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种田-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张张的有关动物保护法律知识的宣传画被整齐地架在操场边上上,一排排的,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小学的老师也很配合地打开了球场上的灯,引得孩子们一阵欢呼。

    在学校大门处,一排课桌上面堆满了一摞摞的宣传资料,每一个村民走过,工作人员都会递上一本。

    有些村民很妙,拿到了资料立即就搬过几块断砖,整齐地码好,铺上资料,就变成了简易的板凳。有些村民索性就拿着资料当成扇子摇了起来,一边和周围的人拉家常。

    娃娃们看到大人手上的资料,连忙过来分了,开始折纸飞机。很快的,漫天的纸飞机在操场上空飞舞,和那些围绕在电灯旁边的飞蛾相互辉映,倒也是变成了一道风景。

    “今天这些纸还算软乎,不像上次那个公安局发的那种,拿去上厕所还有点磨屁股。”一个袒胸露出黑乎乎胸毛的汉子,大声地嚷道。

    “那廖老五你多拿几本,这个月你家里就不用买卫生纸了!”旁边的村民立即有人喊道,引得周围的人一阵大笑。

    林业局的几个工作人员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相互苦笑两声,继续满脸笑容地给过往的村民发放资料。

    他们经常下乡进行宣传,这种场面已经是见惯不怪了。

    这些资料大抵上最后的归途不是被送进灶台就是拿去上厕所,不过宣传工作仍旧是不能停止的。只要能有一两个村民从这些宣传资料上明白一点法律知识,他们的宣传工作就不算是完全失败。

    随着夜幕降临,越来越多的村民拎着板凳,从家里走出,汇聚到小学里。

    大伙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倒不如出门和其他人聊聊天,顺便看一看电影,当然了,普法宣传的事情,也听听嘛。

    很快的,操场就变成喧闹无比,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让那些第一次下乡的工作人员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当电影开场之后,全场的村民一下子安静了,就是刚才还乱喊乱叫的小娃子们也一个个老实了,乖乖地盯着大荧幕。

    这个时候,灯光都熄灭了,只有不断变幻的光影在漆黑的空气中闪过,带来一个用电影勾勒出来的世界。远处池塘中的青蛙在不停地叫唤,倒是和电影的声音相映成趣。

    站在一个乒乓球台上,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刘睿心生感慨。

    小时候自己最盼望的就是电影下乡的日子,每次看电影就如同是过节一样。也只有通过电影,小时候的刘睿才知道,原来,在河对岸,在山那边,有着高楼大厦,有着汽车洋房,也有着更多神奇的东西。或许就是看电影的经历,让刘睿对外面的精彩世界产生了更多的向往,才有了更多学习的经历。

    这一次林业局下来进行普法宣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村民们见识不够,没有致富,和外面的世界脱节太久了。若是村民们能有一个良好的产业,丰衣足食的,恐怕大部分的人不会想着进山去盗猎吧?

    第一场电影是老掉牙的战争片,虽然很多村民已经看过了好多次,但仍旧津津有味地看着。接下来就是一些法律知识以及政策宣传的影片,让乡亲们增进一点了解。当然了,最后还有香港的枪战片,这年头,乡亲们倒是很乐意看这些,一直到电影散场,也没有减少多少人。

    电影散场的时候,村民们拿着下发的资料,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电影的情节,至于动物保护,在村民们的脑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刘睿知道,这样的方式其实不过是流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见得有多好。要想让村民们打消盗猎的念头,以后的工作任重道远。

    刘睿有预感,恐怕上梁村从此多事了!

【048章】 大种果树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林业局的宣传一点效果都没有,至少一些村民总算知道,娃娃鱼、田鸡、穿山甲还有一些常见的野生动物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保护动物,一旦猎杀,被抓住就要判刑的。

    让村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浙江有人捕抓了数百只田鸡,在贩卖的过程中被森林公安抓获,最后判刑十年!

    这个案例多少给村民们带来一定的震撼,毕竟田鸡这种东西在梁村的房前屋后曾经随处可见,居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上梁村从六岁稚童到七旬老翁,有谁没有吃过田鸡?

    早些年,田鸡多的时候,经常有村民端着一脸盆的田鸡蝌蚪拿来喂鸡喂鸭,没想到转眼几年,吃田鸡就变成了犯法。

    普法宣传的教育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一些村民的认知,让他们明白有些野生动物并不是能够随便捕杀的。不过,这种影响能否持续下去,还得看后续的宣传以及预防措施。

    接下来几天,宣传队还将会在下梁村以及青云周边的几个村寨进行巡回宣传,希望多多少少能够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过,最令刘睿感到意外的是,过了两天他就听说林业局准备在青云码头附近设立了一个检查站,用于检查野生动物的进出。

    听到这个消息,刘睿惊讶得嘴巴几乎可以塞进鸭蛋,政府部门的效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高了?这才两天时间,施工队就已经在通往码头的路边大兴土木,搭建一排平房。

    摇摇头,刘睿只能是在心里感慨,还真的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今天进城,刘睿是准备到‘俏江南’领取第一笔买菜的钱,一个星期下来,总共是一千八百块钱。这么算下来,刘睿一个月能在菜园中收获七千块钱,抵得上往年家里大半年的收入。

    更为重要的是,这笔收入不是一时的,它是长期的合约,细水长流,只要刘睿有空间泉水在手,这笔生意就不会断。

    从‘俏江南’的财务室中领到崭新的票子之后,刘睿有些激动,毕竟,这是得到神农空间之后,靠着它收获的第一笔收入!

