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史-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真空地带。北条家最初与越后上杉景胜在川中岛对峙,为防止德川、上杉双方夹击,北条氏政作出让步,出让北信浓四郡,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这使北条能腾出手来对付德川。八月,北条军侵入甲斐,被德川方的鸟居元忠和三宅康贞率2000人击退,北条军损失300余人。这场黑驹合战揭开了天正壬午之乱的序幕。战局很快就向不利于北条家的情形发展。原本配合北条家的木曾义昌被德川家说服加入德川一方。到九月,双方达成协议,北条氏直娶德川家康之女督姬;甲斐与信浓归属家康,而上野归属北条家。天正壬午之乱以双方的妥协宣告结束。

小田原的幽灵(15)
此时的北条家已经达到了势力的最高峰,除了原有的相模、伊豆、武藏以外,北条陆陆续续获得了下总、上总以及上野、常陆和下野的部分地区,领地达到240万石,成为关东的巨无霸级大名。天正十三年(1585),北条家又联合那须氏侵入下野,攻克长沼城,下野的大部分区域被北条支配。
  不过,这已经是北条家最后的辉煌了。在北条步入辉煌的同时,丰臣秀吉逐渐掌握了日本政局,成为“天下人”。天正十六年(1588),丰臣秀吉要求北条氏政和氏直父子列席聚乐第,遭到了北条方面的拒绝。作为天下人的丰臣自然不能容忍日本有人能挑战他的权威,于是,北条与丰臣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而第二年的名胡桃城事件则成为北条家灭亡的导火线。
  名胡桃城事件的缘起和甲斐武田的名门真田家有关。真田昌幸在天正壬午之乱中也成为德川和北条之间争取的对象。但双方议和以后,德川要求真田让出沼田城。真田昌幸对德川的指手画脚十分不满,拒绝执行,于是爆发了真田与德川之间的上田合战。在这场大战中,失败的是德川一方。于是真田就得以保留沼田。
  北条家对于真田不履行协议也有所不满,于是,真田又与北条展开了争夺,天正十七年(1589)二月,丰臣秀吉以关白身份作为中间人裁决北条获得沼田城,而沼田区域中包括名胡桃城在内的大约三分之一部分仍旧归属真田。裁决以后仅仅半年,十月,北条氏邦的家臣、沼田城的猪俣范直突然出兵进攻名胡桃城。这一下,北条引火烧身。
  名胡桃城的归属是出自关白秀吉的命令,北条违反命令进攻名胡桃城,就是藐视关白。何况丰臣秀吉还规定禁止大名之间私斗。于是,为了显示关白的权威,丰臣秀吉发布命令,征讨北条家,丰臣秀吉发动了全国的兵力侵向北条领地,八王子城、山中城相继被攻克,到天正十八年(1590)四月,丰臣军包围了小田原城。
  遭到入侵的北条家产生了内部分歧,老臣松田宪秀主张固守小田原,而北条氏邦主张出箱根山与丰臣野战。双方争执不下。北条氏政考虑到他的父亲氏康时代依靠固守小田原而对抗上杉和武田的先例,决定故技重演,固守小田原。小田原决定的结果决定了北条家的命运。
  这一次,永不陷落的小田原不再成为北条家的守护神了,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围城战以后,小田原战意低落,无法支持,被迫开城投降。北条氏政和弟弟氏照作为挑起这次战火的“直接责任人”,被勒令切腹,北条氏直被流放。
  就这样,关东的霸主小田原北条家在经历了五代以后,在它最辉煌的时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它以“永不陷落的小田原”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了令人记忆深刻的一页。
  

美浓的“蝮蛇”(1)
一、国盗り物语
