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地段选好了吗?”

    “新城。”

    “那也很近,半小时车程?”

    “是。”

    柳敬亭感叹一句:“虽然不舍得,但是也感觉到欣慰,我们也是互相见证对方成家立业的啊,青椒和庆宇还是司配。”

    肖庆宇和青椒有些内疚的笑着点头,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这位老板看《老友记》最后一集差点泪崩的历史,如今他亲身遭遇同样的事情,心里肯定会难过。

    不过,大家结婚之后再住在一起总是太过理想化的想法,毕竟各自后面还有各自的家庭。

    成家立业中的成家,是成立自己的“家”,这是中华民族老传统。

    杨丽璐、徐晴和康令月都下意识地看了柳敬亭一眼,然后徐晴说:“大家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上班,还是聚在一起。”

    “是的。”

    “是啊。”

    杨丽璐仍是默契地紧了紧握住柳敬亭手的手,恰好让人感觉到鼓励的力度。

    回到自己房间后,柳敬亭摇头叹道:“下一个是老常,最后是令月和晴姨。”

    杨丽璐道:“晴姨……?”

    柳敬亭刮了她的鼻子一下,说:“晴姨也要恋爱啊,即使暂时不恋爱,她的下个旅游计划也提上日程了。”

    柳敬亭说着,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说:“这个世界没有真正适合每个人穿的牛仔裤,房子也是如此。”

    杨丽璐在旁边坐下,双手握着柳敬亭的手,说:“我会一直陪着你啊,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柳敬亭侧头看着杨丽璐,然后坐起来,温笑着又看了她一会,然后说:“璐璐,你去做翻译吧,或者去挑战同声传译。”(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小李飞刀完本,小柳老板度假
    两个人长久生活在一起,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互相迁就、退让不可避免,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了另一半临时丢掉自己曾经梦想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女孩为了跟男孩在一起,去到他工作的城市,男孩为就近守候女友,接受一些工作上的变动,男孩习惯女孩的任性胡闹,女孩接受男孩的脚臭打鼾,等等。

    杨丽璐和柳敬亭的关系从某从角度来说,也属于这种情况,杨丽璐本人具备较高文艺素养,基本能胜任杂志编辑工作,做柳敬亭翻译更是绰绰有余、大材小用,所以就目前而言,杨丽璐真正的工作只是翻译《哈利波特》系列丛书,顺带替柳敬亭处理部分来自国外的重要邮件。对一个有可能背诵牛津高阶词典的女学神来说,显然也是屈才。

    表面上看,杨柳如今的组合非常完美,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并肩作战,风雨同舟。

    然而,小说、影视这些工作其实是柳敬亭的理想和热爱的事业,至于杨丽璐,真正想做的工作应该是一个翻译家。

    这是柳敬亭刚刚得出的肯定结论,实际上以前也有过这种推断,杨丽璐心中最向往的工作是什么,真的是现在的助理和翻译吗?

    不过,之后想到翻译小说也属于翻译工作的一部分,杨丽璐并未学无所用,加上两人刚在一起不久,甜蜜度和亲密度正处于巅峰状态,其他事情都属于次要矛盾。就没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直到唐蕊的到来,柳敬亭看着她和杨丽璐一起聊翻译的种种。看着她双眼中闪烁着的光芒,终于明白她真正的兴趣所在。

    “可是,做翻译很辛苦,你舍得我那么辛苦?”

    杨丽璐迎着柳敬亭鼓励、温和的目光,知道他并不是信口而说、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心中既感动又有一丝内疚。也是玩笑般地问了一句。

    “可是不去做的话,你心中总会感到遗憾,对不对?”柳敬亭反问。

    杨丽璐不再反驳。做被看穿状低下头。

    “你不用觉得内疚,看到你能完成心中的理想,我只有开心,而且不是说‘同声传译’是每个学翻译的神殿吗?”柳敬亭摊开双掌比划出一个圆。

    “可是……”

    “别可是了。你尽管去做。等有一天疲倦了想退出江湖,就重新来做本老板的翻译和助理,那时候你自己也不会再有遗憾了。”

    杨丽璐盯着柳敬亭看了一会,然后幅度很小地点点头。

    同声传译在翻译界有“语言金领之称”,乃是最贵的钟点工,一天的薪水甚至顶的上白领一个月工资。

    当然,杨丽璐去做翻译,不是为了薪酬。因为要比薪酬的话,做柳敬亭翻译的报酬堪称白金中的白金。不可同日而语。

    ……

    六月底,学校就相继放起暑假,周莱忙完学校工作之后,开始跟王见山着手搬家事宜,其他同事一起帮忙打包,气氛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伤感。

