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色(完结)-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家里乱的很,夫人在给爹收拾行装。嫂子这里倒是不见忙乱。”

    曾氏告诉青黛说:“上回范大人急招你大哥回京,说的就是此事,让你大哥心里有个准备。我早几日就把行礼收拾好了。”

    青黛没瞧见芳华,问道:“咦,芳华呢?”

    “我娘派人来说想她,接回伯府去了。”

    “我说今儿你院子里怎么这么安静,原来小丫头不在家。”

    两人正说话,王陶回府了。曾氏去了外院查账,留了青黛和王陶说话。

    青黛递给王陶一杯水,“小表哥,不是八月才入翰林院,今儿这是去了哪里?”

    王陶喝了一大口,笑着说:“刚去了成国公府,跟郁大哥借了两本书。你怎么过来了?”

    青黛道:“我听说大表哥要随驾出巡,特地过来恭喜一声。到了年末,大表哥在翰林院满三年了,也不知明年是外放还是入部?”

    “范大人的意思让大哥出外历练历练,爹的意思是想让大哥在六部寻个差事,留在京中。大哥的意思,爹十一月会回京述职,到时候再商量不迟。”

    青黛一喜,“舅舅要上京?那舅母、外祖和外祖母他们也跟着来吗?”

第三卷 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八十六章 再议

    第八十六章 再议

    求正版订阅,求推荐票票,求小粉~~

    ——*——*——

    王陶回说:“二叔今年已届满,要回京待考,祖父说今年到上京来会会老朋友顺道过个年,留了二哥和三哥在江宁看家。”

    “太好了”听到这个消息,青黛着实高兴,“二舅舅我还从来没见过呢”

    望着青黛的笑颜,王陶轻轻一笑,“二叔的性子比我爹还随和,你又乖巧懂事,他见了你准保喜欢。”

    “嘁——”青黛嗔了王陶一眼,“去成国公府借了什么书啊?”

    “是朝中邸报合集和郁大哥收集的部堂们所书精彩策论。”

    王陶见青黛不感兴趣,又道:“郁大哥书房里的书品类繁多,还有好些杂书和侠客游记,是郁大哥这四五年四处收集的,好些孤本珍品。我知道你喜欢看那些,等下次有机会去时,我帮你借两本。”

    “难怪那次在书局他会对那些书那般熟悉,后来还送了我那本孤本,害得我赔了两方极品端砚。”

    青黛喃喃自语,王陶不明所以,“什么孤本?”

    青黛笑着摇摇头,“小表哥,你不必操心我了。天下的书哪里看得完,要借书便要欠人家的人情,我可不想欠人家的人情。”

    王陶听罢,“好,就依你”

    ……

    七月十六,皇帝出巡,上官鸿和王阳也跟随离开。没几日,青黛就接到亭嘉的帖子邀请她去忠毅侯府做客。青黛本不大想去,正寻思着找个什么理由婉拒,结果祁珍半路杀到了上官府,死乞白赖地非要她陪着一起去。青黛耐不住祁珍求肯,陪她一道去了。见了亭嘉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和华韶彦都陪同圣驾一起出巡去了,祖母、婆婆陪着太后去了南山行宫。听到华韶彦离开了,青黛大大松了口气。

    亭嘉笑着打趣道:“怎地听见我家三叔走了,你好似松了口气?上次瞧着祁珍怕他,没见你如何啊?”

    青黛撇嘴道,“什么松了口气?你看错了”

    祁珍不服气,“他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我怕他作甚”

    亭嘉看着祁珍,“你既然不怕他,那你瞧着他如何?你家里不正忙着给你张罗婚事,实在没找到合适的,凑合着跟我做个妯娌如何?”

    祁珍直摆手,“别别别,用青黛的话说,你家三叔长得是好,可却不是我的菜上次在秦家,你婆婆不是瞧上秦家三姑娘和张十姑娘了吗?”