  日本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有一部代表性的历史小说著作《国盗り物語》(用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窃国故事》,或者也可翻译为《窃国大盗》),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日本东京电视台的新春剧和1973年的NHK大河剧,在日本广为人知。小说分为两编,第二编讲述的就是著名的日本战国的风云儿织田信长的故事。而第一编才是这部小说的点题内容,讲述的是一位窃国大盗的故事,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如果有人认为北条早云并不能作为“下克上”的典型人物,那么斋藤道三的个人发迹史就是对“下克上”的一种完美诠释。
  斋藤道三的发迹在美浓。美浓国位于日本的中部地区,秀美的长良川在境内蜿蜒而过,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在今天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在战国时代早期,美浓的统治者是土岐氏。
  土岐氏是日本的名门清和源氏之后,在南北朝时期,土岐氏的土岐赖贞追随足利尊氏加入了北朝,因此而获得了美浓一地,是为土岐氏在美浓统治的开始。在室町幕府时期,土岐氏一度炙手可热,掌握美浓、尾张、伊势三国,成为一股庞大的地方守护大名势力。因而招致幕府的侧目,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借口土岐康行企图谋反,征讨土岐氏。这次战争后,幕府就施展惯用的“移形换影”*,将土岐氏的领土一分为二,任命土岐康行为伊势守护,而他的叔叔赖忠出任美浓守护。土岐氏遭到严重削弱。
  从第五代土岐赖忠时代开始,由于土岐氏势力的削弱,美浓的实权也开始逐渐旁落。先是守护代富岛氏成为美浓的实际掌权者,接着美浓的斋藤家的势力也开始抬头。在第七代美浓守护土岐实益时期,斋藤家驱逐了富岛氏,成为美浓的实际主人,而土岐氏仍然传承着美浓守护之职。在应仁之乱中,斋藤氏乘机彻底驱除了政敌,一家独霸。美浓国“下克上”的基础就此打下了。
  斋藤道三的早年生涯和北条早云一样充满谜一般的传说故事。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卖油郎,据说他可以把一枚铜钱放在壶口上,然后从铜钱口中倒入油而钱不湿。这个故事听来非常熟悉。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欧阳修也写过类似的故事,参见《文忠集》卷一二九:“……乃取一葫芦设于地上,置一钱,以杓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曰:‘此无他亦熟耳。’”卖油商人的故事恐怕本基于此,不能尽信。如今,也有人考证认为斋藤道三之父为可能曾担任幕府奉行人的长井新左卫门尉(也有人怀疑长井新左卫门尉其实就是道三本人;亦有人持另一说,认为道三在窃取美浓守护土岐氏前的活动其实都是其父所为),他本人幼年曾经在京都妙觉寺担任僧侣。其父因为侍奉美浓的小守护代长井家,因此成为长井家的一门众,因而获得“长井”姓氏。
  在斋藤道三出现之时,美浓国已经因为美浓守护之位发生了混战。美浓前任守护土岐政房的嫡子土岐赖武本来是名正言顺的家督继承者,而且也得到了美浓的守护代斋藤利良的支持。但土岐政房在晚年却喜欢次子土岐赖艺,赖艺获得了小守护代长井利隆的支持,于是双方在政房死后就开始为家督位展开大战。永正十四年(1517),两派第一次合战,土岐赖武大获全胜,于是将土岐赖艺驱逐至尾张。但后者联络斋藤彦四郎作为内应,于次年八月卷土重来,这一次,赖艺把赖武驱逐到了越前。土岐赖武是越前朝仓家的女婿,朝仓家又与斋藤家有着儿女亲家的关系,因此,土岐赖武就又获得了越前朝仓家的支持。永正十六年(1519),赖武又在越前朝仓的支持下再度回到美浓,再次成为美浓之主,这一次,他获得了相对长时间的稳定统治。直到大永五年,长井氏与赖艺谋反叛乱,美浓于是又一次陷入战乱之中,作为长井家臣的斋藤道三(此时名字为长井新九郎规秀)自然成为土岐赖艺所倚重的谋臣。战争持续到大永七年(1527)八月,土岐赖艺接受了斋藤道三的建议,奇袭赖武的革手城,赖武战败。享禄三年(1530),土岐赖武再次流亡越前,赖艺成为美浓守护。斋藤道三在这一次战乱中居功至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浓的“蝮蛇”(2)