    原本想要去对郑大海当面表示感谢的,但是想想影响不太好,刘睿只能掉头离开,想着以后有机会表示一下。

    等刘睿赶到‘绿源园艺场’的时候,季小军正在指挥着手下的工人,往货车上搬苗木,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刘睿把路上买的一条红梅拆开,分发给工人们,这就让他们干劲十足了。要知道,现在青山一般的工薪阶层也就是抽两块钱的刘三姐,稍微好点的就是三塔,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会抽阿诗玛之类的好烟。对于在园艺场干活的工人来说,他们平时也就是抽一块钱一包的青竹,难得有大方的主顾会给红梅,自然是会更加卖力了。

    在旁边看着刘睿很老练地和工人们交谈,季小军也是不住点头,自己的儿子也上初三了,但整天就知道看漫画和玩游戏机,让他是恨铁不成钢。看到这里,季小军更加就觉得自己先期的投资一点都不会浪费,说不定以后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早上十点钟,六百多棵苗木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两辆货车上,一路风驰电掣地往着上梁村的方向而去。

    不过,到了码头边,小心翼翼地上了渡轮,花了大半个小时才过江,很是让人郁闷。上梁村那条破烂的机耕道更是让开车司机不敢大意,若是趴窝了,那可就是一个大麻烦。

    好不容易到了刘睿家,已经差不多十二点了。

    这个时候自然先是招呼工人们先吃饭,完了再卸货。

    早上出门的时候,刘睿已经交代母亲要准备多人的饭菜,现在到家刚好能吃上。

    桂花树下的巨大石桌上面摆满了大盘大盆,虽然装扮并不好看,卖相不如酒店餐馆的菜肴,但是胜在分量十足,味道纯正。

    除了猪肉排骨之类的是从镇上的集市买之外,餐桌上所有的食材都是刘家大院出产的。土鸡、土鸭、鸡蛋、鲤鱼,再加上味道鲜美的各种蔬菜,让到访的工人吃得大呼过瘾,觉得这个主顾还真的厚道。

    吃过午饭之后,刘睿才让工人们把苗木都小心地搬到院坝边上新搭建的一个遮阳棚底下。现在日头这么大,自然不可能定植,只能等着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才慢慢种了。

    或许是吃了刘家好吃的饭菜,或许是每人两包红梅起了效果,工人们干起活来都是相当尽心,轻拿轻放,几乎每一株苗木上的包土都没有散落。

    就在工人们干活的时候,随车而来的季小军倒是对刘家大院产生了极大的兴致,拉着刘睿到处走走看看。

    当他知道三亩多的菜园已经成为‘俏江南’固定的供货源之后,季小军就更加觉得刘睿哪怕是一直在农村,前程也是不可限量。有了‘俏江南’的长期订单,这就是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刘睿一边陪着季小军转悠,一边把自己的一些设想和季小军说了。

    对于刘睿来说,自己有很多想法,但是很难有人可以听得懂或者愿意听,因此季小军的到来倒是让刘睿有一种倾诉的**。

    听着刘睿的计划,季小军不得不有些佩服这个年轻人,小小年纪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还能心思缜密地对未来作出规划。

    乍一看,刘睿的计划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刘睿怎么就能那么有信心把所有的农作物种好呢?

    长期在农业生产这个行业上厮混,让季小军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皮鞋娃,相反,他对果园种植管理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认知。

    但是,刘睿自信满满的样子多少还是让季小军感到有些诧异,他究竟从哪里来的信心?

    不过,当季小军走到后山,看到满眼如若繁星的龙眼,他才明白,人家还真的是有底气的。

    因为开了园艺场,培育苗木的缘故,季小军没少和果农们打交道,对于青山常见的种植果树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是第一次见到刘睿的龙眼园,季小军就可以肯定,整个青山县恐怕还真的找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龙眼园了。

    龙眼已经和鸽子蛋那么大,但是仍旧泛青的外壳表明,它们还远远不到成熟的时候。累累硕果根本就不是绿叶所能遮掩的,压得枝条都弯了腰。

    “小刘,你这个果园是怎么管理的?恐怕省城农科院的专家见到,下巴都要惊掉吧?”回头看了看刘睿,季小军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呵呵,这三百株‘立冬本’可是凝聚了我们全家人四年的心血,就差没有抱着它们睡觉了!”刘睿很满意季小军惊讶的表现,淡淡地说道。

