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祚顿时哈哈的大笑,“有理、有理!”
右卫同僚们向来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听到薛绍与李多祚的对谈,其他的将军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听到笑声武则天转头看过来见到了薛绍等人,于是唤道:“薛绍,你且过来。”
“是。”薛绍应了一诺走过去,眼神示意手下的将军们都收敛一点别再废话了。
武则摆了摆手,示意武承嗣回避。
武承嗣正殷情又自豪的扶着他姑妈的手肘从旁伺候陪她一路前行,但薛绍一来自己就被无情的轰走,他既尴尬又恼火的暗瞪了薛绍两眼,然后乖乖的应了诺,拱手退下先回了政事堂。
武则天和薛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完全无视武承嗣的这些小动作。
“臣参见太后。”薛绍目不斜视的见礼。
“免礼。”武则天摆了一下手示意薛绍与之并肩同行,随行的侍从也自觉得离得稍远。
“稍后到了政事堂,无论你听到什么哪怕是遭遇到了一些不公,你都必须忍着。”武则天声音低沉的叮嘱道,“还有你手下的这些悍将们,也都得忍住了!”
“是。”薛绍应了一诺心中却是一惊,难不成还有什么变故?
武则天没再多言,径直走进了政事堂。薛绍停了停步子,等后面的同僚。
“太后又对大将军面授机宜了?”李多祚笑问道。
薛绍点了点头,“兄弟们,稍后到了政事堂,只带耳朵不带嘴,听就行了。但凡有任何不快之事,都先忍着。我们回去之后,兄弟之间再作商议——这是军令!”
李多祚等人同时一怔,然后正色应诺,“谨遵大将军号令!”
“我们进去吧!”
薛绍曾去过长安的政事堂,那是太宗皇帝时代的贞观名相房玄龄等人曾经办公过的地方。贞观一朝政治清明官员大多崇尚简朴,长安门下省的老政堂陈设相当简单,除了必须的桌椅书架和坐榻屏风等物,不见其他。
前不久裴炎就任中书令并把政事堂搬到了中书门,太后亲自命人装簧此处,把新的政事堂装点得不逊于皇帝的御书房。
李多祚等人走进政事堂后左右观望甚为惊讶,纷纷低语说这里不愧是宰相办公的官署,那叫一个辉煌气派!
片刻后,太后与裴炎等一干儿宰相都来了。众皆入座,会议开始。
“首先,本阁要宣布一个新的人事任状。”裴炎做为首席宰相主持了会议,他最先说话,“擢,右卫勋一府中郎将程齐之为左卫将军,即刻上任。”
薛绍等人全都吃了一惊,程齐之刚刚从羽林卫调到右卫没几天屁股都还没有坐热,这么快就又升官调职了?
程齐之今天也一同来开会了,薛绍等人都惊讶的看向他。程齐之本人也是满面错愕,都忘了出班应诺。
很显然,对于这个新的人事任免,程齐之本人事先并不知情。
“程齐之,你还不出班应诺?”倒是武则天出声提醒。
程齐之连忙走出来从裴炎的手中接过了文书。裴炎说,明日早朝之时朝廷会正式的下达册命,这只是你的调令。会议散去之后,你就可以回右卫收拾行装、交割军务了。
程齐之和薛绍等人一样一直都在激情澎湃的准备出征,朝廷突然给他来了这样一个调令,让他猝不及防脑子都有点懵了。他迷迷糊糊的接过了调令又迷迷糊糊的坐了回去,根本不敢抬头去看薛绍等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背叛了兄弟和集体的叛徒。
“下面,本阁通报一份阁部刚刚收到的陇右六百里加急军情驰报。”裴炎像个播音员一样,面无表情公事公办的说道,“丰州正被十万突厥叛兵围困,情况万分危急……”
刚说了这一句,裴炎的话突然被一片惊嘘声打断。
“十万?!”
薛绍也很惊愕,真没想到短短数月,突厥居然就聚集了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
“没错,就是十万,只多不少。”裴炎仍是平静之极,说道,“但最危急的,还不是丰州。而是夏州大都督府治的广大区域。”
薛绍惶然一惊,“裴相公,难道突厥人孤军深入劫掠了夏州?”
“大将军,突厥人比你想像的还要更加胆大妄为!”裴炎说道,“他们仿佛是对我大唐的军力部署了如指掌,知道夏州都督王方翼正率领他麾下的安西虎师,在弓月城与十姓突厥作战,朔方军镇空虚缺乏防备。于是他们三路精锐骑兵越过丰州、绕过朔方军镇,孤军深入扑杀到了夏州都督府身后的原、庆、径三州!”
“什么?!”薛绍等人大吃一惊!
