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漱好了之后,他们就出门了。
现在这么早,是没有大巴跑的,不过,李铭一家人可不准备坐大巴回老家。
今天正好李铭的二叔要回老家,正好可以坐他的车。
李铭的二叔并不是他的亲二叔,算是一个堂叔,也是落角村子里面的。
落角村的人不是姓李就是姓吴,几乎都是亲戚关系。
李铭的这个二叔是在高阳工作的,这次也是回家过年,不过昨晚回来得太晚,就没有赶回老家,而是先在李铭家这里住了一宿。
这也让本来昨天就准备回落角的李爸爸决定等着今天和李铭的二叔/无/错/小说 m。quled。com一起坐车回去。
这样也可以省一点坐车钱,加上坐小车总是比和大家挤大巴要好许多。
特别是临近过年的这段时间,就算是查得严,那些跑大巴的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多拉些乘客。
李铭就曾经亲生经历过一辆大巴拉近四十位乘客过。
那滋味,包管你终生难忘,就算是不晕车都会给你搞晕车。
要是有人在车上吐了,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一片效应。
虽然,每年被逮到罚款扣车的不在少数。可偏偏还是架不住有人为了利益甘冒风险,还抱有侥幸心理。
除非不得已,要不在这段时间,李铭还真的不想做大巴车。
李铭的二叔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也不清楚,只是知道自己的这个二叔是做生意的,也是落角村里面走出来混得最好,家中最有钱的一个。
不过,他的二叔人看起来却是很瘦,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久经酒场锻炼的人。
在车上。说的都是一些闲话家常的。
李铭的二叔也问了一下李铭。
李铭发现,长辈问你一般都是你是学生的时候就问你学习,你不读书了就问你工作。
好像从来都没有变过。
李铭的二叔就问李铭工作的事情。
在知道李铭也在高阳之后,二叔就对李铭是干什么工作的很感兴趣。
用李铭二叔的话来说,李铭还年轻,不读书了就应该找个工作,最好出去闯荡闯荡,就算找不到什么钱,见识见识也好。年轻就是资本!
当然,还有就是问李铭有没有女朋友,多久结婚。
这些个问题都是让李铭有些头疼。
所幸最后还是蒙混过关,最主要的是。这些问题还没有等李铭回答,他的老爸老妈就给他说了。
李爸爸和李妈妈以为自己很是了解李铭的一切。
可惜的是,他们所了解的也只是表象而已。
在听到李铭现在几乎是每天待在家里写小说。
二叔就对李铭说:“李铭,写小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懂,也就不发表什么意见了,而且听这个样子。你在这方面发展的也不错,不过,我还是认为,你应该多出来走动走动,不要一天闷在家头,出来多接触一些朋友。”
“接触社会,你现在也在高阳,要不这样,等过完年你回高阳,有什么想出来的想法,你也可以来找我,我帮你找一个锻炼人的工作”
锻炼人的工作,李铭绝对是不想去的,在他想来,自己的那十年就够锻炼人了,他可不想继续去锻炼了!
不过,他也知道,长辈这样是对你的关心。
李铭只能点头:“好的!”
聊着聊着的,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落龙。
落角实际上是属于落龙的,只是它只是落龙十数个小村庄的其中之一。
从落龙到落角,有一条马路接通,不过,这条马路太烂了。
李铭估计,说不定这条马路存在的时间比自家老爸的年龄都还要大。
他也曾经听说过,乡政府和村政府准备重新翻修这条路段,可惜的是,多年以来,一直只闻风声,不见动静。
李铭很怀疑,这条原始的过道是否会一直存在下去,以供后人观雅和行走。
路烂到什么程度,只看李铭的二叔每次从这段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头疼和心疼车子就知道了。
正好,遇到了一段爬坡的路段,坡也没多高,只是五六米,三十度左右的斜角,可是,这车偏偏就爬不上去。
发动了几次之后,还是不行,李铭的二叔只能无奈的对着李铭一家人说道:“二哥,看来要着麻烦你们先先去一哈了,车子的底盘好像刮到石头了!”
李爸爸很是理解:“好!”
