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就被金军像鸭子一般追赶了。很快赵构就自身难保,根本顾不上赵榛军队在中条山建立堡垒这方面的事情了。

    满脸胡须的赵榛走到了那个使者的面前,还没等那个使者说话,赵榛道:“你再看,眼睛就不一定能带走了,也许还要留下舌头,你想想你要说什么,可以保住你的眼睛和舌头。”

    赵榛不怕别人看,赵构朝廷派来使者,是因为自己装扮的高庞在奏报中,属于李彦仙的军队。虽然李彦仙心中还是向着赵构的朝廷,但是暗中与信王军的默契一直都保密着。这,也是当初两军密谈合作的前提。

    那个使者笑了笑,这不是怕的笑,而是一种自苦的笑。然后,他向赵榛张开了嘴。

    只一刻,那人就收了口,而赵榛也看清楚了,这是一个没有舌头的人。他一看后面的众位骑士,一个个都张开口来,明显都是哑巴。

    “没舌头你来干什么?”随着赵榛的话,这人从肚皮子内侧,抽出了一张写着字的丝绢。

    赵榛将信将疑的打开来,上面是一段短信内容。“解州被破,邵云率部退守陕州城,高兄勿念。使者为被金军割舌之人,与金军仇深似海,而且都是稳妥之人。不会泄露贵军秘密,请君放心。解州被金军攻破,数万金军正在杀来,请君务必小心。邵云上。”

    发信的人是邵云。由一队被金军割去舌头的哑巴为使者送的这信,估计这队哑巴是被邵云救的。更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军的行军速度如此之快,难道对方又有了粮草了么?这个消息还真不是好消息。

    赵榛还很清楚,再过一段时间,金军都统完颜娄室将发兵出动,攻打陕州城。而发生了七天七夜的一场大战。

    战争是需要钱、要粮、要铁的,军队要换装,武器坏了要修补补充,装备坏了要修补补充。还有最重要的粮草,由于赵榛的破坏和截杀粮草,完颜娄室的金军最缺的是粮。所以,这次金军就近攻打下安邑、芮城、和解州后,暂时没有进攻中条山和陕州城。

    但是,金军肯定在准备粮草,准备好了粮草,冬天一定会派兵出发攻打陕州城的。而中条山作为陕州城的门户,首当其冲。

    看完信,这群哑巴使者就要走。赵榛给了这些被割舌头的哑巴准备了一些银钱和食物。食物这群哑巴都要了,但是银钱他们却坚决不要。这群哑巴不会写字,但是指手划脚的也让信王义军的人看出了是什么意思。

    哑巴们让他们留着银钱给杀金狗立功的人,他们要吃的,但是不能要粮草了。也就是说,这群哑巴虽然身世可怜,却不贪财,而且恨透了金军。

    哑巴使者走后,赵榛的斥候也送回一条消息来。金军都统完颜娄室派金将乌鲁撤拔正在中条山北部驻扎,金将乌鲁撤拔的军队不多,只有万人左右。赵榛对这批金军军队显然有着其他的想法,想一举将其击溃。

    这时,狄雷来了。“殿下,有本地的百姓要见您这个高将军。”

    在青石堡的城堡门口,数千名百姓挤在一起。这些百姓都是一些年青人,他们大多都是少年气盛,十分羡慕地看着这座新起的城堡。而且在城堡之下联通山泉的外围,是一根根木头扎成的栅栏。在山泉的一边,是几座木制的塔楼。

    百姓们都知道,在不久的时候,这些木头,就会成为砖砌的墙。那么以后,以这座堡垒为中心,将建设一座城池。而且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坚固而不会被敌人掐断水源的坚固险要地山城堡垒。

    他们已经看到了,一座青灰的石堡已经高高的耸立起来。怎么会那样快?他们不知道。其实很简单,当有了便利的工具和优秀的材料的时候,在几万人的协同下,他们会做很多很多。

    万里长城,没有杠杆,没有滑轮。但是这万里长的长城,竟然是当时只有两千万人口的中国人做出来的。

    在战国时,秦人五百万人口,竟然养出了一百万的战兵!简直匪夷所思!但这也是一个事实,战国时,人们怎么会有这样多的粮食来稳定维持这个数字的军队?

