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色(完结)-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秀色》


作品相关 人物表

    【上官家】

    上官嵘——亳州知府任上去世。

    +老夫人韩氏=上官鸿

    上官鸿——字奉直。梧州同知,升任庆阳知州。

    +冯氏(玉容,在任9年)=长子上官熙(14岁)+长女上官青蔷(12岁)

    +王氏(婉娘,在任2年)=三女上官青黛(5岁)

    +小冯氏(叶容,在任近4年)=四女上官青薇(3岁)+三子上官煦(肚子里待出生)

    +柳姨娘(含烟)=二女上官青莲(10岁)+二子上官杰(8岁,目前就是个打酱油的人名)

    【王家】

    王赣——江宁知府,上官青黛舅父。

    +宣氏=长子王阳(16岁)+四子王陶(10岁)

    ——*——*——

    (持续更新中。。。。。。)

作品相关 关于最新第32章BUG说明

还没细读,就发现了个大BUG,说青黛舅母没女儿,顺手连外祖母一起加进去了。狂汗,我改了,估计要过好几个小时,系统才能改过了,发给说明,其他不影响大家阅读!为偶的粗心大意道歉~~~

作品相关 上架说明

    本文明天(3月1日)上架,这是月梢在起点上架的第4篇文。

    开文前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成了沿袭上次的题材,走种田宅斗类,沾了技术流的一点边(女主业余搞点古董鉴定,呵呵),文风走轻松舒畅路线。希望能给读者新鲜感和不一样的感受。

    PS:但愿喜欢我的读者也能够同样的欣赏它。

    (以下部分引用峨嵋友情提供的上架说明,这也是广大作者上架心声,盼聆听~~~感谢的话。。。。。。省略500个字,请大家原谅我懒惰)

    每个作者都祈求上架后订阅成绩出色,收入是很重要的一项,更重要的是收入背后代表的读者的认可。

    一直认为,所谓的叫好不叫座,只是因为作品没有能真的打动更多人,让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赞美这部作品。

    我非常庸俗地期盼我的每篇文都能叫好又叫座,这要靠各位亲爱的读者们!

    请大家支持正版阅读,你们的订阅是我笑着努力坚持到底的最大动力。

    喜欢养肥存文的亲们,高抬贵手点一下【设为自动订阅】,你想看的时候随时看,无限感激。

    大家可能不知道,连载期间和完结后的订阅分成收入相差很大一截,连载期间的订阅,作者最多每千字可以得到1。4分,完结后订阅,作者每千字只有1分收入(看看这个悲催的以分为单位的收入,蹲地画圈圈)。

    最重要的是,订阅数越多,我的更新动力会更大,主站大神们为啥能三天两头爆发日更万字?因为人家的新章节订阅数也是以万为单位的!

    不得不说关于盗版的问题……

    我知道因为充值不便、登录麻烦、账号安全、网站不稳定等等原因,会有不少人坚持看盗版。

    如果要看盗版,请你们静静地看,不要理直气壮大肆宣扬为盗版打广告又或公开散发盗版文档。

    将来有可能的话,请你们尽量支持正版,回头补订阅也罢,购买实体书也罢。

    实在不愿意花钱的,请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作者评论、点击、收藏、推荐票。

    手打贴图的各位,请保留作者的信息与正版连载地址,尽量不要同步更新,那对于作者来说,真的很伤!

    PS:请不要以读正版很花钱为理由投奔盗版,峨嵋的文包括我的文迄今为止就没有一本订阅月消费超过4元的……泪奔,买个雪糕都勉强,进网吧蹲不到2小时要被踢出来。

    偶已完结的文偶也不举列子说明总价了(因为偶的文都没峨嵋的长,所以肯定没她的贵,偶就不再重复计算了)

    然后同样引用并修改峨嵋的话:苦口婆心完毕,拖着偶的多愁多病身(常年过敏性鼻炎+哮喘),尽人事码字,后面不听天命,全由你们决定。

    ——*——*——*——*——*——*——*——*——

    偶的完结作品顺道晒一下:

    'bookid=1810385;bookname=《古代调香师》'

