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身种田-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少章父子三人,刘睿兄弟、张振祖夫妻,七个人通力合作,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已经是把番茄苗种了一半下去。刘睿在暗自盘算了一下,悄悄地把剩余的番茄苗收进了空间之中,准备也在空间里种上一片。

    自从往空间里移栽了不少的果树品种之后,刘睿发现空间范围明显变大了很多,看来往空间里移栽植物的体型越大,对于空间的影响也会更大。

    那些新移栽的果树苗在空间里的表现比外界要好了很多,有些已经在枝头发出了新芽,而不仅仅像外面的果树一样,转青而已。看来空间之中确实是有着一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好处的因素,只不过刘睿到现在还搞不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小池塘经过刘睿的几番扩大,已经有了大概半亩地的大小,里面的各种水生植物和鱼虾都是生活得很好,已经逐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小型生态系统。刘睿在考虑,等到空间再变大一点,是不是再到小镜湖里弄点鱼类进来?

    最近一段时间,小镜湖上随时都能看到渔船下湖,早已经憋了好几年的渔民们总算是找到了施展拳脚的机会。县城餐馆的那些采买人员,天天守在湖边,一有新鲜的湖鲜上岸,就被他们哄抢一空。现在的市场,对这些完全没有工业污染,没有饲料喂养的野生湖鲜可是相当的欢迎,顾客们每每都指定点菜。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餐馆都是指明需要活的湖鲜,因此小镜湖上并没有出现炸鱼、毒鱼等等灭绝性的捕杀方式。这种情况多多少少让一直有这种担心的刘睿和王华国等人放下心来,对于小镜湖的前景稍微看好。

    不过,刘睿也知道,随着捕捞的不断进行,小镜湖之中一些珍稀的鱼类、老鳖之类就会不断地减少,将来就很难看到了。刘睿打算找机会就到小镜湖里,多找些不常见的水生动物,往空间里转移。一来可以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二来也能逐步扩展神农空间的范围。

    中午吃过饭之后,大家就坐在院子里闲聊,也谈谈最近刘家的一些情况。

    “你这个菜园一个星期的收入比舅舅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张振祖听到刘睿的话,惊呼道:“要不我干脆停薪留职,跟着你种菜得了!”

    “舅舅,你的工作好好的,说什么辞职呀?”刘睿摆摆手说道:“不过‘俏江南’那边的订单我都快要吃不下了,倒是可以让舅妈试一试。”

    最近‘俏江南’方面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天都是要求刘睿提高供货量,不过刘睿家里也就两个人,哪怕是整体泡在菜园里,也是没有办法满足。小舅妈自从辞职回家照顾张鹏之后,小舅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是每况愈下,刘睿以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以前,刘睿就是有心帮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有了空间泉水,刘睿自然不会放任亲人们那么艰难的生活,打算借着‘俏江南’准备提高收购量的契机,让小舅妈李岚也加入其中。

    “小睿,我也行吗?”一听刘睿让她也种菜,李岚有点错愕。

    刘家的菜园李岚去看过,在卖相上确实比一般的菜园好上很多,肉眼观察到的产量也高出了许多,自己能管理出这么好的菜园吗?

    自从儿子检查出地中海贫血,李岚是心力憔悴,三十不到的人看上去和四十岁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她自己要在家照顾小孩,单靠丈夫的工资,现在维持家里的开销都已经是捉襟见肘,若不是自己哥哥、父母隔三岔五的支持,恐怕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个没有问题,种菜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事情,谁不会呀?”刘睿知道舅妈担心的问题,劝慰她说:“到时候只要按照‘俏江南’要求的品种种植,成熟之后他们一定会收购的。”

    “不过鹏鹏怎么办?”在旁边的张振祖说不动心是假的,不过考虑到儿子的状况,他还是有点犹豫。

    “把鹏鹏的外婆接过来,到时候老妈也多帮点忙,就可以了。”心里发急的刘睿也顾不上对方是自己的舅舅,开口把事情安排了下来。

    经过一番讨论,大伙总算是接受了刘睿的建议,准备加入种菜的行列。

    下午稍微凉快一点之后,大家又开始行动,终于在太阳下山之前把所有的小番茄苗都定植到大田里。

    收工之后,刘睿站在田埂上,看着洁白地膜上点缀着绿色的叶子,一排排的,很整齐,心里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个时候,肩膀的火辣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若是说菜园的成功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小番茄的种植这是倾注了更多情绪在其中。当初顶着乡亲们的质疑目光,刘睿一直坚持了下来,如今一切进入了正轨,多少还是让他有些感慨。

    或许,将来小番茄种植成功,将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一样!

    PS:隔壁装修,白天无法码字,只能晚上进行了!