    康令月开玩笑说道:“本来还准备说等你们所有人都成双成对,我就主动搬出去,结果不料被你们抢先,那我就只好再继续住下去了。”

    柳敬亭坐在已经收拾干净的桌子上,说:“另外,我再宣布一件事,我准备《匠录》发完九月刊之后开始休刊,和国庆一起放大家一个月长假。”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柳敬亭。

    “《多情剑客》十月份完本上市,同时十月份杂志休刊一期。”

    以前大家对休刊放长假多少有些排斥,觉得这不符合杂志正常运作规律,现在连常有道都开始期待国庆长假,准备借这个机会跟唐蕊出去旅游,进而彻底拿下,所以对柳敬亭的提议也没有异议。

    王见山道:“那我就相当于提前休婚假吧。”

    柳敬亭笑着点头。

    康令月瞥了柳敬亭一眼,问:“《小李飞刀》完结之后,你有什么计划吗?”

    柳敬亭从双手按着桌面,从桌上跳下来,说:“我准备休假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总之,要离开这个圈子一段时间,然后陪璐璐去美国读书,令月你呢?”

    康令月不答,反问:“你们要去美国读书吗?”

    “是啊。”

    康令月想了想,然后说:“我准备和晴姨一起去旅游。”

    徐晴点点头。

    “苏瑾,”柳敬亭笑容有些怪异地转向苏瑾,说:“接下来发消息要有意无意地为休刊做铺垫,不至于到时候大家反弹太大。”

    苏瑾点头,道:“知道了。”

    “你长假有什么打算吗?”

    “还没想那么远,不过我想在家里待着,写写东西,关于我们编辑部的啊,关于我自己在《匠录》工作的感受。”

    柳敬亭眼睛一亮,说:“这个选题不错,不如你就以这个选题出一本书,需要什么资料,可以直接在群里提。”

    苏瑾一怔,她倒没想过这点,把以往‘编辑部的故事’栏目做个总结梳理,然后再利用十月份假期不写一些内容,完全可以出一本书,而且因为书中会涉及柳敬亭很多私事(至少广告可以这么打),销量以十万册打底不为过。

    对苏瑾来说,出一本十万册销量的书,版税可以拿到将近15万,等于她一年的工资,考虑到那位老板一贯的慷慨作风,可能还要多一些。

    柳敬亭有这个提议,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替她赚点外快。

    “怎么样,米苏你有没有信心?”柳敬亭追问道。

    苏瑾忙点头,说:“没问题。”

    ……

    八月份,《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连载因为阿飞和李寻欢的一段对话,在网络世界引起一波热议,最后更是波及到学术界、和整个文艺界。

    小说第十四回有口难言中写到李寻欢被误会为“梅花盗”,并在龙啸云的暗算下被点了穴道,阿飞准备持剑救他出去,跟李寻欢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阿飞道:你的意思是说,我若想成名,最好先学会听话,是么?

    李寻欢道:一点也不错,只要你肯将出风头的事都让给这些大侠们,这些大侠们就会认为你少年老成,是个可造之才,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等到这些大侠们都进了棺材,就会轮到你成名了。】

    李寻欢的这段吐槽,不仅道尽了书中那些大侠们的虚伪嘴脸,更对现如今某些圈子和行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嘲讽。

    连载放出之后,叫好鼓掌者有之,不适驳斥者有之。

    不过,小说中类似饱含智慧的吐槽不止一处两处,这也是李寻欢被称为凌驾于其他角色之上的“观察者”的原因,而小说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抨击和讽刺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这部小说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导向。

    这次争论持续到最后,最终以某教授“小说连载需要情节起伏制造话题以维持连载的人气和新鲜感”的结论告一段落。

    两不相伤,取中庸之道,反正柳敬亭方面压根就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

    就在这个话题将将尘埃落定,《匠录》九月刊突然公布三个重磅消息:

    一。杂志将休刊一个月,即十月《匠录》轮空;

    二。《多情剑客无情剑》10月15上市;

    三。柳敬亭将停笔一年,休整身体,积累状态,新作品可能要等一年甚至更久之后才能与大家见面。

    三个消息一出,刚刚沉寂下去的网络世界再次沸腾,特别是柳敬亭宣布停笔一年或更久的消息,震撼强度直接将其余两条公告的影响力掩盖。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柳敬亭的休假,经过一番议论之后,不再是“连番工作及双开之后的正常休息”,而是“对整个武侠小说类别感到后继无力的体现”。

    不过,就像柳敬亭刚开始说的那样,这次他将不再关心任何争议。

    “今番良晤,彼此尽兴,他日江湖再相逢,再把文言欢,别是一段惊喜。”