    那时,秦人用最严酷的法律,让他们的平民一心生产粮食,这种把人变成机械的方法使粮食产量大大的维持在一个高水位上。

    现在的中条山的百姓,他们做得劳动只是看天,种地,打猎。这一切做完后,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无所事是的。这时,赵榛手下收拢来的百姓们却是在干事。

    一座大石堡,再修成辅堡,让他的百姓士兵住。现在,给这一些砌个围墙,保证他们自己的财产安全,抵挡金兵的入侵。保护家园修建城墙,谁不是高高兴兴的干着。就指望着把墙砌起来,到时,就是一座可以抵挡金军的险峻山城了。

    可是,现在周围的这些老百姓还是住在夯土的土房子里。一旦金军来了,他们将被金兵侵略!被烧杀抢掠!将心比心,谁不想过得好,住得好?和家人一起平平安安?

    金军侵略,宋军一败涂地,但是金军却屡屡被义军和百姓击败,为什么?是宋朝的百姓都是练家子?是宋朝的百姓都是无畏不怕死的勇士?那是不可能的!大家不可能都练过武艺,也不可能都不怕死!谁不想活着!

    但是金军侵略,之所以百姓比宋军都强,就是因为百姓和自己的家人想活命,想求生!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个时候,宋人还没有被打断脊梁骨。等以后金国侵占北方,而赵家却无力北伐,导致失去了民心。以后蒙古人南侵,汉人都失去的脊梁骨。蒙古军的前锋和最厉害的军队不是蒙古人和其他族人,是汉人!

    百姓怕死,但是百姓有骨气,但是这骨气被赵家没有骨气的人生生给毁了。有些事情你不做,你没做,你不会做,不代表你就不能做。

    凡事都是要领头的,赵榛现在做的这些,就是让大家挺起自己的脊梁骨。防御金兵,必须的。怎么防?自己防!练兵、屯粮、建设堡垒。这需要很多人一起来,有的种粮食和养殖,做食物。有的修建、砍伐树木、采集石头、烧纸砖头,要分工人尽其用。

    没有领头的,就没有行动。故而,明明看着在,可周围中条山以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们也只能这样看着。现在他们不能光看了,因为金兵要来了。

    没有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很多事情都是办不了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有一个领导者。而且,必须是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如果是一个没有能力的领导者,比如赵构。那一切优势和资本就会先被自己败光。

    几个领头的百姓小声的说着,细数着这批据说是李彦仙手下骑兵军队和百姓的穿着。的确,在赵榛的倡导下,好多信王占领区人们穿得都很怪,衣服都用上了扣子,那是用布卷成条儿,来系扣的。短衣襟小打扮,这样一来,衣服就会省去折合部位,会省下很多料。更没有大肥的袖口,简捷,合身。

    这衣服给加了垫肩,人们的身子给拔出一个漂亮的倒三角。赵小刀来了,他内着皮甲,外置胸甲,腰后一把战刀,在腰间,还有一把马刀。赵小刀的脸上,一方青铜鬼面面具,头上一顶光圆的头盔。

    这样子要多吓人有多吓人,这就是赵榛创出的军队造型,清一色的带面具。由于铁的用量极多,所以面具就不用铁了,而是用木头制作的。当然,赵小刀和赵榛的面具都是钢造的。

    看到这样的军队造型,要不是自己大宋的军队,百姓们肯定会逃跑。看到这样可怖的骑士,百姓们理所当然的有点害怕。

    赵小刀看着一群人有点害怕的样子,他喊道:“乡亲们,不用怕。你们派出个代表,这么多人不能全部进寨子进城堡,大人已经同意见你们中的一个。”