    “快别提了。”亭嘉摇摇头,颇有些无奈道,“说起这事,我婆婆一肚子气。她最后相中了秦家姑娘,结果刚通过陈太公媳妇探了探口风,被秦老夫人给堵回来了。”

    “既然这事不成了,那我也不怕说句实话,秦姿可不是个简单的,到了你家和你那二弟妹一起,啧啧,你可有的受了。”祁珍眼睛转了转,拍了拍青黛肩膀,“亭嘉,我给你出个主意,你看咱们家青黛性子好啊,人又聪明,比起秦姿除了出身上差一点点外,其他可都不比她差。你要选妯娌就该选青黛这样的”

    “浑说什么你少给**心了我才几岁,还不到找婆家的时候”青黛推搡了祁珍一把。

    亭嘉望着两人,掩面轻笑,“谁说不是呢。青黛,你要是大上几岁就好了”

    “你们再这样,我可生气了”青黛剜了两人一眼,嘟着嘴轻哼道。

    亭嘉冲祁珍摆摆手,两人不再笑了。青黛这才问亭嘉,“不是还有张十姑娘吗?”

    “我婆婆嫌人家性子太柔,所以没定下呢……说是等公公随驾出巡回来再说……”

    青黛不想再提华韶彦,于是挑了话头说到别处,亭嘉和祁珍被她引去了注意,顺着她的话闲聊起来,倒是没再讨论华韶彦的婚事。

    ……

    十月中旬,天凉了,皇帝出巡三个月后回京了。上官府里的女人们盼了三个月,终于把上官鸿盼回家了。上官鸿风尘仆仆归家来,但脸上的笑意却是掩不住的,走时候带了一箱的东西,回来却是三只箱子。

    “这两箱是皇上这次表彰我治水有功赏赐下来的。”

    小冯氏和柳氏皆是满脸喜色,福福身,“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老夫人亦是欣慰,“都别在这里站在了,赶紧回院吧,晚些时候都到荣禧堂来吃饭,给奉直贺一贺。”

    用了膳,上官鸿说了些出巡时的见闻,看了眼一旁坐着的柳姨娘和青莲,“这次出巡大理寺少卿潘大人与我说起,他一同宗子侄父母早丧,他怜其才学,一直寄住在他家中读书。今年春闱中了进士,明年外放到通衢县做县令。因经年读书未曾考虑婚配,今年二十有二。潘大人的意思,想给他寻门合适的亲事,等完婚后再行赴任。”

    “老爷的意思是想与潘大人结亲?”小冯氏瞥了眼上官鸿,心中冷哼,出了趟公差竟还惦记着柳贱人和她的女儿。

    上官鸿说:“路上人多口杂,我是随口一问,并还与潘大人没说定,孩儿想回来问问娘的意思。”

    老夫人听罢,颔首道:“听你这般说,倒是门不错的亲事。那潘家公子虽有才学,但脾气品性如何,还得再寻人打听打听。”

    母子俩一番谈话,就此敲定,只等探问了潘家公子的性情后再做议定。

    自始至终,小冯氏想插口却被上官鸿拦住,只得悻悻闭嘴。柳氏一直耐心听着,倒是对这潘公子十分满意。青莲看着柳氏的神情便知她对这位潘公子印象不错,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虽然上次马夫人侄子的事答应了柳姨娘,不再随便挑剔,但她心里始终隐隐有些不平。

    转眼到了十一月,上官鸿那边消息打听得差不多了,回了老夫人便与潘大人通了通气,潘大人倒也热心,还专门请了上官鸿到府上,凑巧碰上了那位潘家子侄。上官鸿回来后与老夫人形容话语间,对潘家的这位公子颇为满意。两家便口头上敲定了此事,因为时间仓促,所以商议待过完年后再请媒人行问名纳吉之礼。

    月末,王赣一家到了京城。老夫人、上官鸿和青黛专程跑了趟荷花胡同,见了王老太爷、老夫人和王赣兄弟。

    上官鸿与王老太爷、王赣兄弟叙话,老夫人和青黛被曾氏引着到了王老夫人屋里。

    门口丫鬟报说青黛来了,王老夫人便从热炕上下来,“黛丫头,快快,让外祖母瞧瞧。”

    “外祖母——”青黛扑在王老夫人怀里,“青黛好想外祖母。”

    老夫人身后站着的**,看了两眼王老夫人怀里的青黛,笑着说:“我说母亲盼星星盼月亮要盼个什么人,原来这么个钟灵毓秀的小仙女。”