斋藤道三的外号是“蝮蛇”,蝮蛇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它属于卵胎生。小蛇在母蛇的体内破壳孵化,通过泄殖肛孔破膜而出,古人误以为蝮蛇是小蛇咬破了母蛇的肚子出生,于是用以形容斋藤道三的人生经历。在土岐赖艺获得美浓守护以后,斋藤道三就开始了他“下克上”的步骤。第一个倒霉的自然是他的现任顶头上司小守护代长井长弘。天文二年(1533),长井长弘被斋藤道三刺杀(一说是享禄三年,斋藤道三刺杀了长井利安,有人认为利安与长弘实际上是同一人)。斋藤道三就以同门重臣的身份继承了长井家,成为美浓稻叶山城城主,完成了下克上的第一步。
  小守护代长井家的上司则是美浓守护代斋藤氏。幸运的是,斋藤道三第二次下克上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天文七年(1538),斋藤家的斋藤利良病死,斋藤道三就成为绝嗣的斋藤家的继承人,被允许以“斋藤新九郎利政”的名字继承斋藤家,成为美浓守护代。第二年,他就开始扩充稻叶山城,为未来做了充分准备。
  而美浓守护的争夺战此时也告一段落了,天文八年(1539),土岐赖武之子赖纯(有关赖武的最后记录是在天文六年,很可能此后此人已经去世,也有人认为此人被斋藤道三刺杀)与赖艺达成了暂时协议。此后,在斋藤道三的策划下,天文十一年(1542),土岐赖纯的居城大桑城的两个支城祐向城和别府城相继陷落,接着大桑城也落入美浓之手,土岐赖纯再次逃往越前。接着,土岐赖艺将居城从鹭山城迁往大桑城。
  而这个时候,土岐赖艺和斋藤道三的关系已经十分恶劣。土岐赖艺一度非常欣赏道三,甚至将自己一个妾侍深芳野赏赐给道三。但斋藤道三却是心怀鬼胎,他早就看出土岐赖艺此人成不了大气候。天文十年(1541),斋藤道三将赖艺之弟土岐赖满毒杀,导致了两人之间开始直接对抗。在一步步清除了土岐氏的宗族势力后,天文十一年(1542),斋藤道三出兵袭击大桑城,土岐赖艺兵败,被迫流亡尾张投靠织田信秀。美浓落入了斋藤道三之手。
  斋藤道三窃取美浓震惊了周边大名,于是织田信秀和朝仓孝景分别拥护赖艺和赖纯来攻,并在美浓分别立足。斋藤道三软硬兼施,一方面开展防御,一方面使用外交手腕。天文十六年(1547),织田信秀大规模包围稻叶山城,遭到道三的反击。加纳口一战,织田军惨败。织田信秀在失败以后决定寻求和平。天文十七年(1548),根据协定,斋藤道三把女儿归蝶嫁给信秀的儿子信长,即为浓姬。另一方面,土岐赖纯于前一年死亡,有人怀疑是道三派人刺杀了他。赖纯的死,使得越前朝仓也失去了扶植的对象。
  天文二十一年(1552),在织田支持下一度在美浓立足,成为傀儡美浓守护的土岐赖艺由于失去了织田这个庞大的后盾,因此又一次被斋藤道三击败,被迫流亡。斋藤道三完全成为美浓的主人,完成了他下克上的壮举。土岐赖艺则在此后流亡常陆、上总,寄寓甲斐国的武田家,他以画鹰而闻名,或许他做一个艺术家比做守护大名更为出色。
  二、“蝮蛇”的报应
  从斋藤道三不断以下克上的经历来看,他绝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因此得以名列战国三大枭雄之一。此时的斋藤道三并不仅仅满足于美浓一国之地,他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土地,对尾张、近江等地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当然,在他看来,最容易获得的或许就是尾张。尾张国地小人稀,加上原本的劲敌,号称“尾张之虎”的织田信秀在天文二十年(1551)死去,继承人是人称“尾张的大傻瓜”的织田信长。早在织田信秀时代,“蝮蛇”为了拉拢信秀,和信秀达成了协议,将女儿斋藤归蝶嫁给信长。“蝮蛇”是一个不会把亲情放在心上的人,据说他在女儿出嫁的那天送给女儿一把刀,说:“如果信长真是一般人所说的大傻瓜,那就用这把刀干掉他,夺取尾张。”归蝶淡淡一笑:“或许有一天,我会和夫君一起把这把刀捅向父亲。”斋藤道三很欣赏女儿的回答。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浓的“蝮蛇”(3)