原、庆、径三州,这里已经是非常的接近长安关中腹地,离丰州将近千里之远。突厥人的胆大妄为,着实让薛绍等人惊怒万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大唐至开国以来之所以能够先后降服诸夷令四海臣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一直都能凭借充足的马匹组建起足以和异族相抗衡的骑兵。其中,陇右牧马监就是大唐最重要的马场,光是其中一个关山牧场向大唐朝廷进贡的马匹,每年都多达五万匹。
而陇右牧马监,就在原、庆、径三州一带!
薛绍等人的心情顿时变得无比凝重,没人比他们这些人更加了解战马对军队和国家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裴炎当然知道这些将军们有多关心战马的事情,严肃的沉声道:“这三路精锐的突厥骑兵没有洗劫城池也没有攻打军事要塞,他们洗劫了陇右牧马监,劫走了十八万匹良马。”
十八万?
十八万!!
薛绍等人深吸了一口凉气,想死的心都有了!
“至少二十年,陇右牧马监无法再向大唐提供战马。我们的军队即将面临一个战马稀缺、骑兵乏力的境况。”裴炎的声音越发沉肃,说道,“相信已经不用本阁多说,在座的诸位将军都想把这一批战马从突厥叛军的手中,给夺回来。同时,我们也必须救回许多被他们劫掠到草原上去的同胞子民。”
“裴相公,不必多说了。”薛绍站起了身来,抱拳道,“请即刻下令,让本将率军前去征讨突厥!”
“薛将军稍安勿躁。这一仗已是绝对无可避免,肯定要打。”裴炎说道,“但是究竟如何点将发兵,朝廷自有安排。待本阁细细说来。”
“好。”薛绍深呼吸了一口,坐了回去。
“王方翼所部,如今仍在西域弓月城一带与十姓突厥作战。日前有捷报传回,相信不日即将大获全胜。”裴炎说道,“但是王方翼所部不会回夏州了,他麾下的军队必须留守西域,以防西域复叛。也就是说,朝廷这一次派出的救援丰州、讨伐突厥的军队,将会接替王方翼留下的空缺镇守夏州都督府。朝廷决议,让如今正处于突厥叛军围困之下的丰州也归属夏州都督府的治下。也就是说,朝廷即将派出的这一路兵马,将会总督大唐的西北军事。夏州一带衔接关中与西域,北抵突厥南拒吐蕃是关中两京的御敌之屏障,相当的重要!”
夏州都督府的重要性其实并不用裴炎多说,在座的将军们都心中有数。但是薛绍等人屏息凝神的听着,因为,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巨大的战役,很有可能还将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那么,今天朝廷做出的军事安排,很有可能就将关乎今后很多年里,大唐与突厥之间所有的战争、和平与外交事宜。
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同时对薛绍等人来说,自己的命运和今后很多年里的生活都将与西北难分难舍,都与眼前的这一次军事会议密切相关。
“朝廷决议,授命右卫大将军薛绍为新任夏州都督并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持节黜制夏、银、绥、丰四州军政要务并总督四州兵马,并率十万王师不日出征讨伐突厥!”裴炎一本正经的滔滔不绝,“授命薛楚玉为检校丰州都督兼……”
“裴相公,请等一下!”突然有个人站了起来,打断了裴炎的演说。
众皆一惊,看向那人。
薛绍!
武则天眉头一拧给薛绍递眼色,示意他不要造次。
薛绍就装作没看见了,众目睽睽之下站了出来,说道:“裴相公恕我无礼冒犯!但因事关重大,我不得不当面讨问清楚。刚才,我仿佛是听到裴相公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十万王师?”
李多祚等人都在怒气冲冲的互递眼色,个个咬牙切齿的想道——咱们明明有二十万大军,为何平空就给削去了一半?!
将军们满肚子火气,裴炎这位首席宰相被薛绍这样当众质疑与顶撞,脸色也是相当的不好看,眼神里面几乎就要结出了冰渣。
政事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剑拔弩张!
第573章 丰功伟业
武则天是以探望即将临盆的太平公主的名义而来,只和薛绍等人简单说了几句她便告辞而去。 ;临行时她与薛绍约定,明日早朝散后在中书省政事堂,与右卫的众将官一同商议丰州军事。
众将明白,与其说是商议,但因朝廷早已做出了决定,其实更应该说是一个战前动员会。真正的御前军事会议,是轮不到这许多的将军参加的。
临走时武则天把库狄氏留了下来,委托她代替自己留在府中照顾即将临盆的太平公主。
武则天走了。薛楚玉等人没有一个要走的意思,他们有太多的疑问想要在薛绍这里找到答案了。
薛绍看着他们就觉得有些好笑,乐呵呵的把他们请到了膳食堂,置酒宴热情款待。因为协助吴铭训练班剑和女兵而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的安大将军,又重新披挂上阵杀进了薛楚玉这一群男人丛中。而且她用的兵器,是令叱咤疆场的右卫众将军全都闻风丧胆的——大酒坛子。
听说要打仗,普天之下最高兴的女人莫过于月奴。因为只要一出征,那就意味着公子的另外半张床铺基本上都只属于她一个人了。于是菜还没有上齐,月奴就已经喝干了一整坛子剑南烧春,豪气干云而且媚眼如丝,尽情的展现了一回安大将军的独属魅力。
酒至半酣,薛楚玉实在忍不住了,问道:“大将军,我知道有些事情既然都过去了就没必要再提及。但我若不问,就如同百抓挠心!”
