,一辆马车驶入了府内。

    “公子,时辰刚好,他回来了。”月奴道。

    “很好。”薛绍微然一笑点了点头,心说薛元超之子薛曜身为朝廷五品正谏大夫,干的是监督帝王言行、匡正帝王得失的严肃工作,首要的职业cāo守就是自己品行端正,要有一身正气。再加上他有薛元超这个极重家教的严父在上,薛曜每ri勤谨于公务之余必然早早归家,绝对不会在外面花天酒地的鬼混。

    这一对父子都是出了名的为人师表,品行庄严。

    “我去登门求见,你在此等候。”薛绍略整了一下衣冠,拿着竹筒画轴朝大门走去。

    “是,公子。”月奴牵着马应了一声,颇为不屑的瞟了瞟那大门和围墙两眼,心说公子为何要屈尊携礼来拜访这个同宗的酸儒?那区区的大门和围墙岂能拦得住人?还不如让月奴将那老夫子生擒而来,再让他乖乖答话呢!

    薛绍突然停步走回到月奴面前,“切忌不得无礼造次!”

    “呃!……是!”月奴的脖子都缩了一缩,心中慌道莫非公子能够听到他人心声?……啊,我居然忘了公子是有神通之人,连鬼怪都可降伏呢!

    薛绍无奈的摇头笑了笑,你那脸上的微表情也太明显了!

    他上前敲门,少顷就有门吏来应。

    “郎君夤夜来访,不知有何赐教?”门吏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眼看去却半点不像一般的仆人,而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儒雅长者。

    “请长者代为通传,就说汾yin薛绍,特意前来拜访族兄薛大夫。”薛绍拱手拜道,“汾yin”是郡望,河东薛氏望族的发源与聚居之地。

    “屈折公子稍等片刻,老朽这就前去通报。”一提汾yin,男子就算是不认识薛绍也心中明白了几分,于是口称公子甚是儒雅谦恭的拜了一礼,转身离去。

    常言道什么样的主人就养出什么样的狗,这话虽然不中听,却是话粗理不糙。单从这门吏的举止言谈来看,薛曜定然是个知风雅、重礼节的人。

    河东汾yin薛氏一族,尤其是西祖一房,用后人的语来形容那是“礼乐流范、轩冕显荣”,意思就是门风严谨、家学昌盛,历朝历代都有名臣名仕源源辈出。

    门风严谨与崇尚儒学铸就了许多仕族豪门的人文气象,也正是他们“代有人才出”的家族底蕴。河东薛氏就是一个极重风门、家学传世的大仕族,族内出了许多扬名当今、闻名于史的大文豪与大学者。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河东三凤”。

    从明朝起,但凡儿童启蒙开智都会读一本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其中就有一句是这样说的——“荀氏兄弟,得八龙之佳誉;河东伯仲,有三凤之美名”。

    那“三凤”就是指成名于隋唐时期的薛氏三位大学者——薛收,薛德音与薛元敬。

    其中薛收是三凤之首,乃是前隋名仕薛道衡之子。薛收早年曾在李世民的天策府担任记室参军,是李世民的十八学士智囊团成员之一。他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立下了许多奇功,文学才华也是名扬天下。如果不是因为年仅三十三岁就英年早逝夭折了,薛收的成就未必会低于房玄龄和魏征这几位贞观功臣。

    薛收,正是薛元超的父亲。

    薛元超以他才华盖世名扬天下的父亲为榜样,刻苦治学勤谨为官,如今已是朝廷仰仗的宰辅重臣、享誉宇内的一代鸿儒。他还举荐了许多德才兼备的寒门学子为朝廷所重用,堪称桃李芬芳、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士人学子尊他为——“天下文宗”!

    有薛收这样一位祖父、薛元超这样一位父亲,薛绍不难想像薛曜的为人品xing是个什么样子了。

    片刻过后,府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是方才应门的男子,另一人则是个三四十岁的儒雅文士,步态从容不急不缓,脸上的带着微微的笑容,既不生疏也不亲热,走到了门口来对薛绍拱手一拜,“承誉大驾光临,在下不及远迎,还望恕罪!”

    “大夫言重。”薛绍一板一眼的回了礼,“绍不请自来,若有唐突冒失之处,还请莫怪。”

    “你我族亲兄弟,不必以官爵论交。”薛曜微然一笑,“承誉,请!”

    “族兄,请!”