    宣氏应和道:“弟妹这话说得对。三年没见,咱们家青黛越长越像小仙女了。”

    青黛被这两人说得不好意思,从王老妇人怀里退出来,望向刚才说话的**,那**身着紫色团花褙子,年约三十四五岁,方脸,浓眉大眼,笑容爽朗可亲,让人心生亲近之意。

    “来,这是你二舅母。”

    青黛上前给王彰的妻子方氏见礼,方氏拉着青黛手上下看看,自顾自点头,“黛丫头生得好,说了人家没有?若是没有,配给我们家阮哥好了。”

    “去去,你个口没遮拦的破落户,见了哪家姑娘好,立马就要说给你儿子。”宣氏从方氏手里拉出青黛,“人家姑娘脸皮薄,你怎么当个面说这些事?再说了,凡事有个先来后到。黛丫头五岁时我就说了,她若要做咱们家的媳妇,也该先说给我们家陶哥才是。”

    这俩妯娌说话调笑,倒让青黛红了脸,这二舅母怎么也和大舅母一样,拿这些事开玩笑。

    王老夫人见状,笑着指着两个争执的儿媳妇,“去去去,你们俩打趣玩笑无妨,别当着孩子的面,看我们家小青黛都脸红了。”

    方氏倒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转头扶住上官老夫人,“老夫人,你看我们这一辈,婧娘早嫁,婉娘年幼,几乎是两个哥哥捧大的。我和嫂子都没女儿,小辈就青黛一个闺女,我和大嫂可是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夫人您膝下孙女多,若是把黛丫头嫁到我们王家来,我们准保都当亲闺女一般看待。”

    上官老夫人听到这话,朗声笑道:“看来我们家青黛还是个香饽饽。青黛啊,再过两年,祖母就把你嫁到王家如何?你选四表哥还是五表哥?”

    “祖母,您怎么也拿孙女玩笑啊?”青黛双颊绯红,嘟着嘴不满道,“你们再说,我可恼了”

    众人看着气鼓鼓的青黛一阵哄笑,王老夫人瞪了两个媳妇,只管拉着青黛到自己身边安慰几句,又与上官老夫人说了阵闲话。

    王陶带着王阮过来了。

    青黛见礼后,王阮就笑应道:“早听四哥说姑姑家的妹妹生得极好,今日见了还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王阮比王陶小一岁,生得宽眉阔目,与方氏十分相像,笑起来倒是憨态可掬。

    青黛莞尔,“五表哥真会说话。”

    王陶在旁边拉了拉青黛的衣袖,低声说:“我新得了块田黄石,你上回不是说想刻个私章,待会儿跟我去瞧瞧。”

    王阮在一旁嚷嚷:“你们俩有什么好东西要看,可别忘了我。”

    “还有我”小芳华也跟着起哄。

    “好啊五表哥、芳华都一起去。”

    “这……”

    王陶还没来得及说话,青黛已经回身给两位老夫人说了一声。王陶无奈地撇撇嘴,叫上王阮、青黛,让丫鬟抱着芳华一起去了他的院子。

第三卷 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八十七章 那些尘封的情事

    第八十七章 那些尘封的情事

    亲,记得点右上角【投推荐票】~~

    ——*——*——

    下晌回了戴帽胡同,老夫人把青黛唤到了荣禧堂。

    “来,青黛到炕上来坐,祖母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青黛脱了鞋子上了炕,跪在老夫人身后,小手搭在老夫人肩上一下一下地帮老人家捏肩,“祖母,您说,孙女听着呢。”

    老夫人拉下青黛小手,放在掌心轻轻拍了拍,“我知你有孝心,今儿你就别忙活了,好好坐着跟祖母说说话。”

    青黛不解,依言坐在老夫人对面,“祖母可是有何要事?”

    老夫人抚了抚青黛脸颊,日光溶溶地洒进屋内,白皙的脸庞如温润细腻的羊脂美玉,日渐明艳的眉眼没有婉娘那般艳光四射,却胜在灵气逼人,那温柔纯美笑靥仿若含苞待放的白山茶。

    老夫人含笑道:“翻过年你就十二了,大姑娘了,该给你找个婆家了。”

    青黛娇嗔道:“祖母,孙女还小,再陪您两年再说也不迟”虽然嘴上喊着,可心里却汗滴滴,虽然有心理准备,可过完年周岁自己才十一,这就要把婆家定下了?