    'bookid=1444370;bookname=《宋朝完美生活》'

    顺便把友情提供偶上架说明的峨嵋大人的新书晒晒:

    'bookid=2136108;bookname=《娥媚》'

第一卷 挥挥小手送亲人 第一章 过招,甩包袱

    淡淡的白烟一丝一缕地透过青瓷刻花草纹香炉顶的孔洞袅袅而出,气息清劲却不失细腻圆润,只是细品之下会发现尾调略带辛辣,给人凛冽之感。

    上等白檀香,气质高华,乃是佛家上品香供。

    只是她素来不喜,这气味虽然清雅却透着无限疏离,一如佛龛里供着的菩萨,淡漠清冷,永远一副冷眼看尘世的模样。冯叶容不禁想起小时候寄住在庵里的日子,娘日日焚香祷告,除了冷眼嘲讽,什么都没换回来,到最后还赔上一条命,从那时起她再不信什么菩萨,只信自己。

    冯叶容敛了心神,偷眼瞄了瞄上首捻动佛珠的老夫人,暗忖,再过不久就能摆脱眼前这尊大佛了,眼下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岔子。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小腹,幸好早有防备,没让姓柳的贱人抓住了把柄。

    静默了一刻,老夫人忽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睁开半闭的双目,目光掠过冯叶容,浑浊的眼底似乎划过一道精芒,嘴上却轻叹道:“不管是对哥儿、姐儿,你小心应付是没错,却不该一味宠纵。你是读过书的,也该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有些事做过了反倒会让人误会。”

    这话说得可是别有深意。做人家后妈的,善待夫君前妻留下的孩子,人道你是贤良淑德;但一味娇惯,任其施为,不加管束,人家会说你是心思深沉,为自己的孩子铺路。

    嫁入上官家近四载,冯叶容如今膝下只有一女,但谁保证她以后不会有儿子呢?何况现在……

    冯叶容抬起头,面露惶恐之色,开口道:“母亲教训的是。确是媳妇的错。媳妇进门后这是头次搬家,还是去庆阳那么老远的地方,光顾着筹算上路的事宜,疏忽了几个孩子,实在该罚。”

    “算了,事都已经出了,好在没闹出什么大乱子来。”

    老夫人这一说,冯叶容顿时松了口气,却听老夫人又继续问道:“听说这几日你免了柳氏和几个孩子的请安,可是身子不适?寻大夫看了吗?”

    冯叶容暗惊,“谢母亲关心,儿媳无事。只是刚过完年老爷的调令就来了,赶着要启程,一大堆子事情要忙,所以免了他们早起请安。”

    “没事就好。这当口你要是病了,没人张罗搬家事小,耽误老爷上任可就不妥了。”老夫人点点头,又道,“头前我曾给老爷提过,要将黛姐儿养在我身边,老爷说孩子小,怕我劳累没应承。我原想着过两年再说,结果赶上老爷升迁,我这身子暂时没法起行,就想着把黛姐儿留下。本打算等老爷这两日交接完衙门里的事,再跟你们提提黛姐儿的事,不想今儿就出了事,瞧黛姐儿那样就算能下地,起码还得将养四五个月。你们启程在即,一路颠簸,我怕孩子受不住,这次去庆阳,黛姐儿就别跟着了,留在我身边。”

    冯叶容暗喜,面上却不敢表露,为难道:“您老身子骨自去年入冬就不爽利,庆阳地处北地天气冷,大夫说不适宜您养身子,这才定了暂时留在南边。媳妇不能在您老跟前尽孝,怎好在将黛姐儿留下让您操劳?”