    赵榛之所以减少人数,就是怕这群人里有金兵的奸细,毕竟他要防备金人奸细的混入。人越少越好。但是这些人来自十里八乡,哪里的人都有,要想举荐出一个人来,那肯定是最有名的。

    几个带头的百姓头目左看右看,一人道:“玉轩兄,你识文断字,还是你去吧。”叫玉轩的是一个壮实的中年人,别看他身材强壮,但是却一个举士出身的书生。这个人名声很大,曾经当过一任县官,也算周边地区最有名的一个人了。

    玉轩本姓刘,一看众人推举自己,刘玉轩便点了点头,上前一步对其在马上的赵小刀一拱手。

    赵小刀也没多说什么,引马在前带路。李玉轩跟着他进入了外围的寨子。堡垒在山顶依山而建,而寨子则是将整个山峦、泉水都划进去了。

    李玉轩也是有见识的人,但是他进来也对寨子里周边的景象很吃惊。进入了寨子里,也是分路的,一块块的草皮地和田地是要分开的。不然,畜牧养殖的牛马羊可能跑到田里乱来。在这里,所有骑乘的驴马都要配上兜档布,这样的话,可以挡住那些马驴屎。而那些兜档布满了,可以堆积到田里积粪追肥。

    青石堡坐落地山的下面,就是山谷组成的天然校军场,上万军士正在那时大叫着演练军阵。但上万人马的那叫声,让人心悸,整齐的狂吼让地面都震动了起来。顿时吓得李玉轩腿软的差点坐倒在地。

    随即,李玉轩心中却是非常的高兴。有这样一支可怕的军队保护,百姓自然能求得安全,金军自然无法攻破城寨。

    赵小刀跳下战马,说道:“到了……”再看后面,那个叫李玉轩的读书人已经折服在青石堡之下。

    虽然从现代的观点,青堡并不是很高大的,可对于没见过这种堡垒的宋朝人,却是看呆了。

    欧洲式风格的堡垒建筑,高尖的塔顶,整个堡垒都是用青砖和石块用赵榛发明的三合土一块块垒码起来的。并且,这件石堡并没有雕花纹刻。纵是如此,这座石堡也是让李玉轩吃惊了半天,他也去过东京,看过那五丈高的城墙,但是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高大的堡垒。

    一般军寨子都会起高塔岗楼,但不会如赵榛设计的这样高大和坚固。好像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一切都与大宋王朝的建筑不同。已经变得傻乎乎的李玉轩,左看看右瞧瞧,一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样子。李玉轩木偶般的随着赵小刀到了大厅,此时的赵榛正坐在正中央的一座座位上。

    码书很辛苦,大家有心的话来正版网book。/book/141602。html麻烦大家请到纵横中文网来申请个用户名给我多多收藏和捧场,我的书已经签约了。这都是你们的支持,是你们的力量,非常感谢大家。感谢每一位始终支持着山人,陪伴着山人一路走来的兄弟姐妹们。码字很辛苦,每天五千字山人没有断过一天,没有休息过一天。但是因为有你们,让我真的很感动。只要有你们的支持,我就有动力继续下去。签约后,请大家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小城山人,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后面的章节将会更精彩。求大家给山人多一点点击,来纵横网站收藏小城山人的书,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了。为了报答大家的厚爱,我这个月将爆发,每天一万字,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请大家来支持我。

72截杀叛国者通敌的粮草

    赵小刀带着李玉轩来到赵榛所在的大厅。“将军,人带来了。”在外人面前,大家都不能称呼千岁和殿下。所以赵小刀称呼了一声将军之后,行了一个礼,下去了。

    赵榛看向李玉轩,是一个面相很清秀的中年人。虽然这个人的身体看起来很强健,但是他的动作表情,明显带着一股书卷文雅之气。

    “你们找我是有什么事呀?”赵榛微微笑着询问道。“将军大人……”李玉轩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周边几十里数百村庄寨子,想来您这里寻求庇护。据说金军大军很快要到了,周边地区都被金军攻占。李彦仙大人已经兵撤到陕州城了,我来这里,是代表大约十余万乡亲们来求一条活路,投奔高将军。”