薛绍呵呵直笑,“你是指,我在大军演中的战略与战术安排吧?”
“对!”除了薛楚玉,还有李多祚和独孤祎之甚至包括和薛绍同在一方阵营的郭元振,也异口同声的问道。
“看来你们都很好奇。”薛绍笑得更乐了,把酒杯往桌上一顿:“好吧,那我就告诉你们!”
所有人凝神贯注,敬待下文。
薛绍神气活现的正了正色,说道:“其实,从薛楚玉领兵而去、双方对战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离开了帅营偷偷的藏回了家里。公主殿下即将临盆,我每天都在家里陪她。然后,我和那些密切关注大军演的文武百官和市民百姓一样,每天都会派人详细打听你们的军事进展,然后在餐桌之上和太平公主津津乐道的谈论一番。”
“只是谈论?”薛楚玉惊道,“大将军难道没有坐镇家中,悄然指挥?”
“没有!”薛绍双手一摊,说道,“除了时刻陪伴在我身边的郭安这些斥侯,没人知道我回了太平公主府。我也没有发出过一道军令。战前的指挥权,我全部交给了我的幕僚苏味道、刘幽求与钟绍京。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是他们三个在与薛楚玉作战!”
众皆惊愕!
“连我都不知道!”郭元振说道,“我还以为,苏味道等人是得到了大将军的号令,才发布的那些军令!”
“大将军,为何放弃指挥兵马,为何会要消极怠战?”薛楚玉问道。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要问众位兄弟一个问题——大军演的目的,何在?”
“操练兵马、凝炼士气;提高警惕,枕戈备战!”薛楚玉等人答道。
“那么,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薛绍说道,“至于士兵和外面那些看热闹的人所期待的,想要看到我与薛楚玉之间分个胜负,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有害无益的。”
“怎么说?”众人问道。
薛绍笑道:“首先,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很多在战场上用的东西我们不能在军演当中去用。比如薛楚玉没有真正的去杀害我方的将士,这既没有真正打击到我方的军力与士气,也没有让我方的将士真正的奋起血气之勇。再比如,当薛楚玉三军突击连战连捷深入邙山腹地之时,我本可以用山林火攻或是引洛水灌谷以拒敌,但我不能用。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兄弟。”
“没错。当初我率军杀入邙山腹地时曾经反复考察过地形,当时我就意识到,如果大将军在一些地方设伏以待,就算不全歼我军,也至少可以让我寸步难进。但是大将军没有这么做。因为那些防御之法,会极大的杀伤我军。”薛楚玉点了点头,“大将军所言极是,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所以,没必要真的分出一个胜负。在下,明白了!”
“其次,外人看热闹,并非全都怀着好意。”薛绍笑道,“他们就想知道我和楚玉兄弟如果真的打了起来,谁胜谁负。咱们哪能真的兄弟互掐,让他们看这种便宜热闹甚至从中挑拨离间呢?所以,这场胜负还是不分为妙!”
郭元振就笑了,“大将军,你是怕输给二竿子,下不来台吧?”
薛楚玉脸一板,“胡说八道!——大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负皆在他鼓掌之间,胜我如同探囊取物!”
“哟,二竿子还生气了!”郭元振等人大笑。
薛绍也笑了笑,说道:“兄弟们听我说一句真心话,冲锋陷阵我是当真不如楚玉,也不如在座的很多兄弟。但是,这正是我薛绍的自豪之处。所以,这没什么不能说,也没什么不能承认的!”
众人微微一怔,哪有这样在属下面前示弱的上官呢?
薛绍坦然笑道:“兄弟们想一想,如果我身边尽是一群样样都不如我的酒囊饭袋,事事都要我亲历亲为,那我这个大将军还当得下去吗?正是因为我有你们这样一群比我还要能干的手足兄弟,与我肝胆相照与我同心协力,我才能带好这二十万大军。所以,我为我的兄弟自豪,我为我的兄弟欣慰,我壮心不已,我豪情万丈!——我深信,我一定能与我的好兄弟们,开创一番旷古烁今的丰功伟业!!”
“好!!”
薛楚玉等人顿时热血沸腾,全都一同站了起来扔了小杯抡起大酒瓮,大声喝道:“敬大将军!”
“敬——兄弟们!”
“敬——丰功伟业!”
“干!!!”
……
另一边,太平公主由库狄氏和琳琅陪着,在细嚼慢咽的吃着晚饭。听到膳食堂里的男人们在酒后狂言,太平公主摇头直笑,“今天怕是又要喝到人事不省了!”
“我看,驸马难得如此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