    书香豪门、官宦之家,难免礼仪繁琐。

    薛绍和薛曜好生寒暄了一阵后,方才拿出那个竹筒取出贴轴来,说道:“实不相瞒,小弟藏有一贴,据说是当年虞世南奉太宗皇帝之命,临募的一贴兰亭序。如今世上赝品纷纷,小弟才疏学浅无法辩识,因此特意前来肯请族兄,代为鉴定。”

    “哦?”薛曜一听这话,一直八风不动的神sè略微有了一些起伏,“承誉所言,莫非是《虞摹兰亭序》?”

    “正是。”

    “取来我看!”

    薛绍看他这副急不可待的样子,顿时心里笑了。像薛元超与薛曜这样的正人君子、道德楷模,既不会趋炎附势,也不会为财帛美sè而动心。唯有投其所好,才能与之接近。

    这对父子,都对书法有着痴迷的爱好。

    至晋朝开始,王羲之的书法“王字”成为主流,太宗皇帝更是竭力将它推到巅峰。所谓“上若有好、下必甚蔫”,大唐的士大夫十有九成都习练并痴迷王羲之的书法。

    虞世南,则是本朝最有王羲之风骨的大书法家,同时,他还是李世民的书法老师。虞世南去世之后,褚遂良凭着一笔“近似”虞世南的书法成了李世民的心腹近臣,继而成长为一代名相。而褚遂良则是薛曜的舅公——他还能不为虞世南的真迹而动心吗?

    薛曜无比郑重小心翼翼的摊开了字贴,神情肃重而虔诚,宛如是在朝拜神明一般,细细的品鉴了许久,他深呼吸了一口,“承誉,此贴极有可能是虞世南的真迹!”

    “当真?”薛绍作惊喜状。

    “应该是错不了。”事关重大,薛曜也没有一口将话说满,思量了片刻之后,他又道,“家父曾收藏有虞世南的几篇手稿真迹。他老人家,定能明辨直伪!”

    薛绍不由得笑了,你也太配合了吧!……当然,这在预料之中。这世上如果还有一个人能够权威的明辨此贴的真伪,定然是“天下文宗”薛元超!

    “不如,我将此贴留于族兄此处,待令尊大人有空了,再看上一眼?”薛绍试探的说道。

    “不可、不可!”薛曜连连摆手,“此贴若是真迹,当属传世之宝、万金难求!”

    薛绍笑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弟既然能把此贴拿出来专请族兄鉴别,无非就是仰慕族兄的才学见识和品行德cāo。至于令尊大人,天下文宗为当世儒生之表率,绍更没理由多虑了!”

    “话虽如此,此贴,万不可收!”薛曜很坚持,正sè摆手。

    “哎,那小弟……”薛绍苦笑,“只好另请高明了!”

    “承誉且慢!”薛曜面露一丝疑惑之sè,“承誉为何只字不提,去请家父亲自鉴别呢?”

    薛绍讪讪的苦笑了两声,“小弟不守门风不治家学,恐令尊不喜拒之于门外。因此……”

    “承誉,你多虑了。”薛曜的呵呵笑了两声,“若得方便,现在就请你与我一同前往家父府上,走上一趟吧!”

    薛绍心中暗自一笑,居然比我还心急了!

    一贴字画而已,送你行吗?

    。

    【求收藏,顺便求红票!】
第54章 传家之宝
    太平公主心事重重的跑到宣政殿,远远听到含元殿那边的鼓角之声,小眉头一皱,莫非朝中发生了大事?

    她跑到御书房一看,天后已然不在这里,只剩上官婉儿和另两名女官和宦官在这里整理一些书笔文案。<;冰火#中文。

    众人见了太平公主,连忙上前来参拜。

    “婉儿,我母后呢?”太平公主问道。

    上官婉儿低眉顺目的躬身施礼,“回公主殿下话,天后娘娘陪皇帝陛下一同去了麒德殿,宴请黑山大捷凯旋归来的裴行俭等一干将士。”

    “噢!”太平公主悻悻的应了一声,居然扑了个空!

    “公主殿下可有事情吩咐?”上官婉儿轻声的问道。

    太平公主眨了眨眼睛看了上官婉儿两眼,心说我母后数次当着我的面儿夸上官婉儿聪明,她以一介奴婢之身坐到了我母后身边来成了贴身女官,倒也的确是挺神奇的!

    无论哪朝哪代,皇帝的后宫这个“小社会”里从来就不比外界平静,草菅人命、污秽**、自相残杀、黑暗血腥,这似乎已是历史公认的。大唐的后宫建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皇帝皇后与公主宠妃们住的“内宫”,太监们住的内侍省,和后宫的主体——殿中省。

    就像一个等级相当森严的金字塔。

    殿中省,仿造朝廷的尚书省六部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