【055章】 百元大钞

    第二天早上起来,刘睿也顾不上到菜园摘菜,把事情交给母亲和弟弟妹妹,自己则是跑到番茄地查看昨天种下去的番茄苗。

    晨光下,薄雾中,番茄苗傲然峭立,随微风吹拂轻轻摇摆。

    白色半透明的地膜里面,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点点晶莹,倒是有一种别样的魅力。因为是在营养杯里面假植之后移栽,对番茄苗的影响并不大。它们在空间泉水的滋润下,很快适应的大田的风霜。

    在番茄地上转悠的一圈,发现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刘睿这才往回转,番茄苗的良好状况让刘睿心思安稳了许多。

    回来的路上,刘睿就看见小黑颠颠从院子里跑出,和那几只小喜鹊玩起了来。现在,几只喜鹊和小黑的互动已经成为了刘家大院一个例行的保留节目,让大院每天都是多了几份热闹的气息。

    看了看在院坝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小黑,刘睿摇摇头,回到菜园忙活。

    等到他们把今天的蔬菜都收拾好之后,马昌全就开着五菱的微型小货车赶到了刘家。

    “小刘,你们村里的这条路总该修一修了吧?”下车的的马昌全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尘,有些郁闷的说道。

    青云通往上梁村的机耕道年久失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无论是村民进出还是客商往来都是相当不便。小货车的车窗密闭不好,每次进出上梁村,马昌全身上都是一身的灰尘。

    “马叔,这可不归我管!”刘睿给马昌全打水洗脸,笑着说道。

    这段时间以来,马昌全知道公司对刘家菜园的产品相当满意,自己这个差事一时半会不会改变,心里那种偏见也就慢慢消失了。如此一来,老马和刘家上下的关系倒是有所改善,不再是以前那种公事公办的感觉。

    听到马昌全多次的抱怨,刘睿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触动的。

    ‘要致富先修路’

    这句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耳熟能详,但是并不见得每一个地方的交通条件就会因此变得很好。上梁村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领导下来视察,也没有客商进来收购农产品。交通条件的改善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特别是上梁村附近的青云林场基本荒废之后,上梁村就很少有外来的车子出现了。

    想了想,刘睿还是打算把事情和王华国说一说,哪怕不能把这几公里的机耕路修成柏油路,但碎石路也应该是起码的标准。

    打定主意的刘睿没有再说什么,开始把今天收的蔬菜挨个称过,统计之后交给了马昌全,完成了今天的交易。

    马昌全前脚刚刚离开,黄兴业后脚就带着两个助手和几个工人,驾驶着一辆五吨大货车赶到刘家的院坝之下。

    看到一辆很少见的大货车进入了上梁村,村民们自然是感到好奇,一个二个站在村子口,远远地对着大货车指指点点。

    “老六,你干嘛去呀?”看到王华强父子三人空着手出了村口,相熟的村民连忙开口问道。

    “到刘家帮忙收龙眼!”反正这也没有值得隐瞒的,王华强很自然地就说出来了。

    在农村,一旦哪家哪户有忙不过来的农活,只要招呼一声,亲戚朋友们就会很自然地前往帮忙,顶多就吃个饭。昨天种番茄、今天收龙眼,刘睿只是提了一下,王少章父子三人就把家里的事情先放下,全力帮忙。

    “今天又卖龙眼呀?”那个村民嘴里嘀咕了一下。

    昨天刘睿一群人在山塘边上的地块种番茄,已经是引起村民的一阵热议,大家都有点不太看好这种所谓的小番茄。不过,今天刘家要卖龙眼,事先还真的没有什么人知道。

    “刘家的龙眼挂果了?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货车来收,那该有多少呀?”

    很多村民依稀还记得,四年前的冬天,刘家宏从福建购进了三百株价值不菲的‘立冬本’龙眼的苗木,在上梁村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当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刘家宏能够把这些龙眼树种好,冷嘲热讽自然也是随之而来。

    后来,村民们逐渐忘记刘家种有龙眼的事情,在后山的龙眼园也根本没有人到过,今年大面积挂果的事情也是无人知晓。如今看到刘家竟然摆出这样的大阵仗,还真的是让村民们惊讶不已。

    一来二去的,很多村民也跟着王华强父子,来到了刘家。

    龙眼园的盛况很是让村民们感到震惊,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刘家用了四年时间,悄无声息地打造了这样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丰收果园。

    看到有村民到来,刘睿也没有太过小气,进入园子里摘了一箩筐的龙眼,放在院子里让乡亲们品尝。

    要说自己的龙眼,或许是因为有空间泉水的滋润,不仅仅个头大了,味道也有所提升,汁多味美,而且不甜腻。

    王华强父子到了之后,张振祖夫妇和张振耀夫妇也跟着赶到刘家,把小张鹏交给彤彤之后,大家就开始进园子里摘果了。

    别以为摘果是一项很简单的工序,但是在这背后凝聚了刘家无数的心血。为了能让果树在挂果的时候更均匀,枝条的承受力更强,刘家上下每年都要对龙眼园中数百颗果树进行精心地修剪,让它满足各种条件。每年艰辛的劳动付出,使得龙眼树枝干健康,体型匀称,不仅有助于挂果,最后的采摘也都是方便了许多。