    当然了,刘睿明白,若不是有了空间泉水的滋润,自家的龙眼园顶多就是中上的程度,还不至于让季小军如此震惊。

    “既然你都有这样的管理技术,那我的担心就是多余了。”季小军这回总算明白了刘睿的信心何来,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

    “嗯。以后果园的一些管理指不定还要麻烦季叔你,毕竟我家里人手不够,忙不过来的时候还得请你的工人来帮忙。”刘睿知道季小军是聪明人,不会追问自己的种植管理技术,就岔开了话题。

    等以后果园的规模扩大,修剪、疏果、施肥、套袋等等日常管理都需要有相当熟练技术的园艺工人才行,刘睿自然是早早把目标盯在了季小军手下的工人上。

    “这个没有问题!”没有太多考虑,季小军就同意了,自家的工人有时候闲着也是闲着,到刘睿的果园帮忙,多少还能增加点收入。

    “那我先谢谢季叔了!”刘睿有时候感觉自己蛮幸运的,都是碰上了周国栋、季小军这样的热心人。

    “你先别忙着谢谢我!”季小军摆摆手说道:“你这个龙眼园现在找到销路了吗?”

    “呃?!”原本挺高兴的刘睿,听到季小军的这个问题,不由地当场愣住了。

    刘睿这几天都在前院忙活着小番茄苗和挖树坑的事情,就是隔上几天才会到后山,用空间泉水给龙眼树浇灌。说实话,他还真的没有想过龙眼销售的事情,心里想说还有大半个月才到成熟期,不着急的。

    刘家宏腿脚不方便,没有到后山,自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张桂芝都听儿子的,刘睿说不着急,她就没有放在心上。

    “你这个龙眼大概还有半个月就成熟了,而且看果园的情况,应该是一体熟,可不会分批。”转了一圈,季小军接着说道:“要是不提前找到客商,恐怕就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状况。”

    一听季小军的话,虽然在果园里凉风习习,但是刘睿还是感觉自己的冷汗一个劲地顺着后背流下来。龙眼成熟之后,根本就不能在树上留太久,若是不能一次性的卖完,挑挑拣拣的,恐怕就变成令人郁闷的状况。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经验不足!

    PS:这一章小仨尝试了加快情节的发展,不再过多抠细节,让乡亲们的阅读更顺畅,谢谢诶大家的支持!

【050章】 水果问题

    在上梁村乃至整个青云,因为水果的种植并没有形成气候,只是零零星星地有些农户种植,因此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很少会有客商知道青云这边有大批的水果上市,很多村民水果成熟之后,都是要自己采收,送到县城的水果市场卖。青云这边交通不便,卖果难是摆在很多村民眼前的难题。久而久之,村民们索性就不愿意种水果,水果商们更加把青云当成了荒山野岭,轻易不会踏足。

    如今季小军提出这个话题,刘睿这才警醒,眼前的龙眼园虽然丰产一层定局,但是丰收却还未必。

    “季叔,那我现在就要开始联系外地的客商来看货了吗?”刘睿略微紧张地看了看季小军,第一次碰上这种事情,刘睿感到有点不知所措。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你季叔我别的不敢说,帮你找一个最好的客商全部收购还是没有问题的。”季小军摆摆手,把事情给揽了下来。

    “那谢谢季叔了!”原本刘睿还想客气一二,不过想想季小军的身份,也就不扭捏了。

    季小军和周国栋都在农业局干过,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下海之后,他们因为经营的业务都和农业生产有关,自然也认识了很多客商。他帮刘睿筛选一个合适的水果商,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在刘睿的陪同下,季小军把刘家附近走了个遍,对于刘家能占据这样的风水宝地是羡慕不已。这里有山有水,位置开阔,要是精心经营,还真的是大有文章可作。

    “小睿,你家周围的地块、水塘你要尽快地全部利用起来,以后一年少说能有十来万的收入。”看过之后,季小军开始给刘睿出谋划策。

    “现在先把后院的果园种上,接下来就要清理山塘,然后开始种莲藕、养鱼。”刘睿点点头,把自己的想法和季小军说了一部分。

    在刘睿的计划里,最好是能通过林业局的关系,开办一个田鸡的养殖场,只不过现在事情八字一撇都还没有,他就没有说。

    “你的想法很好,你读过高中,平时多学点种养技术,农村也有广阔天地可为的。”季小军看到刘睿的思路很清晰,也没有太多的说教,说道:“不过就是你们交通不方便,不然你这个院子,包括后山的山谷,开发成农家乐肯定很好。”

    “农家乐?”刘睿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看过的报纸有提过,但是他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农家乐是现在新兴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在农村给城里人提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现在很受欢迎。”季小军想了想,说道:“以后你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比单纯的种地挣钱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