斋藤道三和织田信长于天文二十二年(1553)在尾张富田的正德寺见面。这一次的见面原本是斋藤道三夺取尾张计划的一部分。他希望用一次鸿门宴劫持信长,乘机夺取尾张。然而,当他看见信长那军容壮盛的铁炮队和信长本人的仪表,他改变了主意,发出一声感叹:“将来我的儿子,将为我的女婿牵马。”
  这一句话传到了“蝮蛇”斋藤道三的儿子耳朵里,引起了他的儿子斋藤义龙的极度不满。事实上,斋藤义龙并不是一个堕落的青年,也没有平庸到为信长牵马的程度。这句话,无疑是加深了“蝮蛇”和他的儿子之间的裂痕。
  事实上,斋藤道三与他的儿子斋藤义龙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已经十分恶劣,这主要还是斋藤道三自己在下克上的过程中种下的恶果。当初,斋藤道三在获得土岐赖艺的信任以后,土岐赖艺将自己的一个名叫深芳野的小妾赏赐给了道三,据说深芳野在赏赐给道三的时候已经有身孕,生下一子就是斋藤义龙,所以斋藤义龙实际上是美浓土岐氏的后裔。当然,也不排除斋藤道三出于窃取美浓的政治需要,编造了这样的故事。今天,这个说法已经模糊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就如同秦始皇是否为吕不韦之子一样。但值得肯定的是,斋藤义龙本人坚信自己是土岐氏的后裔。既然如此,放逐土岐赖艺夺取美浓的斋藤道三就成为义龙心目中的仇人,父子之间的仇恨因此而种下了。
  如此,正德寺会面后斋藤道三的那番话则更进一步造成了斋藤父子矛盾的激化。斋藤义龙认为这句话说明斋藤道三根本没有把他这个名正言顺的长子继承人放在眼里,甚至怀疑道三是否“宁与外贼,不与家人”,宁可把美浓送给女婿也不给自己的儿子,这也使他更坚定认为自己并非道三亲生。更为重要的是,斋藤道三认为义龙不如一个当时人们公认的“大傻瓜”,这就严重地刺伤了斋藤义龙的自尊心。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有野心、有才华的大好青年,竟然被“养父”评论为不如一个傻瓜,实在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这样,斋藤道三一句感叹之言,使他距离死亡又近了一步。
  天文二十三年(1554,一说是天文十七年),斋藤道三决定退隐,将家督之位传给斋藤义龙,自己则让出稻叶山城退居鹭山城。隐居以后,道三与义龙的关系恶劣依旧。斋藤义龙的性格中有很执著的一面,他认定道三是自己的仇敌。而斋藤道三对这个儿子也有所误解。事实上,斋藤义龙据说身高六尺五寸,相当于今天的一米九七的身高,人称“六尺五寸丸”,他的武勇和计略都是不错的。至少在不久以后,道三的女婿信长在斋藤义龙手中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
  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就会造成互相伤害。斋藤道三与他的儿子义龙的隔阂,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缺乏沟通的结果。因此,这个时候,只需要一条导火线,就会上演父子反目,同室操戈的惨剧。弘治元年(1555),这条导火线点燃了。
  “蝮蛇”除了义龙以外,还有两个儿子,一名孙四郎,一名喜平次。斋藤道三晚年,非常喜欢孙四郎,很希望废掉不肖之子义龙,而改立孙四郎为家督。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斋藤义龙的耳朵里,本来就对道三充满猜忌的他此时再也忍受不了道三一次又一次挑战他的耐心,于是,父子之间的宿怨在一夜之间总爆发了。书包 网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