    合适的间距以及合理的修剪,使得刘家果园的龙眼横向发展很好,并没有出现那种高耸入云的状况,站在树下踮脚拉一拉枝条就可以很轻松地把龙眼摘下来。

    龙眼黄褐色的果壳在翠绿的树叶之下,很显眼,因此很少会有遗漏的状况。十几个人从果园的深处开始采摘,一步步朝着园子的门口前进。

    吃到了龙眼的村民也不太好意思站在旁边看热闹,纷纷进入院子里,帮着把装满龙眼的箩筐搬到了院坝上。在这里,黄兴业带来的工人已经在院坝的凉棚下一字排开,把新摘下来的龙眼修剪装箱。

    工人们只是把果实中夹带的枯枝败叶和一些品相不好的龙眼剔除,经过简单的整理之后,就装箱包装起来。一会就直接把密封的箱子放在地秤上称,然后去除箱子的毛重就可以了。

    这些龙眼装箱称重之后,黄兴业将会在晚上用最快的速度发往北方,争取最大的利润。

    院子里,胖老板黄兴业正在和刘家宏闲聊,旁边还有一些闲散的村民,大家的话题都是围绕着龙眼园。

    当大家知道黄兴业开出了每公斤7块钱的高价收购刘家的龙眼,村民们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刚才大家略略看了看刘家的果园,少说能有三千公斤,那岂不是光是龙眼刘家就能有好几万的收入?

    见到如此情形,村民们也是在心里暗自盘算,是不是也多种点果树呢?以前对刘家那种极度不看好的情形,早已经被人们下意识地抛在了脑后。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十几个人负责采摘,另外还有一群人帮着挑出院坝,只是花了一个上午,龙眼园就如同是台风过境,被席卷一空。还好张桂芝看到有这么多的村民主动过来帮忙,和李岚增加了不少的菜肴,想必应该够吃了。

    黄兴业带来的包装工人也是相当熟练,包装的速度堪堪跟上人们采摘的速度,等大伙从园子里收工之后一会儿,他们也很快地把所有的龙眼都包装完毕了。

    刘睿检查了一下,发现这些工人还算厚道,并没有把太多的果实归于次品剔除,看来是收到黄兴业的指示。这个时候,刘睿对这个胖老板多出了一丝好感,心里就把他归入了可以信赖的人之一。

    若是他的工人挑挑拣拣的,恐怕双方之间的合作也就仅此一次罢了。

    看到刘睿来了,黄兴业让工人们往地秤上码放装满龙眼的箱子,快开始称量。包装好的箱子称起来就很快了,三下五除二,最后把箱子的毛重去掉,就得出了今天的收获。

    4297公斤,超过了八千斤,三百棵龙眼,虽然平均不到三十斤,但是对于第一年大面积挂果的果园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产的数字。有些龙眼园,哪怕是在丰果年,也不见得能有这么高的单产量。

    “30079!”在旁边的小丫头心算倒是好,一下子就报出了准确的数字。

    黄兴业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捣鼓了一会,很爽快地开始给刘睿点现金。当三百张红色的百元大钞从黄兴业的手上交给刘睿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呼吸不由的有点急促了。

    新版的红色百元大钞去年才开始在市面上流通,很多村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

    三万块!

    很多村民家里的财产还不一定有这么多,但是刘睿只是卖一次龙眼就有这么多的收入,如何能不让村民们浮想联翩呢?

    先前和‘俏江南’的合作因为各种原因,村民只是知道其中收益丰厚,但是也就是嘴上议论一番罢了。但是这一次不同,几百张百元大钞带给村民们的刺激是无以伦比的。

    看来,每天空闲的时间不能老是搓麻喝酒了,多想点出路才行!

    PS:啥也不说,默默码字!大家投票吧!

【056章】 雨夜喧闹

    刘家出售龙眼带来的冲击甚至比山货的收购更大,对于村民的触动也就更大。

    进山盗猎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还有会触犯法律的危险,若不是穷得没有办法了,大部分老实巴交的农民是不愿意走上这条路的。若是种地种田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大家的心思自然都会收敛到农事上的。

    刘家今年光是在龙眼上就有三万块的收入,让村民把刘家这几年对龙眼园的巨大投入进行了选择性的遗忘,只是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天晚上,上梁村乃至下梁村很多夫妻夜话都是围绕着水果种植和科学养殖的事情。

    以前,光凭着上级政府的政策强压还有村民的盲目跟从,经历了很多失败的体验,让村民们多多少少对种养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连续好几年了,梁村就如同一潭死水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最近,刘家接二连三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梁村的村民,既然刘家都能把事情做好,没有理由自己家里就种不出?

    当然了,刘睿自然不会知道村民们有着这么多的反响,他拿到钱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家里借王华强的五千块钱还给他。剩下的就趁着送两个小家伙到县城上学的时候,存进了银行。

    为了对两个小家伙表示犒赏,刘睿特别每人多给了五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