    老夫人并未对冯叶容的“关心”表示出异常欣慰,只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你无须自责,这事原就是我定的。熙哥儿、杰哥儿都大了,庆阳虽远,但出过十来位翰林,人才济济,老爷在任上更好请先生。莲姐儿那边自有柳氏看顾不必你多操心。蔷姐儿、黛姐儿不是你肚子里养出来的,名义上却都是你的闺女。你跟蔷姐儿因着玉容,关系自是更近一些。这几年,她也跟惯了你。过去庆阳那边杂七杂八的事不会少,你自个身边还有薇姐儿要养,再加上蔷姐儿,就别再为黛姐儿费神了。”

    “这……”冯叶容不敢抗拒婆母,又不好正面反驳,犹豫道,“您当初是怕老爷无人照料,不让媳妇和柳姨娘留下。要不,媳妇还是……”

    “定了的事就不必来回折腾了。”老夫人摆摆手,“人老了念旧,比起那庆阳人生地不熟,没个说话的人,梧州离本家近,妯娌姊妹都在左右,方便走动。再说了,荣禧堂丫鬟婆子一大把,又有朱嬷嬷在,还怕养不了个孩子。你还是操心搬家的事吧,老爷那里我自会去说。”

    老夫人的话带着不容质疑的味道,冯叶容乐得甩了个包袱,不再多言,便顺着老夫人的话头应下了,“那黛姐儿以后就劳烦母亲了。”

    “嗯,明儿我让人接黛姐儿过来。你手里杂事多,不必在我这里伺候了,下去吧。”

    “是,儿媳告退。”

    冯叶容离开荣禧堂回了集雅居。

    挑了帘子进门,赖嬷嬷赶忙迎上来,扶着冯叶容坐下,“夫人,如何?老夫人怎么说?”

    “教训了两句,最后说要把黛姐儿留在身边养。”冯叶容放低了声音,“刚刚在荣禧堂害得我虚惊一场,生怕老夫人知道了,开口要我留在梧州。”

    赖嬷嬷面色一松,“今儿这事只怕是岚月轩那位下的套儿,趁着要去庆阳,集雅居的人刚好换一换。”

    冯叶容点头赞同,“嗯!这院子里的人是该整整了。上晌多亏你拉住莲姐儿,不然我这胎怕是保不住了……”

    赖嬷嬷笑着说:“那是夫人您吉人天相。这行程定在三月,刚好过了三个月,胎也坐稳了。路上小心些,定能顺顺利利到庆阳,给老爷添个哥儿。”

    蹙着的眉头微微展开,冯叶容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腹,唇角含笑道:“黛姐儿和蔷姐儿怎么样了?”

    “三姑娘醒了一会儿,人懵懵懂懂的,进了小半碗粥又睡了。大姑娘一回屋就在房里砸东西,众人劝了一阵,才消停下来。”

    “西院那帮小蹄子没个顶用的,让银红去那边看着,今晚别再出什么岔子了。明儿老夫人派人来,赶紧送过去。”冯叶容想了想,站起身,“走,去看看蔷姐儿。”

    “夫人,您这是……?”赖嬷嬷不解,论理应该先去看看病着的三姑娘,怎么还想着去看闯了祸的大姑娘。

    冯叶容眼尾一挑,微微笑了笑,“小孩子在老夫人那里受了委屈,我这做母亲的总要开解开解。”

    赖嬷嬷会意,打发了银红去三姑娘房里,自己陪着冯叶容往东进走去。

    那厢,丫鬟银红得了赖嬷嬷的吩咐,径直穿过角门往集雅居西进去了。

    暮光流彩,倾泻在那覆雪的青瓦上,熠熠之色如琉璃烁金,让这清冷冬日添了几许温暖的色调。

    银红踏进院子,抬眼一瞧,一时有些怔然。

    辉泽下,浓密的睫毛泛着淡淡的金色,弯月阴翳下深如墨夜的双眸失了焦距,空洞中透着淡淡的迷惘,一抹萧索的笑意危悬于唇角。在她转头发现有人在院中的一瞬间,那笑容忽地失了踪迹。

    银红眨了眨眼睛,对面那张柔弱的小脸透着病态的青白,紧咬着唇瓣显得有些紧张,两只小手抓着蓝布棉门帘,望着自己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三姑娘还是原来那个懵懂柔弱的小孩子,好像没什么变化?刚刚定是因为阳光明晃晃的,刺得自己花眼了。银红轻轻甩了甩头,随即四下望了望,脸色一沉,三两步走到屋门前,抱起站在门口的小人掀开帘子进了屋,“姑娘怎么穿这么少站在门口,仔细再受了风。”