然后二话不说就下车了,李铭和李妈妈也是。
一下车,看着这凹凸不平的路段,东高一点,西低一点,前面和后面也是,那里一个坑吭,这里一个洼洼的。只比一些山间的小路好一点的路,李铭也只能摇头。
李铭一家人下车之后,车的重量减轻了一些,底盘也稍微变高了一点。
刚刚好够过前面路道上出现的一块石头。
不是李铭他们死脑筋,没有想到把那些凸出的石头扔开。
而且那些石头本身就是这路段的一部分,已经和这路合为一体了,根本就不易搬开。
等车过了这一小段,李铭他们才上车。
一路戚戚,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
李铭下车了之后,看到这比起城市来说还很落后的村子,心中充斥的慢是亲切和熟悉。
这么多年了,村子还是那样,还是一点变化也没有。
李铭记得,和他小时候的记忆还是一模一样。
这里既没有城市的噪音,也没有城市里面的污染。
山清水秀,就像是一个远离纷闹的世外桃源一般。
除了那些牵引电线的电线杆之外,这里完全看不到一点城市的痕迹。
落角村就几十户人家,还不到一百户,几乎家家都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有些房子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还有这更加古老的泥土房。
村子中最为少见的就是用水泥钢筋起的平房了。
李铭在上学之前,几乎所有的记忆和童年都是在这里度过。
这里的空气之中都带有着淡淡的泥土芳香,当然,还有着一股牛屎味。
谁叫李铭下车的这处离一处养牛的牛槛不远呢!
在附件的村民都注意到了闯进村子里的车子。
一看到李铭一家子下车,就有人打着招呼道:“永忠,回家来了!”
李爸爸应道:“恩,回来了!”
虽然李爸爸从十多年前就一直住在县城去了,但是只要每次回来,村子里面的人遇到几乎都会说一句:“回家来了!”
似乎在他们的理解中,这里才是李爸爸的的家。
李爸爸也是如此认为的,县城那里是家,这里更是家。
有女的看到李妈妈,也是说道:“幺聪,回来了!”
对于这个称呼,李铭一直以来的理解都是这是自家老妈的小名。
当然,他一直都不知道,这个小名是该写‘幺聪’还是‘幺从’,有或是其他的‘yao从’。
反正,不只是李铭不知道,就连他的老妈也不知道,反正从小李铭的公公和婆婆还有熟悉的亲友们都是如此称呼李妈妈的。
李妈妈也上前去和自己多年前就熟识的朋友开始聊天了。
在和李爸爸结婚的时候,李妈妈在开始的那几年可是一直住在这里,还帮家里种地。
就在李铭的记忆中,他自己小时候还帮家里看过猪呢!
有时候,李爸爸和李妈妈还把这些事来打趣李铭。
说李铭长大了一点都不可爱,不像小时候一样还会帮大人看猪种地。
虽然,你也不要指望一个小孩子能够真正的帮上忙。
可是,这并不妨碍李爸爸和李妈妈每当想让李铭做事情的时候,就提一提这事。
每当李铭听到自家老爸老妈突然说起这事,就明白了,他就会直接说道:“行了,那你们是想让我做什么!”
然后,一般情况下,李爸爸和李妈妈都会让李铭去洗碗。
或者是跑跑腿什么的。
李铭的二叔也把车子停好,走了下来。
这个时候,和李爸爸聊天的那几位也纷纷和李铭的二叔打着招呼。
在聊了几句之后,大家都各自忙自己的去了。
没有人是闲着的,要不是正好遇到李铭一家还有李铭的二叔回来,村民们也不一定会停下来和他们说上几句。
现在还是早上,正是一天之中最为忙碌的时间。
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农活了,但是还有着其他的许多事。
周围的几个村民都纷纷离去,李铭也跟着李爸爸还有李妈妈一起向自家在村子里面的老房走去。
李铭的二叔也和他们一道,李铭的二叔家就离李铭家不远,正好走一条道。(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 ;压岁钱
来到了一处完全是用木头起的房子,屋顶是用黑色的瓦片搭起的,中间一个大门,里面就是瓦房最大的一间房,在里面供奉着神位和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两边才是住人的地方。
在大门的两边,还有这两个小门,正是供人居住的房子的门。
在瓦房的右边,连着一个小平房。
这里正是李铭的老家,那个小平房还是当年李爸爸和李妈妈结婚之后李爸爸和李妈妈一起一砖一瓦的起起来的。
李铭小时候就是住在那里面。
到了地方,门是开的,可是却是没有看得人,想来是忙什么去了,要不就是还在家中没有出来。
李爸爸就在这个时候对李铭的二叔说道:“老四,在这点坐哈!”