    柳敬亭度假之前,在个人微型博客更新了这么一段话。

    ……

    (金庸先生的武侠肯定会推完!)(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隐隐于不上网
    “关注当下”和“向前看”是心灵鸡汤中最常见的两味作料,这两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指导人们不应被过去束缚住手脚,应该将眼光放长远。

    然而,这两句话也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当大家一味唯“当下”和“未来”论英雄,“历史”就容易被忽略掉。

    比如此时文艺界对柳敬亭的评论,提功绩和过去对文学界的贡献总是一笔带过,谈论他此时的休假,就开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非得推出“江郎才尽”、“休假遁”这些诛心结论不可。

    实际上,关于柳敬亭江郎才尽的谈论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不过每一年都随着柳敬亭新作品的问世而烟消云散。

    “每年说每年被打脸,每年被打脸每年继续说,”常有道语气微嘲地说道:“反正每个创作者都会有低谷的时候,他们如此持之以恒,总有命中的机会。”

    柳敬亭道:“这也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

    “可是很讨厌,像苍蝇一样讨厌,我不说文艺评论者没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对某些强行把话语权的评论者真的没有任何好感,他们抛出一个理论,千方百计地要让它应验,说到底,这批攻击你的人,就是当初预言你缺乏生活积累,创作必将难以为继的那批人。”常有道愤愤道。

    “结果,他们的预言迟迟没办法应验,所以只好走狗皮膏药路线了。”苏瑾接道。

    徐晴听完大家的话,伸手指着柳敬亭。说:“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意见?”

    柳敬亭说:“文学史证明,文学作品任何类别都会走向所谓末路。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学形式延续下去,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如此。他们现在主攻武侠小说这个类别,方向找得很准,因为随着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小说渐渐成为人们消磨时间的‘其中一项’选择,而随着人们阅读趣味的转变以及阅读经验的积累,武侠小说这种样式必然会有衰落的一天。”

    大家听到柳敬亭这么说。心里凉了半截,原来他并不是胸有成竹,而是无可奈何。

    “也对。现在许多年轻人宁愿看武侠剧也不会选择阅读武侠小说。”王见山道。

    柳敬亭笑着伸手点了一下桌面,说:“问题就在这里,武侠小说这种形式的衰落,时间节点不应该由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来宣判。而是要由创作者自己来公布。这是对整个文学类别的起码尊重。”

    “讲明白点的意思……”徐晴疑问的语气看着柳敬亭。

    柳敬亭笑着说:“当我宣布不再写武侠,从这个类别中封笔的时候,那时才算武侠小说走到真正巅峰,其他人定义的,简单来说……都是扯淡。就这样一个意思。”

    大家的心顿时又热乎起来,原来他真是胸有成竹。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去度假,不要理会网上那些争议。实际上我有一个提议,大家可以利用这次度假尝试一下远离网络的生活。”

    “远离网络。不上网吗?”

    “嗯。”

    “这个很难做到,订酒店、查地图都需要网络。”

    柳敬亭道:“是这样,比如见山和周莱到巴厘岛三日游,等你们到了地方之后,试着完全丢掉手机,彻底摆脱网络地过一天,跟导游或者就你们自己随意去逛。”

    王见山点头道:“这个应该没问题。”

    旁边的周莱不赞同道:“让你放下手机一个小时你都坐不住。”

    “那是因为要工作。”王见山辩解。

    “说起远离网络,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则新闻,说美国做了一个关于脸书和性。生活二选一的调查,结果竟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前者,先不论这条新闻的真假,现在人们对智能手机和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病态程度,好像一旦停网,整个人立即就要抓狂。”常有道说道。

    “所以我说是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不上网。”柳敬亭总结道。

    ……

    9月28日,徐晴和康令月率先开启旅程,各自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从江海出发。

    29日,周莱、王见山出发去巴厘岛,肖庆宇和青椒则坐上去九寨沟的飞机。

    30日,常有道陪同唐蕊去燕京出差,顺便开始了两人的第一次假期。同天晚上,苏瑾回家。

    黄金周到来的第一天,映日大楼只剩下柳敬亭和杨丽璐两人。

    “你心里会不会觉得有点失落和冷清?”杨丽璐体贴地问柳敬亭。

    柳敬亭看着空荡的房间,点点头,然后表情严肃地说:“今晚可以叠三颗幸运星,客厅一颗,厨房一颗,办公室一颗。”

    杨丽璐开始没反应过来,稍作沉吟,随即“啊”了一声,开始对柳敬亭粉拳加身。

    因为去美国的日期是5号,所以两人可以在这座大楼里享受五天的二人世界生活,除了因为大家离开而感到的冷清之外,两人不得不承认也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他们要不要挑战我不管,我们先来挑战几天无网络生活。”柳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