    一进屋,银红又是一愣。炭盆里的火不知几时已经灭了,寒气上来有些渗人,屋子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

    银红一肚子火发不出来,抱着三姑娘放在床边,摸了摸被窝,还带着热气。她赶紧解了三姑娘外罩的小夹袄,将小人塞进被窝里,掖好了被角,抚了抚三姑娘的额头,奇了,竟然不烫了。银红暗自祷告,阿弥陀佛,可别再烧了,不然明日没法跟夫人、老夫人交代。

    “姑娘,方嬷嬷呢?”银红收回了手。

    三姑娘往被子里缩了缩,眨眨眼睛,想了想,半晌才嘟着小嘴小声说道:“嬷嬷,端药。”

    听着软糯娇弱的小声音,再对上那双怯生生水汪汪的大眼睛,银红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口气太生硬吓到了孩子,不禁放缓了脸色,压低了声音,“双儿、环儿呢?”

    三姑娘不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这群小蹄子,姑娘还病着,竟跑得不知人影儿……银红心中暗骂,然后笑着对三姑娘道:“奴婢去耳房给姑娘倒些热水,喝了暖暖身子。”

    “嗯!”三姑娘轻哼了一声,身子又往被窝里缩了缩,被子蒙着半个头,像是真有些怕冷。

    银红又帮她掖了掖被角,转身往门口走去,嘴上轻啐了一口,“这帮小蹄子,看我待会儿不收拾你们。”

    银红走出房门的一刻,床上躺着的小人动了动,小脑袋探出了被子,坐起身朝着门口瞄了一眼,随即长舒了口气,仰面又躺倒在了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床帷,僵直着身子做挺尸状,小嘴嗫嚅道:“倒霉催的,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啊?”

    ——*——*——

    新书上传,求收、求票!

第一卷 挥挥小手送亲人 第二章 上官府里的那些事儿

    冬日昼短,午后阳光最是惹人亲近。

    透过大窗,阳光照在红木美人榻的如意云头牙板上,那嵌着的花草螺钿便跃动起五彩斑斓的光点,细碎如繁星,多了几分迷幻之色。

    榻上铺着上好的大红织锦缎面棉褥子,厚实温暖,青黛软骨头一样窝在褥子里一动不动,背对着窗口,让阳光把自己的小屁股晒得暖烘烘的,整个人昏昏欲睡。

    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青春”常在,可要是亲身经历一次“返老还童”,还真得有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便经过魔鬼老板的千锤百炼,青黛的抗打击能力大幅度提升,经受住了自己“缩水”现实的考验,认命的同时,对这陌生的新环境还是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于是,从那间冰冷的房子挪到荣禧堂东厢大屋养病开始,青黛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人前装傻,人后睡觉。美其名曰:以不变应万变。

    一来身子差爱瞌睡,二来睡不着时能偷听丫鬟、婆子闲磕牙。这十天听下来,过滤掉鸡毛蒜皮的琐事,余下的有用信息足够出本集子,名唤《上官府里的那些事儿》。

    例如,她这辈子改了姓,但名字还跟前世的一样叫青黛,在家里的姑娘里排行老三,在上官鸿的六个孩子中行五,芳龄五岁。亲娘本家姓王,闺名婉娘,是上官老爷第二任夫人兼第一任填房,生青黛时难产死了。而如今的夫人小冯氏则是上官老爷原配大冯氏的妹子,其中的爱恨缠绵、感情纠葛,估计已经被上官府里下人私下传颂了不知多少个版本了,青黛忽略不计。

    适逢上官老爷升了庆阳知州,全家人要举家搬迁之际,上官青黛这个有爹生没娘爱的可怜孩子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大冯氏所出的大姑娘推进了池子里,大病了一场,然后她沈青黛就穿来了,因为身体缘故被老夫人留在了气候宜人的梧州,不用随大队人马千里迢迢地去北方……

    现在,青黛又在努力汲取阳光,酝酿睡意。

    不想,内间的帘子动了动,有人走了进来。

    “辰时才起,没一个时辰怎么又睡了?”

    “姑娘还小,遭了一场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