李铭的二叔说道:“二哥!一哈再来,我先回家去看我老爷老妈,昨天就跟他们说过今早回来的!”
挽留了几句,李爸爸也没有继续再挽留。
李铭倒是没有待在外面,而是在李爸爸还在和李铭二叔说话的时候就直接走了进去。
或许是因为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从左边的老瓦房里走出了一个中年妇女,有些瘦,看上去有些单薄。
她看到了率先进来的李铭,李(无—错)小说m。quledu。 com铭也看到了她,说道:“伯娘!”
她正是李铭大伯的妻子。
看到是李铭,她也说道:“是幺铭来了,你爸爸妈妈呢!”
她说话有种不同于别人的节奏,语速也有些慢,不过,从小到大,李铭都已经习惯了。
“他们在外面!”
事实上,不用李铭说,她也听到了李爸爸说话的声音。
她走了出去。说道:“二叔,二娘,你们来了!吃了少午没得,我先煮面条给你们吃!”
少午是当地的方言,一般是指吃饭的意思,主要指午饭,不过有时候也可以用在早上。
李妈妈说道:“大嫂,不用了,我们从家头来的时候就已经吃过早餐的了!”
李爸爸也问道:“大哥和老妈呢?”
李铭的这位伯娘还是用着她那独特的语速和节奏说道:“你哥去挑水去了,妈妈上二。奶(一声)家去了。”
“哦。李兴鹏和李兴平呢?”
“兴平出去了,小鹏还在睡觉!”
……
在家待了没有多久,李爸爸就出去。
这次出去,李爸爸是有事,而李妈妈则是和李铭的伯娘在聊着天。
当然,她们也没忘了去猪圈之外往里看了看。
或许有些俗气,不过农村人都这样,今天本来就是来杀猪准备过年的,那么肯定就要先看一看。
事实上。李铭也弄不清楚,她们是怎么看出那头猪好,那头猪不行,好像所有农村出来的都有这样的技能。
可惜的是。李铭自己完全就看不出来。
李铭有时候真的感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真是太厉害了。
李爸爸则是连续去了好几家村子中的人家去。
每次停留的时间不多,有时候或许是聊几句。有时候或许是会多说上几句闲话家常,之后才离去。
当然,走之前。李爸爸都和和这些人约好一个时间。
这些人都是村子里面那些杀猪的老手,一般那家要杀猪,都是会叫上这些人。
说是杀猪匠,可偏偏他们又不是职业杀猪的,可偏偏他们又是最会杀猪的那批人。
每年当中,村子中的那些猪几乎都是他们杀的。
这些人一般都是已经四五十岁左右的。
家中一般都备齐杀猪的工具。
李爸爸去这些人家的时候,他们几乎都在用磨石在磨着自家的工具。
早在先前的时候,李铭的大伯就已经跟这些人说过了,他们也知道今天李铭家准备杀猪,所以都在准备。
只是他们也不知道李铭一家什么时候才来,所以才没有一大早就来到李铭的大伯家。
陆陆续续的,一个又一个的人开始向李铭的老家这里聚集。
就连李铭的奶奶也回来了。
和李铭奶奶一起来的还有李铭的二爷爷和二。奶奶。
李铭的二爷爷和二。奶奶就是李铭二叔的父亲和母亲,李铭的这位二爷爷和李铭的亲爷爷是堂兄弟。
在李铭的爷爷去世之后,他家就一直很是照顾李铭的爸爸还有大伯。
所以两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好。
甚至,为了减轻当初因为李铭的爷爷去世而失去一个顶梁柱的李爸爸一家人的负担,他们还收养了李爸爸的一个姐姐。
李铭一一礼貌的喊道:“奶奶,二。奶,二爷爷……”
李铭的二爷爷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和李铭说话,只是和那些来此准备杀猪的人们讨论着。
二爷爷是一个个子高,但是人有些偏瘦的,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
他并不像其他村子里面的那些老人一般爱吃叶子烟,也就是俗称的老皮烟。
农村的老人们一般都比较钟爱地里面种出来的那些晒干了的叶子烟。
他们的烟斗也都是用树根或者是竹根做的。
就比如李铭的大伯就很喜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