    “别害羞,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谁说让你现在嫁了,不过是想先给你订门亲事……”老夫人摸了摸青黛的头,“你觉得王家陶表哥如何?”

    青黛也曾纠结过王陶的身份,但自从那日去潭柘寺游玩之后,她想开了,与其寻个不知根底的嫁了,还不如嫁给小表哥。看着老夫人如霜的白发,总是泛着殷殷慈爱的目光的眼眸,青黛点点头,“孙女但凭祖母做主。”

    “傻孩子,祖母不会逼迫你的,只想问问你的意思,你若不愿,祖母自当回了这门亲事。”老夫人长叹一声,“你与王陶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原先怕你们还小,心性不定,就算你外祖母提过这门亲事,祖母也没敢答应,就怕你重蹈你母亲的覆辙……如今你们年岁渐渐大了,这一年里,我看王陶那孩子是个有心的,待你不同旁人,所以今**舅母旁敲侧击地提起联姻之事,我才没有反对。”

    “娘的覆辙?”曾几何时,青黛面对上官鸿淡漠的眼神,坐在家人身边像是冷眼旁观别人家的欢乐;她也曾猜测过曾经的过往,为了娘不知一次惋惜过,到最后她已经漠然了,也适应了没爹疼没娘爱的生活,却不想今日祖母自己提了出来。

    老夫人望着窗外,悠悠地说出了当年的往事,“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早年青黛曾祖父上官祈在她祖父上官嵘赴京赶考时,曾为其与出身商贾的冯家定下了一门亲事,只因冯家老爷救过他的性命。不想上官嵘金榜题名归来时,已经娶了由恩师做媒常兴伯侄女韩玉凤为妻,上官嵘与韩氏感情笃深,盛宴绝不纳妾。上官祈有负于冯家,便要上官嵘约定日后他若有子,需娶冯氏女为妻。韩玉凤对冯家心存芥蒂,公公去世后,便有心让儿子娶王家的女儿为妻,因此对儿子的婚事一拖再拖。

    上官嵘却是重信,最后还是让儿子上官鸿娶了冯玉容为妻。婚后两人如胶似漆。但韩氏因为早年的事对冯家没有好感,所以连带对冯氏并不待见。于是,上官鸿上峰的侄女柳含烟送给上官鸿为妾时,韩氏立时同意了。

    上官鸿少年时便认识王家小女儿婉娘,随着年龄日增,王婉娘对上官鸿情根深种,而上官鸿却一直将王婉娘当妹妹看待。上官鸿婚后,王婉娘时常寻借口到王家做客,只为了偷偷见上官鸿一面。她为了上官鸿一直不嫁,直到她十九岁那年,冯氏去世,王婉娘才央求爹娘要嫁给上官鸿。王婉娘在家中十分得宠,王老夫人耐不住她的恳求,便去与韩氏商量。韩氏自然高兴,心疼婉娘为了上官鸿拖大了年纪,便做主定下了这门亲事。

    谁知上官鸿以怀念亡妻为借口暂时不愿意娶亲,韩氏听罢十分生气,自作主张定了婚期。上官鸿虽然碍于母命娶了王婉娘,但却因为是其母强加之故,开始并不待见她。不过王婉娘生得极好,后来知她的深情,上官鸿也有些动心。两人倒是好过一段时间。只是王婉娘是被娇养长大的,性子刚烈跋扈,极其不待见柳氏和她的子女。上官鸿最后不胜其烦,渐渐疏远了她,此时,婉娘怀上了身孕。

    “你母亲怀你时,你爹外放了。你母亲因有了身子就留在了梧州,直到你出生前一个月,你爹才赶了回来。你母亲生你的时候难产,待你出生后没一个月便去了……一年后,你爹娶了酷似冯氏的庶妹冯叶容。”

    青黛疑惑道:“夫人是庶出?”

    老夫人点头道:“你也长大了,与其让你从旁人哪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