    赵榛微微笑道:“你们知道的,一旦来我这里,就要为保护家园出力。种粮食、养殖、挖石头、烧砖头和修建城墙。你们······愿意干么?”“将军大人明鉴,为了有吃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乡亲们都会誓死勤劳干活的。别说是干活,就是上战场也没有二话。”

    其实,大量百姓的投奔,是赵榛求之不得的。但是赵榛也很为难,因为他手中的粮食不多。虽然在李彦仙的帮助下,不仅隐瞒了他所带领的军队是信王军。还给化名高庞的赵榛申请了正式的军职、军队和朝廷的粮草军饷。只不过李彦仙不敢说“高庞”手下有一万军队,只说有三千义军。

    从南方运来的粮食军饷,以及李彦仙支援的,还有狄雷这段时间打劫的粮食,加上赵榛打劫带回来没烧毁的粮食。就这样,赵榛才凑集了几万人两三个月的吃的。再过两三个月,田地里的粮食就会收获了,他们也照样有粮食吃。但是如果一下来十来万人,就是赵榛也无法收纳。主要是没吃的。

    “这位李先生,我看你也是读书人,知道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吧。不是我不愿意大家来,而是因为我们现在粮草紧张,实在不够大家吃啊!”赵榛为难的说道。

    李玉轩说道:“将军大人,我们都会自带粮食的。还有,在今天来的路上,我们在西南处发现一队古怪的队伍。他们有两千人以上,运送的都是粮草,足足有五百多马车。看样子,是我大宋人……但是他们运送着粮草的方向却是金军已经占领的解州方向······”

    赵榛笑了:“怎么,他们有什么问题吗?”“我们本来也没有在意,可是后来就觉出问题来了。如果说是商队,现在兵荒马乱的如何能做生意?如果说是军队辎重队伍,却看不到军人。对方运的都是贵重的粮食,将军大人,我看,您接纳我们这周边几十里方圆的百姓的确很苦难。但是如果这批粮草能夺过来的话……”

    赵榛道:“你为什么不猜是我大宋的辎重队伍?”李玉轩摇头说道:“不可能,哪里有我大宋的辎重队伍送给金兵敌人粮草的道理。”

    听到对方的话,赵榛心里顿时又惊又喜。惊的是南面竟然有人通敌,给金兵输送粮草。喜的是这批粮草如果能打劫来的话,这十万人的安置就有着落了。就算不能一天吃两顿饱饭,有了这么多粮食,加上本来的存粮。十几万人也能半饱的坚持到明年。

    “军中无戏言!你的话可是代表着十万人的死活。而且,你的消息将会让我出兵夺粮,如果是假的。”赵榛阴沉的脸说道。他瞪着眼睛,从李玉轩眼中观察他是不是说谎。

    关于看对方是不是说谎,特种兵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李玉轩没有经过什么特殊训练,对于赵榛来说,看出他是不是在说谎,从眼神中看出来不是很难。

    “如果在下说谎,谎报军情,请将军取我项上人头。”李玉轩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过,将军,我只是说可能是通敌坐奸,但是还不确定,需要先查明了。”

    “咔嗒……”赵榛的脚顿足站起,由于地是青石地,所以发出的响声很大。赵榛的靴子是鹿皮钉的皮靴面。在后跟与前掌处,还镶着铁钉,走起路来,咔嗒直响。

    是不是宋人坐间通敌不重要,是不是别的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粮草!为了粮草,就是高宗赵构给金军送的粮草也要打劫过来。

    “来人”赵榛喝道。这时赵小刀来了。“给我击鼓聚兵!”赵榛下令,随着他的下令,赵小刀立刻派人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